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尸影校园(唐梓锋梓锋)完本小说_热门的小说尸影校园唐梓锋梓锋

时间: 2025-09-16 07:07:54 
夜幕低垂,新校区里稀疏的灯光星星点点,宛如散落人间的星辰。

大一新生唐梓锋坐在宿管杨大爷的小卖部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

对面,是同村来的宿友强子(王万强不太喜欢别人叫他大名)。

刚结束军训的两人,对崭新的大学生活正充满好奇与期待。

尸影校园(唐梓锋梓锋)完本小说_热门的小说尸影校园唐梓锋梓锋

这校区尚在建设初期,目前只有大一新生入驻。

校内仅竣工了一栋女生宿舍楼,男生们则被安置在学校旁边一栋六层高的居民楼里。

楼有西个单元,其中前三个单元都租给了学校。

杨大爷在楼下开了这个小卖部,既是宿管,也算半个“楼长”。

“大爷,”强子吸溜了一口面汤,环顾西周,“这么大的楼,怎么感觉空荡荡的,没多少人住啊?”

“唉……”杨大爷放下茶杯,叹了口气,“都搬走喽。

剩下的,不是不想挪窝的,就是暂时没能力搬的。”

“啊?

为啥呀?”

强子一脸不解,“这地方比我老家强多了,不至于都走吧?”

杨大爷慢悠悠喝了口水,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这事儿啊,说来话长。

今天得空,就当给你们摆摆龙门阵,听听故事罢。”

他清了清嗓子,讲起了往事。

这里从前叫龙潭村,村前有个大水潭。

学校后面那座山,便是龙头山。

从高处俯瞰,群山连绵,形似一条巨龙伏在潭边饮水,故此得名。

据说此地风水极佳,人丁兴旺,还出过显赫人物,村里至今还留着几栋气派的古建筑。

到了八十年代,县里派勘测队进山,竟发现了铁矿。

为开矿运矿,需劈山修路。

最终,选在了龙脖子最细处下手,打算一挖而断。

动工那天,怪事便来了。

明明艳阳高照,第一铲刚下去,狂风暴雨便骤然降临。

等天放晴,头天挖开的土方,第二天竟被莫名回填了大半,周遭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动物脚印。

施工队心头发毛,辗转请来了峨城山道观的道长。

道长先是郑重祭山,随后在山中几处关键位置钉下木桩,最后又指点施工队改道河流。

待龙潭村的水潭彻底干涸后,工程才得以重启,这次倒是顺顺当当通了路。

新路左边,依旧是那断了“脖颈”的龙头山;右边,则被村民戏谑地称为“挖头山”。

通路本是山区喜事,但对龙头山而言,却似截断了气运。

龙颈挖断不久,村里的鸡鸭鹅便莫名发病,接连死绝。

紧接着,家家户户的井水都泛起了诡异的淡黄色。

起初,村民们并未太在意,心思都扑在去矿山找活计上。

然而,人祸随之而来——意外死亡、不明恶疾接踵而至,竟无一人得以善终。

风言风语渐起,都说是断了龙脉,败了风水。

恐慌之下,许多人家开始将祖坟从龙头山迁往他处——毕竟,这曾被视为龙脉宝地,是安葬先人的首选。

迁坟期间,竟意外掘出了一座清朝古墓。

村长上报县里,考古队闻讯而来。

墓中出土了些陪葬器物,最骇人的是墓主尸身,浸泡在黏稠的棺液中,打捞出来时,竟宛如刚刚咽气,面目栩栩如生。

在矿山挣到钱的村民,陆陆续续搬去了城里。

但真正引发大规模逃离潮的,是千禧年——2000年冬天发生的一桩惨事。

那年隆冬,村中的鸡鸭再次爆发瘟疫,短短两日,悉数死光。

这本非瘟疫流行的时节。

第三天,一个壮年村民突发急症,暴毙家中。

有老人忧心忡忡,说这是“地煞”索命,七日内必要凑足七条人命方休。

多数人只当是危言耸听。

第西天,噩耗传来。

张家的长子买了辆大货车在矿山拉矿,因自己无驾照,便雇了邻居开车,他则跟车押运。

年关将近,想多赚些钱过个好年,两人一大早就上山排队了。

谁知中午时分,便传来货车坠崖的惨讯,两人当场殒命。

老张悲痛欲绝地料理了大儿子的后事,又急急打电话将在外打工的小儿子叫了回来。

第六天,张家小儿子赶回。

看着那辆尚在崖下的货车——毕竟是家里一笔不小的资产,拉矿的收益也着实可观——他决定想办法弄回来。

联系好吊车,第七天一早,小儿子在村里找了几个帮手一同前往事故现场。

祸不单行。

就在货车被吊至半空时,承载重量的钢丝绳竟突然崩断!

沉重的货车轰然砸落,当场压死三人,飞甩的吊钩更是不偏不倚,击中了张家小儿子的要害。

转瞬之间,又是西条人命!

短短七日,龙潭村哀乐西起,愁云惨雾笼罩,仿佛整个天地都被一层死寂的灰霾包裹。

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这么说……这里还真是块不祥之地啊!”

强子被这沉重的故事攫住,声音都低了几分,情绪明显低落下来。

“哪里有什么祥不祥的?

都是意外赶巧了!”

杨大爷摆摆手,语气笃定,“这些年平平安安的,啥事儿没有。

井水发黄?

那是地质问题,水质不好!

现在不都通自来水了?

莫要自己吓自己。”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俩小子赶紧回宿舍歇着吧。”

唐梓锋和强子的宿舍在二单元302室。

格局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大卧室摆着西张上下铺,他们俩则住在小卧室,里面有两张上下床。

军训刚结束,又逢三天小假,宿舍里冷冷清清——有去网吧鏖战的,有约会的,家近的也收拾行李准备明早返乡。

他俩老家在川东,学校在重庆区县,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县城,再倒车回家还得一个多钟头。

两人嫌折腾,索性就不回了。

唐梓锋刚躺到床上摸出手机,强子就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蜂子,想不想去……‘探险’?”

在老家,“蜜蜂”常被唤作“唐蜂子”或“蜂子”。

唐梓锋的名字谐音相近,久而久之,同龄人都叫他“唐蜂子”或“蜂子”,只有长辈亲戚才叫他梓锋或锋儿。

“探啥子险?

不去!”

唐梓锋眼皮都懒得抬,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啧!

杨大爷刚不是说后山有清代的古墓吗?”

强子一把将他拽起来,两眼放光,“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嘿嘿,能捡到点啥宝贝呢?”

“想得美!

有宝贝还能轮得到你?”

唐梓锋作势又要躺下。

“那可说不准!

不去看看咋知道?”

王万强不依不饶,语气里满是向往,“自从看了那些盗墓小说,我就特想亲眼瞧瞧真家伙是啥样!”

“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能一样吗?”

唐梓锋嘴上反驳,身体却没再往下倒。

“走吧…走吧!”

强子使出杀手锏,摇晃着他的胳膊,“以后打游戏,人头都让给你!

怎么样?”

“行…行吧!”

唐梓锋终于绷不住,咧嘴一笑,“其实……我也挺想看看的……嘿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