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茶舍(陈砚张叔)免费小说全集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三更茶舍(陈砚张叔)
时间: 2025-09-16 06:50:52
陈砚的铅笔尖在设计图的阴影处顿了顿,墨点晕开一个小圈。
电话是张叔打来的,背景里有蝉鸣,还有街坊们压低的议论声,像团模糊的棉絮堵在听筒里。
“你爷爷……今早在茶铺后头的躺椅上走的,”张叔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八度,“手里还攥着你去年给他买的那套紫砂杯。”
铅笔“啪嗒”掉在键盘上。
他想起爷爷攥着紫砂杯的样子——去年春节,他把杯子递过去,老头笑得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说“我孙子出息了,知道给爷爷挑好东西”,却舍不得用,总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谁问都要炫耀一句“我大孙子买的”。
“……遗嘱说,茶铺归你。”
张叔还在说,“你看你啥时候回来?”
“我……”陈砚想说“马上”,但舌尖像被胶水粘住了。
他有三个月没给爷爷打电话了,上次通话说到茶铺的生意,老头还中气十足地骂他“毛头小子懂个屁,茶要慢慢泡才出味”,怎么就……他捂着嘴,猛地转身冲向楼梯间。
办公室里的键盘声、说话声都远了,只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震得耳膜嗡嗡响。
楼梯间的窗户正对着街心公园,有老头在树下下棋,像极了爷爷每天下午在茶铺门口摆的棋局。
陈砚蹲在台阶上,手机还贴在耳边。
张叔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忙,不急,你爷爷……也想让你踏实点。”
“我回去。”
他终于挤出三个字,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明天就回。”
挂了电话,他在楼梯间蹲了很久。
阳光从窗户斜切进来,照在他手背上,像爷爷以前总爱拍他手背的温度。
他想起小时候被妈妈罚站,偷偷跑到茶铺,爷爷会从柜台底下摸出块桂花糖,塞给他说“站着累,来爷爷这儿歇会儿”;想起高考完填志愿,他选了设计专业,爷爷没反对,只说“不管干啥,像泡茶一样认真就行”;想起去年离开家时,老头送他到巷口,站在茶铺招牌下挥着手,蓝底白字的“陈记茶铺”在风里晃,像个没说出口的挽留。
这些画面涌上来,堵得他喘不过气。
他掏出手机,翻到相册里唯一一张和爷爷的合照——去年春节,他举着手机自拍,爷爷在镜头外举着搪瓷缸,只露出半张笑脸,背景里的茶叶罐排得整整齐齐。
陈砚用袖子抹了把脸,眼眶发烫。
他给领导发了条消息:“家里有急事,需离职,手续我尽快办。”
回复很快过来:“节哀,有事随时联系。”
他回到办公室,慢慢收拾东西。
设计图留在了电脑里,抽屉里的马克杯、桌上的绿植,都托给了同事。
收拾到最后,指尖碰到个硬纸包,是爷爷上次托张叔带给她的新茶,碧螺春,用牛皮纸包着,还透着股清香。
他把纸包塞进背包,拉链拉到一半,突然想起爷爷总说的那句话:“茶铺的门,永远为你留着。”
以前只当是句寻常的话,现在才懂,那是老头藏了一辈子的盼头。
当晚,陈砚没回出租屋。
他在办公室待到深夜,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茶铺设计图,一笔一笔把“现代简约风”改成了记忆里的样子——蓝底招牌,八仙桌,柜台后摞着陶茶罐,后屋的井口盖着青石板。
改完时,天边泛白。
他背起背包,站在写字楼门口,清晨的风带着凉意,像爷爷泡的第一杯早茶。
“爷爷,我回来了。”
他轻声说。
地铁里人渐渐多了,陈砚靠在车门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
从城市的高楼,到城郊的老巷,他知道,接下来要走的路,不再是画图纸的首线,而是像茶铺门口的青石板路,带着岁月磨出的弧度,一步一步,都踩在爷爷走过的地方。
他得回去,不仅是接手那间茶铺,更是接住爷爷没说完的话,没泡完的茶。
还有,那些藏在茶罐、手卷、老井里的,只属于他们祖孙俩的秘密。
电话是张叔打来的,背景里有蝉鸣,还有街坊们压低的议论声,像团模糊的棉絮堵在听筒里。
“你爷爷……今早在茶铺后头的躺椅上走的,”张叔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八度,“手里还攥着你去年给他买的那套紫砂杯。”
铅笔“啪嗒”掉在键盘上。
他想起爷爷攥着紫砂杯的样子——去年春节,他把杯子递过去,老头笑得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说“我孙子出息了,知道给爷爷挑好东西”,却舍不得用,总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谁问都要炫耀一句“我大孙子买的”。
“……遗嘱说,茶铺归你。”
张叔还在说,“你看你啥时候回来?”
“我……”陈砚想说“马上”,但舌尖像被胶水粘住了。
他有三个月没给爷爷打电话了,上次通话说到茶铺的生意,老头还中气十足地骂他“毛头小子懂个屁,茶要慢慢泡才出味”,怎么就……他捂着嘴,猛地转身冲向楼梯间。
办公室里的键盘声、说话声都远了,只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震得耳膜嗡嗡响。
楼梯间的窗户正对着街心公园,有老头在树下下棋,像极了爷爷每天下午在茶铺门口摆的棋局。
陈砚蹲在台阶上,手机还贴在耳边。
张叔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忙,不急,你爷爷……也想让你踏实点。”
“我回去。”
他终于挤出三个字,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明天就回。”
挂了电话,他在楼梯间蹲了很久。
阳光从窗户斜切进来,照在他手背上,像爷爷以前总爱拍他手背的温度。
他想起小时候被妈妈罚站,偷偷跑到茶铺,爷爷会从柜台底下摸出块桂花糖,塞给他说“站着累,来爷爷这儿歇会儿”;想起高考完填志愿,他选了设计专业,爷爷没反对,只说“不管干啥,像泡茶一样认真就行”;想起去年离开家时,老头送他到巷口,站在茶铺招牌下挥着手,蓝底白字的“陈记茶铺”在风里晃,像个没说出口的挽留。
这些画面涌上来,堵得他喘不过气。
他掏出手机,翻到相册里唯一一张和爷爷的合照——去年春节,他举着手机自拍,爷爷在镜头外举着搪瓷缸,只露出半张笑脸,背景里的茶叶罐排得整整齐齐。
陈砚用袖子抹了把脸,眼眶发烫。
他给领导发了条消息:“家里有急事,需离职,手续我尽快办。”
回复很快过来:“节哀,有事随时联系。”
他回到办公室,慢慢收拾东西。
设计图留在了电脑里,抽屉里的马克杯、桌上的绿植,都托给了同事。
收拾到最后,指尖碰到个硬纸包,是爷爷上次托张叔带给她的新茶,碧螺春,用牛皮纸包着,还透着股清香。
他把纸包塞进背包,拉链拉到一半,突然想起爷爷总说的那句话:“茶铺的门,永远为你留着。”
以前只当是句寻常的话,现在才懂,那是老头藏了一辈子的盼头。
当晚,陈砚没回出租屋。
他在办公室待到深夜,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茶铺设计图,一笔一笔把“现代简约风”改成了记忆里的样子——蓝底招牌,八仙桌,柜台后摞着陶茶罐,后屋的井口盖着青石板。
改完时,天边泛白。
他背起背包,站在写字楼门口,清晨的风带着凉意,像爷爷泡的第一杯早茶。
“爷爷,我回来了。”
他轻声说。
地铁里人渐渐多了,陈砚靠在车门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
从城市的高楼,到城郊的老巷,他知道,接下来要走的路,不再是画图纸的首线,而是像茶铺门口的青石板路,带着岁月磨出的弧度,一步一步,都踩在爷爷走过的地方。
他得回去,不仅是接手那间茶铺,更是接住爷爷没说完的话,没泡完的茶。
还有,那些藏在茶罐、手卷、老井里的,只属于他们祖孙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