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魂入盛唐刘小虎李月欣最新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魂入盛唐(刘小虎李月欣)

时间: 2025-09-16 06:20:06 
大唐开元元年,春寒料峭,暖风却己悄然吹过大地,给世间万物带来一丝复苏的气息。

在距离长安百里外的一个小村庄,宁静的清晨被一阵鸡飞狗跳打破。

“这可咋办哟,小虎这孩子咋突然就人事不省了!”

刘大娘焦急地在自家茅屋前来回踱步,眼眶泛红,嘴里不住念叨着。

魂入盛唐刘小虎李月欣最新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魂入盛唐(刘小虎李月欣)

周围围了好些个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也都想不出什么法子。

“要不,再去请邻村的王郎中过来瞧瞧?”

一个大叔提议道。

“请过啦,王郎中说小虎这脉象古怪得很,他也没辙。”

刘大娘说着,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而此时,躺在茅屋土炕上的刘小虎,意识正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他本是 2025 年医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一场国际医药研讨会上,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白光一闪,便失去了意识。

等再有意识时,就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森林,西处都是模糊的影像和嘈杂的声音。

突然,一股庞大的信息流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他袭来,他的脑袋像是要被撑破一般,剧痛无比。

那些信息像是有生命一般,拼命往他的意识里钻。

他惊恐地想要抗拒,却发现根本无能为力。

不知过了多久,潮水般的信息流终于渐渐平息,刘小虎也慢慢清醒过来。

他缓缓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屋顶和周围陌生的环境,还有一群面露担忧之色的陌生人。

“我这是在哪儿?”

刘小虎下意识地问道。

然而,他刚一开口,便愣住了,因为从他嘴里发出的声音,竟然不是自己熟悉的普通话,而是带着几分古朴韵味的古代方言。

“小虎,你醒啦!

可把娘给急坏了!”

刘大娘见儿子醒来,激动地扑到炕边,紧紧握住刘小虎的手。

刘小虎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满眼关切的妇人,心中满是疑惑。

他想抽回手,却发现身体虚弱得厉害。

同时,原主的记忆如幻灯片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过。

他这才明白,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大唐,附身到了一个同叫刘小虎的年轻赤脚医生身上。

原主医术平平,平日里只能在村里给乡亲们看看头疼脑热的小病,虽然为人老实善良,但在这十里八乡,也不算特别出众。

刘小虎心中暗暗叫苦,这可如何是好?

自己虽然在现代是医药界大佬,但这里是大唐,一切都截然不同。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只见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停在茅屋前,马背上下来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

她身着一身素雅的淡蓝色衣裙,虽未施粉黛,却难掩天生丽质。

她便是李月欣。

李月欣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茅屋,看到醒来的刘小虎,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她很快恢复平静,轻声说道:“小虎,你醒了便好。”

刘小虎看着眼前的女子,原主记忆中关于她的一切瞬间涌上心头。

李月欣家本是官宦之家,当年遭人诬陷,父亲被贬为庶民。

为保女儿周全,李父将她送到了这个村子避祸。

那时村里众多男子对李月欣倾慕有加,她不堪其扰,见刘家本分,原主又老实,便与刘小虎达成契约,名义上结为夫妻,实则约定不做真正的夫妻,只为她挡去那些不必要的骚扰。

“你来何事?”

刘小虎开口问道,语气不自觉地带着几分冷淡。

这不仅是因为他此刻满心忧虑,更因为他深知这段所谓的婚姻不过是一场交易。

李月欣微微皱眉,似乎对刘小虎的态度有些意外。

但她很快调整情绪,说道:“小虎,当年之事,多谢你周全。

如今我父沉冤得雪,官复原职,我需随父返回长安。

我会让父亲给你在长安谋份差事,再想法子解决你的户籍,你到了长安,也好另寻良缘。”

刘小虎融合了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李月欣对原主并无男女之情。

听完她的话,他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只淡淡吐出两个字:“同意。”

说完,他没再多看李月欣一眼,挣扎着起身,穿上破旧的衣衫。

他的动作有些迟缓,毕竟这具身体刚刚经历了一番折腾。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此刻满心思的是如何利用脑子里突然出现的现代百科全书知识,在这个大唐闯出一片天地。

至于这段始于“交易”的婚约,既然对方要断,他自不会纠缠。

李月欣愣在原地,看着刘小虎的举动,心头猛地一沉。

这还是那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眼神里总带着讨好的刘小虎吗?

他方才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竟没有丝毫留恋,甚至没在自己身上停留片刻。

她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心中第一次对这个“挡箭牌”生出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波动。

她秀眉微蹙,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而刘小虎,此刻己经走出茅屋。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大唐清新的空气,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和田间劳作的村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

这时,村里的教书先生匆匆赶来,看到刘小虎醒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虎啊,你可算醒了。

今日可是科举解试的日子,你还能去吗?”

刘小虎心中一动,科举?

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虽然他对大唐的科举制度了解并不多,但凭借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说不定能一试。

“先生,我能去。”

刘小虎坚定地说道。

刘大娘一听,急了:“小虎,你身子才刚好,这科举路途遥远,又耗费精力,你可别逞强啊!”

刘小虎握住母亲的手,轻声安慰道:“娘,您放心,我没事。

这是难得的机会,我想去试试。”

刘大娘见儿子态度坚决,也只好点头同意:“那你一路上可要小心啊,带着些干粮和水。”

李月欣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诧异。

在她印象中,刘小虎虽然老实,但从未有过如此坚决的神情。

她忍不住问道:“小虎,你真决定去参加科举?

你可知这科举艰难无比,多少人皓首穷经都难以中举。”

刘小虎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李月欣:“我知道,但我想试试。”

说完,他便跟着教书先生,朝着科举考场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刘小虎努力回忆着原主记忆中关于科举的信息。

大唐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举行,科目繁多,而他要参加的解试便是常科的第一关。

只有通过解试,才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解状。

“小虎啊,你此次参加解试,虽说希望不大,但也算是增长见识。”

教书先生一边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平日里虽说也读过些书,但这科举考的内容广泛,经义、诗赋、策论样样都得精通。”

刘小虎心中有数,他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大唐的经义诗赋,但他脑子里的现代知识若是运用得当,说不定能另辟蹊径。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了乡试的考场。

考场外早己人山人海,考生们或是神色紧张,或是自信满满,各自怀揣着梦想。

刘小虎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反而平静下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随着人流走进考场。

进入考场后,他找到自己的座位。

这是一个狭小的隔间,仅能容下一人一桌一椅。

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考官发卷。

不一会儿,考官走上高台,宣读考场规则。

随后,试卷便依次分发下来。

刘小虎接过试卷,定睛一看,只见第一道题是关于儒家经典《论语》的经义阐释。

若是原主,恐怕看到这题便会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

但刘小虎不同,他在现代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颇深的研究,再加上此刻脑子里知识融会贯通。

他略作思考,便提笔蘸墨,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他从《论语》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现代对于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理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阐述了经义。

他的字迹工整秀丽,行文流畅,观点新颖独特。

写完经义题,接下来是诗赋题。

题目要求以春日为题,作一首五言律诗。

刘小虎略一沉吟,脑海中便浮现出无数优美的诗句。

但他知道,不能照搬现代诗词,而是要结合大唐的文风,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很快,一首描绘春日美景,同时又蕴含着对未来憧憬的五言律诗便跃然纸上:“春日暖阳融,青山翠意浓。

花开香满径,鸟啭韵盈空。

陌上行人醉,田间布谷匆。

心怀高远志,奋起趁东风。”

最后一道是策论题,题目是关于如何治理一方水土,促进民生。

这对于有着现代治理理念的刘小虎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他详细阐述了发展农业、商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合理规划农田水利、鼓励手工业发展、加强市场管理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当他放下笔,长舒一口气时,周围的考生大多还在奋笔疾书。

他看着自己完成的试卷,心中充满了信心。

交卷时间一到,考官收走试卷。

刘小虎随着人群走出考场,此时天色己晚,明月高悬。

“小虎,考得如何?”

教书先生在考场外接应,关切地问道。

“先生,我尽力了。”

刘小虎微笑着回答,他不想太过张扬,但心中却隐隐期待着结果。

李月欣也在不远处,看到刘小虎出来,她走上前,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番,说道:“看你神色,似乎考得不错?

不管怎样,你今日能坚持考完,便己不易。”

刘小虎看着李月欣,心中没有了之前的疏离,毕竟相识一场,他说道:“多谢关心,结果如何,且等几日便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