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巷里的白月光(陈默顾准)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暗巷里的白月光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6:15:51
警局会议室的投影仪蓝光在陈默眼底晃出细碎光斑。
他指尖抵着桌面,指节因用力泛白,盯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影像——黑雨衣下的右耳后,一颗淡褐色的痣随着技术增强程序的推进,正从模糊的噪点里显形。
“这痣的位置……”赵志国叼着的烟在指间抖了抖,烟灰簌簌落在摊开的案卷上,“和三年前‘雨夜屠夫’案目击者描述的凶手特征吻合。”
老刑警浑浊的眼珠突然眯起,“但问题是——”他伸手敲了敲桌上那张顾准的生活照,照片里的男人歪戴着棒球帽,嘴角勾着玩世不恭的笑,“这顾氏三少半夜扛着相机蹲凶案现场,是巧合?
他盯着屏幕上的痣,脑海里突然闪过昨夜那个变声电话——“你妈妈临死前,也是这样看着我的”。
机械音像根细针,正一下下挑开他藏在骨髓里的旧疤。
他捏紧桌角,指腹蹭过桌沿一道旧裂痕——那是他十七岁时,在父亲灵前砸了警帽留下的。
“查他。”
他声音很低,却像块淬了冰的铁,“所有轨迹,近半年的通讯记录,接触过的人。”
赵志国的烟蒂“吱”地掐灭在烟灰缸里:“小默,你这是——排除涉案嫌疑。”
陈默打断他,起身时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半小时后,跟我去顾准住处。”
顾氏集团大厦顶层的玻璃幕墙外,晨雾正被风撕成碎片。
顾准把相机递给助理时,指尖还沾着显影液的味道。
暗房的红灯下,助理的脸被映得发红:“少爷,这次真的不告诉老爷?”
“告诉?”
顾准低头擦拭镜头,金属外壳在他掌心泛着冷光,“上个月他让人往我咖啡里加镇定剂,就为了逼我去哈佛读工商管理硕士。”
他突然笑了,眼尾微微上挑,“再说了——”他抽出一张刚冲洗的胶片对着红光,雨夜里的警灯在胶片上凝成红色光斑,“陈警官不是挺想查我么?
总得让他有点收获。”
助理欲言又止,最终接过相机时,指腹轻轻碰了碰他腕间那道淡粉色疤痕——那是十二岁时,顾明远用雪茄烫的,只为了教训他“玩物丧志”。
顾准的公寓在老城区一栋旧洋楼里。
陈默推开门时,潮湿的木漆味混着显影液的刺鼻气息扑面而来。
墙上挂满黑白照片:暴雨里的流浪猫、巷口卖早点的老妇、路灯下接吻的情侣……每一张的构图都精准得像把手术刀,剖开城市最隐秘的褶皱。
“陈警官,查完记得赔我胶卷。”
顾准倚在门框上,白色亚麻外套松松垮垮搭在肩头,赤脚踩着褪色的蓝布拖鞋。
他手里端着个搪瓷杯,热气在他鼻梁上晕开一层薄雾,倒显得那双桃花眼愈发清亮。
赵志国皱着眉翻抽屉,警徽在他胸前晃出银光:“顾先生,上个月十五号凌晨两点,你在丽华路撞坏路灯;三天前在蓝调酒吧和人斗殴——那是替隔壁桌被骚扰的姑娘出头。”
顾准歪头,杯沿抵着下唇,“至于撞路灯……”他突然笑出声,“我方向盘失灵,总不能怪我技术差吧?”
陈默没说话。
他站在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本《布列松摄影笔记》,书脊磨损得厉害,显然被反复翻阅。
角落的三脚架上还架着未收的相机,镜头盖丢在旁边,沾着半片干枯的银杏叶。
一张被压在相框下的照片突然刺痛了他的眼睛。
照片里,暴雨倾盆,白发老人蜷缩在桥洞下,雨水顺着塑料布的裂缝滴在他浑浊的眼睛里。
可那双眼——陈默凑近了些,老人的瞳孔里竟映着半块彩虹,挂在桥洞外的天空。
“这是去年梅雨季拍的。”
顾准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声音放得很轻,“他每天捡废品供孙女读书,那天我问他苦不苦,他说……”顾准喉结动了动,“他说‘日子再暗,总有人举着火把’。”
陈默的后背绷得笔首。
他能闻到顾准身上的松木香,比昨夜更淡,混着显影液的苦涩。
他想起资料里那条被红笔圈出的记录——过去半年,顾准匿名资助了七家社区摄影教室,其中三家就在“雨夜连环杀人案”的案发区域周边。
“顾先生很有爱心。”
陈默转身,目光扫过顾准腕间那道疤痕,“但资助摄影教室和出现在凶案现场,有关系?”
顾准的手指轻轻抚过墙上那张老人的照片:“陈警官,你看过《罪与罚》吗?
拉斯柯尔尼科夫以为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就能拯救世界,结果呢?”
他突然抬眼,瞳孔里映着陈默肩章上的警徽,“有些恶,是被暗处的手推出来的。”
赵志国的声音从卧室传来:“小陈,你来看这个!”
陈默转身时,顾准的指尖擦过他警服的袖扣。
他走进卧室,只见赵志国举着一本相册,封皮上沾着显影液的痕迹。
翻开第一页,是张泛黄的合影——穿白裙子的女人抱着三岁的顾准,身后是片向日葵田。
女人的眉眼和顾准有七分相似,却在照片边缘被人用刀片划了道深痕。
“顾准的母亲,林晚晴。”
赵志国压低声音,“二十年前自杀的,当时顾明远刚接手顾家,传说是被家族逼的。”
陈默的呼吸一滞。
他想起昨夜铁盒里那张带血的照片,七岁的自己缩在衣柜里,透过缝隙看见穿黑雨衣的人举起刀。
母亲的血溅在衣柜门上,染脏了他攥着的小熊玩偶。
“收队。”
陈默突然出声,警帽扣在头上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相册页哗哗翻动。
他经过顾准时,后者正弯腰捡起被碰倒的显影盘,水珠顺着他的手腕滴在地板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
“陈警官。”
顾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今晚十点,人民公园后巷。”
陈默脚步一顿。
“有人会在那里扔东西。”
顾准低头擦手,水珠落进下水道的声音清晰可闻,“你不想知道,黑雨衣的鞋跟为什么是银色的?”
夜色漫进窗户时,顾准坐在阳台的藤椅上。
他点燃一盏小台灯,暖黄的光里,刚冲洗好的高清胶片正泛着幽蓝的光——照片里,黑雨衣男子的右耳后,那颗痣的形状清晰得能数清上面的汗毛。
他抽出张便签纸,用钢笔写下“警局陈默收”,字迹清瘦如竹。
楼下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
顾准望着那辆警车的尾灯消失在巷口,指尖轻轻抚过胶片上的影子,低笑一声:“陈警官,这次……该我罩你了。”
清晨的警局走廊泛着冷白的光,顾准的牛津鞋跟叩在瓷砖上,每一步都像敲在陈默紧绷的神经上。
他推开刑侦大队办公室门时,陈默正站在窗边,警服领口松了两颗扣,下颌绷出冷硬的线条——昨夜在暗巷蹲守到凌晨,他眼下浮着青影,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柄淬了毒的刀。
“自首?”
陈默的声音裹着晨雾的凉意,指尖碾着顾准递来的U盘,“顾三少的罪名是?”
顾准倚着办公桌,指节抵着下巴笑道:“妨碍公务。”
他晃了晃手腕上的银链,那道淡粉色疤痕在晨光里若隐若现,“昨夜在人民公园后巷,我偷拍了你们取证的全过程。”
陈默的瞳孔缩了缩。
他记得昨夜十点,后巷的路灯突然熄灭,等备用灯亮起时,现场地面的鞋印拓片边缘多了半枚相机快门声——当时他以为是野猫撞了设备。
“但我带了更重要的东西。”
顾准推过U盘,金属外壳在桌面划出细微声响,“市局技术科熬了三天没弄清楚的鞋跟反光,这里有128张高清连拍。”
他忽然倾身凑近,松木香混着显影液的苦味钻进陈默鼻腔,“条件是——让我跟着你查案。”
“顾先生对警察职业有什么误解?”
陈默后退半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配枪皮套,“警校西年,实战三年,不是举着相机拍两张照片就能替代的。”
顾准没接话,而是抽出陈默压在案卷下的放大图像。
他指尖点在照片边缘一处模糊的灰影上,指甲盖大小的轮廓在晨光里泛着毛边:“这个人,案发时在巷口报刊亭买烟。”
他抬头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阴影,“监控显示他九点十五分进店,九点十八分出店,可照片里他九点二十还在原地——”他屈指敲了敲图像右下角的时间戳,“在等什么?”
陈默的呼吸一滞。
他抢过图像凑近看,灰影的脚尖确实朝着巷口方向,左手插在夹克口袋里,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蓝布——和前两起案件现场目击者描述的“总在附近晃悠的怪人”高度吻合。
“他不是凶手。”
顾准的声音放轻,像在说一个秘密,“但他知道凶手是谁。”
陈默捏着U盘的指节发白。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一下下撞着肋骨——这个顾准,明明该是被调查的对象,却总能精准戳中案件最疼的那块疤。
“留下联系方式。”
他转身走向技术室,警服下摆扫过顾准的手背,“有需要会通知你。”
顾准望着他的背影笑出声,指尖蹭过桌面陈默刚才压出的指痕。
首到陈默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才弯腰捡起被碰落的钢笔,笔帽上刻着的“顾氏集团”字样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疼。
技术室的蓝光彻夜未熄。
陈默揉着发涨的眉心,盯着屏幕上不断放大的灰影。
周建平,男,38岁,原市立精神病院护工,三个月前因“家庭原因”辞职。
交通卡口的监控里,他的灰色夹克在三起案发当日都出现在半径五百米内:第一起暴雨夜,他在便利店买了创可贴;第二起阴雨天,他在公交站盯着穿红裙的女人;第三起雾夜,他站在路灯下,仰着头看雨棚上滴落的水珠——像在数什么。
“小默。”
赵志国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隔夜茶的馊味。
陈默回头,老刑警手里捏着张支票复印件,“顾明远今早让人送来的,五百万刑侦基金,附加条款写着‘支持高效破案’。”
他把复印件拍在桌上,纸角扫过周建平的照片,“局里下午要开表彰会,让顾氏代表上台。”
陈默的拇指碾过支票上的签名。
顾明远三个字写得方方正正,像块压在案件上的石头。
他想起昨夜在顾准公寓看到的合影——林晚晴的脸被划得支离破碎,而顾明远的名字,正刻在顾家祖祠的功德碑最顶端。
“我去周建平旧居。”
他扯下领带塞进抽屉,警徽在领口闪了闪,“赵队帮我盯着表彰会。”
老刑警欲言又止,最终拍了拍他肩膀:“小心顾家的人。”
周建平的旧居在城乡结合部。
陈默踹开生锈的铁门时,霉味混着氨水味扑面而来。
墙上贴满打印的女性照片,从学生到白领,年龄跨度二十年,每张的眼睛都被红笔圈成刺眼的圆,下方用歪扭的字体标着“2021.6.15 暴雨 19:232022.3.7 阴 20:11”。
最中央那张是个穿白裙的女孩,雨珠顺着她的睫毛滴落,下方写着:“第4号实验体,恐惧峰值出现在光斑扩散第17秒。”
陈默的呼吸停滞在喉咙里。
他摸出手机拍照,指尖发颤得按不准快门——这不是随机杀人,是精密的记录,像在观察某种实验数据。
当他的目光扫过墙角的纸箱时,后颈突然泛起凉意:纸箱里堆着三十七个带锁的铁盒,每个盒盖上都刻着日期,最近的那个,是“2023.9.5”——正是上一起命案发生的日子。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陈默接通时,顾准的声音裹着风灌进来:“陈警官,抬头看。”
他下意识抬头。
老旧的居民楼外,他的警车车顶支着个黑色行李箱,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行李箱边缘垂着条银链,随着风轻轻摇晃,链尾坠着枚相机快门按钮,在光线下折射出细碎的虹。
“礼物?”
陈默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
“上次你说我没上过警校。”
顾准笑出声,背景音里有快门“咔嚓”作响,“但我能给你警校教不会的——”他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像在调整镜头角度,“比如,周建平的铁盒密码,是他母亲的生日。”
陈默的手指悬在铁盒锁孔上方。
他望着车顶上的行李箱,金属外壳在风里微微晃动,投下的影子像把钥匙,正缓缓插进案件最深处的锁眼。
陈默仰头盯着车顶的行李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周建平铁盒上的锁孔。
风掀起他的警服下摆,露出腰间的配枪,而行李箱里的东西,正随着风的方向,在金属外壳下发出细不可闻的轻响。
他指尖抵着桌面,指节因用力泛白,盯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影像——黑雨衣下的右耳后,一颗淡褐色的痣随着技术增强程序的推进,正从模糊的噪点里显形。
“这痣的位置……”赵志国叼着的烟在指间抖了抖,烟灰簌簌落在摊开的案卷上,“和三年前‘雨夜屠夫’案目击者描述的凶手特征吻合。”
老刑警浑浊的眼珠突然眯起,“但问题是——”他伸手敲了敲桌上那张顾准的生活照,照片里的男人歪戴着棒球帽,嘴角勾着玩世不恭的笑,“这顾氏三少半夜扛着相机蹲凶案现场,是巧合?
他盯着屏幕上的痣,脑海里突然闪过昨夜那个变声电话——“你妈妈临死前,也是这样看着我的”。
机械音像根细针,正一下下挑开他藏在骨髓里的旧疤。
他捏紧桌角,指腹蹭过桌沿一道旧裂痕——那是他十七岁时,在父亲灵前砸了警帽留下的。
“查他。”
他声音很低,却像块淬了冰的铁,“所有轨迹,近半年的通讯记录,接触过的人。”
赵志国的烟蒂“吱”地掐灭在烟灰缸里:“小默,你这是——排除涉案嫌疑。”
陈默打断他,起身时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半小时后,跟我去顾准住处。”
顾氏集团大厦顶层的玻璃幕墙外,晨雾正被风撕成碎片。
顾准把相机递给助理时,指尖还沾着显影液的味道。
暗房的红灯下,助理的脸被映得发红:“少爷,这次真的不告诉老爷?”
“告诉?”
顾准低头擦拭镜头,金属外壳在他掌心泛着冷光,“上个月他让人往我咖啡里加镇定剂,就为了逼我去哈佛读工商管理硕士。”
他突然笑了,眼尾微微上挑,“再说了——”他抽出一张刚冲洗的胶片对着红光,雨夜里的警灯在胶片上凝成红色光斑,“陈警官不是挺想查我么?
总得让他有点收获。”
助理欲言又止,最终接过相机时,指腹轻轻碰了碰他腕间那道淡粉色疤痕——那是十二岁时,顾明远用雪茄烫的,只为了教训他“玩物丧志”。
顾准的公寓在老城区一栋旧洋楼里。
陈默推开门时,潮湿的木漆味混着显影液的刺鼻气息扑面而来。
墙上挂满黑白照片:暴雨里的流浪猫、巷口卖早点的老妇、路灯下接吻的情侣……每一张的构图都精准得像把手术刀,剖开城市最隐秘的褶皱。
“陈警官,查完记得赔我胶卷。”
顾准倚在门框上,白色亚麻外套松松垮垮搭在肩头,赤脚踩着褪色的蓝布拖鞋。
他手里端着个搪瓷杯,热气在他鼻梁上晕开一层薄雾,倒显得那双桃花眼愈发清亮。
赵志国皱着眉翻抽屉,警徽在他胸前晃出银光:“顾先生,上个月十五号凌晨两点,你在丽华路撞坏路灯;三天前在蓝调酒吧和人斗殴——那是替隔壁桌被骚扰的姑娘出头。”
顾准歪头,杯沿抵着下唇,“至于撞路灯……”他突然笑出声,“我方向盘失灵,总不能怪我技术差吧?”
陈默没说话。
他站在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本《布列松摄影笔记》,书脊磨损得厉害,显然被反复翻阅。
角落的三脚架上还架着未收的相机,镜头盖丢在旁边,沾着半片干枯的银杏叶。
一张被压在相框下的照片突然刺痛了他的眼睛。
照片里,暴雨倾盆,白发老人蜷缩在桥洞下,雨水顺着塑料布的裂缝滴在他浑浊的眼睛里。
可那双眼——陈默凑近了些,老人的瞳孔里竟映着半块彩虹,挂在桥洞外的天空。
“这是去年梅雨季拍的。”
顾准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声音放得很轻,“他每天捡废品供孙女读书,那天我问他苦不苦,他说……”顾准喉结动了动,“他说‘日子再暗,总有人举着火把’。”
陈默的后背绷得笔首。
他能闻到顾准身上的松木香,比昨夜更淡,混着显影液的苦涩。
他想起资料里那条被红笔圈出的记录——过去半年,顾准匿名资助了七家社区摄影教室,其中三家就在“雨夜连环杀人案”的案发区域周边。
“顾先生很有爱心。”
陈默转身,目光扫过顾准腕间那道疤痕,“但资助摄影教室和出现在凶案现场,有关系?”
顾准的手指轻轻抚过墙上那张老人的照片:“陈警官,你看过《罪与罚》吗?
拉斯柯尔尼科夫以为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就能拯救世界,结果呢?”
他突然抬眼,瞳孔里映着陈默肩章上的警徽,“有些恶,是被暗处的手推出来的。”
赵志国的声音从卧室传来:“小陈,你来看这个!”
陈默转身时,顾准的指尖擦过他警服的袖扣。
他走进卧室,只见赵志国举着一本相册,封皮上沾着显影液的痕迹。
翻开第一页,是张泛黄的合影——穿白裙子的女人抱着三岁的顾准,身后是片向日葵田。
女人的眉眼和顾准有七分相似,却在照片边缘被人用刀片划了道深痕。
“顾准的母亲,林晚晴。”
赵志国压低声音,“二十年前自杀的,当时顾明远刚接手顾家,传说是被家族逼的。”
陈默的呼吸一滞。
他想起昨夜铁盒里那张带血的照片,七岁的自己缩在衣柜里,透过缝隙看见穿黑雨衣的人举起刀。
母亲的血溅在衣柜门上,染脏了他攥着的小熊玩偶。
“收队。”
陈默突然出声,警帽扣在头上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相册页哗哗翻动。
他经过顾准时,后者正弯腰捡起被碰倒的显影盘,水珠顺着他的手腕滴在地板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
“陈警官。”
顾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今晚十点,人民公园后巷。”
陈默脚步一顿。
“有人会在那里扔东西。”
顾准低头擦手,水珠落进下水道的声音清晰可闻,“你不想知道,黑雨衣的鞋跟为什么是银色的?”
夜色漫进窗户时,顾准坐在阳台的藤椅上。
他点燃一盏小台灯,暖黄的光里,刚冲洗好的高清胶片正泛着幽蓝的光——照片里,黑雨衣男子的右耳后,那颗痣的形状清晰得能数清上面的汗毛。
他抽出张便签纸,用钢笔写下“警局陈默收”,字迹清瘦如竹。
楼下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
顾准望着那辆警车的尾灯消失在巷口,指尖轻轻抚过胶片上的影子,低笑一声:“陈警官,这次……该我罩你了。”
清晨的警局走廊泛着冷白的光,顾准的牛津鞋跟叩在瓷砖上,每一步都像敲在陈默紧绷的神经上。
他推开刑侦大队办公室门时,陈默正站在窗边,警服领口松了两颗扣,下颌绷出冷硬的线条——昨夜在暗巷蹲守到凌晨,他眼下浮着青影,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柄淬了毒的刀。
“自首?”
陈默的声音裹着晨雾的凉意,指尖碾着顾准递来的U盘,“顾三少的罪名是?”
顾准倚着办公桌,指节抵着下巴笑道:“妨碍公务。”
他晃了晃手腕上的银链,那道淡粉色疤痕在晨光里若隐若现,“昨夜在人民公园后巷,我偷拍了你们取证的全过程。”
陈默的瞳孔缩了缩。
他记得昨夜十点,后巷的路灯突然熄灭,等备用灯亮起时,现场地面的鞋印拓片边缘多了半枚相机快门声——当时他以为是野猫撞了设备。
“但我带了更重要的东西。”
顾准推过U盘,金属外壳在桌面划出细微声响,“市局技术科熬了三天没弄清楚的鞋跟反光,这里有128张高清连拍。”
他忽然倾身凑近,松木香混着显影液的苦味钻进陈默鼻腔,“条件是——让我跟着你查案。”
“顾先生对警察职业有什么误解?”
陈默后退半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配枪皮套,“警校西年,实战三年,不是举着相机拍两张照片就能替代的。”
顾准没接话,而是抽出陈默压在案卷下的放大图像。
他指尖点在照片边缘一处模糊的灰影上,指甲盖大小的轮廓在晨光里泛着毛边:“这个人,案发时在巷口报刊亭买烟。”
他抬头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阴影,“监控显示他九点十五分进店,九点十八分出店,可照片里他九点二十还在原地——”他屈指敲了敲图像右下角的时间戳,“在等什么?”
陈默的呼吸一滞。
他抢过图像凑近看,灰影的脚尖确实朝着巷口方向,左手插在夹克口袋里,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蓝布——和前两起案件现场目击者描述的“总在附近晃悠的怪人”高度吻合。
“他不是凶手。”
顾准的声音放轻,像在说一个秘密,“但他知道凶手是谁。”
陈默捏着U盘的指节发白。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一下下撞着肋骨——这个顾准,明明该是被调查的对象,却总能精准戳中案件最疼的那块疤。
“留下联系方式。”
他转身走向技术室,警服下摆扫过顾准的手背,“有需要会通知你。”
顾准望着他的背影笑出声,指尖蹭过桌面陈默刚才压出的指痕。
首到陈默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才弯腰捡起被碰落的钢笔,笔帽上刻着的“顾氏集团”字样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疼。
技术室的蓝光彻夜未熄。
陈默揉着发涨的眉心,盯着屏幕上不断放大的灰影。
周建平,男,38岁,原市立精神病院护工,三个月前因“家庭原因”辞职。
交通卡口的监控里,他的灰色夹克在三起案发当日都出现在半径五百米内:第一起暴雨夜,他在便利店买了创可贴;第二起阴雨天,他在公交站盯着穿红裙的女人;第三起雾夜,他站在路灯下,仰着头看雨棚上滴落的水珠——像在数什么。
“小默。”
赵志国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隔夜茶的馊味。
陈默回头,老刑警手里捏着张支票复印件,“顾明远今早让人送来的,五百万刑侦基金,附加条款写着‘支持高效破案’。”
他把复印件拍在桌上,纸角扫过周建平的照片,“局里下午要开表彰会,让顾氏代表上台。”
陈默的拇指碾过支票上的签名。
顾明远三个字写得方方正正,像块压在案件上的石头。
他想起昨夜在顾准公寓看到的合影——林晚晴的脸被划得支离破碎,而顾明远的名字,正刻在顾家祖祠的功德碑最顶端。
“我去周建平旧居。”
他扯下领带塞进抽屉,警徽在领口闪了闪,“赵队帮我盯着表彰会。”
老刑警欲言又止,最终拍了拍他肩膀:“小心顾家的人。”
周建平的旧居在城乡结合部。
陈默踹开生锈的铁门时,霉味混着氨水味扑面而来。
墙上贴满打印的女性照片,从学生到白领,年龄跨度二十年,每张的眼睛都被红笔圈成刺眼的圆,下方用歪扭的字体标着“2021.6.15 暴雨 19:232022.3.7 阴 20:11”。
最中央那张是个穿白裙的女孩,雨珠顺着她的睫毛滴落,下方写着:“第4号实验体,恐惧峰值出现在光斑扩散第17秒。”
陈默的呼吸停滞在喉咙里。
他摸出手机拍照,指尖发颤得按不准快门——这不是随机杀人,是精密的记录,像在观察某种实验数据。
当他的目光扫过墙角的纸箱时,后颈突然泛起凉意:纸箱里堆着三十七个带锁的铁盒,每个盒盖上都刻着日期,最近的那个,是“2023.9.5”——正是上一起命案发生的日子。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陈默接通时,顾准的声音裹着风灌进来:“陈警官,抬头看。”
他下意识抬头。
老旧的居民楼外,他的警车车顶支着个黑色行李箱,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行李箱边缘垂着条银链,随着风轻轻摇晃,链尾坠着枚相机快门按钮,在光线下折射出细碎的虹。
“礼物?”
陈默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
“上次你说我没上过警校。”
顾准笑出声,背景音里有快门“咔嚓”作响,“但我能给你警校教不会的——”他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像在调整镜头角度,“比如,周建平的铁盒密码,是他母亲的生日。”
陈默的手指悬在铁盒锁孔上方。
他望着车顶上的行李箱,金属外壳在风里微微晃动,投下的影子像把钥匙,正缓缓插进案件最深处的锁眼。
陈默仰头盯着车顶的行李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周建平铁盒上的锁孔。
风掀起他的警服下摆,露出腰间的配枪,而行李箱里的东西,正随着风的方向,在金属外壳下发出细不可闻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