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江山萧烈张景免费小说完整版_热门的小说碎江山萧烈张景
时间: 2025-09-16 06:18:18
夜沉得像一口古井,风从渭水那头吹来,越过荒草与朽木,带着血腥与烟火的味道。
长安东郊的霸上,原本是百姓折柳送别的所在,如今却被军队重重封锁。
昭宗皇帝被迫出宫,就在这里安置行宫。
外头是一圈圈栅木和军帐,火光照耀,号角混着寒风,满是压抑。
篷布猎猎,盔甲相互碰撞的声响,像夜里的铁石哭声。
昔日折柳之地,如今成了押送皇帝东迁的兵营。
——新兵被赶进草棚。
篷布破旧,缝隙漏风,地上只有一层稻草,湿冷逼骨。
十几人挤一棚,呼吸都带着雾气。
几个老卒抱着兵器,冷声训道:“第三更,你们两个巡壕沟,绕营两圈。
迟到、打盹、缺人——都要掉脑袋。”
说完,他手一抬,指向火堆边。
木架上吊着一具尸体,雪落在肩头,半白半红,舌头僵硬地伸在外头,随风微微摇晃。
张景猛地缩了缩脖子,忙不迭点头:“记下了。”
等人走远,他把一张破毡丢在萧烈肩头,笑嘻嘻:“大哥,挡一阵风。”
毡子薄得跟纸一样,可盖在身上,总比没有强。
粮食分得少得可怜,一碗稀粥、一块黑豆饼。
粥稀得见底,豆饼硬得像石头。
张景咬了一口,龇牙咧嘴,却还是吞了下去:“我在榆次放羊时,夜里也这么冷。
娘说,冷得狠,就在心里点一堆火。
大哥,你心里点着没?”
萧烈没有答,只把长刀横在膝上,指尖顺着厚背抚过。
铁寒刺骨,火光映照下,刀锋像一条凝住的雪线。
张景忍不住凑近:“大哥,这刀沉得很,有名号没?”
萧烈沉默片刻,低声道:“断岳。”
张景一愣,随即咧嘴一笑:“好名字!
怪不得你劈人时,像把山砸下来一样。”
萧烈神色淡漠,语气却像压住了什么:“这刀,原本不该在我手里。”
他没再多说,把刀重新背好。
张景张了张嘴,还想问,却被风一吹,缩了缩脖子,把话咽回去。
——更鼓传来,第三更。
两人披着毡子巡壕沟。
雪被踩得咯吱作响,壕沟外木栅黑压压一片,火把摇晃,影子拉得老长。
远处叮叮当当,是铁匠在加固车辕,修马掌。
行到营角,几个老兵正往冰面撒盐,再撒一层木灰。
“明儿粮车要过,别打滑。”
张景看了一会,嘀咕:“这是往东的路了。
出潼关,过华州、同州,再往洛阳。
御驾一动,咱这些草命也跟着动。”
“怕?”
萧烈淡淡问。
张景摇头:“怕是怕。
可更怕饿死。
能吃上军粮,就得往前拱。
你不一样,你是龙渊的人。”
他说到“龙渊”,眼睛亮了,“我小时候最爱看打铁,火一旺,刀一出炉,像把雷抱在手里。
听人说,龙渊的刀能劈甲。
我那时就想,哪天要能摸一摸,就不怕人欺负了。”
萧烈手指一紧。
脑海里闪过崩塌的刀房与烈火,他沉默着,只把刀身擦净。
张景见他不答,挠了挠头,憨笑:“算了,大哥不爱说,我就少问。”
——午夜,有快马奔入营地,蹄声急促,在雪地砸出闷响。
传令兵的声音被风吹散,却仍钻进草棚:“凤翔李茂贞的岐军游骑,在同州、华州一线出没,劫掠粮车。
明日五鼓,全军拔营,东出潼关,护送御驾,押运粮草。
遇斥候,先杀再报!”
营中一阵骚动,老兵低声咂嘴:“果然要走东路。”
片刻,又一骑来报:“北面渡口盯紧,河东晋军探马常在河阳、孟津一带试渡。
若有警,烽火传报。”
张景吸了口凉气,低声道:“河东……并州李克用的晋军。
大哥,你老乡。”
萧烈“嗯”了一声。
他其实不懂长安、凤翔这些事,朱温是谁,李茂贞是谁,对他来说都远。
可若说李克用,晋王的名字,却是从小听到大的。
并州人几乎都知道:晋王起兵太原,麾下沙陀铁骑,日行三百里,横扫河朔,常常夜半出征,天明便能杀到敌城。
老一辈人常说:“有晋王在,并州不亡。”
可龙渊刀府终究还是亡了。
想起那一夜火光冲天,萧烈指尖在刀背上缓缓划过,心里冷冷一沉。
这口“断岳”,原本镇守师门的兵刃,如今只剩他一个人握着。
张景见他神色凝重,便挤过来,小声道:“我听老兵们嚼过舌根,说朱温这人啊,拆长安宫阙,把砖木都搬去洛阳,硬生生搬空了一座城。
还说去年李茂贞扣着天子,差点把人饿死在凤翔。
咱这皇帝,也真是可怜。”
萧烈听得半懂不懂,只冷冷道:“百姓最苦。”
张景愣了愣,随即嘿嘿一笑:“是啊,咱这些草命,管不着那么高的事,能活一日是一日。”
——巡更回来,两人缩回草棚。
风灌进来,冻得牙齿打颤。
张景蜷缩着,忽然开口:“大哥,我小时候放羊,最怕冬天。
羊窝挤在一起还好,人要是独自守夜,那真是冷得魂都散了。”
他眯起眼,像是回到榆次山里:“有一年赶集,我偷偷溜去看打铁。
铁匠一锤下去,火星飞得老高,我看呆了,结果羊全跑了,差点被娘打断腿。
可我那时就想,要是有一杆枪、一口刀,就能护着家,不怕人欺负。”
说着,他忽然笑了:“我娘嘴上总骂我没出息,可她做的羊汤,才是天下第一。
羊骨敲碎,汤白得像奶,萝卜切厚片,冬天喝一碗,浑身都冒汗。
她说等我娶媳妇,就让我挑一整锅,不用省着喝。”
张景眼睛一亮,侧头望向萧烈:“大哥,等哪天咱们熬出头,你跟我回榆次。
我娘肯定舍得多炖一锅。
你要喝多少都成。”
萧烈愣了愣,半晌才闷声应了一句:“好。”
火光摇曳,映得两人面庞忽明忽暗。
张景裹紧毡子,嘴角还带着笑意。
萧烈垂眼看着身旁的断岳,指尖缓缓拂过冰冷的刀脊,心头却第一次有了一点温热。
长安东郊的霸上,原本是百姓折柳送别的所在,如今却被军队重重封锁。
昭宗皇帝被迫出宫,就在这里安置行宫。
外头是一圈圈栅木和军帐,火光照耀,号角混着寒风,满是压抑。
篷布猎猎,盔甲相互碰撞的声响,像夜里的铁石哭声。
昔日折柳之地,如今成了押送皇帝东迁的兵营。
——新兵被赶进草棚。
篷布破旧,缝隙漏风,地上只有一层稻草,湿冷逼骨。
十几人挤一棚,呼吸都带着雾气。
几个老卒抱着兵器,冷声训道:“第三更,你们两个巡壕沟,绕营两圈。
迟到、打盹、缺人——都要掉脑袋。”
说完,他手一抬,指向火堆边。
木架上吊着一具尸体,雪落在肩头,半白半红,舌头僵硬地伸在外头,随风微微摇晃。
张景猛地缩了缩脖子,忙不迭点头:“记下了。”
等人走远,他把一张破毡丢在萧烈肩头,笑嘻嘻:“大哥,挡一阵风。”
毡子薄得跟纸一样,可盖在身上,总比没有强。
粮食分得少得可怜,一碗稀粥、一块黑豆饼。
粥稀得见底,豆饼硬得像石头。
张景咬了一口,龇牙咧嘴,却还是吞了下去:“我在榆次放羊时,夜里也这么冷。
娘说,冷得狠,就在心里点一堆火。
大哥,你心里点着没?”
萧烈没有答,只把长刀横在膝上,指尖顺着厚背抚过。
铁寒刺骨,火光映照下,刀锋像一条凝住的雪线。
张景忍不住凑近:“大哥,这刀沉得很,有名号没?”
萧烈沉默片刻,低声道:“断岳。”
张景一愣,随即咧嘴一笑:“好名字!
怪不得你劈人时,像把山砸下来一样。”
萧烈神色淡漠,语气却像压住了什么:“这刀,原本不该在我手里。”
他没再多说,把刀重新背好。
张景张了张嘴,还想问,却被风一吹,缩了缩脖子,把话咽回去。
——更鼓传来,第三更。
两人披着毡子巡壕沟。
雪被踩得咯吱作响,壕沟外木栅黑压压一片,火把摇晃,影子拉得老长。
远处叮叮当当,是铁匠在加固车辕,修马掌。
行到营角,几个老兵正往冰面撒盐,再撒一层木灰。
“明儿粮车要过,别打滑。”
张景看了一会,嘀咕:“这是往东的路了。
出潼关,过华州、同州,再往洛阳。
御驾一动,咱这些草命也跟着动。”
“怕?”
萧烈淡淡问。
张景摇头:“怕是怕。
可更怕饿死。
能吃上军粮,就得往前拱。
你不一样,你是龙渊的人。”
他说到“龙渊”,眼睛亮了,“我小时候最爱看打铁,火一旺,刀一出炉,像把雷抱在手里。
听人说,龙渊的刀能劈甲。
我那时就想,哪天要能摸一摸,就不怕人欺负了。”
萧烈手指一紧。
脑海里闪过崩塌的刀房与烈火,他沉默着,只把刀身擦净。
张景见他不答,挠了挠头,憨笑:“算了,大哥不爱说,我就少问。”
——午夜,有快马奔入营地,蹄声急促,在雪地砸出闷响。
传令兵的声音被风吹散,却仍钻进草棚:“凤翔李茂贞的岐军游骑,在同州、华州一线出没,劫掠粮车。
明日五鼓,全军拔营,东出潼关,护送御驾,押运粮草。
遇斥候,先杀再报!”
营中一阵骚动,老兵低声咂嘴:“果然要走东路。”
片刻,又一骑来报:“北面渡口盯紧,河东晋军探马常在河阳、孟津一带试渡。
若有警,烽火传报。”
张景吸了口凉气,低声道:“河东……并州李克用的晋军。
大哥,你老乡。”
萧烈“嗯”了一声。
他其实不懂长安、凤翔这些事,朱温是谁,李茂贞是谁,对他来说都远。
可若说李克用,晋王的名字,却是从小听到大的。
并州人几乎都知道:晋王起兵太原,麾下沙陀铁骑,日行三百里,横扫河朔,常常夜半出征,天明便能杀到敌城。
老一辈人常说:“有晋王在,并州不亡。”
可龙渊刀府终究还是亡了。
想起那一夜火光冲天,萧烈指尖在刀背上缓缓划过,心里冷冷一沉。
这口“断岳”,原本镇守师门的兵刃,如今只剩他一个人握着。
张景见他神色凝重,便挤过来,小声道:“我听老兵们嚼过舌根,说朱温这人啊,拆长安宫阙,把砖木都搬去洛阳,硬生生搬空了一座城。
还说去年李茂贞扣着天子,差点把人饿死在凤翔。
咱这皇帝,也真是可怜。”
萧烈听得半懂不懂,只冷冷道:“百姓最苦。”
张景愣了愣,随即嘿嘿一笑:“是啊,咱这些草命,管不着那么高的事,能活一日是一日。”
——巡更回来,两人缩回草棚。
风灌进来,冻得牙齿打颤。
张景蜷缩着,忽然开口:“大哥,我小时候放羊,最怕冬天。
羊窝挤在一起还好,人要是独自守夜,那真是冷得魂都散了。”
他眯起眼,像是回到榆次山里:“有一年赶集,我偷偷溜去看打铁。
铁匠一锤下去,火星飞得老高,我看呆了,结果羊全跑了,差点被娘打断腿。
可我那时就想,要是有一杆枪、一口刀,就能护着家,不怕人欺负。”
说着,他忽然笑了:“我娘嘴上总骂我没出息,可她做的羊汤,才是天下第一。
羊骨敲碎,汤白得像奶,萝卜切厚片,冬天喝一碗,浑身都冒汗。
她说等我娶媳妇,就让我挑一整锅,不用省着喝。”
张景眼睛一亮,侧头望向萧烈:“大哥,等哪天咱们熬出头,你跟我回榆次。
我娘肯定舍得多炖一锅。
你要喝多少都成。”
萧烈愣了愣,半晌才闷声应了一句:“好。”
火光摇曳,映得两人面庞忽明忽暗。
张景裹紧毡子,嘴角还带着笑意。
萧烈垂眼看着身旁的断岳,指尖缓缓拂过冰冷的刀脊,心头却第一次有了一点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