时空阅读网

琥珀之眸顾昼星遥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琥珀之眸(顾昼星遥)

时间: 2025-09-16 06:10:00 

起源篇第一章 告别顾昼总记得那个午后的阳光过于刺眼,穿过医院走廊的百叶窗,在地面上切割成一道道光痕。十岁的他被父亲紧紧攥着手,脚步几乎跟不上大人的步伐,只能跌跌撞撞地向前。“妈妈想见你最后一面。”父亲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每个字都沉重得能砸在地上。病房门推开的那一刻,消毒水的气味汹涌而来。

躺在病床上的女人瘦得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温柔。

顾昼记得自己站在床边,不敢靠近,直到母亲微微动了动手指。

“小昼...”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他必须屏住呼吸才能听见。他向前挪了一步,母亲的手轻轻抚上他的脸颊。她的指尖冰凉,与他记忆中温暖的手掌截然不同。

“书房...妈妈的书房...”她每说一个字都要停顿很久,像是积蓄所剩无几的力气,“那里的书...都会留给你...”顾昼紧紧盯着母亲的眼睛。

琥珀之眸顾昼星遥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琥珀之眸(顾昼星遥)

那是一双正在失去光泽的眸子,曾经明亮的褐色如今蒙上了一层灰雾,像是秋日清晨结在窗上的薄霜,瞳孔微微扩散,倒映出他稚嫩而惊恐的脸。就在那一刻,他看见生命如何从一个人的眼中悄然褪去,如同潮水退回大海,留下空无一物的沙滩。

母亲闭上双眼的瞬间,顾昼的世界被割成了两半:有她的,和没有她的。

第二章 沉默的世界葬礼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举行。顾昼穿着过小的黑色西装,站在父亲身边,看大人们来来往往,低声说着“可怜的孩子”和“才三十七岁”。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试图用疼痛阻止眼泪落下——他答应过妈妈要勇敢。

八个月后,父亲带了一个女人回家。“这是洛阿姨,以后会常来家里照顾我们。

”父亲介绍说,手不自然地搭在女人肩上。洛阿姨是个眉目温和的女人,会做顾昼爱吃的糖醋排骨,还会细心地将葱姜挑出——不知她从哪里打听来的习惯。

她从不试图替代母亲,这点让顾昼稍稍放下戒备,但他依然很少与她交谈。大部分时间,他把自己关在母亲留下的书房里。那间书房朝北,夏天凉爽,冬天寒冷。

三面墙都被书柜占据,收藏着母亲作为生物学研究员时积累的专业书籍和研究笔记。

顾昼从最简单的图鉴开始,慢慢能够读懂那些专业术语。

他发现母亲在书页边缘留下的娟秀字迹,有时是疑问,有时是灵感迸发的记录。

通过这些笔记,他仿佛能与另一个时空的母亲对话。初中三年,当同学们在球场挥洒汗水或聚在一起讨论最新游戏时,顾昼沉浸在显微镜和书本构成的世界里。他越来越少说话,仿佛语言能力随着对生物知识的增长而退化。老师们认为他孤僻,同学们觉得他古怪,只有洛阿姨——如今已是他的后妈——始终温柔以待,从不强迫他改变。

第三章 意外的转机顾昼升入高二那年,家里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洛阿姨生下了一个女儿。

父亲给妹妹取名顾萌。这个哭声响亮的小生命似乎给家里带来了久违的活力。

洛阿姨忙于照顾新生儿,父亲工作繁忙,顾昼则继续躲在他的书房里,与达尔文、孟德尔和母亲的笔记为伴。转变发生在顾昼高二下学期,顾萌六岁那年的夏天。

这个小姑娘不知何时注意到了总是躲在书房里的大哥哥,决定将他“拯救”出来。“哥哥,来和我玩嘛!”她每天都会敲响书房的门,声音清脆得像铃铛。起初顾昼置之不理,但顾萌有着惊人的毅力。她不仅自己坚持不懈,还动用了她的朋友们——一群六七岁叽叽喳喳的孩子。他们会集体出现在书房门口,用各种理由“骚扰”他:“哥哥,帮我们捉树上的蝉吧!” “哥哥,告诉我们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好吗?” “哥哥,我们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救救它!

”那个夏天,顾昼的书房门口前所未有地热闹。

孩子们的问题从最初的借口逐渐变成真诚的好奇,而他发现自己在解释生物知识时,竟然不那么抵触交流了。他带他们观察蝉蜕的过程,用母亲留下的显微镜展示蝴蝶翅膀的鳞片,甚至一起为受伤的小鸟做了个简易窝棚。

第四章 重新连接八月的一个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橙红色。

顾萌和她的朋友们围坐在院子里,听顾昼讲述候鸟迁徙的奇迹。

当他描述北极燕鸥每年往返北极和南极的旅程时,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惊叹。

“哥哥你知道好多啊!”一个小女孩由衷地说。那一刻,顾昼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逃避现实了。这些孩子们纯粹的好奇和惊叹,像一束光照进了他封闭已久的心灵。他第一次发现,分享知识也能带来快乐,与他人连接并非全然负担。夏天结束时,顾萌的朋友们已经把他当作最喜欢的“大哥哥”,而顾昼也惊讶地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的“骚扰”。

新注意到了阳光的温度、雨后泥土的气息、蝉鸣的节奏——所有这些他曾经忽略的世界细节。

但变化总有两面。当顾昼重新对世界产生兴趣,他开始注意到那些安静坐在角落里的女孩们。

她们让他想起曾经的自己,躲在安全的壳里,观察世界却不敢参与其中。

第五章 新的习惯高二学年结束前的某个下午,他在学校图书馆遇到了第一个这样的女孩。

她独自坐在窗边,低头读着一本厚厚的书,侧影在阳光下显得柔和而孤独。

顾昼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在看什么书?”他问道,声音因久未与陌生人交谈而略显生涩。女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展示封面——《海洋生物图鉴》。“水母的部分最有趣,”顾昼说,“它们没有大脑,没有心脏,却已经存在了六亿五千万年。”女孩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我母亲是生物学家,”他说,这次没有感到往常提到母亲时的那阵心痛,“她研究过水母的发光机制。”那天他们聊了整整一个下午。分别时,顾昼感到一种奇妙的成就感,仿佛通过搭讪这个安静的女孩,他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过去的自己。从此,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习惯:寻找那些安静而漂亮的女孩,美其名曰“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然后试图用生物学的趣事打开她们的话匣子。有的回应热烈,有的礼貌疏离,但无论如何,每次交谈都让他感到与世界的连接又多了一分,仿佛通过帮助这些女孩走出壳外,他也在进一步解放那个曾经被困在书房里的小男孩。洛阿姨注意到他的变化,在某天晚饭后轻声说:“小昼,你变得开朗多了,萌萌和她的朋友们功不可没。

”顾昼只是笑笑,没有解释这种开朗背后的复杂动机。他看向窗外,暮色中的花园里,几只夜行的昆虫已经开始活动。世界突然变得无比广阔,充满了等待他去探索的神秘角落和等待他去“拯救”的安静女孩。

他不知道这种搭讪习惯会带来什么后果,只是隐约觉得,有什么重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琥珀之眸·星遥篇》第一章 百叶窗下的光芒那是个蛮乖巧的女孩,安静得像是图书馆角落里的一道光。 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个午后,五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将飘浮的尘埃染成流转的金色。她独自坐在靠窗的角落,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得惊人的天文图册——《星际云图与宇宙结构》,指尖轻轻划过星云图片,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摸那些遥远的光芒。

当我走近询问旁边的座位是否有人时,她抬起头来。那一刻,午后的阳光恰好掠过她的脸颊,我注意到了她的眼睛——像是被雨水洗过的琥珀,清澈得能映出云影天光。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光线变化的瞬间,她的瞳孔似乎微微收缩,闪过一道难以察觉的金色流光。

那双眼眸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深邃,既亲近又遥远,既温暖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她很好看,直白地说主动和她搭话也是我见色起意,好听一点就是命运在推动,毕竟谁也想不到一次简单的搭讪引出了一切。望着她的眼眸,我的脑海里莫名蹦出“Dwe”三个字母。没有任何缘由,这三个字符就像月光下的露珠,自然而然地凝结在我的意识里。“请坐。”她声音很轻,像羽毛落地,几乎被书架间穿梭的风声掩盖。

我注意到她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做了一个奇怪的小动作——拇指和中指轻轻相触,形成一个奇特的环形。我放下书本,瞥见她图册旁摊开着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方程式和星体轨迹图,页边还点缀着精巧的星座图案。令我惊讶的是,那些公式的复杂程度远超高中课程,有些符号我甚至从未见过,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标志像是星座图案与数学符号的结合体。

“你对天文感兴趣?”我问道,试图打开话匣。她微微点头,睫毛低垂:“星星很安静,不是吗?无论地上多么喧嚣,它们总是静静地在那里发光。”她停顿了一下,又轻声补充,声音里带着某种超越年龄的深邃,“每颗星星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只是需要懂得倾听的人。

”这时,图书馆的灯突然闪烁了一下,她似乎被惊动般突然抬头,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那眼神不像是个高中生该有的警觉。但很快她又恢复了安静的模样,仿佛刚才只是我的错觉。

这便是我们相遇的开始,平静的表象下,似乎隐藏着我不曾察觉的波澜。

第二章 静谧的陪伴者她总是静悄悄地出现。每次都像一阵微风拂过,等我回过神来,她已经坐在我身旁。有时在图书馆,有时在校园那棵老槐树下,甚至偶尔在放学后的空教室里。她似乎有一种特质,能融入任何环境却不打扰它原本的宁静。

有一次,我发现她对着教室里的地球仪发愣,手指轻轻摩挲着太平洋的位置。“这里,”她喃喃自语,“比想象中要深得多,压力也大得惊人。”当我问她是什么意思时,她像是突然惊醒,摇摇头,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只是觉得海洋很神秘。”放学后,我们会躺在操场的草地上,看天空中稀疏的星星艰难地穿透城市的霓虹。

她指间总是捻着一根青草,慢慢地转着,仿佛在编织某个看不见的图案。有一次,她手中的草茎竟然自发地编织成了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当我惊讶地想要看清楚时,她却迅速将它拆散,抛向风中。“你看那颗星,”有一次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草叶摩挲,“它可能已经熄灭了几万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很久很久以前发出的光。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看到的彼此,是否也只是过去的影像。”我转头看她,她的侧脸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柔和。

她开始哼起一段旋律,没有歌词,调子悠扬却带着说不出的忧伤。

那旋律中有一种奇特的数学美感,像是用声音编织的方程式。

后来我们沿着种满波斯菊的小路漫步,她的白裙子拂过草尖,沾上了露水和花瓣。我注意到,那些沾在她裙摆上的露珠竟然排列成了一个小小的星座图案。“这是什么曲子?”我问她。

她沉默片刻,轻轻摇头:“不知道。它只是...自己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像是记忆,又不是记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有时候,我会梦到一些地方,从未去过的地方。

有红色的沙漠和双月同悬的天空,醒来后这些旋律就在脑海中回响。

”洛阿姨总说我回家太晚,每次都是她替我解围。“是我请教他数学题,”她会对洛阿姨这样说,手指在背后悄悄交叉,“阿姨不要怪他。

”她撒谎时的睫毛颤得厉害,像蝴蝶受伤的翅膀。奇怪的是,洛阿姨从未质疑过这个安静女孩的说法,总是摸摸她的头,留她吃晚饭。

有一次洛阿姨私下对我说:“这姑娘的眼睛太清澈了,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

而且...”她犹豫了一下,“她吃饭的动作太精致了,像是经过特殊训练一样,每个动作都精确得不可思议。”第三章 人间体验者有一次我打球扭伤了脚,她一言不发地坐在医务室外的长椅上等我。等我跛着脚出来,她站起身,轻轻把肩膀靠过来。

那个下午,她就这样支撑着我走了很远的路,沉默得像一棵懂得迁就的小树。令我惊讶的是,尽管她看起来纤细柔弱,却能毫不费力地支撑我大半个体重。途中经过一家糖果店,她忽然停下脚步,盯着橱窗里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出了神。“想要吗?”我问。她摇摇头,却露出一丝向往的微笑:“只是觉得颜色很美,像缩小版的星空。

每种颜色都代表不同的元素,你看那蓝色的,是铜,绿色的含铁,红色的可能是锶或锂...”她突然停住,像是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寻常的话,“我猜的。

”她轻声补充道,睫毛微微颤动。最后我还是买了一小袋星星形状的糖果给她。

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颗,对着夕阳观察糖晶折射的光线,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

“碳基生命的造物总是这么奇妙,”她低声说,然后很快改口,“我是说,糖果真的很漂亮。

”可我总觉得,该带她去看看热闹的人间。周五我鼓起勇气邀她去玩剧本杀,她犹豫了很久,睫毛又像那次撒谎时一样颤动,最后还是点了头。剧本杀馆里灯光昏暗,一群人围着长桌争辩推理。她坐在角落,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当DM要求她陈述时间线时,她的脸突然变得苍白。“我不知道,”她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我好像……不在这里。

我的意思是,我不确定那时我在做什么。”大家都愣住了,气氛一时尴尬。

我注意到她的瞳孔在紧张时似乎微微发出淡金色的光。我急忙打圆场说她太入戏了。

转战餐馆时,面对一桌美食,她几乎没动筷子。“不饿吗?”我问。她只是摇头,眼神飘向窗外渐暗的天空。“我不太习惯...这么多味道。”她轻声解释,声音里带着歉意。“我的味蕾可能比较敏感,”她尝试着吃了一小口辣子鸡,立刻喝了好几口水,“像是被信息轰炸了。”在电影院更糟,爱情片正放到感人处,四周一片抽泣声,我却听见身边传来压抑的啜泣。转头看去,她哭得浑身发抖,眼泪不断滴落在手背上,仿佛那些情节触动了某个深藏的伤口。令我惊讶的是,她的眼泪在黑暗中似乎微微发光,像是融入了星尘。“没事吧?”我低声问。她突然站起身,踉跄着冲出放映厅。我在洗手间外等了十分钟,她出来时眼睛红肿,却已经平静下来。

“对不起,”她说,“我只是突然很难过。那些情感...太强烈了。像是洪水冲破堤坝,我无法控制。”她摸着胸口,呼吸仍有些不稳,“这里,感受到了太多。”送她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路无话。到她家巷口时,她忽然转身看我:“谢谢你今天带我体验这些。

但是……是不是安静的地方更适合我?”她的目光中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情绪,像是星辰湮灭前最后的光芒。第四章 流星下的秘密那天之后,她消失了整整一周。

我发信息她不回,去她说的住处找她,邻居却说那里已经空置很久了。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幻想出了这个女孩,直到第七天黄昏,手机终于亮起她的名字:“今晚操场见?有流星雨。”她还是在那片操场,仿佛从未离开过。

她什么都没解释,只是拍拍身边的草地:“今晚有流星雨,一起看吧。

”我注意到她手腕上多了一个精致的银色手环,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不像任何我见过的图案。流星划过天际时,我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那天在电影院,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她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她不会回答了。

最后她轻声说:“因为太真实了。”“什么太真实了?”“人类的感情。”她转过头来看我,眼睛比任何一颗星星都明亮,“那么强烈,那么短暂,像这些流星一样,拼尽全力燃烧一瞬间,然后就永远消失了。美丽得让人心痛。”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个观察者,本该只是记录而不是感受。

但我却感受到了,深深地。”我似懂非懂,却看见她眼中含着泪水,嘴角却带着笑。那一刻,我忽然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一道淡淡的疤痕,像是手术后留下的痕迹。她注意到我的目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