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时光:我的心路札记(独孤赫连春)在线免费小说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二婚时光:我的心路札记独孤赫连春
时间: 2025-09-16 06:30:00
有的姑娘瞧不上独孤的条件,也有的是他看不上人家,缘分这东西总象躲着走。
给独孤说媒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可每次都差着点意思,终究难遂心意。
晨会刚散,同事章笨笨就风风火火撞进独孤的办公室,公文包“啪”地甩在桌上,惊得他手里的鼠标在文档上拖出一道长长的乱码。
“这次绝对靠谱!”
独孤敲击键盘的手指猛地顿住,喉结上下滚了滚:“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事,你没瞒着吧?”
章笨笨突然压低声音,身上的云雾水汽味儿扑面而来:“我连你茶园新种的云雾山茶都抖落出来了!
人家还特意问,瓦房的木窗棂是不是手工雕花的——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说着就掏出手机,把女老师的微信推给了独孤离犍。
手机屏幕亮起时,独孤盯着那个叫“康南雁”的头像:穿连衣裙的女人站在香樟树下,帆布包随意搭在臂弯,阳光透过叶隙在她肩头洒下斑驳的光影。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老家瓦房檐下晃悠的玉米串,秋风里簌簌作响的细碎声,竟和心底泛起的涟漪重叠在了一起。
添加好友后,消息很快回了过来。
当晚的微信对话框里,光标跳得像只雀跃的精灵。
“雨天时,瓦房的木梁会‘咯吱咯吱’响,像在讲老故事。”
他打下这句话时,指尖微微发颤。
对方很快回复:“带学生去茶园写生时,新茶的香气会钻进袖口,一整天都散不去呢。”
那些在相亲场上被简化成冰冷条件的过往,此刻在屏幕上化作带温度的絮语,连办公室惨白的日光灯都仿佛柔和了几分。
约定见面那天,红豆饭店的旋转门转出一阵裹着玉兰花香的风。
独孤特意换了身崭新的休闲装,坐在靠窗的位置,心跳声自己都能听见。
康南雁推门进来时,浅灰风衣的下摆扫过他的视线,帆布包带撞上金属门把的轻响,像极了老家溪涧里鹅卵石相碰的脆声。
“康老师,您来点吧。”
独孤把烫金菜谱推过去。
康南雁接过,指尖划过“香梭排骨”几个字,镜片被墙上竹编灯笼映出细碎的光斑:“这家店口碑很好,环境比传闻中更雅致呢。
独孤先生常来?”
“以前觉得下馆子浪费钱。”
他声音越说越轻,最后几个字几乎散在蒸腾的菜香里,“同事说相亲得找个能好好说话的地方。
您看这屏风,纹路跟我老家院子的竹篱笆一模一样。”
康南雁忽然轻笑出声,把菜谱推回桌面中央:“能把吃饭的地方选得像故乡的人,一定很念旧。”
她叫服务员时特意叮嘱:“柠檬茶去冰,给这位先生来瓶歪脖子郎酒,谢谢。”
这话让独孤想起前妻总抱怨他点的饮料不够甜,此刻心头却漫过一阵陌生的暖意。
“其实我原来的家就在附近,招待朋友常来这儿。”
独孤夹起一筷子青菜,又放下,“点菜太费神,众口难调。
但今天……总得点些像样的。”
说话时他不敢首视对方,余光却瞥见她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春日里刚鼓出的花苞,怯生生地透着甜。
二两酒下肚,独孤的耳垂泛起红晕。
他猛地放下酒杯,首视着康南雁:“离婚时我净身出户,身上只揣着五十块钱。
女儿的学费、生活费都得我出,现在还背着债。
要是觉得不合适,咱们就到此为止,别耽误了彼此。”
这番话说得又快又首,像竹筒倒豆子,说完才发现掌心全是冷汗。
康南雁把茶杯轻轻搁在杯垫上,“嗒”的一声清响:“工资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儿子归前夫,自己的工资够用。
与其愁未来,不如先过好当下。”
她说这话时,窗外的街灯刚好照亮她睫毛投下的阴影,让独孤想起老家屋檐下摇曳的烛火,暖融融的。
饭后,独孤鬼使神差地邀康南雁去宿舍坐坐。
推开门的瞬间,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脏袜子团在墙角,没洗的衣服堆在椅背上,烟灰缸里插满了烟头。
康南雁却只愣了一瞬,随即弯腰捡起地上的衣服:“男人啊,没个女人收拾就是不行。”
语气里带着点嗔怪,却让独孤眼眶发热。
看着康南雁哼着歌在卫生间搓衣服,发梢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独孤倚在门框上出了神。
“这房子确实简陋。”
她晾衣服时回头说,“要不重新租个好点的?”
“现在能省则省,”他挠挠头,“我退休回乡下的房子够宽敞,一个人能住好几间。”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窗台,给这场对话镀了层温柔的膜。
灯光在铜盏里明明灭灭,把两人的影子揉碎在斑驳的墙纸上。
从柴米油盐的琐碎,到婚姻围城里的冷暖,话语像潺潺溪流漫过时光的沟壑。
伴着每一声叹息、每一缕轻笑,他们的距离悄悄缩短,温热的呼吸在咫尺间缠绕,心跳声仿佛踩着同一节拍,咚咚叩击着沉寂多年的心门。
都是尝过人间百味的“过来人”,这场相遇恰似荒漠里盼了许久的甘霖,把彼此干涸的灵魂浇得枝繁叶茂。
当目光在半空中相撞,压抑己久的情愫轰然决堤,所有的理智与克制都像残雪般消融。
纠缠的身影跌跌撞撞,撞翻了案头的台灯,碎银般的清辉洒在交错的指尖、炽热的唇畔。
恍惚间,缠绵的情潮化作漫天秋雨,把往昔的遗憾与今朝的悸动,都浸润在这方寸天地里。
之后每个周末,康南雁都会带着新鲜食材出现在宿舍门口。
她系着碎花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渐渐和独孤记忆里母亲的轮廓重叠。
“尝尝这梅菜扣肉,我改良了配方。”
她把热气腾腾的砂锅端上桌,“多吃点,你太瘦了。”
这样的话落在耳里,独孤咀嚼着饭菜,舌尖尝到的竟是久违的家的味道。
转眼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康南雁提议春节去她家见父母:“过年我的兄弟姐妹都回来了,正好把婚事定下来。”
她说这话时,正给他织着毛衣,膝头的毛线团轻轻滚着,像一团暖融融的彩云。
独孤望着她低垂的眉眼,鬼使神差地伸手理了理她散落的发丝,这个动作让两人都红了脸。
除夕那天,独孤如约而至。
康家老宅里挤满了人,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带着各家孩子,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餐桌上的酒鬼酒被康家大姐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我平时喝的都是千元起步的好酒,几百块的还真没尝过。”
话一出口,空气瞬间凝固,独孤握着酒杯的手微微发颤。
“大姐,独孤平时节俭惯了。”
康南雁及时解围,往他碗里夹了块红烧肉,“心意到了就好。”
独孤望着碗里油亮的肉块,突然想起前妻总嫌弃他买便宜酒,此刻却真切感受到康南雁指尖传递的温度。
年夜饭过后,康南雁带着孩子们去买烟花,独孤离犍留在堂屋陪大家聊天。
康家大姐瘫在沙发上,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轻点着沙发扶手:“南雁说要带你回娘家?
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可得好好考察考察。
南雁呢?
又去打牌赌博了?
把钱输光了不说,还欠一屁股债,婚也离了,输成孤家寡人,还总去打牌赌博。”
她的眼神像把锋利的刀,剜得独孤坐立难安。
“过两天我们都去罗峰城玩,孩子们最爱看电影了。”
康家大姐突然开口,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
独孤强撑着笑容应道:“好,饭店得过了正月十五才开业,等开门了,我一定好好招待大家。”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开销,手心又沁出了冷汗。
返程路上,康南雁靠在车窗上,轻声问:“我大姐没说什么难听的吧?
她这人说话就是首肠子。”
独孤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雪景,握紧了她的手:“能认识你,再难听的话我都能忍。”
他的话让康南雁眼眶泛红,轻轻把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正月十五刚过,独孤就接到了康南雁的电话:“周五我们一大家子去罗峰城,你帮忙安排下?”
挂了电话,他立刻联系公司领导邵总,在大众北路的三人行饭店订了个包厢。
站在饭店门口等候时,他反复检查着口袋里的钱包,又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备用银行卡,心跳快得像擂鼓。
当三辆轿车鱼贯停在饭店门口,大大小小十五个人说说笑笑走下车时,独孤一眼就瞧见人群里没有康家大姐,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下来。
“快进去吧,菜都备好了。”
他强装镇定地招呼着,转身时却偷偷擦了把额头的汗。
给独孤说媒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可每次都差着点意思,终究难遂心意。
晨会刚散,同事章笨笨就风风火火撞进独孤的办公室,公文包“啪”地甩在桌上,惊得他手里的鼠标在文档上拖出一道长长的乱码。
“这次绝对靠谱!”
独孤敲击键盘的手指猛地顿住,喉结上下滚了滚:“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事,你没瞒着吧?”
章笨笨突然压低声音,身上的云雾水汽味儿扑面而来:“我连你茶园新种的云雾山茶都抖落出来了!
人家还特意问,瓦房的木窗棂是不是手工雕花的——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说着就掏出手机,把女老师的微信推给了独孤离犍。
手机屏幕亮起时,独孤盯着那个叫“康南雁”的头像:穿连衣裙的女人站在香樟树下,帆布包随意搭在臂弯,阳光透过叶隙在她肩头洒下斑驳的光影。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老家瓦房檐下晃悠的玉米串,秋风里簌簌作响的细碎声,竟和心底泛起的涟漪重叠在了一起。
添加好友后,消息很快回了过来。
当晚的微信对话框里,光标跳得像只雀跃的精灵。
“雨天时,瓦房的木梁会‘咯吱咯吱’响,像在讲老故事。”
他打下这句话时,指尖微微发颤。
对方很快回复:“带学生去茶园写生时,新茶的香气会钻进袖口,一整天都散不去呢。”
那些在相亲场上被简化成冰冷条件的过往,此刻在屏幕上化作带温度的絮语,连办公室惨白的日光灯都仿佛柔和了几分。
约定见面那天,红豆饭店的旋转门转出一阵裹着玉兰花香的风。
独孤特意换了身崭新的休闲装,坐在靠窗的位置,心跳声自己都能听见。
康南雁推门进来时,浅灰风衣的下摆扫过他的视线,帆布包带撞上金属门把的轻响,像极了老家溪涧里鹅卵石相碰的脆声。
“康老师,您来点吧。”
独孤把烫金菜谱推过去。
康南雁接过,指尖划过“香梭排骨”几个字,镜片被墙上竹编灯笼映出细碎的光斑:“这家店口碑很好,环境比传闻中更雅致呢。
独孤先生常来?”
“以前觉得下馆子浪费钱。”
他声音越说越轻,最后几个字几乎散在蒸腾的菜香里,“同事说相亲得找个能好好说话的地方。
您看这屏风,纹路跟我老家院子的竹篱笆一模一样。”
康南雁忽然轻笑出声,把菜谱推回桌面中央:“能把吃饭的地方选得像故乡的人,一定很念旧。”
她叫服务员时特意叮嘱:“柠檬茶去冰,给这位先生来瓶歪脖子郎酒,谢谢。”
这话让独孤想起前妻总抱怨他点的饮料不够甜,此刻心头却漫过一阵陌生的暖意。
“其实我原来的家就在附近,招待朋友常来这儿。”
独孤夹起一筷子青菜,又放下,“点菜太费神,众口难调。
但今天……总得点些像样的。”
说话时他不敢首视对方,余光却瞥见她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春日里刚鼓出的花苞,怯生生地透着甜。
二两酒下肚,独孤的耳垂泛起红晕。
他猛地放下酒杯,首视着康南雁:“离婚时我净身出户,身上只揣着五十块钱。
女儿的学费、生活费都得我出,现在还背着债。
要是觉得不合适,咱们就到此为止,别耽误了彼此。”
这番话说得又快又首,像竹筒倒豆子,说完才发现掌心全是冷汗。
康南雁把茶杯轻轻搁在杯垫上,“嗒”的一声清响:“工资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儿子归前夫,自己的工资够用。
与其愁未来,不如先过好当下。”
她说这话时,窗外的街灯刚好照亮她睫毛投下的阴影,让独孤想起老家屋檐下摇曳的烛火,暖融融的。
饭后,独孤鬼使神差地邀康南雁去宿舍坐坐。
推开门的瞬间,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脏袜子团在墙角,没洗的衣服堆在椅背上,烟灰缸里插满了烟头。
康南雁却只愣了一瞬,随即弯腰捡起地上的衣服:“男人啊,没个女人收拾就是不行。”
语气里带着点嗔怪,却让独孤眼眶发热。
看着康南雁哼着歌在卫生间搓衣服,发梢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独孤倚在门框上出了神。
“这房子确实简陋。”
她晾衣服时回头说,“要不重新租个好点的?”
“现在能省则省,”他挠挠头,“我退休回乡下的房子够宽敞,一个人能住好几间。”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窗台,给这场对话镀了层温柔的膜。
灯光在铜盏里明明灭灭,把两人的影子揉碎在斑驳的墙纸上。
从柴米油盐的琐碎,到婚姻围城里的冷暖,话语像潺潺溪流漫过时光的沟壑。
伴着每一声叹息、每一缕轻笑,他们的距离悄悄缩短,温热的呼吸在咫尺间缠绕,心跳声仿佛踩着同一节拍,咚咚叩击着沉寂多年的心门。
都是尝过人间百味的“过来人”,这场相遇恰似荒漠里盼了许久的甘霖,把彼此干涸的灵魂浇得枝繁叶茂。
当目光在半空中相撞,压抑己久的情愫轰然决堤,所有的理智与克制都像残雪般消融。
纠缠的身影跌跌撞撞,撞翻了案头的台灯,碎银般的清辉洒在交错的指尖、炽热的唇畔。
恍惚间,缠绵的情潮化作漫天秋雨,把往昔的遗憾与今朝的悸动,都浸润在这方寸天地里。
之后每个周末,康南雁都会带着新鲜食材出现在宿舍门口。
她系着碎花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渐渐和独孤记忆里母亲的轮廓重叠。
“尝尝这梅菜扣肉,我改良了配方。”
她把热气腾腾的砂锅端上桌,“多吃点,你太瘦了。”
这样的话落在耳里,独孤咀嚼着饭菜,舌尖尝到的竟是久违的家的味道。
转眼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康南雁提议春节去她家见父母:“过年我的兄弟姐妹都回来了,正好把婚事定下来。”
她说这话时,正给他织着毛衣,膝头的毛线团轻轻滚着,像一团暖融融的彩云。
独孤望着她低垂的眉眼,鬼使神差地伸手理了理她散落的发丝,这个动作让两人都红了脸。
除夕那天,独孤如约而至。
康家老宅里挤满了人,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带着各家孩子,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餐桌上的酒鬼酒被康家大姐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我平时喝的都是千元起步的好酒,几百块的还真没尝过。”
话一出口,空气瞬间凝固,独孤握着酒杯的手微微发颤。
“大姐,独孤平时节俭惯了。”
康南雁及时解围,往他碗里夹了块红烧肉,“心意到了就好。”
独孤望着碗里油亮的肉块,突然想起前妻总嫌弃他买便宜酒,此刻却真切感受到康南雁指尖传递的温度。
年夜饭过后,康南雁带着孩子们去买烟花,独孤离犍留在堂屋陪大家聊天。
康家大姐瘫在沙发上,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轻点着沙发扶手:“南雁说要带你回娘家?
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可得好好考察考察。
南雁呢?
又去打牌赌博了?
把钱输光了不说,还欠一屁股债,婚也离了,输成孤家寡人,还总去打牌赌博。”
她的眼神像把锋利的刀,剜得独孤坐立难安。
“过两天我们都去罗峰城玩,孩子们最爱看电影了。”
康家大姐突然开口,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
独孤强撑着笑容应道:“好,饭店得过了正月十五才开业,等开门了,我一定好好招待大家。”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开销,手心又沁出了冷汗。
返程路上,康南雁靠在车窗上,轻声问:“我大姐没说什么难听的吧?
她这人说话就是首肠子。”
独孤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雪景,握紧了她的手:“能认识你,再难听的话我都能忍。”
他的话让康南雁眼眶泛红,轻轻把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正月十五刚过,独孤就接到了康南雁的电话:“周五我们一大家子去罗峰城,你帮忙安排下?”
挂了电话,他立刻联系公司领导邵总,在大众北路的三人行饭店订了个包厢。
站在饭店门口等候时,他反复检查着口袋里的钱包,又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备用银行卡,心跳快得像擂鼓。
当三辆轿车鱼贯停在饭店门口,大大小小十五个人说说笑笑走下车时,独孤一眼就瞧见人群里没有康家大姐,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下来。
“快进去吧,菜都备好了。”
他强装镇定地招呼着,转身时却偷偷擦了把额头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