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宴京柳晚晚(嫁皇胄为妃?不盼真心,只谋江山)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_《嫁皇胄为妃?不盼真心,只谋江山》全集在线阅读
1 冷宫遗恨喉间的腥甜像陈年的墨,晕在素白的帕子上,洇出一片死气沉沉的黑。
我躺在冷得刺骨的拔步床上,窗外是初春的暖阳,却照不进这偏院半分 —— 就像时宴京的目光,十年如一日,只落在柳晚晚身上。“母亲,你怎么还不死?” 我的嫡子时珩,才十二岁,眼神却比寒冬的冰棱还利,“晚晚姨姨说,你占着王妃的位置,让父王不得开心,让我和妹妹不得自在。”他身边的时玥,我的亲生女儿,攥着柳晚晚的衣袖,怯生生却又坚定地说:“我不要你这样的母亲,晚晚姨姨才好。”柳晚晚站在床边,珠翠环绕,笑意温柔得像淬了毒的蜜:“姐姐,你就安心去吧,王爷和孩子们有我照拂呢。哦对了,婆母也说了,你这身子早该让位了。
”我想咳,却连牵动嘴角的力气都没有。三十五岁,我守了这王府十五年,谨小慎微,掏心掏肺,最后落得个 “郁结而终” 的下场,连亲生儿女都视我为仇敌。时宴京,那个我曾以为能守到云开的夫君,此刻怕是正陪着柳晚晚赏新开的海棠吧。
2 重生之始意识沉入黑暗的前一秒,我只有一个念头:若有来生,我唐心,绝不再做任人宰割的冤魂!“小姐,小姐醒醒!”耳边的呼唤带着焦急,我猛地睁开眼,刺目的阳光让我眯了眯眼。入目的是绣着缠枝莲的帐顶,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安神香 —— 这不是王府的偏院,是我唐家幼女时的闺房!我抬起手,小小的,肉乎乎的,指甲盖泛着健康的粉。这不是我三十五岁枯槁的手,是我五岁时的手!
“小姐你可算醒了,昨儿个落水着凉,可把夫人急坏了。” 丫鬟春桃端着药碗进来,眼眶红红的。落水?我想起来了,前世五岁这年,我在府里的荷花池边玩,被二房的堂妹唐柔故意推下水,高烧了三天。也是从那时起,母亲总说我身子弱,不让我多出门,以至于后来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嫁给时宴京时,成了个懵懂无知的软柿子。
而唐柔,后来成了柳晚晚的陪嫁丫鬟,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了好些年。我接过药碗,温热的药汁滑过喉咙,带着苦涩,却让我无比清醒 —— 我真的重生了!
回到了一切悲剧开始之前!十五岁会被赐婚恒王时宴京,他将来会登基为帝,柳晚晚会以侧妃身份入府,婆母会假惺惺待我,我的孩子会被挑唆…… 这些前世的结局,如今都成了我手中的棋。“春桃,” 我放下药碗,声音还带着孩童的软糯,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去告诉祖父,我病好了,想今日去他书房给她请安。
”祖父是唐家的定海神针,手握家族兵权,前世他最疼我,却因我婚后一味退让,恨铁不成钢,后来早早病逝。这一世,我要做他最得意的孙女儿,要借唐家的势,铺我扶摇直上的路。3 智斗柳晚晚春桃愣了愣,还是点头应了。我看着自己小小的手,指尖微微蜷缩 —— 时宴京,柳晚晚,婆母,还有那些伤害过我的人,等着吧,这一世,猎人和猎物的位置,该换了。祖父的书房在府里的最东边,藏在一片竹林后,清净得很。
我穿着粉色的袄裙,一步步走在青石板路上,路过荷花池时,正好看见唐柔在池边摘莲蓬。
她看见我,眼神闪了闪,假惺惺地跑过来:“姐姐,你病刚好,怎么出来了?小心又着凉。
”前世我就是被她这句 “关心” 骗到池边,然后被她推下去。我勾了勾唇角,露出孩童该有的天真:“堂妹,祖父说池边湿滑,不让我们靠近,你怎么在这儿?
”唐柔的脸瞬间白了几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我没再理她,径直往前走 —— 现在还不是收拾她的时候,我得先抓住祖父的心。书房里,祖父正对着一张舆图皱眉,案上放着几本关于蝗灾的奏折。我轻手轻脚走进去,规规矩矩行了个礼:“祖父,孙女给您请安。”祖父回头看见我,紧绷的脸柔和了些:“心丫头病好了?快过来,让祖父看看。”我走到他身边,仰头看着舆图上标注的灾区,故作疑惑地问:“祖父,这几处是不是去年闹蝗灾的地方呀?
我听母亲说,那里的农户都快没饭吃了。”祖父愣了愣,没想到我会问这个,点了点头:“是啊,朝廷发了赈灾粮,可蝗灾反复,还是不够。
”我指了指舆图上的山地:“祖父,我听嬷嬷讲过,有一种叫‘番薯’的作物,耐旱,还能在山地种,产量也高。不如让官府给农户发些番薯种,教他们种植,这样就算再闹蝗灾,也有收成了。”这话一出,祖父的眼睛猛地亮了。番薯是近些年才从海外传来的,知道的人不多,更别说用来赈灾了。他蹲下身,认真地看着我:“心丫头,这话是谁教你的?
”我低下头,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是我上次在书房翻到一本海外奇书,上面写的。
我觉得有用,就记下来了。”祖父哈哈大笑,摸了摸我的头:“好,好!我唐家的心丫头,真是个有脑子的!祖父这就给朝廷写奏折,举荐这个法子!”看着祖父欣慰的眼神,我心里松了口气 —— 第一步,成了。祖父向来重视人才,我展露这一点,既能让他注意到我,也能为唐家积功,将来赐婚时,唐家才有足够的底气支持我。这时,祖母身边的嬷嬷过来了,说祖母请我去正厅,说是有远房亲戚来做客。
我心里一动 —— 前世这个时候,柳晚晚就是以远房孤女的身份,被接到唐家暂住的。
她来了,好戏,也该开场了。正厅里,坐着一个穿着浅青色衣裙的小姑娘,约莫六岁,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怯怯的笑,一看就让人心生怜爱。她身边站着一个嬷嬷,不停地给她使眼色。不用问,这就是柳晚晚。前世她就是靠着这副柔弱可怜的模样,骗了唐家所有人,包括我。“心丫头来了,快过来见过你晚晚妹妹。
” 祖母拉着柳晚晚的手,笑得和蔼,“晚晚爹娘走得早,以后就住在咱们家,你要多照顾她。”柳晚晚立刻站起来,对着我屈膝行礼,声音软得像棉花:“晚晚见过姐姐,以后还要劳烦姐姐多指点。”我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算计,面上却笑得天真:“妹妹不用客气,都是一家人。”坐下后,丫鬟端上了甜汤。
柳晚晚端起汤碗,刚喝了一口,就 “哎呀” 一声,汤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她立刻跪下来,眼泪汪汪地说:“对不起祖母,晚晚不是故意的,晚晚太笨了……”祖母连忙把她扶起来,心疼地说:“没事没事,岁岁碎碎平安,不怪你。”唐柔在一旁阴阳怪气:“姐姐刚病好,妹妹就摔了碗,是不是不吉利呀?
”这话明显是想把祸水引到我身上。柳晚晚也立刻附和,眼泪掉得更凶了:“都怪我,要是我没摔碗,姐姐就不会被人说闲话了……”我端起自己的汤碗,慢悠悠喝了一口,然后放下碗,看着地上的碎片,故作惊讶地说:“妹妹的汤碗怎么会掉呢?
我刚才好像看见妹妹的手往旁边歪了一下,是不是嬷嬷刚才碰了你呀?
”我指了指柳晚晚身边的嬷嬷,那嬷嬷脸色瞬间变了。柳晚晚也愣了,没想到我会这么说。
祖父刚好从外面进来,听到我的话,皱着眉问:“怎么回事?
”柳晚晚的嬷嬷连忙跪下:“老大人明鉴,老奴没有碰小姐!”“可我明明看见了呀。
” 我嘟着嘴,装作委屈的样子,“祖父,我没有说谎,妹妹的手真的歪了一下。
是不是妹妹第一次用咱们家的描金碗,觉得沉呀?”这话既给了柳晚晚台阶下,又点出她是故意摔碗博同情。祖父何等精明,立刻就明白了,没再追究,只是让丫鬟把碎片清理了。柳晚晚坐回座位,看我的眼神多了几分警惕。
我冲她笑了笑 —— 柳晚晚,这只是开始,前世你欠我的,我会一点一点,都要回来。
4 凤命初现转眼过了三年,我八岁了。这三年里,我跟着祖父读书识字,学兵法谋略,还跟着母亲打理中馈,把唐家的内务摸得一清二楚。柳晚晚则一直扮演着柔弱可怜的角色,深得祖母和二房的喜欢,但祖父对她始终淡淡的。这年重阳节,祖父带着我去城外的静安寺祈福。他说,静安寺的住持佛法高深,还能掐会算,让他给我看看命。我知道,祖父是想确认我是不是真的有 “福气”,毕竟将来若要嫁给恒王,福气是很重要的。到了静安寺,住持给我摸骨后,只说了一句:“此女有凤命,然需经三劫,渡过后,扶摇直上,母仪天下。”祖父听了,大喜过望,赏了住持不少香火钱。我心里却清楚,这 “三劫”,恐怕就是前世的那些磨难 —— 赐婚、宅斗、宫斗。但这一世,我有信心渡过去。
祈福结束后,我借口去后院看梅花,独自往后山走。我记得,前世这个时候,少年时的时宴京也会来静安寺,他喜欢在后山的射箭场练箭。果不其然,后山的空地上,一个穿着宝蓝色锦袍的少年正在射箭。他约莫十岁,身姿挺拔,眉眼间已经有了几分日后的冷峻。他拉弓、射箭,动作行云流水,箭箭都射中靶心。
这就是时宴京,我前世的夫君,今生的 “目标”。我没有立刻上前,而是站在梅树后,看着他射箭。他射了一会儿,似乎察觉到有人,回头看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我没有像其他女孩那样躲闪,而是直视着他,微微屈膝行礼:“见过王爷。”时宴京愣了愣,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个认识他的小姑娘。他走到我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你认识我?”“王爷是恒王殿下,京城里谁不认识?” 我抬起头,笑得坦荡,“不过,王爷的箭法虽准,却少了三分韧劲。若是遇到逆风,箭会偏的。
”时宴京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你懂射箭?”“不懂,但我懂道理。
” 我指了指旁边的竹子,“王爷看这竹子,风大的时候会弯,却不会断,因为它有韧劲。
射箭也是一样,太刚易折,得留几分余地。”时宴京盯着我看了许久,突然笑了:“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倒是有趣。”“臣女唐心,是镇国公的孙女。
” 我报上身份,语气不卑不亢,“王爷若是不信,下次射箭时可以试试,留三分力,或许会更准。”说完,我没再停留,转身离开。走到梅树拐角时,我回头看了一眼,时宴京还站在原地,看着我的方向,若有所思。很好,时宴京,你已经注意到我了。这一世,我不会再做那个追着你跑的唐心,我要让你,主动走向我。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就十五岁了,到了及笄的年纪。这几年里,我在京城里的名声越来越好,大家都说镇国公府的大小姐,聪慧、能干、有见识,比那个一直病恹恹的柳晚晚强多了。
柳晚晚这些年,还是老样子,靠着柔弱博同情,不过她也开始暗中结交人脉,尤其是和时宴京的母妃 —— 也就是将来的婆母,走得很近。我知道,她是想通过婆母,争取成为时宴京的侧妃。不过,我也没闲着。这几年,我借着唐家的关系,认识了不少权贵子弟的母亲和姐妹,尤其是长公主 —— 时宴京的亲姑姑。
长公主是个爽快人,最讨厌虚伪的人,所以很喜欢我直爽又聪慧的性子。今天,我受邀去长公主府参加赏花宴,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巩固和长公主的关系。
赏花宴上,长公主正对着一幅绣品发愁。那是一幅百鸟朝凤图,是要送给皇后的寿礼,可绣到一半,负责绣图的绣娘突然病倒了,眼看皇后的寿辰就要到了,长公主很着急。
我走过去,看了看那幅绣品,笑着说:“长公主,臣女略懂刺绣,或许能帮上忙。
”长公主愣了愣:“你还会刺绣?我只知道你会读书写字,还懂兵法。”“略懂皮毛而已。
” 我拿起针线,仔细看了看绣娘的针法,然后开始绣起来。我前世在王府时,为了讨好时宴京,学过不少女红,虽然后来不做了,但手艺还在。我的针法娴熟,绣出来的鸟儿栩栩如生,和之前绣娘的针法几乎一模一样。长公主看了,大喜过望:“心丫头,你可真是个宝藏!有你帮忙,我就放心了!
”周围的夫人们也纷纷称赞,说我不仅聪慧,女红也这么好,将来一定是个好妻子。
我笑着谢过,心里却清楚,这些称赞,都是我将来的资本。宴席过半,长公主拉着我的手,小声说:“心丫头,我听说皇上最近在考虑恒王的婚事,你有没有想法?”我心里一动,面上却故作羞涩:“长公主说笑了,我的婚事,全凭祖父和父母做主。
”长公主笑了:“你这丫头,还跟我装。我告诉你,恒王那小子,这些年提起你,总说你是个有趣的姑娘。我看你们俩,倒是挺般配的。”听到这话,我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时宴京果然还记得我,而且对我有好感。“对了,” 长公主又说,“皇后寿辰后,皇上可能就会下旨赐婚了。你可得做好准备,恒王的母妃那边,不太好对付,还有那个柳晚晚,总在她面前说你的坏话。”我点了点头:“多谢长公主提醒,臣女知道该怎么做。”5 赐婚风波离开长公主府时,天色已经晚了。我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街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 柳晚晚,婆母,你们的对手,已经准备好了。
赐婚圣旨,我势在必得!皇后寿辰后的第三天,宫里果然来人了,说是皇上要下旨,给恒王赐婚。唐府上下都很紧张,尤其是二房,唐柔的母亲一直在祖母面前说唐柔的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