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冰原纪最后一块记忆晶体(冰原林野)最新章节列表_冰原林野)冰原纪最后一块记忆晶体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冰原纪最后一块记忆晶体)

时间: 2025-09-16 07:32:51 

1 冰原求生记公元 4025 年,地球的 “温室坍缩” 已持续 217 年。

曾经的亚马逊雨林如今是海拔三千米的永冻冰盖,太平洋中央隆起的 “新陆脊” 上,穹顶” 像悬浮在冰原上的玻璃气泡 —— 那里的人靠旧世界遗留的地热系统种植合成粮,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耐寒植被,而穹顶之外,上亿 “拾荒者” 在冰原上刨食,他们的生存法则只有一条:能换压缩饼干的,才是有用的东西。

林野的靴底在冰面上敲出清脆的响,靴跟处用铁丝捆着块生锈的钢板,那是上个月从 “锈蚀谷” 的旧坦克残骸上撬下来的,能挡住冰原蠕虫的啃咬。

她的 “旧世界防护服” 左臂磨出了破洞,冷风灌进来,冻得肱二头肌发僵,贴在锁骨处的温度传感器不停闪烁红光,提示体表温度已低于安全阈值。“还有三分钟,机械沙尘暴抵达。” 便携雷达的电子音带着电流杂音,屏幕上一道银色的 “墙” 正以每秒两百米的速度逼近。林野抬头望去,铅灰色的云层下,无数金属碎片被气流卷起,折射出细碎的光,像一场会杀人的 “银虹”。

她咬碎嘴里的压缩饼干,粉末混着唾液咽下,干涩得剌喉咙 —— 这是最后半块了,要是今天找不到能换粮的货,明天就得饿肚子。翻身跨上停在冰丘后的 “铁甲虫” 摩托,林野拍了拍油箱上的划痕,那是去年跟另一伙拾荒者抢记忆晶体时留下的。

冰原纪最后一块记忆晶体(冰原林野)最新章节列表_冰原林野)冰原纪最后一块记忆晶体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冰原纪最后一块记忆晶体)

这摩托是她从锈蚀谷的废弃车库里拖出来的,引擎盖用三根铁丝捆着,排气管焊了块旧钢板当防护罩,却比绿洲新造的 “雪地摩托” 耐用十倍。她拧动油门,履带在冰面上划出两道浅沟,冰屑飞溅,朝着雷达上标记的 “废弃中继站” 冲去。

中继站的金属门早已锈成褐色,门板上布满弹孔,不知是旧世界的战争留下的,还是拾荒者的火并造成的。林野掏出腰间的电磁撬棍,这东西是她妹妹林溪生前用的,撬棍顶端刻着个小小的 “溪” 字。三年前,妹妹为了抢一块记录净水技术的记忆晶体,被机械共生体撕碎在冰原上,只留下这根撬棍和半块染血的晶体。

2 神秘中继站“吱呀 ——”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门后涌出一股带着霉味的暖风。

林野闪身进去,刚关好门,外面就传来 “噼里啪啦” 的撞击声,金属碎片像暴雨般打在舱壁上,震得头顶的灰尘簌簌往下掉。她靠在门后喘气,摘下头盔,露出被汗水打湿的短发,脖颈上挂着的记忆晶体晃了晃,半透明的材质里嵌着细碎的光点,那是妹妹留下的最后遗物。中继站的主控台蒙着厚厚的灰尘,林野用手套擦了擦屏幕,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时,突然想起妹妹第一次教她用旧世界设备的样子:“姐,你看,按这个红色按钮,就能调出能源数据……” 她按下开机键,屏幕闪烁了几下,竟奇迹般亮了起来,蓝色的数据流在上面滚动,最后定格在两行文字上:“能源核心剩余 12%,检测到未知生物信号,距离 500 米;最后操作日志:2173 年 7 月 15 日,研究员陈舟,任务:封存气候调节塔核心。”气候调节塔?林野皱起眉。她听老拾荒者说过,旧世界有群疯子想靠机器控制天气,结果引发了 “温室坍缩”—— 现在穹顶里的学者还在骂那些疯子,说他们毁了地球。

可日志里的 “封存核心” 又是什么意思?难道那机器没全毁?

储藏室的方向传来 “咔嗒咔嗒” 的声响,林野握紧腰间的激光匕首,这匕首的能量只剩 30%,只能再用三次。她悄悄走向储藏室,门虚掩着,手电筒的光束里,一个蜷缩在角落的身影动了动 —— 那是个穿着白色长袍的女人,怀里抱着个银色的盒子,长袍上绣着绿色的藤蔓图案,是绿洲穹顶的标志。“别过来!

” 女人的声音带着颤抖,却仍努力挺直脊背,怀里的盒子抱得更紧了,“我是绿洲穹顶生态研究所的学者,你要是敢抢我的东西,穹顶卫队会追杀你到冰原尽头。

”林野收起匕首,举高手电筒示意自己没有恶意:“我只是个拾荒者,躲沙尘暴进来的。

倒是你,绿洲学者怎么会跑到这种地方来?你们不是连穹顶大门都很少出吗?

”女人盯着林野的防护服看了几秒,目光落在她脖颈的记忆晶体上,紧绷的肩膀放松了些:“我叫苏芮。三个月前,我们在穹顶地下三层的实验室里,发现了旧世界‘全球气候联盟’的数据库,里面记载着‘气候调节塔’的完整设计图 —— 当年灾变时,科学家们没来得及启动主塔,就把能源核心藏在了这个中继站。只要找到核心,重启北极的主塔,就能让冰原慢慢融化,恢复部分陆地生态。”林野的目光落在苏芮怀里的银色盒子上,喉咙动了动 —— 盒子里装的应该是记忆晶体,看尺寸,至少能换半年的压缩饼干,还能在绿洲边缘的 “黑市” 上换套新的防护服。但苏芮的话让她犹豫了,要是真能融化冰原,那些在冰缝里饿死、被共生体撕碎的拾荒者,是不是就有救了?

就像妹妹当年说的,“姐,要是有一天能看到草,我死也值了”。“你怎么确定核心还在?

” 林野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撬棍上的 “溪” 字。苏芮打开银色盒子,里面躺着一块通体湛蓝的记忆晶体,光点在里面流动,像被困住的星星:“这是陈舟研究员的私人晶体,里面记录了他的日志。你看,” 她把晶体插入主控台,屏幕上出现一段模糊的影像,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对着镜头说话,“…… 核心藏在储藏室的暗格里,用我的工号‘CZ2173’才能打开,一定要保护好它,等灾难过去,重启调节塔,让地球变回绿色……”影像突然中断,屏幕恢复成蓝色的数据流。林野走到储藏室的墙壁前,用手指敲了敲墙面 —— 旧世界的建筑大多有应急暗格,通常藏在温度异常的地方,这是妹妹教她的。她掏出便携温度计,沿着墙壁慢慢移动,当温度计靠近墙角的金属架时,数值突然从 - 15℃上升到 - 12℃。“在这里。” 林野搬开金属架,墙壁上果然有一块与周围颜色不同的瓷砖,瓷砖上刻着 “CZ2173” 的字样。

她用电磁撬棍撬开瓷砖,里面露出一个巴掌大的凹槽,凹槽里放着一个黑色的长方体,表面刻着复杂的纹路,纹路间泛着淡淡的蓝光,正是苏芮所说的能源核心。

苏芮激动地走过来,刚要拿起核心,中继站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灯光在房间里疯狂闪烁:“警告!检测到机械共生体入侵,数量 3,距离 100 米!能量波动:高!”林野赶紧把核心塞进苏芮手里:“快走!

共生体的金属外壳能抵挡激光,它们的电子眼能追踪能量源,核心的波动把它们引来了!

”3 机械共生体两人冲出中继站,机械沙尘暴已经减弱,但远处的冰原上,三个形似蜥蜴的生物正快速逼近 —— 它们的身体覆盖着银色的金属鳞片,鳞片上还嵌着旧世界汽车的零件,眼睛是红色的电子屏,四肢末端的爪子闪着寒光,爪子上还挂着半块生锈的金属,正是机械共生体。“快上摩托!

” 林野把苏芮拉到 “铁甲虫” 后座,自己跨上驾驶位,拧动油门。

摩托的引擎发出轰鸣,履带在冰面上飞速转动,身后的共生体发出尖锐的嘶吼,那声音像是金属摩擦玻璃,刺耳得让人头皮发麻。苏芮紧紧抱着林野的腰,把能源核心塞进怀里,胸口贴着核心的位置传来淡淡的暖意:“它们为什么追得这么紧?

普通共生体不会对非金属目标这么执着。”“这些是‘进化型’共生体,” 林野一边说,一边转动方向盘,摩托突然转向左边的冰裂缝 —— 那是她去年冬天发现的逃生路线,裂缝最窄处只有一米宽,共生体无法并行通过,“上个月我在锈蚀谷见过,它们能吞噬能量源进化,核心对它们来说,就是最好的食物。”摩托冲进裂缝,两侧的冰壁擦着车身,发出 “滋滋” 的声响,冰屑落在苏芮的白袍上,瞬间冻成了小冰晶。苏芮低头看着裂缝底部,漆黑一片,只能听到水流的声音,那是冰下融化的地下水:“这里到底有多深?会不会有冰原蠕虫?”“深约五十米,下面有旧世界的地铁隧道,” 林野的声音有些发颤,她也是第一次冒险把摩托开进裂缝,“蠕虫怕声音,摩托的引擎声能吓走它们。”就在这时,身后的共生体突然加速,最前面的那只猛地扑上来,爪子抓住了摩托的后货架。林野感觉车身一沉,按下仪表盘上的红色按钮 —— 那是她用妹妹留下的旧零件改装的 “电磁脉冲” 装置,能暂时瘫痪机械生物的系统,上次用还是在抢记忆晶体的时候。“嗡 ——” 的一声,淡蓝色的脉冲波从摩托底部扩散开来,共生体的身体剧烈颤抖,红色的电子眼瞬间熄灭,松开爪子掉了下去,砸在裂缝底部的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另外两只共生体见状,停下了追击,在裂缝口徘徊,电子眼里的红光忽明忽暗,像是在犹豫。林野松了口气,摩托顺着裂缝滑到底部,落在一条布满积水的地铁隧道里。隧道的顶部挂着残破的广告牌,上面还能看到旧世界的商品广告 ——“全自动家务机器人,让生活更轻松”,广告牌的边角已经生锈,海报上的机器人笑脸被冰棱划破,显得有些诡异。

“这里以前是上海的地铁 12 号线,” 苏芮看着广告牌,轻声说道,眼睛里带着一丝向往,“穹顶的历史数据库里有记录,灾变前,这里每天有几十万人乘坐地铁,人们不用穿防护服,不用怕沙尘暴,还能在公园里看到绿色的树。”林野关掉摩托引擎,隧道里只剩下两人的脚步声和水滴声。

她掏出手电筒,照亮前方的路,光柱里飞舞着细小的冰晶:“我们得尽快找到出口,隧道里的空气含氧量只有 18%,最多能待两个小时。”两人沿着隧道往前走,脚下的积水没过脚踝,冰冷刺骨。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了光亮,是一个被打开的检修口,外面传来风声。林野爬上检修口,探出头 —— 外面是一片废墟,高楼的残骸在冰原上矗立,像巨大的墓碑,楼体上还能看到旧世界的公司标志,“XX 银行”“XX 商场” 的字样被冰覆盖,只露出残缺的笔画,这里就是 “废弃都市”。“能源核心的能量还能维持多久?” 林野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防护服的破洞。苏芮拿出核心,按下表面的按钮,一道蓝色的光纹在核心上流转,像条小蛇:“还能维持 48 小时,要是能量耗尽,核心就会永久休眠,再也无法启动调节塔了。我们得在两天内赶到北极的主塔,那里距离这里还有 800 公里。”800 公里,就算摩托不停歇地开,也需要至少 30 个小时。林野皱起眉,她的摩托只剩下半箱燃料,那是用旧世界汽车的汽油和酒精混合的 “劣质燃料”,续航只有 400 公里。

而且冰原上的 “能源补给站” 大多被拾荒者团伙控制,想要顺利通过,并不容易 —— 上次她在补给站加燃料,被 “狼牙帮” 的人抢了半块记忆晶体,还差点被扔进冰缝。“我知道有一条近路,走‘地热管道’,能节省 100 公里的路程,还能在管道里的旧世界泵站加燃料,” 林野说,目光落在远处的管道入口,“但那条管道里有‘地热蠕虫’,它们靠吞噬管道的金属为生,身体能承受 100℃的高温,攻击性很强。”苏芮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装置,装置外壳是透明的,里面装着淡绿色的液体:“这是穹顶的‘隐形力场发生器’,能屏蔽我们的能量信号,还能释放‘低温保护层’,抵御高温。而且我在陈舟的日志里看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