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我在古代开奇葩书院张鹤山陈丫全文免费阅读_完结热门小说我在古代开奇葩书院(张鹤山陈丫)

时间: 2025-09-16 06:36:34 

穿越成被人欺负的穷书生,赵磊偏不开死读书的书院!收模仿达人、发明少女当学生,用段子怼青云院长,靠农具赢诗词大赛。从被断粮到皇帝赐官,分院开遍全国,连昔日对手都来拜师,这波逆袭爽到飞起!我叫赵磊,上一秒还在电脑前赶方案,下一秒就天旋地转,再睁眼时,浑身骨头像散了架,怀里还揣着半块硬得能硌牙的发霉饼子。

四周是破庙里的霉味,头顶漏着光,风一吹,墙上的土渣子就往下掉。我这是在哪儿?

脑子里突然涌进一堆陌生记忆,原主也叫赵磊,是个穷书生,连科举报名费都凑不齐,前一天去青云书院想蹭课,被人家弟子当众推倒在泥里,骂了句 “穷酸还想读书”,回来就气病了,再没醒过来,便宜了我这个穿越来的。我摸了摸怀里的霉饼,又饿又冷,只能扶着墙慢慢站起来。破庙门口有片空地,我刚挪到那儿想晒晒太阳,就看见三个半大孩子蹲在不远处,盯着斜对面的青云书院门口看。那书院气派得很,红墙黑瓦,门口挂着烫金的牌子,跟我这破庙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有个胖小子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好像是野果,他咽了口唾沫,刚想站起来,就被青云书院里出来的两个穿锦袍的少年拦住了。“王胖子,又来这儿晃悠?

” 其中一个高个少年一脚踹在胖小子的布包上,野果滚了一地。胖小子想捡,另一个少年又踩住他的手,“就你这穷样,也配想读书?”旁边还有个瘦小子,梳着个小辫,想上前说理,刚开口就被高个少年推了个趔趄,“周小辫,你嘴碎是吧?再敢多话,我抽你嘴巴子!”最后那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小姑娘,手里攥着把磨得发亮的镰刀,想冲上去,却被周小辫拉住了,只能咬着嘴唇,眼睛红红的。我看得火冒三丈,原主的记忆里,这三个孩子经常来青云书院门口蹭课,每次都被欺负,可就是不肯走。

我在古代开奇葩书院张鹤山陈丫全文免费阅读_完结热门小说我在古代开奇葩书院(张鹤山陈丫)

那高个少年还在骂,我走过去,捡起地上的野果,递还给王胖子。“你谁啊?

” 高个少年斜着眼看我,语气嚣张得很。“我是他大哥。” 我拍了拍王胖子的肩膀,“你们青云书院就是这么教学生的?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高个少年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就是那个想蹭课被推倒的穷书生?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还想管闲事?

”周围渐渐围了些路人,高个少年更得意了,“大家快来看啊,这个穷书生想替这些叫花子出头!”我没跟他吵,反而指着青云书院的牌子问:“你们书院教的是圣贤书,圣贤说过‘有教无类’,怎么到你们这儿,穷人家的孩子就不配读书了?”高个少年被问住了,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撂下句 “你等着”,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跑了。路人也散了,王胖子、周小辫和那个小姑娘围过来,一个劲地跟我说谢谢。我问他们叫什么,胖小子说他叫王胖子,瘦小子是周小辫,小姑娘叫陈丫,还说她弟弟腿瘸了,她想读书,想赚大钱给弟弟治腿。我看着他们眼里的光,又想起原主的遭遇,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凭啥只有有钱有势的能读 “正经书”?我不如自己开个书院,教这些孩子真本事!说干就干,我先得找个地方当书院。我揣着原主仅剩的几串铜板,在镇上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个合适的院子 —— 不大,有点破旧,但租金便宜,房东是个姓钱的老头,出了名的抠门。我找到钱老头时,他正坐在院子门口晒太阳,手里攥着个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账。“钱大爷,您这院子租吗?

” 我笑着递过去半串铜板,“我先付点定金。”钱老头斜了我一眼,把铜板推回来,“你这穷书生,租得起吗?我这院子,一个月要五十文!”五十文?我兜里总共就三十文,这老头真是狮子大开口。我正想跟他讨价还价,周小辫突然凑过来,拉了拉我的衣角。

我给了他个眼神,周小辫清了清嗓子,对着钱老头说:“钱大爷,您头发黑,牙齿齐,一看就能活九十,要是租院子给我们,保准您天天开心,活过一百一!”这小子嘴真甜,钱老头听了,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却还嘴硬:“少跟我来这套!”我又让李栓柱 —— 哦,就是那个会刻木刻的瘦小子,从怀里掏出个小玩意儿,是他昨天刻的小木拐杖,上面还刻着个 “福” 字。“钱大爷,这是我们一点心意,您拿着拄着玩。

” 我把木拐杖递过去。钱老头接过木拐杖,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喜欢,最后一拍大腿,“行!看你们这孩子机灵,我给你减一半租金,一个月二十五文,还附赠后院那小块荒地!

”我赶紧答应下来,生怕他反悔,当天就带着三个孩子把院子收拾了出来。第二天,我写了张招生启事,贴在院子门口:“趣知院招生,不收死读书的,不收摆架子的,只要你会耍嘴皮子、能搞小发明、甚至会编笑话,都来!管饭,还教你能赚钱的真本事!

”启事刚贴出去,就围了一群人看,有笑的,有议论的,还有摇头的,说我这是胡闹。

没一会儿,昨天那个高个少年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跟班,他叫刘能,是青云书院院长张鹤山的外甥。刘能一脚踹飞启事牌,牌子摔在地上,字都糊了。

“你这破书院也敢开?不怕误了人?” 刘能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捡起因牌子,拍了拍上面的灰,笑着问:“你会啥?”刘能梗着脖子,大声说:“我会背《论语》全篇!

你会吗?”周围有人附和,说 “刘公子可是青云书院的好学生”。我没理那些附和的人,转头对周小辫说:“小辫,跟他对对‘段子’。”周小辫早就憋坏了,张口就来:“背《论语》背得溜,遇见小偷不敢瞅,不如学我耍嘴皮,能把是非说清楚!

”这话一出口,围观的人全笑了,有的还拍手叫好。刘能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指着周小辫,“你你你……”“我怎么了?” 周小辫挺胸抬头,“你背《论语》能帮人解决麻烦吗?我编段子能劝和吵架的夫妻,你能吗?

”刘能被问得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扔下句 “等着瞧”,带着跟班跑了。围观的人里,有个小姑娘走了过来,就是昨天那个攥着镰刀的陈丫,她身后还跟着个小男孩,腿有点瘸,是她弟弟陈豆。“先生,我能报名吗?” 陈丫攥着镰刀,手都在抖,“我能改东西,能干活,我还能赚钱,给我弟弟治腿。”我看着她手里的镰刀,又看了看院子里的破水桶 —— 桶底有点漏,还总积着泥沙。“你把那个破水桶改改,改成能自动滤水的,我就收你。” 我说。陈丫眼睛一亮,接过我递过去的锤子和钉子,蹲在水桶旁边,琢磨了起来。王胖子和周小辫也凑过去看,我则在一旁收拾院子,心里盘算着开学后的课程。半个时辰不到,陈丫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改好的水桶。

她在桶底加了层细竹篾,还在侧面开了个小口,“这样泥沙就会被竹篾挡住,清水能从侧面流出来,还不会漏。”我接过水桶,试了一下,还真管用,比原来的破水桶好用多了。我拍着大腿说:“你这本事,比读十本《论语》管用!

”我当场收下陈丫,还跟她说:“以后咱们书院赚了钱,先帮你弟弟看腿。

”陈丫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拉着陈豆,一个劲地给我磕头。开学第一天,我没让他们背书,而是带着四个孩子去后院开荒 —— 那小块荒地,正好能种点东西。

王胖子刚挖了两锄头,就直起腰喊累,“先生,这也太累了,咱们不是要读书吗?

怎么还干农活啊?”我放下手里的锄头,看着他说:“你要是能模仿个牛叫,把隔壁李老农的牛引过来帮着犁地,今天就不用你干活。”王胖子眼睛瞪得溜圆,“真的?

”我点点头,王胖子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哞 ——”这一叫,跟真牛没啥区别,隔壁院子里突然传来 “哞” 的一声回应,紧接着就是李老农的喊声:“哎!我的牛!

你跑啥!”我们几个赶紧跑到院墙根,就看见李老农的牛挣着绳子,往我们这边跑,李老农在后面追,手里还拿着根鞭子,嘴里喊着:“你这牛咋还听外人的!我平时白喂你了!

”王胖子笑得直不起腰,周小辫和陈丫也跟着笑,连陈豆都咧着嘴笑。

李老农好不容易抓住牛,看见我们在笑,也不生气了,隔着院墙喊:“赵先生,你们这是干啥呢?”“李大爷,我们开荒呢,想借您家牛用用!” 我喊回去。

李老农干脆把牛牵了过来,“用吧用吧,你们这书院有意思,比青云书院热闹多了!

”有了牛帮忙,开荒快多了,没一会儿就把地翻好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教孩子们真本事。我让王胖子练模仿,教他怎么用不同的声音吸引路人;让周小辫编段子,把书院的趣事编进去,去茶馆里说;让李栓柱刻木刻,刻点小娃娃、小动物,拿去街上卖;让陈丫改东西,先从院子里的破桌椅改起。没几天,王胖子就先出了成绩。他拿着李栓柱刻的小木人,去街头叫卖,一开始没人理他,他就模仿小娃娃哭,“哇 —— 哇 ——”那哭声,跟真的一样,路过的妇人都停下脚步,围着他看。王胖子趁机举起小木人,“各位婶子大娘,这小木人能保佑娃娃不哭,才五个铜板一个!”有个妇人半信半疑地买了一个,回家给孩子试了试,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好几个邻居来买,说 “这小木人真管用,我家娃抱着就不哭了”。王胖子一天就卖了三十多个小木人,赚了一百五十文,够买十斤米,还能买两斤肉。晚上吃饭时,看着桌上的红烧肉,王胖子吃得满嘴流油,“先生,这读书比我以前捡破烂强多了!”周小辫也不甘示弱,他去镇上最大的茶馆说段子,正好遇到张鹤山在喝茶。张鹤山穿着件青布长袍,手里拿着把折扇,听周小辫说 “趣知院趣事”,脸越听越黑,最后 “啪” 地一声把折扇拍在桌上,“胡言乱语!简直是对圣贤的亵渎!”周小辫不怕他,当场编了段新的:“院长喝茶嫌茶淡,不如看看百姓难,死读圣贤书万卷,不如帮人解困难。”茶馆里的茶客都鼓掌叫好,有个老茶客还说:“这孩子说得对!读书不就是为了帮百姓办事吗?

”张鹤山气得差点把茶杯摔了,站起来指着周小辫,“你你你……”周小辫还想再说,茶馆老板赶紧过来打圆场,把张鹤山请到里间去了。等张鹤山走了,老茶客们都围过来,问周小辫趣知院还招不招人,说想让自家孩子去读书。陈丫也没闲着,她把院子里的破桌椅全改了一遍。她把椅子腿改成了可调节的,高个子能调长,矮个子能调短;还在桌子底下加了放脚的横木,坐着更舒服。邻村有个姓刘的地主,听说趣知院有个会改东西的小姑娘,特意来参观。刘地主年纪大了,腰不好,坐普通椅子总觉得不舒服,陈丫给他搬了把改过的椅子。刘地主坐上去,试了试,眼睛一下子亮了,“我这老腰,坐你这椅子比坐太师椅还舒服!”他当场给了陈丫五十文,让她去家里改家具,还说要让自家儿子来趣知院读书。这可是第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来报名,消息传出去,镇上的人都知道了,不少人都觉得 “趣知院是真有本事”,来报名的人也越来越多。青云书院那边,气得不行,刘能又带着人来挑事,这次还带了个算卦的。那算卦的穿着件道袍,手里拿着个卦筒,一进院子就摇头晃脑地说:“此院风水不佳,浊气太重,读不出好人才,反而会误人子弟啊!

”刘能在一旁帮腔:“听见没?赶紧把书院关了,别在这儿丢人现眼!”我没理他们,让李栓柱拿了块木板和刻刀过来。李栓柱手巧,没一会儿就刻了块木牌,上面写着 “风水好不好,看能不能帮百姓;读书行不行,看能不能办实事”。

我把木牌挂在院子门口,又让王胖子模仿算卦先生的声音,编了段话:“算卦先生胡咧咧,不如来院学真技,能赚钱来能办事,比你算卦强十倍。”围观的人都笑了,有个路人还说:“人家趣知院帮百姓解决了多少事?你这算卦的,除了骗钱还会啥?

”算卦的被说得脸通红,收拾起卦筒就想跑。刘能还想拦着,却被围观的人推了一把,“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刘能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跟着算卦的跑了。看着他们的背影,王胖子笑得直拍大腿,“先生,他们下次还来吗?我还想跟他们对对段子呢!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只要咱们把书院办好,他们来一次,咱们就怼一次!

”日子一天天过去,趣知院的名声越来越大,来报名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原本空荡荡的院子,渐渐热闹了起来。我知道,这只是开始,青云书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我不怕,有这些机灵的孩子在,有百姓的支持,就算是青云书院,我也能跟他们掰掰手腕!

趣知院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本的小院子挤不下了,我就跟钱老头商量,把隔壁的空院子也租了下来。钱老头现在对我可客气了,不仅主动降了租金,还帮着我招呼新来的学生家长,嘴里总念叨着 “我这院子租给赵先生,真是租对了”。

这天早上,我刚带着学生们在后院练完 “早课”—— 其实就是让王胖子模仿各种声音叫醒大家,让周小辫编段新段子活跃气氛,突然看见刘地主家的管家匆匆跑了过来。“赵先生,不好了!

” 管家喘着气,“张鹤山院长在州府那边递了帖子,说要举办‘州府诗词大赛’,还把比赛地点定在咱们镇的戏楼,就在咱们书院旁边!”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张鹤山的心思 —— 他这是想在咱们家门口打压趣知院啊。果然,没过半天,消息就传遍了全镇,说青云书院要在诗词大赛上 “好好教训教训那些不读圣贤书的野路子”,还说张鹤山已经放话,要让趣知院 “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学问”。学生们都有点慌,周小辫拉着我的衣角问:“先生,咱们也去比赛吗?可咱们都没背过多少诗词啊。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怕什么?咱们不跟他们比背诗,咱们跟他们比‘有用’,比‘热闹’,保证让他们输得服服帖帖!”话是这么说,可张鹤山肯定会耍手段,我得提前做好准备。当天下午,我就带着周小辫去镇上的笔墨铺买纸和墨,没想到刚进门,就看见青云书院的账房先生在跟掌柜的说话,两人还时不时往我这边瞟。我心里咯噔一下,等账房先生走了,我问掌柜的:“刚才那人跟您说啥呢?”掌柜的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赵先生,您可得小心点,张院长让人跟镇上所有笔墨铺打了招呼,不让给您卖好的笔墨纸砚,还说谁要是敢卖,就砸了谁的铺子。”我这才明白,张鹤山是想断我们的 “武器”,让我们连比赛的资格都没有。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我根本没想按规矩来。我笑着跟掌柜的说:“没事,您给我来点最便宜的木炭,再给我找几块没用的木板就行。”掌柜的愣了,“赵先生,您要这些干啥?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保证让您大开眼界!”回到书院,我把学生们叫到一起,把木炭和木板分给他们,“咱们不用纸和墨,咱们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陈丫,你再想想办法,把木板改得有意思点。”陈丫眼睛一亮,拿起一块木板琢磨起来,没一会儿就有了主意:“先生,我把木板做成可翻转的,一面能写字,一面能刻图案,这样既好看,又能反复用!”我点点头,让李栓柱跟着陈丫一起做,其他人则跟着周小辫编 “诗词”—— 不是那种晦涩的古文,而是通俗易懂、还带点搞笑的打油诗。王胖子也没闲着,他说要在比赛当天 “伴奏”,还特意去跟李老农借了只公鸡,说要练 “鸡叫伴奏”,逗得大家直笑。比赛前三天,出了个小插曲。有个新来的学生叫孙小石头,家里是种麦子的,他爹听说要举办诗词大赛,特意给儿子送了袋新磨的面粉,让儿子 “好好表现”。没想到刚走到书院门口,就被刘能带着两个跟班拦住了。刘能一脚踢翻面粉袋,面粉撒了一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