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陆亭陆远(我是资本家老太太,穿七零养反派崽)全章节在线阅读_(我是资本家老太太,穿七零养反派崽)全本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6:44:45 

我九十岁寿终正寝,在子孙的哀乐声中,最后一次检阅我亲手缔造的商业帝国,含笑而逝。

再睁眼,一巴掌的劲风就冲着我的面门而来。我下意识一偏头,躲了过去。

一个身材高大、满身肌肉的男人,拳头停在我耳边,手背上青筋暴起,眼神凶得像要吃人。

“你再敢动他一下试试!”我还没反应过来,腿上就被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孩死死抱住,他正用一种淬了毒的眼神瞪着我。“不准你打我弟弟!你这个坏女人!”与此同时,脑子里涌入一股陌生的记忆。我,沈晚,二十岁,买来的媳妇,正在虐待我最小的继子。呵,我纵横商场七十年,玩弄人心资本,缔造万亿帝国,到头来,竟然穿成了一个没脑子的恶毒后妈?

看着眼前这三个未来将搅动风云、最后却不得好死的反派崽,和这个沉默寡言、未来会成为千亿首富的男人,我笑了。这辈子活得太累,玩玩养成系,似乎也不错。1.眼前的男人叫陆远,是我的便宜丈夫。

陆亭陆远(我是资本家老太太,穿七零养反派崽)全章节在线阅读_(我是资本家老太太,穿七零养反派崽)全本在线阅读

地上那个被我原主掐着脖子差点背过气的,是小儿子陆骁。抱着我腿的,是二儿子陆风。

而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块石头,准备给我来个狠的,是大儿子陆亭。一家子,整整齐齐,全都是未来不得好死的反派。陆远常年在外做工程,几个月才回一次家。原主就是趁他不在,把对生活的不满全都发泄在这三个孩子身上。这次是陆远刚进门,就撞上了案发现场。

“看什么?你的儿子,我还说不得了?”我揉了揉手腕,继承了原主那股尖酸刻薄的劲儿,冷冷地开口。陆远眼里的怒火几乎要喷出来,他一把将地上的陆骁抱起来,孩子在他怀里咳得撕心裂肺。“沈晚,我警告你,你要是再敢……”“再敢怎么样?休了我?

”我嗤笑一声,目光扫过他怀里的小崽子,还有旁边两个跟小狼崽子一样护着弟弟的哥哥。

我走到厨房,从黑乎乎的锅里拿出一个冷硬的窝窝头。在三个孩子惊恐的注视下,我掰了一小块,塞进了还在咳嗽的陆骁嘴里。他愣住了,忘了哭,忘了咳,只是下意识地咀嚼着。我看着他,语气平淡,却像是在宣布一份商业合同:“想吃饱饭,就得听话。从今天起,这个家,我说了算。干活,才有饭吃,不干活,就饿着。”说完,我把剩下的大半个窝窝头塞给了抱着我腿不放的陆风,然后对门口的陆亭扬了扬下巴。“你,把石头放下,去把院子里的猪草砍了。你,”我指着陆风,“去把水缸挑满。至于你,”我的目光落在陆远和他怀里啃着窝窝头的小崽子身上,“管好你的儿子们,别给我惹麻烦。

”我的语气里没有一丝温度,就像在给下属分派任务。陆远被我这一连串的操作搞懵了,抱着孩子站在原地,那句“休了我”硬是没说出口。而那三个小崽子,虽然眼神里依旧是恨意和警惕,但啃着窝窝头的动作,却诚实得很。我心里冷笑。小崽子们,欢迎来到资本家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温情脉脉,只有等价交换。

2.陆远最终还是没跟我吵起来,他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沉默地带着三个孩子去处理身上的伤。我没管他们,开始盘点我手里的“初始资产”。

一个破败的土坯房,四面漏风。一口缺了角的黑锅,几只豁了口的陶碗。

米缸里只有小半层糙米,菜篮子里躺着两颗蔫了吧唧的白菜。这就是我全部的家当。

负资产开局,挑战性十足,不过,我喜欢。晚上,我用仅有的糙米煮了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配上我从院子角落里挖来的野菜,煮了一锅菜糊糊。三个孩子看着桌上两盆清汤寡水的东西,脸上写满了抗拒。

老大陆亭硬邦邦地开口:“我们不吃。”“哦?”我给自己盛了一碗,慢条斯斯地喝着,“这是你们今天的劳动成果。猪草砍了,水缸满了,所以,有得吃。虽然不多,但饿不死。

”我看向他们:“你们可以选择不吃,把肚子留给明天的活儿。当然,如果明天你们饿得没力气干活,那就连清汤都喝不上。”我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刀子,戳破了他们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陆骁年纪最小,最先受不了饿,他看了看哥哥们,又看了看我,小声说:“我想吃。”陆亭和陆风的脸绷得紧紧的,但肚子的咕咕叫声出卖了他们。最终,他们还是坐了下来,端起了饭碗。陆远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我和三个孩子围着一张破桌子,沉默地喝着寡淡的菜粥。

没有争吵,没有打骂,安静得诡异。他把一个布包放在桌上,解开,里面是几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块用油纸包着的猪头肉。三个孩子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远哥回来了。

”这是原主记忆里对他的称呼。我学着她的语气,叫了一声。他“嗯”了一声,把馒头和肉推到孩子们面前:“吃吧。”孩子们刚要伸手,我却用筷子“啪”的一声打在桌上。“等等。”所有人都看向我。我看着陆远,眼神平静:“这是你带回来的,是你的私人财产。按照我们家的规矩,想要获得食物,需要用劳动来换。”陆远皱起了眉:“你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他们今天只完成了喝粥的KPI,还没资格享用超额奖励。”我指了指那块肉,“想吃肉,可以。明天,去山上给我采一背篓的猪草回来,谁采得多,谁就能多分一块。

”3.“你疯了!”陆亭第一个跳起来,他本就对我积怨已深,此刻更是怒不可遏,“我爸带回来的东西,凭什么你说了算?”“就凭现在这个家是我管。

”我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你要么接受我的规则,要么,就带着你的弟弟们滚出去,自己找饭吃。”“你!”陆亭气得脸通红。陆远一把按住他的肩膀,深邃的眼睛看着我,里面有我看不懂的情绪。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要再次对我挥拳头。

但他最后只是说:“听她的。”然后,他拿起一个馒头,掰了一半,递给了最小的陆骁。

我没阻止。存量资产的分配要讲规矩,但增量资产,可以用来激励。陆远带回来的东西,就是增量。给最没有战斗力的小儿子一点甜头,可以有效地分化他们兄弟三人的同盟。果然,陆亭和陆风看着弟弟手里的白面馒头,眼神复杂。那一晚,我和陆远分房睡的。

我睡里屋的床,他带着三个孩子睡在外屋的地铺。半夜,我听到外屋传来压抑的谈话声。

是陆亭和陆远。“爸,你为什么就由着那个女人?她以前是怎么对我们的,你忘了吗?

”“……她跟以前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了?她就是想饿死我们!

”“她要是想饿死我们,今天就不会给你们做饭。”陆远的声音很沉,“小亭,你记住,在这个家,能让你们吃饱饭的人,就是对的。”之后,便是一阵长久的沉默。我躺在床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陆远,这个男人,比我想象的要聪明。他不是不懂,他只是在观察,在权衡。他是一个天生的实用主义者,这很好,跟实用主义者打交道,最省力气。

只要我能证明,我的“管理模式”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他就会成为我最坚定的支持者。

4.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就起来了。

当我把三个脏兮兮的、睡眼惺忪的小崽子从被窝里拖出来时,他们脸上的表情像是要活吞了我。“干什么!”陆亭的起床气很大。“去山上。

”我言简意赅。昨晚的猪头肉还摆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用行动告诉他们,我的话,不是开玩笑。去山上的路很难走,但三个孩子常年在这里生活,比我熟悉得多。我也不说话,就跟在他们后面。我这具身体虽然年轻,但缺乏锻炼,走得气喘吁吁。我很快发现,这片山,简直就是个宝库。七十年代,人们普遍缺乏知识,只认识几种常见的野菜和菌子。而我,凭借着后世的见闻,轻易就认出了好几种可以入药、在城里能卖上价钱的草药。

我让三个孩子去采猪草,自己则悄悄地在另一片山头搜寻。中午时分,我们满载而归。

他们背着沉甸甸的猪草,我则拎着一小捆不起眼的“野草”。回到家,我当着他们的面,拿出一杆小秤,挨个给他们的猪草称重。“陆亭,三十五斤,优秀。陆风,三十斤,合格。

陆骁,十五斤,不合格。”我面无表情地宣布结果。陆骁的脸一下子就白了,哇的一声哭出来。陆亭立刻护住他:“他才多大!能背十五斤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不管他多大,我只看结果。”我拿出刀,把那块不大的猪头肉,精准地分成了四份。

最大的一份给了陆亭,稍小一点的给了陆风,最小的一份,给了我自己。然后,我把最后剩下的一点肉末,拨给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陆骁。“这是对不合格者的惩罚,也是对劳动者的提醒。没有价值的眼泪,一文不值。”我冷冷地说。陆骁哭得更凶了。

陆亭和陆风愤怒地看着我,但他们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碗里的一大半肉,都夹给了弟弟。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毫无波澜。团队精神?很好。但这并不能改变规则。

我要让他们明白,在这个家里,只有强者,才能保护弱者。而想要变强,就必须遵循我的规则。5.下午,陆远回来了,脸色很不好。他所在的工程队出了事,暂时停工了,他这次回来,归期未定。这意味着,家里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却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他把身上仅有的几块钱和一点粮票都掏了出来,放在桌上。

“先用着。”他的语气很沉重。我瞥了一眼那点钱,心里盘算着。这点钱,省着点用,也撑不了多久。必须尽快把手里的“资产”变现。我把上午采的草药拿了出来。“这是什么?

”陆远问。“黄精,可以入药。”我淡淡地解释,“晒干了,能拿去县里的供销社卖钱。

”陆远和三个孩子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我。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山里最常见的野草。

“你会认草药?”“以前在家乡跟赤脚医生学过几天。”我随口胡诌了一个理由。

接下来的几天,我带着三个孩子,把附近山头能找到的黄精几乎挖了个遍。

陆远则负责在家把它们切片、晾晒。一开始,孩子们是被迫的。但当他们发现,每天能吃到的肉越来越多,甚至还能吃到白面馒头时,他们的态度就变了。干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陆亭,这个对我敌意最深的大儿子,每次都挖得最多、最快。

他不再是为了赌气,而是为了实实在在地能让弟弟们吃上一口饱饭。

我甚至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购买”额外的食物。比如,多挖五斤黄精,可以换一个鸡蛋。这种明确的激励机制,彻底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周后,我们积攒了满满两大麻袋的干黄精。我决定,去县城。6.去县城要走二十多里山路,我一个人去不现实。我把目光投向了陆远。“你跟我去一趟县城,把这些卖了。

”他看了看那两大袋东西,又看了看我,没说话,算是默认了。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了。陆远在前面挑着担子,我在后面跟着。一路无话。到了县城,我们直奔收购站。负责收购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脸的精明相。

他抓了一把黄精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报了个价。“品相一般,五毛钱一斤。

”我心里冷笑。这黄精虽然是野生的,但品相绝对是上乘,市场价至少在一块二以上。

这人是看我们是乡下来的,想狠宰一笔。陆远不懂行情,刚想点头,被我拦住了。“老板,你这就没意思了。”我上前一步,从袋子里抓出一把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这黄精,九蒸九晒,切片均匀,色泽乌润。您要是睁着眼说瞎话,那这生意,咱们就不做了。

”那人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一个农村妇女,竟然还懂这些门道。“你这小媳妇,懂什么?

”他有些恼羞成怒。“我懂得不多,但至少知道,货好价高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我毫不退让,“一块二一斤,少一分,我们扭头就走。这么好的货,我相信,不止你一家收。”我拉着陆远作势要走。“哎,等等!”那人果然急了。

他大概是没想到我这么强硬。一番拉扯之后,最终以一块一毛钱的价格成交。两大袋黄精,一共一百二十斤,卖了一百三十二块钱。当那厚厚一沓大团结塞到我手里的时候,陆远的眼睛都直了。他辛辛苦苦在工地干一个月,也才三十多块钱。我们这短短十来天,就赚了他快半年的工资。回去的路上,陆远看我的眼神,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怀疑和警惕,那么现在,就是震惊和……一丝探究。“你……到底是谁?

”他终于问出了口。我转过头,迎着他的目光,微微一笑。“我是沈晚,你的媳妇。

”7.一百三十二块钱,在七十年代,是一笔巨款。回到村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村长家,把原主“买”过来的钱,连本带利还了。当初原主家里穷,她哥嫂为了彩礼,把她卖给了陆家。我拎着两斤肉,一瓶酒,当着村干部的面,把二百块钱拍在了桌上。

“村长,这是当初陆家为我付的钱。从今天起,我沈晚,不是买来的媳妇,我跟陆远,是堂堂正正的夫妻。”这一下,整个村子都轰动了。买来的媳妇,还有主动还钱的?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村里那些长舌妇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从以前的鄙夷,变成了现在的好奇和敬畏。我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宣告我的主权。我不是一件商品,我是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处理完这件事,我开始用剩下的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我买了新棉被,给三个孩子和陆远都做了新衣服。我还买了一大袋白面和各种杂粮,家里的米缸,第一次被填得满满当当。更重要的是,我买了一只半大的猪崽,和十几只小鸡。

“从今天开始,我们搞养殖。”我在家庭会议上宣布,“猪和鸡,由你们三个负责。养得好,年底杀了猪,你们人人有份。养不好,我们就一起喝西北风。”有了之前挖黄精的成功经验,这次,没人再反对我。三个孩子,尤其是陆亭,眼里闪烁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光。

我甚至还花“高价”买回来几本小人书,和一套旧的初中课本。

我对陆亭和陆风说:“光有力气,只能当一辈子苦力。想赚大钱,得用这里。

”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每天干完活,认五十个字,做一道数学题。完不成的,扣伙食。

”从那天起,我们家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白天,三个孩子像小牛一样卖力干活。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趴在桌子上,跟着我认字、算术。陆远就在一旁,默默地编着竹筐,或者修理农具。他话不多,但他的目光,总是不经意地落在我身上。我知道,这个男人,正在被我一点点地“驯服”。8.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猪崽被喂得滚圆,鸡也开始下蛋了。三个孩子在充足的营养和规律的作息下,脸色红润起来,个子也蹿高了不少。他们看我的眼神,也从最初的仇恨和警惕,变成了现在的依赖和……一点点的敬畏。尤其是陆骁,这个曾经最恨我的小儿子,现在成了我的小跟屁虫。我走到哪,他跟到哪,一口一个“妈”叫得比谁都甜。我知道,这声“妈”,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我能给他带来稳定的食物和安全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最重要的。这天,我正在院子里教陆风做一道复杂的应用题,村里的“大喇叭”王婶子扭着腰肢走了进来。“哎哟,沈晚在家呢?听说你家发大财了,又是买猪又是买鸡的,日子过得可真红火啊。”她一边说,一边伸着脖子往屋里瞧。

我放下手里的树枝,淡淡地瞥了她一眼:“王婶有事?”“也没啥大事。”她搓了搓手,脸上堆着笑,“你看,我家那口子最近腰不好,想借你家两个鸡蛋,给他补补身子。”借?

说得好听。村里谁不知道,这王婶子家,借东西从来没有还的时候。“不借。

”我干脆利落地拒绝。王婶子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你这人咋这样?一个村住着,两个鸡蛋都舍不得?真是越有钱越抠门!”“第一,”我竖起一根手指,“我家的每一个鸡蛋,都是孩子们辛苦劳动换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第二,”我竖起第二根手指,“我听说你家儿子昨天才把邻居家的狗打了一顿,看来你家男人腰不好,儿子倒是挺有劲。与其想着占别人便宜,不如管管好你自己的儿子。

”“你!”王婶子被我怼得哑口无言,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还有,”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走到她面前,比她高了半个头,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以后没事,别老往我家跑。我家不欢迎好吃懒做、爱嚼舌根的人。”说完,我“砰”的一声,关上了院门。门外传来王婶子气急败坏的叫骂声。屋里的三个孩子,全都看呆了。

陆亭的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一种近乎崇拜的光芒。他大概从来没见过,有人能把村里最泼辣的王婶子,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转身看着他们,平静地说:“记住,永远不要让别人无偿地占有你的劳动成果。无论是谁,都不行。

”这是我给他们上的,资本主义第一课。9.跟王婶子的冲突,只是一个小插曲。但这件事,却让我在村里彻底“名声大噪”。以前,大家说起我,都是“陆家那个买来的”、“尖酸刻薄的后妈”。现在,她们背地里都叫我“母老虎”。

我不在乎。名声不能当饭吃,但实力可以。很快,秋收到了。生产队里忙得热火朝天,家家户户都要出工。按照工分来分配粮食。我家的劳动力,除了我,就是一个陆远,和三个半大的孩子。按理说,我们家能拿到的工分,在村里是垫底的。

但我没打算按常理出牌。在动员大会上,当队长宣布完工分规则后,我站了起来。“队长,我有话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身上。“今年的收割,我们家想换一种方式。

”我朗声说道,“我们家不要固定工分,我们承包队里最难啃的那块梯田。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上交国家的公粮,剩下的,我们跟队里三七分,队里三,我们七。”这话一出,全场哗然。那块梯田,在半山腰上,地势陡峭,石头又多,收割机上不去,全靠人力。

每年都是队里最头疼的事,出双倍工分都没人愿意去。我竟然要承包?还要七成收成?

“沈晚,你疯了吧!”有人喊道。队长也皱着眉:“胡闹!那块地,你们家几口人,收到明年都收不完!”“收得完收不完,是我们家的事。”我看着队长,目光灼灼,“队里只需要考虑,是愿意让那块地像往年一样,只收个三四成,还是愿意跟我赌一把,白得三成粮食。”队长被我说得噎住了。这笔账,太好算了。对我来说,是风险投资。

对队里来说,是无本万利。最终,在全村人看傻子一样的眼神中,我跟队里签下了“对赌协议”。10.“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回家的路上,陆远终于忍不住问我。“因为我们没有退路。”我看着他,“按部就班地挣工分,我们一家五口,今年冬天还得勒紧裤腰带。但拿下那块地,只要我们能完成,我们家一整年,都不用再为粮食发愁。”我顿了顿,补充道:“做生意,就是要敢在别人不敢的时候下注。

风险越高,回报才越大。”陆远沉默了。他看着我,眼神里除了震惊,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信服。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一家人,几乎是住在了那块梯田上。天不亮就出发,天黑透了才回家。

我用上了上辈子搞项目管理的方法,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陆远负责收割,他力气大,是主力。陆亭和陆风负责打捆,他们的任务,是保证供给。我和陆骁最小,负责运输,把打好的麦捆运到山下的平地上。我把整个收割过程,分解成了无数个小目标,每天都有明确的KPI。完成得好,晚上就有肉吃。完不成,就只有菜粥。

在这种高强度的激励下,所有人的潜力都被激发到了极致。就连最小的陆骁,也咬着牙,用他小小的肩膀,一次次地把比他还高的麦捆,从崎岖的山路上拖下去。半个月后,当我们把最后一捆麦子运下山时,整个村子都震惊了。

那片往年要磨蹭一个多月的“硬骨头”,竟然被我们一家人,在半个月内,啃了下来。

打谷场上,金黄的麦粒堆成了小山。经过清点,产量竟然比往年高出了近两成。按照协议,我们家分到了近千斤的粮食。当陆远用板车,一车一车地把属于我们家的粮食拉回家,把我们家的粮仓堆得冒尖时,三个孩子围着粮仓,又笑又跳。陆亭,那个曾经最恨我的少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