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山楂树下的约定(陈梦林宇)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曾经山楂树下的约定陈梦林宇
第一章:红果为誓,风送离程2019年的初秋,北方小城的风刚褪去盛夏的燥热,裹着巷口老山楂树的甜香,慢悠悠地穿巷而过。陈梦站在树下,仰头望着枝桠间缀满的半红半青的果子,指尖踮着够到最矮处的一颗,果皮上细密的绒毛蹭得指腹发痒,这触感让她想起林宇的手掌——常年握着汽修工具磨出薄茧,却总在牵她时格外轻,像怕碰碎了什么珍宝。“小心别摔着,这果子还没熟,酸得能皱眉头。
”林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笑意。陈梦回头,看见他拎着个米白色帆布包走过来,包上印着她去年画的小太阳,边角被磨得发白,却依旧鲜艳。他走到树下,把包放在石凳上,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指腹蹭过她耳尖:“行李都检查完了?我刚去快递站问了,今天寄走大件,下周三的航班正好能赶上,到了旧金山不用等行李。”陈梦点点头,顺势靠在他肩上,鼻尖蹭到他T恤上淡淡的洗衣粉味——是她去年给她买的柠檬味洗衣液,他说闻着像她画里的夏天。“都检查啦,你列的清单我核对了三遍,护照、录取通知书放随身包里了。”她抬头看他,林宇穿了件浅灰色T恤,袖口卷到小臂,手腕上戴着块旧机械表,是他爸传下来的,表盘数字磨得模糊,却走得分秒不差。
“就是有点舍不得……”她声音轻下来,指尖无意识地抠着他的衣角。他们的故事,从这棵山楂树开始。2016年夏天,陈梦家搬来这条巷,抱着一摞画夹蹲在树下歇脚,满头大汗时,林宇拎着锈迹斑斑的铁皮桶过来浇水。他把拧干的毛巾递过来,少年音清清爽爽:“擦擦汗,别中暑。”后来她才知道,这棵树是林宇和爷爷种的,算下来比他们俩年纪加起来还大。从那天起,山楂树成了他们的“老地方”:高中时每天清晨在这里碰面,他帮偏科的她补数学,她给他画课堂速写;大学时周末回小城,两人总坐在石凳上,分吃一袋冰糖葫芦,看夕阳把树影拉得老长,直到巷子里亮起第一盏路灯。去年冬天第一场雪落时,林宇在树下给了她惊喜。他揣着个丝绒盒子,手冻得发红,打开时,里面躺着枚银戒指,款式简单,却被他擦得发亮。“陈梦,”他耳朵红得像熟透的山楂,声音有点发紧,“等你从美国读完研回来,我就用钻戒把它换下来,咱们在这棵树下办婚礼,就请家里人和好朋友,好不好?”陈梦当时抱着他哭,眼泪把他的围巾都浸湿了,拉着他的手“拉钩上吊”:“我肯定早点回来,你不准变心,不准喜欢别人。
”林宇把她搂得更紧,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我不变心,我等你,等你回来一起摘山楂,煮你爱吃的山楂酱。”这些天,林宇比她还忙。白天在汽修厂上班,晚上回来帮她收拾行李,把她的设计稿分类装袋,在常用的画笔上贴好名字贴;还特意查了旧金山的天气,给她塞了两件厚毛衣,说“那边冬天风大,别总穿得单薄”。昨天晚上,他坐在书桌前,给她写了张纸条,密密麻麻记着紧急联系人电话、当地华人超市地址,最后还画了个小太阳,和帆布包上的一样。“对了,给你织了条围巾。”林宇突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条浅灰色围巾。针脚不算特别精致,边角还有几处细微的线头,显然是第一次织。“我妈教我的,织了快一个月,可能有点丑……”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旧金山冬天冷,你总爱穿得少,这条厚,能挡风。”陈梦接过围巾,软乎乎的毛线贴在掌心,带着阳光晒过的温度,她把围巾往脖子上一围,正好裹住半张脸,抬头冲林宇笑:“不丑,特别好看,我每天都戴。
”林宇看着她,眼睛亮得像星星,伸手把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到了那边要好好吃饭,别总熬夜赶设计稿;有什么事别自己扛着,给我打电话,就算时差不一样,我也会等你消息。
周末要是有空,就拍点照片发给我,我想看看你住的地方,看看旧金山的样子……”他絮絮叨叨地叮嘱,从天气说到饮食,从学业说到安全,好像要把四年的话都提前说完。陈梦认真听着,偶尔点头,把他的话都记在心里。
风慢慢吹过,山楂树的叶子一片一片落在他们脚边,铺成了一层浅浅的绿。他们坐在石凳上,聊起高中时一起逃自习课去看的那场老电影,聊起大学时第一次一起煮糊的山楂酱,聊起去年秋天在树下拍的合照——照片里她抱着一捧山楂,林宇站在她身边,笑得露出虎牙。
林宇说得投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指,那是和她成对的款式,他宝贝得不行,连上班都戴着。夕阳西下时,巷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人家传来的饭菜香。林宇帮她把行李箱搬到巷口,出租车停在路边时,他还在反复确认:“随身包带了吗?充电器在侧兜,记得插排也放进去了……”陈梦笑着点头,伸手抱了抱他,把脸埋在他怀里:“林宇,我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山楂树。”“放心吧,”林宇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有点哑,“我会经常给山楂树浇水,等你回来的时候,一定让你看到满树的红果子。
到时候咱们就在树下拍照,就像去年那样。”出租车启动时,陈梦从车窗里回头,看见林宇站在山楂树下,浅灰色的身影和树影叠在一起,像一幅安静的画。他还在挥手,直到车子转过街角,再也看不见。陈梦摸出手机,给林宇发了条消息:“我走啦,到了给你报平安,你别太累。”很快收到回复,是他发来的一个拥抱表情,后面跟着一句“等你消息”。车子朝着高铁站的方向驶去,陈梦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心里既期待又不舍。期待旧金山的校园,期待未知的设计之路;却也舍不得这座小城,舍不得巷口的山楂树,更舍不得那个在树下等她的人。她把林宇织的围巾抱在怀里,指尖轻轻摸着口袋里的银戒指——那是他们的约定,是她四年后回来的理由。她掏出手机,对着窗外的天空拍了张照片,发给林宇:“今天天气很好,旧金山的天气应该也会这么好吧?
”发完消息,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山楂树下的画面:林宇帮她捡画夹的样子,林宇给她补数学的样子,林宇在雪地里拿出戒指的样子……这些画面像星星,亮在她心里,也让她更加确定,四年后的秋天,她一定会回到这里,回到山楂树下,兑现他们的约定。
第二章:时差里的星光,慢慢淡了旧金山的秋天没有北方小城的凉意,九月的风裹着海腥味,吹得校园里的棕榈叶沙沙响。陈梦站在设计学院的走廊里,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掏出手机想给林宇发张照片,却想起此时国内正是凌晨三点——她算错了时差。
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和林宇的聊天框里,最后一条消息是她昨天落地后发的“我到啦,一切都好”,他回复的“好好休息,别倒时差太累”还带着温度。陈梦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终究还是把刚拍的天空照片存进了相册,转身去了教室。
开学后的日子被课程和作业填得满满当当。每天清晨,她在闹钟声里醒来,第一时间摸出手机,总能看到林宇发来的消息——有时是“今天小城降温了,你那边穿什么”,有时是“山楂树又长了新叶子,我拍给你看”,会附上山楂树的照片:阳光下的枝叶、雨后挂着水珠的果子、甚至是他在树下放的那把旧伞。
陈梦回消息时,往往是国内的深夜,她抱着手机打字,听着视频里林宇带着困意的声音,心里又暖又酸。“今天老师夸我的设计稿了!”第一次专业课结束后,陈梦兴奋地拨通视频电话。屏幕里的林宇刚下班,脸上还带着点疲惫,却立刻笑起来:“真厉害?我就知道你可以。快给我讲讲,你的设计是什么样的?
”陈梦拿着平板,把画稿凑到镜头前,絮絮叨叨地说灵感、说配色,林宇听得认真,偶尔插一句“这里是不是可以加个小太阳?像你画的那样”,让她想起高中时他坐在山楂树下听她讲画的样子。那时的时差好像不是障碍。
陈梦会把上课遇到的趣事记在备忘录里,等国内傍晚时一条一条发给林宇;林宇会在周末去山楂树下,给她拍视频看果子的生长,说“你看,又红了一点,等你回来就能摘了”。有次陈梦熬夜赶设计稿,凌晨两点饿了,随口在聊天框里说“想吃你煮的山楂粥”,没想到半小时后,林宇发来一张照片——他在厨房煮着粥,灶台的光映着他的脸,配文“我煮了,替你先吃一碗,等你回来给你煮”。陈梦盯着照片,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林宇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可日子久了,缝隙渐渐露了出来。第一个分歧出在万圣节。
陈梦的同学拉着她去参加派对,霓虹闪烁的房间里,大家穿着奇装异服,音乐震得人耳朵发疼。她举着手机想给林宇打视频,却被喧闹的人声盖过了声音。
好不容易找到安静的角落,接通时,屏幕里的林宇刚从汽修厂回来,满手油污,看见她身后的热闹,愣了一下:“你那边在忙吗?”“同学的派对,大家都来玩了。
”陈梦说着,下意识把手机镜头转向旁边的装饰,没注意到林宇眼神里的失落。
“今天万圣节,这边都过这个节。”她补充道,想让他也感受这份热闹,可林宇只是点点头:“哦,那你玩得开心点,别太晚了,注意安全。”没聊几句,同学喊她过去,陈梦匆匆说了句“我先挂了”,就切断了通话,转身融进了人群里。
那天晚上,她忘了给林宇报平安。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他凌晨发来的消息:“是不是玩累了?醒了记得吃饭。”陈梦心里一阵愧疚,赶紧回复“昨天太吵了,忘了跟你说,我没事”,却没收到立刻的回复——林宇已经去上班了。后来这样的“忘了”越来越多。
陈梦要赶设计比赛的稿子,经常熬夜到凌晨,等她忙完想给林宇发消息时,国内已经是中午,林宇在汽修厂忙得没空看手机;林宇想跟她分享山楂树的新变化,拍了视频发过去,却要等上大半天才能收到回复,有时只是一句简单的“知道啦,挺好的”。
时差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他们的生活分割在两个世界。陈梦的世界里,有画不完的设计稿、听不懂的专业课、和同学一起探索的旧金山街头;林宇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