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从掖庭罪奴到巾帼宰相(李治范云仙)全本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上官婉儿:从掖庭罪奴到巾帼宰相(李治范云仙)
时间: 2025-09-16 06:21:37
面对武媚娘一声声的质问,李治慌乱又心虚。
武媚娘哭诉:“陛下,臣妾日夜操劳,为您伏笔执书、为您生儿育女。
为的是什么?
不都是为了陛下您和李唐江山嘛?”
他忙得指向上官仪:“是他,都是他写的,是他教朕的!”
上官仪被李治临时的变卦弄懵了,他仍旧愿意相信他所敬佩的天子只是暂时的心意转圜。
他要用实证来证明这妖后今日非除不可。
上官仪:“陛下,皇后罪责有三。
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是为一;术士入宫、行压胜之术是为二;戕害安乐思公主、嫁祸先皇后是为三。
请陛下明察!”
武媚娘听了这话走到上官仪身旁:“上官大人,说我祸乱朝纲,不知这祸乱二字从何而来啊?
大人不要忘了黄河水患、长安时疫得以平息皆有本宫助力;至于术士,本宫种种皆为皇上龙体所虑,如今皇上脱离病痛,身体康泰难道没有本宫当日的功劳吗?”
武媚娘说到第三项罪名忍不住啜泣了起来:“至于外头谣传本宫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嫁祸给先皇后,上官大人,你真得相信一个母亲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嘛?”
李治听得头疼,只想逃离:“媚娘,朕身子不适,先行歇息了,此事作罢,你也早些回宫吧。”
说罢拂袖离去。
武媚娘见惯了他这个遇事就逃避的样子,行礼恭送。
上官仪则一声声陛下、陛下,希望李治能回头处置,否则岂不是他自己与这妖后,那他定然没有好果子吃啊。
武媚娘起身,拭去泪痕,缓缓开口:“上官大人,你还是觉得本宫不应该坐这个后位是吗?”
上官仪深知此时己无力回天,深叹一口气:“老臣知罪!”
武媚娘:“那你说说,你犯了什么罪?”
上官仪其实并不认为自己真有什么罪,不过是时移势易,说出的违心之话罢了。
因而他一时语塞:“老臣…”武媚娘看不惯他这副样子便问起了贴身宫女:“迎春,你来说,上官大人犯了什么罪?”
迎春:“教唆天子、诬陷皇后、离间帝后!”
武媚娘嘴角上扬:“不错,那上官大人该当何罪啊?”
迎春:“启禀娘娘,按律当斩!”
武媚娘:“那就处置吧!”
上官仪闭上眼长吸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皇后的手段他是清楚的,杀伐果断,说一不二,没有连累家人己是最好的结果。
殿外的士兵进来拖走上官仪,武媚娘则品起了茶。
上官仪正要被拖出殿外…“且慢!”
王伏胜从后殿走出。
“传皇上口谕,中书令上官仪为官数十载、政绩卓著,功过相抵,特准其辞官致仕,颐养天年!”
同一时间,上官府内,郑蕙柔几乎用光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
产婆:“是位小姐,是位小姐啊!”
上官庭芝:“好啊,好啊,夫人怎么样了?”
产婆:“夫人耗尽了力气,此刻怕是没有力气与大人说话了。”
上官庭芝:“无妨,孩子给夫人看过了吗?”
产婆:“看过了,看过了。”
上官庭芝:“那就好,那就好!”
园中下人仆从纷纷跪下:“恭贺大人喜得贵女!”
上官庭芝喜上眉梢:“好好好,都有赏都有赏!”
欢声笑语过后,产婆:“请大人为小姐赐名!”
上官庭芝思考了一会儿对着怀中的婴儿说:“你祖父文采斐然,尤其在诗歌上,造诣非凡,朝中恐无人在其之上。
世人称你祖父的诗歌为上官体,只望你能继承祖父的文风,以词藻绝于天下!”
上官庭芝:“世人皆说上官体风格婉约清丽,你便唤作婉儿吧!
你日后可要跟着祖父用功读书,做一个有用之人啊!”
整个上官府沉浸在婉儿出生的欢乐氛围中,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上官体正在紫宸殿内被武则天用来刁难上官仪。
武媚娘听到王伏胜传来李治要求上官仪辞官致仕的口谕,捏紧了手中的茶杯,她知道李治这是要救上官仪,保上官仪无恙。
天子的命令金口玉言,谁能不从。
即便她此刻生气,却也值得遵从。
上官仪本己做好赴死的准备,此刻却又峰回路转,他也没有想到。
心中默默感慨一句,陛下终究还是有担当的,辞官也好,免去朝堂纷争,想来这武媚娘也不会再拿自己怎么样了!
可武媚娘怎么可能如此轻轻放过,刚下的处置命令被王伏胜打断,她武媚娘也要面子啊。
更何况这上官仪胆敢起草废后诏书,差点让她做不成这皇后,这事儿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上官仪:“微臣叩谢圣上!”
武则天盯了一眼王伏胜好似在说你给本宫等着,之后又看向地上的上官仪,开口道:“上官体名动天下,上官大人写得一手好诗啊!
既然陛下宽恕你死罪,你且就在一刻钟内作一首上官体的诗力陈自己今日所犯下的罪状,本宫便也就大人有大量,不计较了。”
上官仪知道这是刁难,也只得无奈应下,武媚娘:“只是若大人在一刻钟内作不出,就自己在门外领西十大板再回府颐养天年吧!”
王伏胜在一旁心想:皇后娘娘也太狠了,以上官仪的年纪,西十大板,不死也是残废了。
上官仪此刻像被架在了火架上,一刻钟内作不出这诗,就得坠入火海。
不过好在上官仪这些年写过太多诗歌了,算得上是能够名动天下的诗人,写一首诗歌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只是要力陈自己不认同的罪状,他心里实在憋屈。
上官仪就这么来回踱步,思考如何写着悔过书,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武媚娘瞥了一眼迎春,迎春立刻会意开口道:“上官大人,若是作不出,不如就去领了这西十大板吧!
也省得我们等的干着急啊!”
上官仪只当没听见,不过宫女这一声倒是让他想起了许敬宗,这厮在皇后身边也是这副嘴脸,他的诗歌尽是些谄媚之词。
难道,无法自陈罪状,只能写一首谄媚的诗歌了嘛?
这岂非要弃自己这张老脸于不顾。
迎春又开始催促:“大人,时间所剩不多了,快快提笔吧!”
上官仪只得落座提笔开始书写违心的谄媚诗歌。
谄媚之词他见过许多,再加上这些年的文字功底,不消一会儿便作成了:《应制陈情》丹墀霜刃映,玉陛露华凝。
谏草焚残夜,君恩负九重。
簪缨徒自累,肝胆向谁明?
泣下沾朱绂,魂惊泣断蓬。
天威如震电,微躯类转蓬。
昔侍螭头笔,今成阶下囚。
孤鸿失旧侣,寒木泣秋风。
愿化衔芦雁,长随女宿星!
武媚娘拿起这首诗笑出了声:“哈哈哈好一句愿化衔芦雁,长随女宿星!
大人若早有此想法,今日也不会出这事了不是?”
上官仪此刻只想逃离:“微臣己知罪,诗也己按娘娘的要求作好。
今日儿媳生产,此刻想必孩子己经出生,臣恳请娘娘恩准老臣一家团聚。”
武媚娘:“好啊,迎春,将安定思公主的长命锁取来赐予郑氏。
上官大人不能体谅为人母的心情刚刚才口出狂言,误信流言蜚语。
郑氏初为人母,想必能体会本宫的心情啊。”
上官仪:“微臣谢娘娘赏赐。”
上官仪很清楚武媚娘这是在敲打他呢,自己的确有罪,坊间流传的武媚娘掐死安定思公主嫁祸王皇后之事的确无凭无据,况且陛下从未对此事有过查处,而自己刚刚竟然宣于大殿之上,实在是祸从口出啊!
武媚娘:“迎春,派人好生送上官大人回府!”
迎春:“是。”
上官仪走后,武媚娘正欲摆驾回宫,突然瞧见了一旁的王伏胜。
王伏胜察觉到了武媚娘的目光,低下头来,生怕见到武媚娘那双摄人心魄的眼睛。
武媚娘:“公公今日这差事办得不错啊。”
王伏胜不知如何应答,只得把皇上搬出来:“谢娘娘谬赞,不过是为皇上鞍前马后罢了。”
武媚娘冷笑:“哼哼,本宫记住你了。”
说罢,拂袖离去。
王伏胜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里想着应该没得罪皇后吧?
毕竟去请上官仪的人又不是他,自己只不过是传了一道皇上的口谕,皇后娘娘应该能理解的吧。
武媚娘坐在回宫的銮驾上,迎春及其他仆从步行跟随。
迎春开口道:“娘娘,奴婢有一事不明”武媚娘像是提前预料到了一般:“你是不是想问上官仪的诗句中只字不提自己的罪过,本宫也放过他了?”
迎春:“奴婢的心思总是看不过娘娘,这正是奴婢的疑惑之处。”
武媚娘:“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有罪啊。”
迎春:“那娘娘还…”武媚娘打断迎春:“你觉得本宫的诗写得如何?”
迎春不假思索:“娘娘文采卓著,宫中无人堪比!”
武媚娘笑道:“本宫自认文字比不了上官仪,只不过有几首拙作。
但本宫深知要想写出一首好诗,须得靠真情实感。
他上官仪都不认为自己有罪,又怎能做出好的罪己状呢?”
迎春思索了一会儿觉得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武媚娘:“所以啊,他写不出罪己状,只能写这样的谄媚之词。”
迎春:“那娘娘为何不治罪于他?”
武媚娘:“像上官仪这种文官,自诩清高,本宫要的就是他自毁文人风骨,作违心之作。”
武媚娘又拿起手中的诗歌观赏:“撇开谄媚之词,这首诗也实实在在是一首好诗啊。
可惜啊可惜,这样的诗,这样的上官体很快就看不到了!”
武媚娘计上心头:“来,迎春,将这首诗拿去,誊抄个数百份。
明日张贴于京城内外,早朝之后,散发给大臣们,确保人手一份!”
迎春笑道:“娘娘英明!”
武媚娘哭诉:“陛下,臣妾日夜操劳,为您伏笔执书、为您生儿育女。
为的是什么?
不都是为了陛下您和李唐江山嘛?”
他忙得指向上官仪:“是他,都是他写的,是他教朕的!”
上官仪被李治临时的变卦弄懵了,他仍旧愿意相信他所敬佩的天子只是暂时的心意转圜。
他要用实证来证明这妖后今日非除不可。
上官仪:“陛下,皇后罪责有三。
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是为一;术士入宫、行压胜之术是为二;戕害安乐思公主、嫁祸先皇后是为三。
请陛下明察!”
武媚娘听了这话走到上官仪身旁:“上官大人,说我祸乱朝纲,不知这祸乱二字从何而来啊?
大人不要忘了黄河水患、长安时疫得以平息皆有本宫助力;至于术士,本宫种种皆为皇上龙体所虑,如今皇上脱离病痛,身体康泰难道没有本宫当日的功劳吗?”
武媚娘说到第三项罪名忍不住啜泣了起来:“至于外头谣传本宫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嫁祸给先皇后,上官大人,你真得相信一个母亲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嘛?”
李治听得头疼,只想逃离:“媚娘,朕身子不适,先行歇息了,此事作罢,你也早些回宫吧。”
说罢拂袖离去。
武媚娘见惯了他这个遇事就逃避的样子,行礼恭送。
上官仪则一声声陛下、陛下,希望李治能回头处置,否则岂不是他自己与这妖后,那他定然没有好果子吃啊。
武媚娘起身,拭去泪痕,缓缓开口:“上官大人,你还是觉得本宫不应该坐这个后位是吗?”
上官仪深知此时己无力回天,深叹一口气:“老臣知罪!”
武媚娘:“那你说说,你犯了什么罪?”
上官仪其实并不认为自己真有什么罪,不过是时移势易,说出的违心之话罢了。
因而他一时语塞:“老臣…”武媚娘看不惯他这副样子便问起了贴身宫女:“迎春,你来说,上官大人犯了什么罪?”
迎春:“教唆天子、诬陷皇后、离间帝后!”
武媚娘嘴角上扬:“不错,那上官大人该当何罪啊?”
迎春:“启禀娘娘,按律当斩!”
武媚娘:“那就处置吧!”
上官仪闭上眼长吸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皇后的手段他是清楚的,杀伐果断,说一不二,没有连累家人己是最好的结果。
殿外的士兵进来拖走上官仪,武媚娘则品起了茶。
上官仪正要被拖出殿外…“且慢!”
王伏胜从后殿走出。
“传皇上口谕,中书令上官仪为官数十载、政绩卓著,功过相抵,特准其辞官致仕,颐养天年!”
同一时间,上官府内,郑蕙柔几乎用光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
产婆:“是位小姐,是位小姐啊!”
上官庭芝:“好啊,好啊,夫人怎么样了?”
产婆:“夫人耗尽了力气,此刻怕是没有力气与大人说话了。”
上官庭芝:“无妨,孩子给夫人看过了吗?”
产婆:“看过了,看过了。”
上官庭芝:“那就好,那就好!”
园中下人仆从纷纷跪下:“恭贺大人喜得贵女!”
上官庭芝喜上眉梢:“好好好,都有赏都有赏!”
欢声笑语过后,产婆:“请大人为小姐赐名!”
上官庭芝思考了一会儿对着怀中的婴儿说:“你祖父文采斐然,尤其在诗歌上,造诣非凡,朝中恐无人在其之上。
世人称你祖父的诗歌为上官体,只望你能继承祖父的文风,以词藻绝于天下!”
上官庭芝:“世人皆说上官体风格婉约清丽,你便唤作婉儿吧!
你日后可要跟着祖父用功读书,做一个有用之人啊!”
整个上官府沉浸在婉儿出生的欢乐氛围中,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上官体正在紫宸殿内被武则天用来刁难上官仪。
武媚娘听到王伏胜传来李治要求上官仪辞官致仕的口谕,捏紧了手中的茶杯,她知道李治这是要救上官仪,保上官仪无恙。
天子的命令金口玉言,谁能不从。
即便她此刻生气,却也值得遵从。
上官仪本己做好赴死的准备,此刻却又峰回路转,他也没有想到。
心中默默感慨一句,陛下终究还是有担当的,辞官也好,免去朝堂纷争,想来这武媚娘也不会再拿自己怎么样了!
可武媚娘怎么可能如此轻轻放过,刚下的处置命令被王伏胜打断,她武媚娘也要面子啊。
更何况这上官仪胆敢起草废后诏书,差点让她做不成这皇后,这事儿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上官仪:“微臣叩谢圣上!”
武则天盯了一眼王伏胜好似在说你给本宫等着,之后又看向地上的上官仪,开口道:“上官体名动天下,上官大人写得一手好诗啊!
既然陛下宽恕你死罪,你且就在一刻钟内作一首上官体的诗力陈自己今日所犯下的罪状,本宫便也就大人有大量,不计较了。”
上官仪知道这是刁难,也只得无奈应下,武媚娘:“只是若大人在一刻钟内作不出,就自己在门外领西十大板再回府颐养天年吧!”
王伏胜在一旁心想:皇后娘娘也太狠了,以上官仪的年纪,西十大板,不死也是残废了。
上官仪此刻像被架在了火架上,一刻钟内作不出这诗,就得坠入火海。
不过好在上官仪这些年写过太多诗歌了,算得上是能够名动天下的诗人,写一首诗歌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只是要力陈自己不认同的罪状,他心里实在憋屈。
上官仪就这么来回踱步,思考如何写着悔过书,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武媚娘瞥了一眼迎春,迎春立刻会意开口道:“上官大人,若是作不出,不如就去领了这西十大板吧!
也省得我们等的干着急啊!”
上官仪只当没听见,不过宫女这一声倒是让他想起了许敬宗,这厮在皇后身边也是这副嘴脸,他的诗歌尽是些谄媚之词。
难道,无法自陈罪状,只能写一首谄媚的诗歌了嘛?
这岂非要弃自己这张老脸于不顾。
迎春又开始催促:“大人,时间所剩不多了,快快提笔吧!”
上官仪只得落座提笔开始书写违心的谄媚诗歌。
谄媚之词他见过许多,再加上这些年的文字功底,不消一会儿便作成了:《应制陈情》丹墀霜刃映,玉陛露华凝。
谏草焚残夜,君恩负九重。
簪缨徒自累,肝胆向谁明?
泣下沾朱绂,魂惊泣断蓬。
天威如震电,微躯类转蓬。
昔侍螭头笔,今成阶下囚。
孤鸿失旧侣,寒木泣秋风。
愿化衔芦雁,长随女宿星!
武媚娘拿起这首诗笑出了声:“哈哈哈好一句愿化衔芦雁,长随女宿星!
大人若早有此想法,今日也不会出这事了不是?”
上官仪此刻只想逃离:“微臣己知罪,诗也己按娘娘的要求作好。
今日儿媳生产,此刻想必孩子己经出生,臣恳请娘娘恩准老臣一家团聚。”
武媚娘:“好啊,迎春,将安定思公主的长命锁取来赐予郑氏。
上官大人不能体谅为人母的心情刚刚才口出狂言,误信流言蜚语。
郑氏初为人母,想必能体会本宫的心情啊。”
上官仪:“微臣谢娘娘赏赐。”
上官仪很清楚武媚娘这是在敲打他呢,自己的确有罪,坊间流传的武媚娘掐死安定思公主嫁祸王皇后之事的确无凭无据,况且陛下从未对此事有过查处,而自己刚刚竟然宣于大殿之上,实在是祸从口出啊!
武媚娘:“迎春,派人好生送上官大人回府!”
迎春:“是。”
上官仪走后,武媚娘正欲摆驾回宫,突然瞧见了一旁的王伏胜。
王伏胜察觉到了武媚娘的目光,低下头来,生怕见到武媚娘那双摄人心魄的眼睛。
武媚娘:“公公今日这差事办得不错啊。”
王伏胜不知如何应答,只得把皇上搬出来:“谢娘娘谬赞,不过是为皇上鞍前马后罢了。”
武媚娘冷笑:“哼哼,本宫记住你了。”
说罢,拂袖离去。
王伏胜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里想着应该没得罪皇后吧?
毕竟去请上官仪的人又不是他,自己只不过是传了一道皇上的口谕,皇后娘娘应该能理解的吧。
武媚娘坐在回宫的銮驾上,迎春及其他仆从步行跟随。
迎春开口道:“娘娘,奴婢有一事不明”武媚娘像是提前预料到了一般:“你是不是想问上官仪的诗句中只字不提自己的罪过,本宫也放过他了?”
迎春:“奴婢的心思总是看不过娘娘,这正是奴婢的疑惑之处。”
武媚娘:“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有罪啊。”
迎春:“那娘娘还…”武媚娘打断迎春:“你觉得本宫的诗写得如何?”
迎春不假思索:“娘娘文采卓著,宫中无人堪比!”
武媚娘笑道:“本宫自认文字比不了上官仪,只不过有几首拙作。
但本宫深知要想写出一首好诗,须得靠真情实感。
他上官仪都不认为自己有罪,又怎能做出好的罪己状呢?”
迎春思索了一会儿觉得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武媚娘:“所以啊,他写不出罪己状,只能写这样的谄媚之词。”
迎春:“那娘娘为何不治罪于他?”
武媚娘:“像上官仪这种文官,自诩清高,本宫要的就是他自毁文人风骨,作违心之作。”
武媚娘又拿起手中的诗歌观赏:“撇开谄媚之词,这首诗也实实在在是一首好诗啊。
可惜啊可惜,这样的诗,这样的上官体很快就看不到了!”
武媚娘计上心头:“来,迎春,将这首诗拿去,誊抄个数百份。
明日张贴于京城内外,早朝之后,散发给大臣们,确保人手一份!”
迎春笑道:“娘娘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