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替身画师出狱即巅峰(沈知婉安素)完结小说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替身画师出狱即巅峰沈知婉安素

时间: 2025-09-16 07:15:11 

1. 雨下得很大。铁门在身后轰然关闭,像割断了最后一段过去。

安素抱着那本泛黄的画册,站在监狱出口的屋檐下,没有伞,也没有人等她。

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淌,浸透了亚麻长裙的领口,贴在皮肤上,冷得像三年前那一刀划过手腕时的血。她低头看了眼左手腕的疤,很淡了,但一遇阴雨就隐隐发痛。警卫递出一个旧帆布包,里面是她入狱时的衣物和一本素描本。

没人叫她名字,也没人问她要不要帮忙。这里不负责送别,只负责关押结束后的释放——像扔出一件用坏的工具。她把画册塞进帆布包,抱在胸前,像护着最后一口气。六点整,天已全黑。路灯在雨幕中晕出一圈昏黄的光,照不清前路,也照不亮身后。她迈出第一步,布鞋踩进水洼,冰凉的水渗进袜底。她没回头。第十步停下。

她抬头看雨,雨水打在脸上,分不清是冷还是痛。深吸一口气,肺里灌满潮湿的锈味。然后,她迈出第十一步。自由不是走出监狱,而是不再回头看。街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牌被雨水冲得发亮,轮廓熟悉得刺眼。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一张五年未见的脸。程砚声。

替身画师出狱即巅峰(沈知婉安素)完结小说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替身画师出狱即巅峰沈知婉安素

三十五岁,程氏集团掌权人,她法律意义上的丈夫。西装笔挺,腕上那块百达翡丽永远走美国时间——他说那是效率的刻度,她说那是冷漠的标尺。

他坐在车内,没下车,也没撑伞。雨水打在车顶,噼啪作响,像在替她敲打沉默。“上车。

”他说,声音低而冷,像从冰窖里捞出来的命令。安素站在雨中,没动。她看着他,这张脸她曾用无数个夜晚描摹过,如今却像隔着一层毛玻璃。他没变,可她已经不是三年前那个会为他低头的女人了。“谁让你带走孩子的?”她开口,声音沙哑,像久未使用的门轴。程砚声目光没移开,“她在程家,安全。但你得听话。”“听话?

”她冷笑,雨水顺着嘴角滑下,像泪,“我替人坐了三年牢,现在轮到我听你发号施令?

”“你替清秋坐了牢。”他语气平静,“现在,该她还了。”安素瞳孔一缩。沈清秋。

那个被他供在心里神龛里的名字,那个她从未见过却替她背了罪的女人。三年前,她签下认罪书时,只听到一句:“她是我的白月光,你懂吗?”她不懂,但她签了。

因为她信他,也因为她以为,只要他在,孩子就有家。可她出狱这天,连女儿都不在她身边。

“沈清秋?”她声音冷得像刀,“你那位‘白月光’?可我是安素——你还记得这名字吗?

”车里沉默了三秒。雨声填满了空隙。然后,他低声说:“安素。”不是“老婆”,不是“秋秋”,也不是任何亲昵的称呼。就两个字,干巴巴地落在雨里,像一块砸进泥水的石头。她闭眼。再睁时,眼神锋利如刃。她缓步走近,雨水顺着发丝滴落在车门上。拉开车门,坐进副驾。帆布包搁在腿上,画册边角露出一角,是她狱中画的最后一幅——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女孩,坐在窗边涂鸦,阳光照在她背上。

程砚声没看她,只对司机说:“回程宅。”车内暖气开得很足,烘得她湿透的衣裳贴在身上,发痒。她没动,也没问女儿在哪、过得怎样。她知道现在问,他不会答。她只盯着窗外,雨刷左右摆动,像在切割这世界的混沌。后视镜里,司机沉默开车,仿佛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她忽然开口:“三年前,是谁递的认罪书?”程砚声侧脸不动,“律师。”“哪个律师?

”“沈家指定的。”她笑了,很轻,像刀刃出鞘。沈家。那个从不承认她存在的家族,那个把“清秋”捧上天的沈家。她不是沈家人,她是陈砚秋,母亲是沈家佣人,父亲是风流成性的沈家家主。她五岁被接回老宅,八岁被沈知婉推下楼梯,十岁亲眼看着母亲被赶出家门。十七岁,她改名安素,远走海外学设计。二十八岁,她为爱归来,顶替“姐姐”入狱。三十二岁,她活着出来,只为一个名字和一个孩子。

可现在,孩子在他手里,名字被他遗忘。她低头,手指无意识摩挲画册封面。

里面全是小禾的涂鸦——那些她靠回忆画下的线条,是她三年里唯一的光。车驶过一条老街,便利店的灯在雨中亮着。门口站着一个女人。米白风衣,透明伞,身形纤细,像一株不该开在这阴雨天的花。沈知婉。安素一眼认出她。沈家庶女,表面温婉如白莲花,实则阴鸷算计。她比安素小三岁,却从小以“姐姐”称呼她,笑时梨涡动人,眼神却像蛇。

安素最后一次见她,是庭审前夜,她端来一杯热茶,说:“姐姐,别硬撑了,清秋姐需要你。

”第二天,她签了字。如今,她站在这儿,远远望着这辆车,唇角微扬,像在看一场早已写好的戏。安素没出声,只将画册抱得更紧。

沈知婉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是安素走出监狱的瞬间,雨水打湿长发,眼神冷冽。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欢迎回来,姐姐。”她轻轻摩挲那行字,拨通一个加密号码。

“目标已上钩。”她声音轻柔,像哄孩子入睡。电话挂断。她收起照片,伞尖轻点地面,望着轿车远去的方向,低声说:“游戏……才刚开始。”2. 车门在雨中合上,安素没等司机绕过来,自己推门下车。雨水立刻灌进鞋里,她踩着湿漉漉的石阶朝程家老宅正门走去,帆布包贴在胸口,像护着最后一口气。

程砚声跟在后面,没撑伞,也没加快脚步。佣人站在门厅两侧,低头垂手,没人迎上来接她的包,也没人问她冷不冷。她认得其中两个,三年前她嫁进来时,他们还叫过一声“少奶奶”。现在,他们连眼皮都不抬。她径直穿过客厅,地毯吸住了脚步声。楼梯拐角那幅油画还在,画里女人穿着她设计的礼服,眉眼模糊,像被水泡过。她没停,继续往上。“育儿室现在归奶妈管。”程砚声在身后说,“小禾作息固定,不能乱。”她转身,第一次直视他:“我女儿,什么时候轮到你定谁能碰?

”他没动,只是看着她,眼神像在评估一件物品的稳定性。她冷笑一声,继续上楼。

走廊尽头的门虚掩着,暖黄的灯光漏出来。她推开门,看见小禾坐在地毯上,手里握着半截蜡笔,面前摊着几张涂鸦。孩子穿着米色绒衣,头发扎成两个歪歪的小揪,听见动静,缓缓抬头。安素蹲下,把包放在一边,慢慢伸出手。小禾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松开蜡笔,扑进她怀里。她抱紧了,脊背僵住,喉头滚了滚。三年,一千零九十二天,她在牢里画了三百二十七张小禾的侧脸,每一张都记得她右耳后那颗小痣。

现在这颗痣贴在她颈侧,温热的,活着的。小禾没哭,也没说话,只是攥着她的衣角,像攥着某种确认。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扫过房间。奶妈站在角落,低头玩手机。

床头柜上摆着药瓶,标签朝里。墙角的监控探头微微偏着,正对着儿童床。她没问,也没动。

只是把女儿抱得更紧了些。程砚声在门口站了会儿,转身走了。她坐到床边,让小禾趴在腿上继续画。孩子用蓝笔涂了一大片,又用红笔在中间点了个点。

她认得这个图案——是她入狱前最后一晚,给小禾讲的睡前故事:海底有座火山,喷出的不是岩浆,是光。她摸了摸孩子的头,轻声说:“妈妈回来了。”没人回应。

只有蜡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晚饭是在主卧配的餐室吃的。程砚声坐在对面,切牛排的动作一丝不苟。她没动筷子。“沈清秋明天出狱。”他忽然说。

她抬眼:“哪个沈清秋?你每年去墓园祭拜的那个,还是被你关在郊区别院的那个?

”刀叉顿住。他抬眼看她,第一次露出类似震动的表情:“你知道她没死?”“我替她坐牢,难道连她死没死都不知道?”她放下水杯,“你每年雨季去扫墓,烧的是活人的名字。

你不觉得荒唐?”“她需要静养。”他声音低下来,“你现在复出,会引起舆论震荡。

”“所以你是怕她受刺激?”她笑了,“可我不是为她画画的。”“你现在身份敏感。

”“身份?”她盯着他,“三年前你让我顶罪的时候,怎么没觉得我身份敏感?

现在倒怕我惹麻烦了?”他没答。她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刮出一声响:“我不是谁的替身,也不是你的遮羞布。我要办设计展,资金我自己想办法。”他抬头:“你拿什么办?

”“拿我自己的手。”她说完,转身出门。走廊灯昏黄,她一步步走回旧卧室。门锁没换,钥匙还插在抽屉里。她推门进去,房间被整理过,但不是她离开时的样子。衣柜门半开,她常穿的那件墨绿旗袍被塞在最底层。书桌抽屉有撬动痕迹,她藏在夹层里的旧设计稿散在桌上,几页不见了。她走到墙边,取下那幅她母亲留下的小画框。背面螺丝松了,她拧开,里面藏着一把折叠刀,刀刃有轻微磨损——是她在狱中防身用的。她把刀放进枕头下,坐到书桌前。手机震了一下。

陌生号码。她接起来。“姐姐。”女人的声音轻得像耳语,“那些画……你不该再碰。

”她没说话。“清秋姐很脆弱,你一动,她就会碎。”对方轻轻笑了一声,“你忍心吗?

”她挂了电话,锁屏,关机。窗外雨没停。二楼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很轻,停在她门口,又走远。她没开灯,坐在黑暗里,盯着门口。过了十分钟,她起身,把门反锁,拉上窗帘,然后从包里取出那本泛黄的画册。翻到最后一页,她用铅笔在空白处写下五个字:安素设计展。笔迹很稳。她撕下那页纸,折成一架纸飞机,走到小禾房间门口,轻轻推开门。孩子睡着了,手里还抓着半截蜡笔。她把纸飞机放在床头,离奶瓶不远。转身时,镜子里映出她的脸。苍白,眼底有青,但眼神是亮的。她站了几秒,低声说:“我不是影子。”第二天清晨,程砚声在书房接到律师电话。

沈清秋的保释手续已办妥,预计中午到家。他放下电话,走到窗前。雨停了,院子里积水映着灰白的天。安素的帆布包还放在育儿室外的椅子上,上面搭着一条干毛巾。

他没让人收走。上午十点,他敲开安素的房门。门开了。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裙,头发扎起,左手腕那道疤露在外面。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里面是残存的设计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