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沃克《灰烬纪元之最后的庇护所》_(陈星沃克)热门小说
时间: 2025-09-16 07:10:38
应急灯惨白的光晕在走廊里投下长长的、摇曳的影子,将整个观测站浸泡在一种停尸房般的寂静里。
主发电机组彻底瘫痪,备用能源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保障和几台核心设备的内部电池供电。
陈星在一片狼藉的主控室里快速行动。
他从一个储物柜里翻出大功率手持卫星电话和一台多功能军用级应急无线电监测仪(HF/UV)。
卫星电话的屏幕上只有一行无情的红色字符:无信号:搜索中…。
他切换到无线电监测仪,宽频段扫描。
通常这个频率应该充斥着各国航空管制、军事通讯、海事求救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嘈杂信号。
此刻,耳机里只有静电的嘶嘶声,如同宇宙的荒芜叹息。
偶尔,会有一两个极其微弱、扭曲到无法辨识的信号一闪而过,像是溺水者最后的泡沫,旋即被无尽的噪音吞没。
全球通讯网络,真的崩溃了。
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沃克博士和其他几名驻站人员惊慌失措地跑进主控室,他们的脸在应急灯下显得惨白而扭曲。
“怎么回事?
陈!
到底发生了什么?!”
沃克博士失去了之前的傲慢,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太阳风暴,博士。
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数个量级。”
陈星的声音异常冷静,这冷静反而让其他人更加不安,“它摧毁了电离层,并可能严重损坏了近地轨道上的大部分卫星。
全球性的电磁脉冲(EMP)效应……我们可能倒退回电气时代之前了。”
“上帝啊……”一名年轻的技术员瘫软在地。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沃克博士冲到一台尚有微弱显示的终端前,疯狂地敲击着毫无反应的键盘,仿佛那样就能让一切恢复正常。
陈星没有再理会他们。
他快步走向观测站的物资储备库。
厚重的金属门因为电子锁失效,只能用机械密码和手动转盘开启。
他费力地转动轮盘,齿轮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库房里的物资相对充足:高能量压缩食品、罐头、饮用水、极地防寒服、药品、燃料……足够站内五六个人生存数月。
但在一个可能全球陷入黑暗和严寒的时代,这些只是杯水车薪。
他迅速往一个大号野战背包里塞东西:高热量食物棒、净水片、急救包、打火石、多功能刀具、强光手电和备用电池、以及那台还能工作的无线电。
他动作麻利,目标明确,每一个选择都透着野外生存训练出的本能。
然后,他做了一件让其他人目瞪口呆的事——他开始穿戴极地防寒装备:厚重的羽绒服、防风裤、雪地靴、面罩、护目镜。
“你……你要干什么?
陈!”
沃克博士惊疑不定地问。
“离开这里。”
陈星拉上背包拉链,声音沉闷但坚定,“观测站就像个金属棺材,一旦剩余能源耗尽,我们会冻死在这里。
必须趁现在还有体力,找到更低纬度、更可能有大幸存者据点的地方。”
“你疯了!
外面零下六十度!
而且谁知道现在外面什么情况!”
技术员尖叫起来。
“留在这里,才是等死。”
陈检查了背包的背负系统,最后看了一眼这些曾经的同事,“食物和水在储备库,门我己经打开了。
祝你们好运。”
他没有再犹豫,推开观测站厚重的气密门。
轰——仿佛不是走进极地,而是踏入了一个冰河时代的核心。
瞬间的极寒抽空了肺里的所有空气,像有无数根冰针刺在裸露的皮肤上。
风己经停了,一种死寂的、绝对的寒冷笼罩了整个世界。
他抬起头,然后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天空……变了。
曾经绚烂舞动的极光消失了。
并非被云层遮挡,而是彻底地、完全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浓重到令人窒息的黑暗。
没有月亮,没有星光。
仿佛有一层厚厚的、吸收一切光线的尘埃幕布,严丝合缝地笼罩了整个天穹。
太阳风暴带来的高能粒子与大气成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了全球性的、遮天蔽日的特殊气溶胶层,彻底隔绝了阳光。
这不是普通的黑夜。
这是“永夜”。
借着手电筒的光柱,他看到积雪反射出惨白的光。
能见度低得可怕,空气中似乎漂浮着极细微的冰晶,手电光无法穿透多远,就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他必须立刻离开。
观测站的位置太偏僻,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他记得东南方向大约一百二十公里外,有一个因经费削减而几年前废弃的小型科考补给点,那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存在一线生机的地方。
他调整了一下雪地摩托的头盔(观测站交通工具,依靠内燃机,或许能躲过EMP效应),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发动了引擎。
摩托的轰鸣声在这死寂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刺耳,但也带来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安全感。
他驶下观测站所在的小山坡,融入这片仿佛被上帝遗弃的、永恒的冰封黑暗。
行驶了不到半个小时,无线电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求救声,夹杂着剧烈的爆炸和……野兽般的嘶吼?
…这里是…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请求…任何…支援…我们被…它们…攻破了…啊!
——信号戛然而止,再次被静电噪音淹没。
陈星猛地刹住了雪地摩托,心脏狂跳。
“它们”?
除了严寒和黑暗,还有什么东西,在这突如其来的末日里苏醒了吗?
他握紧车把,手电光柱扫过前方仿佛没有尽头的黑暗冰原,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比绝对零度更刺骨的寒意。
他不是在逃离一个观测站。
他是在驶向一个未知的、充满噩梦的新世界。
---(第二章完)
主发电机组彻底瘫痪,备用能源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保障和几台核心设备的内部电池供电。
陈星在一片狼藉的主控室里快速行动。
他从一个储物柜里翻出大功率手持卫星电话和一台多功能军用级应急无线电监测仪(HF/UV)。
卫星电话的屏幕上只有一行无情的红色字符:无信号:搜索中…。
他切换到无线电监测仪,宽频段扫描。
通常这个频率应该充斥着各国航空管制、军事通讯、海事求救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嘈杂信号。
此刻,耳机里只有静电的嘶嘶声,如同宇宙的荒芜叹息。
偶尔,会有一两个极其微弱、扭曲到无法辨识的信号一闪而过,像是溺水者最后的泡沫,旋即被无尽的噪音吞没。
全球通讯网络,真的崩溃了。
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沃克博士和其他几名驻站人员惊慌失措地跑进主控室,他们的脸在应急灯下显得惨白而扭曲。
“怎么回事?
陈!
到底发生了什么?!”
沃克博士失去了之前的傲慢,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太阳风暴,博士。
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数个量级。”
陈星的声音异常冷静,这冷静反而让其他人更加不安,“它摧毁了电离层,并可能严重损坏了近地轨道上的大部分卫星。
全球性的电磁脉冲(EMP)效应……我们可能倒退回电气时代之前了。”
“上帝啊……”一名年轻的技术员瘫软在地。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沃克博士冲到一台尚有微弱显示的终端前,疯狂地敲击着毫无反应的键盘,仿佛那样就能让一切恢复正常。
陈星没有再理会他们。
他快步走向观测站的物资储备库。
厚重的金属门因为电子锁失效,只能用机械密码和手动转盘开启。
他费力地转动轮盘,齿轮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库房里的物资相对充足:高能量压缩食品、罐头、饮用水、极地防寒服、药品、燃料……足够站内五六个人生存数月。
但在一个可能全球陷入黑暗和严寒的时代,这些只是杯水车薪。
他迅速往一个大号野战背包里塞东西:高热量食物棒、净水片、急救包、打火石、多功能刀具、强光手电和备用电池、以及那台还能工作的无线电。
他动作麻利,目标明确,每一个选择都透着野外生存训练出的本能。
然后,他做了一件让其他人目瞪口呆的事——他开始穿戴极地防寒装备:厚重的羽绒服、防风裤、雪地靴、面罩、护目镜。
“你……你要干什么?
陈!”
沃克博士惊疑不定地问。
“离开这里。”
陈星拉上背包拉链,声音沉闷但坚定,“观测站就像个金属棺材,一旦剩余能源耗尽,我们会冻死在这里。
必须趁现在还有体力,找到更低纬度、更可能有大幸存者据点的地方。”
“你疯了!
外面零下六十度!
而且谁知道现在外面什么情况!”
技术员尖叫起来。
“留在这里,才是等死。”
陈检查了背包的背负系统,最后看了一眼这些曾经的同事,“食物和水在储备库,门我己经打开了。
祝你们好运。”
他没有再犹豫,推开观测站厚重的气密门。
轰——仿佛不是走进极地,而是踏入了一个冰河时代的核心。
瞬间的极寒抽空了肺里的所有空气,像有无数根冰针刺在裸露的皮肤上。
风己经停了,一种死寂的、绝对的寒冷笼罩了整个世界。
他抬起头,然后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天空……变了。
曾经绚烂舞动的极光消失了。
并非被云层遮挡,而是彻底地、完全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浓重到令人窒息的黑暗。
没有月亮,没有星光。
仿佛有一层厚厚的、吸收一切光线的尘埃幕布,严丝合缝地笼罩了整个天穹。
太阳风暴带来的高能粒子与大气成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了全球性的、遮天蔽日的特殊气溶胶层,彻底隔绝了阳光。
这不是普通的黑夜。
这是“永夜”。
借着手电筒的光柱,他看到积雪反射出惨白的光。
能见度低得可怕,空气中似乎漂浮着极细微的冰晶,手电光无法穿透多远,就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他必须立刻离开。
观测站的位置太偏僻,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他记得东南方向大约一百二十公里外,有一个因经费削减而几年前废弃的小型科考补给点,那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存在一线生机的地方。
他调整了一下雪地摩托的头盔(观测站交通工具,依靠内燃机,或许能躲过EMP效应),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发动了引擎。
摩托的轰鸣声在这死寂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刺耳,但也带来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安全感。
他驶下观测站所在的小山坡,融入这片仿佛被上帝遗弃的、永恒的冰封黑暗。
行驶了不到半个小时,无线电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求救声,夹杂着剧烈的爆炸和……野兽般的嘶吼?
…这里是…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请求…任何…支援…我们被…它们…攻破了…啊!
——信号戛然而止,再次被静电噪音淹没。
陈星猛地刹住了雪地摩托,心脏狂跳。
“它们”?
除了严寒和黑暗,还有什么东西,在这突如其来的末日里苏醒了吗?
他握紧车把,手电光柱扫过前方仿佛没有尽头的黑暗冰原,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比绝对零度更刺骨的寒意。
他不是在逃离一个观测站。
他是在驶向一个未知的、充满噩梦的新世界。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