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汐念华《死去的妹妹是我自己》最新章节阅读_(死去的妹妹是我自己)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01 诅咒重现我叫林默。曾是婚纱摄影师。现在,人们更熟悉我的另一个绰号,“地狱摄影师”。我被软禁在这座顶层公寓,脚踝上那个冰冷的电子镣铐,无时无刻不在向监控中心通报我的坐标。窗外是璀璨的都市,与我无关。三年前,诅咒降临。
我镜头下的第一对新人,李浩与张薇,蜜月途中离奇蒸发。警方耗费半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终归为意外。半年后,是第二对。商界精英与他的名媛妻子,在自家别墅内凭空消失。门窗完好,毫无打斗迹象,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从世上抹掉了。
恐慌开始滋生。媒体给我扣上了“不祥之人”的帽子。我的工作室,再无人问津。一年后,第三对。一对高调的艺术家情侣,宣称要用爱击碎诅咒,执意由我拍摄。他们在庆祝派对上,双双失踪。全城哗然。我成了恶魔的化身。特殊调查部门的陈队亲自将我带走。
他们找不到任何我涉案的物证,也无法解释这种超自然现象,最后只能采取这种办法,将我彻底隔离。他们笃信,只要我不再触碰相机,诅咒便会终结。整整十八个月,吃饭,睡觉,凝望窗外的车流,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甚至连手机的摄像头都被物理封死。
我原以为自己的人生将在无尽的孤寂与悔恨中腐烂。今晚,一切都变了。
墙上的电视正播报晚间新闻,女主播用平铺直叙的语调念着稿子:“本市今晚发生一起诡异失踪案,新婚夫妇王博与刘倩于晚七点,在自家小区地下车库失踪。据悉,两人上月完婚,现场监控在七点零三分出现五分钟信号中断,恢复后,车辆仍在,人已不见……”我的心脏骤然抽紧。女主播继续报道:“此次失踪案的细节,与三年前的‘摄影师诅咒’案高度吻合,已引发公众热议……”画面上,切出了失踪夫妇的婚纱照。那光影,那构图,那捕捉人物情绪的独特手法……那种浸染着忧郁和宿命感的“林氏风格”,我化成灰都认得。
可那张照片,不是我拍的。我被囚禁在此十八个月,双手早已生疏僵硬,快门的感觉都快要淡忘。我从沙发上弹起,冲到落地窗前,死死盯着那片霓虹闪烁的世界。
我没有碰相机。我被锁在这里。悲剧却没有停止。那凶手究竟是谁。这个模仿者,他延续的不是诅咒,而是我的生机。他用一场新的罪恶,给了我洗刷冤屈的契机。
我低头审视脚踝上镣铐,冰冷的金属质感,第一次让我感到踏实。
这是我最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和钥匙转动的声音响起。陈队来了。
好戏,该开场了。02 完美不在场门被猛地推开,身着黑色风衣的陈队携着一身寒气闯入。
“林默。”他的嗓音如同冰锥,“你最好给我个说法。”我平静地转身,迎上他的视线。
他双目布满血丝,显然是刚从现场赶来。那目光里交织着怒火、困惑,还有一丝他自己都不愿正视的动摇。“什么说法。”我摊开手,示意脚上的镣铐,又指了指遍布房间的监控探头:“我在这里,十八个月,二十四小时监控,分秒不差。陈队,我的解释,不就在你的屏幕上吗。”陈队死死地盯着我。“少耍花招。你一定有同伙。
或者用了什么我不知道的鬼蜮伎俩。”“伎俩。”我笑了,笑声干涩:“三年前,你们把我的工作室掘地三尺,我所有的电子设备被拆成零件,我的人际网络被你们过滤了上百遍。你们找到了什么。一颗螺丝钉吗。
”我的镇定似乎触怒了他。他箭步上前,一把揪住我的衣领,将我顶在落地窗上。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又发生了。照片的风格,失踪的手法,和过去如出一辙。
”他低吼着。“这正是我要问你的,陈队。”我任由他抓着,声音却异常清晰,“你把我关在这里,向全世界宣告我是恶魔。如今,恶魔被锁在笼中,外面的世界却依然有鬼魅游荡。你是不是该想一想,你抓的人,到底对不对。
”他的手劲微松。我的话,刺中他的痛处。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个经验老到的刑警,最无法容忍的,就是出现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案件。而我,就是他职业生涯里最大的那个谜团。“把过去七十二小时的监控调出来。一秒都不能漏。
”陈队松开我,对身后的警员下令。“是。”侧墙大屏幕亮起,开始高速播放我过去三天的录像。吃饭、睡觉、看书、发呆,单调乏味,如同设定好的程序。
陈队站着,纹丝不动地注视着屏幕。一个多小时后,录像播完。
一名技术警员上前低声汇报:“陈队,所有监控数据核对完毕,无任何异常。
电子脚镣的数据也表明,林先生在此期间,活动范围未超出本房间。所有对外通讯皆被屏蔽,他未与外界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联络。”完美的不在场证明。铁证如山。陈队的肩膀塌了下去,他疲惫揉着眉心。三年的执念,此刻被冰冷事实击得粉碎。倘若我并非元凶,那他这三年,究竟在做什么。“会不会……是个模仿犯。”他身后一个年轻警员小声猜测。“模仿犯。
”陈队冷笑,满是讥讽,“模仿风格。好,世上不缺才华横溢的摄影师。可模仿失踪手法。
在严密监控下让两个大活人凭空消失。你告诉我怎么模仿。这是幻术吗。
”年轻警员立刻噤声。房间再度陷入死寂。我缓缓走到陈队面前,我们的位置,似乎发生了对调。我成了审视者,而他,是那头迷途的困兽。“陈队,”我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现在,你是否能考虑另一种可能。”“什么可能。”他抬起头,目光复杂。
“我不是你的犯人,而是你的……顾问。”我凝视着他的眼睛,“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这个‘魔鬼’的人,除了他自己,便只有我。你需要我,帮你抓住他。
”陈队没有立即作答。他看着我,神情里有挣扎,有不甘,有执法者的尊严。但更多的,是被逼入绝境的无奈。他被我说服了。因为除了信任我,他已别无选择。这个新的凶手,用一场完美的犯罪,将我们二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03 不可能的犯罪陈队最终应允了我的提议,但条件极为严苛。我不得离开公寓,所有案卷资料以电子版传送,我们的沟通必须全程录音录像。言下之意,我仍是头号嫌疑人.只是从“主犯”降级为“有利用价值的知情人”。我不在乎。
只要能接触到案件,对我而言就是胜利。接下来的一周,我贪婪吸收着关于新案件的一切。
受害者王博和刘倩的资料、社交网络、失踪前的全部行踪,我反复研究。那张婚纱照,我更是放大到像素级别,企图找出丝毫破绽。一无所获。这个模仿者,简直是我的影子。
他对光影的运用,对构图的掌控,甚至后期调色的微小习惯,都与我别无二致。更可怕的是,照片的原始数据里没有任何可供追溯的设备信息,干净得像是凭空生成的。
陈队那边也陷入僵局。他们勘察了地下车库的每一寸,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却找不到除夫妇二人外的任何痕迹。消失的五分钟监控,无法修复。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第二个“不可能”发生了。又一对新人失踪。这次的受害者是一对准夫妇,男方是律师,女方是医生,身边二十四小时都有便衣警员跟随。失踪地点,在女方工作的医院,她值夜班的独立休息室。当晚,男方来送宵夜,两人一同进入休息室。门口有两名警察看守,走廊的监控探头正对房门,一切正常。从晚上十点两人进入,到次日早上八点,整整十个小时,门未开启,监控里也无人进出。可当同事刷开门禁,里面空无一人。
窗户从内部反锁,无丝毫撬动痕迹。桌上的宵夜尚有余温,仿佛主人刚刚离开。两个大活人,在两名警察的眼皮底下,于一个密闭房间内,再度人间蒸发。消息传来时,我正与陈队视频通话。他那边一片嘈杂,显然就在现场。我能清晰地看到,他握着通话设备的手在微颤。“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他喃喃自语,目光涣散。
这次的冲击,远胜上次。地下车库的监控缺失尚可用技术故障搪塞,那么这次,在人力与设备双重监视下的完美密室失踪案,则彻底打败了他们的刑侦体系。
“这不是人能做到的……”视频里,一个年轻警员的声音带着哭腔。恐慌在他们内部蔓延。
我看着屏幕上那个密室的勘察照片,心脏却在狂跳。三年前失踪的第三对艺术家情侣,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手法,升级了。凶手在挑衅,用一种近乎炫耀的方式,宣告规则对他无效。“林默,”陈队突然叫我,透过摄像头死死盯着我,声音沙哑:“你……你以前是怎么做到的。”他问出这句话,代表他内心的防线已经崩溃。
他开始怀疑,这世上或许真有他无法理解的力量。我摇摇头,苦笑:“如果我知道,我就不会在这里了。”我顿了顿,继续说:“陈队,现在不该纠结于‘如何做到’。
我们该问,‘为什么是他们’。这个凶手,他的目标选择绝非偶然。第一对,第二对,加上我之前的三对,他们之间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共同点。这才是破局的关键。
”我的话像一根针,刺破了现场的混乱。陈队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凝聚。
纠结于无法理解的犯罪手法,只会让他们原地打转。必须找到凶手的动机。“查。
”他对着身边的人吼,“把这五对人,不,是十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天都给我翻出来。
我要知道他们吃过几碗饭。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命令下达,所有人立刻行动。而我,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陈队下令时,一个转瞬即逝的念头。
他不仅在查受害者,也在查我。他想知道,这十个人的人生轨迹,是否与我林默,有过不为人知的交集。这个念头令我不寒而栗。因为我心里清楚,我确实藏着一个秘密。
一个关于第一对失踪者,李浩和张薇的秘密。我不敢想,倘若这个秘密被挖出,等待我的,会是什么。04 虚假的告白警方的效率惊人。在国家机器面前,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五对新人的海量资料涌入电脑。我将自己反锁,不眠不休进行交叉比对。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家庭背景各异,社交圈几乎没有重叠。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拍了婚纱照,然后离奇失踪。
这根本不是线索,是诅咒本身。就在我快要被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逼疯时,一个意外的突破口出现了。警方通过对那张模仿我的婚纱照进行底层数据分析,虽然没找到相机信息,却在网络传播的路径上,捕获到一个微弱的信号源。
信号经过多次跳转加密,最终被技术专家锁定在城南一间老式公寓。陈队亲自带队,破门而入。屋里,坐着一个我无比熟悉的身影。苏晴。我曾经最得意的摄影助理。
她似乎早料到警察会来,没有丝毫慌乱,甚至给他们泡了茶。屋子一尘不染,墙上挂满了她模仿我风格拍摄的作品,其中最大的一幅,正是最新失踪的那对律师和医生的婚纱照。面对审问,苏晴供认不讳。“是我做的。”她说,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王博和刘倩,还有高律师和孙医生,都是我让他们消失的。
”这个消息通过陈队的加密通讯传来,我整个人都愣住。苏晴。那个跟在我身后,怯生生叫我“林老师”的小姑娘。她怎么可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视频里,陈队的声音充满压迫感。苏晴抬起头,露出一抹诡异的微笑:“因为林老师是无辜的。
你们根本不懂他的艺术。他的作品,需要用灵魂去完成。当新人的爱达到巅峰时,将他们定格在永恒,这是艺术的升华。你们把他关起来,是在扼杀艺术。所以,我必须延续他的艺术。”这番疯言疯语让在场所有警察都皱起眉头。“你是怎么做到的。
”陈队追问核心问题,“你是怎么让两个大活人凭空消失的。”苏晴笑了,摇头:“这是我和老师之间的秘密。艺术的手法,不可言说。”她什么都承认,唯独对作案手法闭口不谈,只用一些神神叨叨的“艺术论”来搪塞。案子似乎破了。
一个偏执的模仿犯,为了维护偶像的“艺术”,犯下罪行。这个理由虽然疯狂,在逻辑上却能自洽。只有我,看着屏幕上苏晴的脸,感到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陈队把审讯室的实时监控画面切给了我。“你怎么看。”他问。我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屏幕里的苏晴。她坐在审讯椅上,双手被铐,脸上却依然挂着那种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圣洁的微笑。她在为一个真正的魔鬼背锅。“她在说谎。”我开口,声音沙哑。
“我知道。”陈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的供词漏洞百出,更像在背诵一篇稿子。但是,林默,我们没有证据。现场所有物证都指向她,她自己也认罪。按程序,我们只能认定她为凶手。”“不,你有证据。”我摇了摇头,“只是你没看到。”“什么。
”“她的眼睛。”我凑近屏幕,“陈队,你看她的眼睛。她说崇拜我,说在延续我的艺术。
那她的目光里应该有狂热,有痴迷,有那种为了信仰不顾一切的疯劲儿。但是我没有看到。
”我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我在她的眼睛里,只看到了两样东西。”“畏惧,和解脱。
”“她在害怕某个东西,害怕到了愿意用自己的命去顶罪。而当她认罪后,她反而解脱了。
她在用自己的毁灭,去保护一个让她无比畏惧的存在。”我的话让陈队陷入长久的沉默。
他反复回看着录像,眉头紧锁。苏晴不是真凶,她只是一枚被推到台前的棋子。
那个藏在她身后的,真正的魔鬼,此刻一定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欣赏着我们所有人的困惑与无能。苏晴,就是他抛出来混淆视线的烟雾弹。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不符合他之前高调炫技的风格。除非……我们的调查,已经开始触及到某个让他感到不安的核心了。是什么。是我们对受害者关系的排查吗。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渐渐成形。05 凤凰图腾苏晴被收押,案件表面上已经告破。但我和陈队都清楚,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凶手,正利用苏晴这块挡箭牌,为自己争取时间。“他到底在怕什么。”陈队的办公室里,烟雾弥漫。我也同样一夜未眠。那个可怕的念头,让我坐立不安。“陈队,把所有失踪新人的婚纱照,原始分辨率的电子版,全部传给我。”我对通话器说。
“你看过了,什么都没有。”“不,这次不一样。”我的声音异常坚决,“以前我是从摄影师的角度看,看构图,看光影。这一次,我要从一个……罪犯的角度看。
”陈队没有多问,几分钟后,加密文件传来。一共五组照片,包括我拍的三组,和模仿者拍的两组。我将它们全部导入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一张张地过。
我的眼睛如同高精度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个像素点。时间流逝,窗外天色由黑转白,又由白转黑。眼睛干涩刺痛,大脑也因过度运转而嗡嗡作响。就在我快要放弃时,一张照片让我停了下来。那是第一对失踪者,李浩和张薇的海边合影。照片右下角,礁石的阴影里,有一个极其不起眼的痕迹。它太小了,小到像一个镜头上的污点,在之前的排查中被所有人忽略了。我立刻将那个区域放大到极限。那不是污点。
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无数细微线条构成的图案,像一个化学反应后留下的烙印。
图案的核心,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我的心脏疯狂地跳动。
我立刻调出第二对、第三对……直到第五对新人的所有照片。在每一组照片中,我都找到了一张,且仅有一张照片,在同样隐蔽的位置,藏着同一个凤凰图腾。
这个发现让我浑身颤栗。这不是巧合。这是凶手留下的签名,一个骄傲又隐秘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