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横槊慕容垂的烽火人生》后燕慕容垂全本阅读_(后燕慕容垂)全集阅读
第一章:少年壮气星斗撑咸康三年337 年的北方草原,风里还裹着残冬的冰碴子,13 岁的慕容霸却觉得浑身的血都在烧 —— 这是他第一次跟着父亲慕容皝出征,对手是盘踞在辽西的宇文部,一个比慕容部更蛮横、更能打的部落。出发前一晚,慕容皝把他叫到帐中,递过来一把比他身高矮不了多少的环首刀,刀鞘上镶着块不算精致的绿松石。“阿霸,明日跟着卫队走,别往前冲。
” 慕容皝的声音里有惯常的严厉,可眼神却软了三分 —— 这儿子是他最疼的,生下来就自带股野劲,五岁能骑马,十岁能开弓,比老大慕容儁那股文绉绉的样子顺眼多了。
慕容霸没接刀,反而昂着头:“父汗,我要当先锋。”慕容皝愣了愣,随即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倒像我年轻时候。行,给你五十骑,跟在左翼,敢乱冲,回来我抽你。”他不知道,帐外的阴影里,大哥慕容儁正攥着拳头。同样是王子,父汗对阿霸的偏爱,连帐外的卫兵都看得出来 —— 上次围猎,阿霸射倒一头黑熊,父汗当场把自己的金腰带解下来给了他;而自己默写《孙子兵法》全对,父汗只淡淡说了句 “还行”。慕容儁咬着牙,心里翻着酸水:不就是会耍两下刀吗?
真打起来,还不是个毛孩子。第二天清晨,两军在柳城郊外列阵。宇文部的阵脚拉得极宽,士兵们光着膀子,手里的长矛上还挂着上次劫掠来的汉人衣物,风一吹,像招魂幡似的。
慕容皝的中军刚稳住,宇文部的骑兵就冲了过来,马蹄子踏得冻土 “咚咚” 响,跟敲鼓似的。慕容霸攥着那把环首刀,手心全是汗。他的五十骑跟在左翼末尾,眼看着前面的慕容部骑兵被宇文部冲得节节败退,有个老兵的马腿被长矛刺穿,连人带马滚在地上,瞬间被乱刀砍成了肉泥。旁边的亲兵拽了他一把:“小殿下,退一退,等中军支援!”慕容霸却没动。
着宇文部阵中那个举着狼头旗的将领 —— 那是宇文部首领宇文逸豆归的侄子宇文乞得龟,据说已经杀了三个慕容部的将官。此刻宇文乞得龟正提着一把染血的弯刀,嗷嗷叫着冲过来,马蹄子溅起的泥点都快飞到慕容霸脸上了。“怕了?” 宇文乞得龟看见这个半大孩子,咧嘴笑了,露出一口黄牙,“回去叫你爹来,小崽子不够我砍的!”慕容霸没说话,双腿一夹马腹,突然就冲了出去。亲兵们都傻了 —— 这小殿下怎么真敢单骑冲?
五十骑赶紧跟上,可已经晚了,慕容霸的马快,转眼就到了宇文乞得龟面前。
宇文乞得龟没想到这孩子这么猛,慌忙举刀去挡。“当” 的一声,两把刀撞在一起,慕容霸的胳膊震得发麻,可他没松劲,借着马冲过来的惯性,手腕一翻,环首刀顺着对方的刀背滑下去,“噗” 的一声,正好砍在宇文乞得龟的腰上。
鲜血瞬间喷了出来,宇文乞得龟 “啊” 的一声惨叫,从马上摔了下去。慕容霸勒住马,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宇文部的士兵都愣在原地 —— 他们的主将,就这么被一个半大孩子砍了?“杀!” 慕容霸扯着嗓子喊了一声,五十骑如梦初醒,跟着他冲了过去。原本快崩溃的慕容部左翼,见小殿下斩了敌将,顿时来了劲,跟着反扑。
宇文部阵脚大乱,没一会儿就开始往后退,慕容皝趁机下令全军冲锋,一场仗打下来,宇文部丢了三千多具尸体,狼狈逃回了老巢。当晚庆功宴,慕容皝把慕容霸拉到主位旁边,亲自给他倒了杯酒:“阿霸,今日你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慕容霸端着酒杯,酒液晃荡着映出他眼里的光:“父汗,我不要赏赐,我要将来替您守住慕容部的土地,让所有部落都不敢欺负我们!”满帐的将领都笑了,夸这孩子有志气。
只有慕容儁坐在角落里,端着酒杯没动,眼神冷得像外面的冰 —— 他看着慕容霸被众人围着,像只骄傲的小豹子,心里的嫉妒又深了一层。没人注意到,慕容霸说那句话时,帐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帐帘 “哗啦” 响,像是在提醒:这少年的刀能斩敌将,却斩不断命运里的那些纠缠 —— 他的路,才刚开头,就已经藏了看不见的荆棘。
第二章:枋头战血染征袍建熙十年369 年的夏天,枋头的太阳毒得能晒掉一层皮,慕容垂站在土坡上,看着远处东晋的军营,像一片黑压压的蝗虫,铺在黄河岸边。
这时候的他,已经不叫慕容霸了 —— 当年跟着慕容儁打邺城,从马上摔下来磕断了牙,慕容儁嫌 “霸” 字太张扬,硬是给他改了名 “垂”,后来又加了个 “缺” 字慕容垂缺,明着是说他断牙的事,暗着其实是恶心他。
不过这些年,他早把名字的事看淡了,眼下要紧的是,怎么对付桓温这五万北伐军。
桓温这人名头大得很,北伐过三次,这次更是带着东晋最精锐的部队,一路打到枋头,离前燕的都城邺城就剩一百多里地了。
前燕的太傅慕容评 —— 就是那个只会捞钱、连士兵的军饷都敢克扣的主儿,早就吓得想迁都。还是慕容垂拍着桌子说:“不能迁!一迁,人心就散了,桓温再追,咱们就没地方跑了!”慕容评没办法,只好把兵权交给慕容垂,心里却打着小算盘:打赢了,是我前燕的福气;打输了,就把锅甩给你慕容垂。慕容垂站在土坡上,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阵型。他身边的副将说:“大将军,桓温的部队都是精锐,还有水军,咱们骑兵多,可在黄河边不好发挥啊。”慕容垂笑了笑,指着地上的画:“你看,桓温的阵线拉得太长,就像一张摊开的麻将桌,看着大,其实每个位置都薄。
他的水军在黄河里,补给线全靠这条线,咱们只要掐断他的补给,再绕到后面捅他一下,这桌子就塌了。”副将愣了愣,没听懂 “麻将桌” 是什么,但大概意思明白了 —— 打补给线,搞突袭。接下来的几天,慕容垂没敢轻举妄动。
他派了些老弱残兵在正面晃悠,假装打不过,把桓温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暗地里,却派儿子慕容农带着一万骑兵,绕到桓温的后方,去袭扰他的粮道。桓温也不是傻子,一开始还盯着正面,可没过几天,粮道就被慕容农搅得鸡犬不宁 —— 运粮队被抢了三次,连押粮的将领都被砍了脑袋。桓温的士兵开始缺粮,军营里的抱怨声越来越大,原本整齐的阵型,也开始松垮下来。慕容垂知道,时候到了。决战那天,天刚蒙蒙亮,慕容垂亲自带着三万骑兵,从侧翼猛冲过去。东晋的士兵还没睡醒,听见马蹄声就慌了 —— 慕容垂的骑兵跟疯了似的,马刀劈下去,连人带甲都能砍成两半,跟十六国时期的 “闪击战” 似的,根本不给人反应的时间。桓温赶紧下令布阵,可士兵们早没了士气,刚排好的阵形,被慕容垂的骑兵一冲,就跟散了架的麻将牌似的,东倒西歪。有个东晋的校尉想组织抵抗,刚举起长矛,就被慕容垂一箭射穿了喉咙。
这场仗打了不到半天,东晋军就败了 —— 死了一万多人,还有两万多人被俘,桓温带着剩下的残兵,狼狈地往南逃,连自己的仪仗都扔了。慕容垂率军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看着桓温的船消失在雾气里,才勒住马。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战袍,上面全是血,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 —— 刚才有个东晋士兵临死前,把刀捅进了他的胳膊,现在还在隐隐作痛。可他心里痛快,这么多年,从慕容儁到慕容评,总有人看他不顺眼,今天这一仗,总算打出了憋在心里的气。可他没想到,打赢了仗,麻烦才刚开始。回到邺城,慕容评压根没提庆功的事,反而先去宫里见了太后可足浑氏。
可足浑氏早就跟慕容垂不对付 —— 当年慕容垂的发妻段氏,被她诬陷谋反,活活打死在牢里,慕容垂心里一直记着仇。这次见慕容垂立了大功,可足浑氏更怕了:“慕容垂功劳太大,手里又有兵权,再留着他,早晚是个祸害。
”慕容评点点头:“太后说得对,咱们得想个办法除了他。”两人商量着,要给慕容垂安个 “通敌” 的罪名,先夺他的兵权,再杀了他。
消息很快传到了慕容垂耳朵里,是他的老部下偷偷告诉他的。慕容垂坐在家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凉得像冰 —— 他替前燕打退了敌人,保住了都城,可到头来,却要被自己人算计。旁边的儿子慕容宝气得拍桌子:“爹,咱们跟他们拼了!
”慕容垂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拼什么?都城是他们的,士兵也多是他们的,拼到最后,只会让前燕内乱,桓温要是再回来,咱们就真完了。”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看着挂在墙上的那把环首刀 —— 还是当年父亲慕容皝给的那把,这么多年,刀没钝,人却累了。“战场赢了,朝堂输了,” 他低声说,“这英雄的路,从来都不是只有鲜血铺就啊。”第三章:英雄末路投秦营建熙十年369 年的秋夜,邺城的城门悄悄开了一道缝。慕容垂带着家人和几十个亲信,骑着马,慢慢走出了城 —— 再不走,明天一早,慕容评和可足浑氏的人就会来抓他了。
马蹄踩在石板路上,声音很轻,却像敲在慕容垂的心上。他回头看了一眼邺城的城墙,黑乎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沉重。这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是慕容部打拼了几代的都城,现在,他却成了这里的逃犯。“爹,咱们去哪?” 儿子慕容农小声问,声音里带着不安。
慕容垂勒住马,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去长安,投苻坚。”苻坚,前秦的皇帝,这些年把前秦治理得越来越强,连西域都归顺了。慕容垂知道,苻坚是个爱才的人,当年他打枋头的时候,苻坚还派人来观战,说过 “慕容垂若为我用,天下不足定也” 的话。可他也知道,前秦的丞相王猛,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自己一个前燕的王子投过去,王猛肯定不会放心。“家国已无容身处,他乡竟是求生门。
” 慕容垂心里默念着这句话,又拍了拍慕容农的肩膀,“别怕,有爹在,总能找到一条路。
”一行人晓行夜宿,避开了前燕的追兵,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长安。
苻坚听说慕容垂来了,亲自出城迎接,还拉着他的手,笑得特别热情:“慕容将军,我盼你好久了!你来了,我前秦又多了一位栋梁!”那天的欢迎宴办得特别热闹,苻坚给慕容垂封了官,还赏了他房子和土地,连他带来的亲信都安排了职位。
慕容垂看着满桌的好酒好菜,看着苻坚真诚的眼神,心里却没底 —— 他知道,这种热情,可能只是表面的。果然,没过几天,王猛就找来了。王猛是个瘦高个,戴着一顶黑色的纱帽,眼神特别亮,像能看透人心似的。他坐在慕容垂对面,手里端着茶杯,却没喝,只是盯着慕容垂:“慕容将军,你在前燕是重臣,现在投了大秦,心里就没什么想法吗?
”慕容垂心里一紧,脸上却笑着:“丞相说笑了,我在前燕遭人陷害,是陛下收留了我,我自然会为大秦效力。”王猛笑了笑,放下茶杯:“将军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大秦不养闲人,更不养有异心的人。” 说完,他站起身,又补充了一句,“将军好自为之。
”王猛走后,慕容垂坐在椅子上,后背全是汗。他知道,王猛这是在警告他 —— 别想着复燕,老老实实待着,不然没好果子吃。接下来的日子,慕容垂过得格外小心。苻坚虽然信任他,经常找他商量军国大事,可王猛总在旁边盯着,时不时给苻坚吹吹风,说些 “慕容垂是燕国王子,终究是个隐患” 的话。有一次,前秦要攻打凉州,苻坚想让慕容垂当先锋,王猛却跳出来反对:“慕容垂要是在战场上反了,咱们怎么办?不如让他留在长安,当个闲官。”苻坚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听了王猛的话。
慕容垂得知后,没生气,只是把自己关在院子里,磨了一天的刀 —— 那把父亲给的环首刀,被他磨得雪亮。他看着刀身里自己的倒影,突然笑了:“我慕容垂,这辈子打了多少仗,难道还怕被人盯着?
”他开始留意前秦的情况 —— 苻坚想统一北方,王猛想辅佐苻坚成就霸业,而前秦的士兵虽然多,可里面也有不少鲜卑人、羌人,这些人跟汉人不是一条心。
慕容垂心里慢慢有了个念头:只要等个机会,他就能拿回属于慕容部的东西。有一天,他带着儿子慕容宝去长安的街上转,看见前秦的士兵在操练,队列整齐,武器精良。
慕容宝小声说:“爹,前秦这么强,咱们还能回去吗?”慕容垂指着远处的城墙:“宝儿,你记住,再强的国家,也有弱点;再难的路,也有走通的时候。咱们现在在秦营,可心永远在燕地。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你,回到邺城,重建慕容部的荣光。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韧劲。风吹过他的头发,露出额头上的一道伤疤 —— 那是当年打宇文部时留下的。这么多年,伤疤还在,他的野心,也还在。只是他没想到,这 “等待机会” 的日子,会比他想象的还要长,还要险。第四章:参合杀星照天穹建兴十年395 年的冬天,后燕的信使骑着快马,冲进了中山城的皇宫。他从马背上摔下来,跪在地上,声音发颤:“陛下,不好了!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在参合陂…… 败了!”慕容垂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听见这话,手猛地一顿,奏折掉在了地上。他今年已经 69 岁了,头发全白了,背也有些驼,可眼神还是很亮 —— 自从淝水之战后,苻坚的前秦垮了,他趁机复了国,建立了后燕,这些年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把后燕的地盘稳住,可现在,儿子慕容宝却给他带来了这么个消息。“你说什么?” 慕容垂的声音很沙哑,带着不敢相信,“再说一遍!”“太子殿下率军五万,去打北魏的拓跋珪,在参合陂被人埋伏了…… 五万大军,几乎全没了!拓跋珪…… 拓跋珪还把俘虏的燕军,全都坑杀了!” 信使说完,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哐当” 一声,慕容垂一拳砸在龙椅的扶手上,扶手上的漆都掉了一块。他猛地站起身,却因为太激动,踉跄了一下,旁边的太监赶紧扶住他。“五万…… 五万啊!” 慕容垂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又带着愤怒,“那是我后燕的精锐!是我慕容部的子弟!拓跋珪这个小崽子,他敢!他敢!
”他想起慕容宝出发前的样子,拍着胸脯说 “爹,我一定能打赢拓跋珪,把北魏的地盘抢过来”,那时候他还担心慕容宝太急躁,特意嘱咐他 “小心拓跋珪的埋伏,别轻敌”,可没想到,儿子还是栽了。慕容垂踉踉跄跄地走到殿外,冬天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可他感觉不到疼。他望着北方,参合陂的方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得喘不过气。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跟着父亲打宇文部,跟着慕容儁打邺城,后来投苻坚,再后来复燕,打了一辈子仗,赢过很多次,也输过,可从来没输得这么惨 —— 五万士兵,不是战死的,是被坑杀的!那是五万条人命啊!
“是我错了……” 慕容垂喃喃自语,“我不该让宝儿去的,他太年轻,太骄傲,根本不是拓跋珪的对手……”拓跋珪这小子,当年还是个寄人篱下的孤儿,是他慕容垂看着长大的,还帮过他不少忙。可没想到,这小子长大了,翅膀硬了,竟然敢跟后燕作对,还下这么狠的手。慕容垂越想越气,胸口一阵发闷,忍不住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最后竟然咳出了一口血。太监吓得赶紧递过手帕,慕容垂接过,看见手帕上的血,眼神暗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可这口气,他咽不下去。“拓跋珪……” 他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我慕容垂还没死,你就敢这么欺负后燕,这笔账,我一定要跟你算!”当晚,慕容垂把大臣们都叫到宫里,商量对策。有人说 “现在兵力不足,不如先休养生息,等以后再报仇”,有人说 “拓跋珪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咱们不能硬碰”。慕容垂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议论,一句话也没说。等大臣们说完,他才慢慢开口:“五万子弟死在参合陂,我这个当皇帝的,要是不给他们报仇,还有脸见慕容部的列祖列宗吗?别说我老了,就算只剩一口气,我也要亲自去打拓跋珪!”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大臣们看着他苍白的脸,看着他眼里的血丝,没人再敢反对。他们知道,这位老皇帝,又要披挂上阵了 —— 只是这一次,没人知道,他还能不能活着回来。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像被血染红的参合陂,一片漆黑。慕容垂坐在龙椅上,想着那些死去的士兵,想着后燕的未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拓跋珪付出代价。
第五章:龙城飞将犹未老建兴十一年396 年的春天,后燕的军营里,70 岁的慕容垂正披着铠甲,由亲兵扶着,慢慢爬上战马。他的咳嗽还没好,每走一步,都要喘口气,可眼神却比平时更亮 —— 这是他率军亲征北魏的日子,目标是参合陂,是拓跋珪。出发前,大臣们都劝他:“陛下,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不如让其他将领去?
”慕容垂摇了摇头,摸着马脖子上的鬃毛,笑了笑:“你们以为我是为了报仇?
我是为了后燕。宝儿不行,你们之中,也没人能对付拓跋珪。只有我去,才能稳住军心,才能打赢这一仗。”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打仗。
可他没得选 —— 后燕是他一手建立的,是慕容部的希望,他不能看着后燕毁在拓跋珪手里。大军向北行进,一路上,慕容垂很少说话,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背上闭目养神,可只要遇到军情,他立刻就精神起来,指挥调度,一点都不含糊。有一次,部队遇到了北魏的小股骑兵,将领们想绕道走,慕容垂却下令:“打!就算是小股敌人,也要打疼他们,让拓跋珪知道,我慕容垂还没老!
”那场小仗打得很顺利,燕军把北魏的骑兵杀得大败,还俘虏了几十个人。慕容垂看着俘虏,问他们:“拓跋珪知道我来了吗?”俘虏吓得发抖:“知…… 知道,大王说…… 说您老了,不用怕……”慕容垂笑了,笑得很冷:“好,好一个不用怕。
等我到了参合陂,看他还敢不敢说这话。”走了一个多月,大军终于到了参合陂附近。
慕容垂没急着进攻,而是先派人去侦察拓跋珪的大营。
侦察兵回来报告:“拓跋珪以为咱们会从正面来,把主力都放在了正面,侧面的防备很弱。
”慕容垂点了点头:“好,那就打他个措手不及。”他下令,让大军趁着夜色,绕到拓跋珪的侧面,准备黎明时分发动突袭。当晚,慕容垂没睡,坐在营帐里,看着地图,回忆着年轻时打仗的样子 —— 那时候,他不用靠亲兵扶着上马,不用咳嗽到半夜,那时候,他是慕容部最能打的王子,是战场上的 “飞将”。“老了吗?
”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全白了,“可我的刀,还没钝啊。”黎明时分,燕军发起了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