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重生后,我把疯批反派养成了舔狗李昊陆寻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重生后,我把疯批反派养成了舔狗(李昊陆寻)

时间: 2025-09-17 08:34:18 

天宝十三载公元 754 年,深秋的寒意已浸透江淮大地。连日的阴雨刚歇,铅灰色的云层却仍低悬在天际,将秋浦河的水面压得愈发沉郁。

河风裹挟着水汽与枯草的气息,掠过两岸稀疏的芦苇荡,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是大地在低声叹息。一艘乌篷船划破粼粼波光,船头挂着的旧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了些许暮色,缓慢地朝着秋浦古镇的码头泊去。

船头立着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男子,长衫的料子是蜀地特产的细麻布,虽浆洗得有些发白,边角却依旧齐整,只是在袖口与下摆处,沾了些旅途的风尘与泥点。他身形挺拔,即便因年岁增长微微有些佝偻,却仍难掩一身清隽之气。男子两鬓已如霜雪般斑白,额前的发丝被风吹得散乱,遮住了些许皱纹,可那双眼睛,却依旧像寒夜中的星辰,明亮而锐利,仿佛能穿透这沉沉暮色,望透世间百态。他便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 —— 那个写下 “飞流直下三千尺”“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诗仙,此刻正孑然一身,漂泊在这秋浦河畔。“先生,秋浦到了。

” 船夫的声音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打破了夜的寂静。船夫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这一路载着李白从宣州而来,早已听闻这位先生便是名满天下的李太白,说话时难免带着几分恭敬。李白微微颔首,抬手将额前散乱的发丝捋到耳后,指尖触到鬓角的白发,心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

他伸出手,拂去衣袖上的风尘,指尖传来麻布粗糙的触感,这触感提醒着他,如今的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少年郎了。目光越过船夫的肩头,望向岸边那片隐约可见的灯火。夜色渐浓,秋浦古镇的灯火如散落的碎星,点缀在黑沉沉的街巷间,偶尔有几声犬吠或人的吆喝声从风中传来,模糊而遥远,却让这寂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烟火气。此处便是秋浦,这个在他诗友的书信中屡屡被提及的地方 —— 友人曾说秋浦有 “水如碧玉山如黛”,有 “红泥小火炉”,有 “醉里乾坤大” 的酒坊。

重生后,我把疯批反派养成了舔狗李昊陆寻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重生后,我把疯批反派养成了舔狗(李昊陆寻)

李白曾无数次在梦中想象过秋浦的模样,可当它真正出现在眼前时,却比想象中多了几分萧瑟与沧桑。乌篷船缓缓靠岸,船夫熟练地将船绳系在码头的木桩上,又搭了一块木板在船身与码头之间,回身对李白道:“先生,慢些走。

这码头的青石板被雨水泡透了,滑得很。” 李白道了声谢,提起脚边的旧布包袱 —— 包袱里装着他的笔墨纸砚、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本翻得卷了边的《昭明文选》—— 小心翼翼地踏上木板。刚踏上岸边的青石板路,凉意便透过薄薄的鞋底传来,顺着脚踝往上蔓延,让李白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拢了拢长衫的领口,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古镇。码头旁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湿滑而油腻,显然是常年有人踩踏所致。石阶尽头是一条狭窄的街巷,街巷两旁的房屋大多是青砖黛瓦的江南民居,墙面上爬满了枯萎的藤蔓,几扇紧闭的木门上,贴着早已褪色的春联,依稀能辨认出 “丰年”“吉祥” 的字样。

街边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门板上挂着的幌子在风中耷拉着,只有几家酒肆还亮着昏黄的灯光,从半开的门缝里飘出阵阵酒香。

那酒香混杂着粮食的醇厚与酒曲的微甜,顺着风钻进李白的鼻腔 —— 他本就嗜酒,一生与酒为伴,得意时 “会须一饮三百杯”,失意时 “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香气像是有魔力一般,让他疲惫的身躯瞬间有了力气,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朝着最近的一家酒肆走去。这家酒肆的门楣上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用隶书刻着 “秋浦酒坊” 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只是招牌边缘已有些磨损,漆皮也脱落了不少,看得出有些年头了。李白推开半掩的木门,“吱呀” 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店家,打一壶好酒,再来两碟小菜。

” 李白刚一进店,便高声说道,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蜀地口音,瞬间驱散了店内的沉闷。

店内的空间不大,摆着四张方桌,桌凳都是质朴的原木色,桌面上有些许酒渍与划痕,却擦拭得干干净净。墙角燃着一个小小的炭炉,炉上坐着一把铜壶,“咕嘟咕嘟” 地冒着热气,让店内充满了暖意。听到声音,从里间走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他身着青色短褂,腰间系着一条白布围裙,头发已有些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十分温和。这便是酒坊的掌柜,姓王,镇上的人都叫他王掌柜。王掌柜见李白气度不凡 —— 虽衣着朴素,却难掩一身书卷气,尤其是那双眼睛,明亮而深邃 —— 连忙热情地迎了上来,脸上堆起笑容:“客官里边请!您要是不嫌弃,就坐炉边吧,暖和些。”李白点了点头,走到炭炉旁的方桌前坐下,将包袱放在桌角。王掌柜麻利地擦了擦桌子,又给李白倒了一杯热水:“客官,您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我们这秋浦酒,可是本地的特产,用秋浦河的水、本地种的高粱和糯米酿的,陈了三年才出窖,您尝了保管满意!”“哦?

那我可要好好尝尝。” 李白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热水,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驱散了不少寒意,他笑着说道,“我听闻秋浦的酒,是‘一杯解千愁’,今日倒要试试是不是真的。”王掌柜哈哈一笑:“客官说笑了,解千愁不敢说,但暖身子、舒心意,那是肯定的。您稍等,我这就给您取酒、备菜。” 说着,便转身走进了里间。不一会儿,王掌柜端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放着一壶酒、两个小菜。酒壶是粗陶烧制的,壶身上刻着简单的花纹,酒液清澈,透过壶壁能看到淡淡的琥珀色。小菜一碟是凉拌木耳,木耳脆嫩,拌着香油与醋,清爽可口;另一碟是酱牛肉,牛肉切得厚薄均匀,色泽红润,散发着浓郁的酱香。

李白拿起酒壶,给自己斟满一杯,酒液倒入杯中,发出 “哗啦啦” 的轻响,酒香瞬间在鼻尖散开,醇厚而绵长。他端起酒杯,先凑到鼻尖闻了闻,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酒香 —— 有高粱的醇厚,有糯米的清甜,还有一丝秋浦河水特有的清冽,仿佛将秋浦的山水都酿进了这杯酒里。随后,李白仰头一饮而尽。酒液入口,先是微辣,随即便是浓郁的酒香在口中散开,带着一丝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腹中,瞬间驱散了四肢百骸的寒意,连带着旅途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他放下酒杯,忍不住赞叹道:“好酒!果然名不虚传!这酒醇厚而不烈,绵柔而回甘,比我在长安喝的御酒还要多几分野趣。”王掌柜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客官过奖了!

这秋浦酒啊,就像我们秋浦人,实在、醇厚,不张扬。客官看着面生,不像是本地人吧?

”李白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缓缓说道:“我自蜀地而来,四处游历,先是去了宣州,又从宣州顺流而下,今日偶然经过此地。算起来,我这一路漂泊,已有数年了。”“原来是远方来的贵客。” 王掌柜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也低沉了几分,“如今这世道不太平,能像客官这般逍遥自在地游历,也算是一种福气了。”李白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他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杯中晃动的酒液上,酒液中倒映着他的影子,鬓角的白发格外清晰。逍遥自在?

他又何尝不想逍遥自在,可现实的种种牵绊,却让他始终无法真正释怀。他想起自己年少时,胸怀大志,渴望能辅佐明君,建功立业,“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可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却依旧一事无成 —— 在长安时,虽曾得到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可终究只是个 “词臣”,只能写些 “云想衣裳花想容” 的诗句,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离开长安,四处漂泊,曾投靠过永王李璘,本想辅佐永王平定叛乱,却没想到卷入了皇室争斗,险些丢了性命,最后虽被赦免,却也成了朝廷的 “罪臣”,再也无法踏入仕途。这些年来,他四处游历,看似逍遥,实则是在逃避 —— 逃避自己的理想,逃避现实的残酷,逃避世人的眼光。他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试图用酒精来掩盖心中的苦涩,可那苦涩却像藤蔓一样,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酒过三巡,李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他放下酒壶,向王掌柜询问起秋浦的风土人情:“王掌柜,我听闻秋浦风景秀丽,不知都有哪些好去处?还有本地的百姓,平日里都以何为生?”王掌柜见李白兴致颇高,便也打开了话匣子,细细地向他介绍起来:“客官您有所不知,我们秋浦啊,虽小,却是个好地方。要说风景,那秋浦河两岸的山,春天是青的,夏天是绿的,到了秋天,就变成红的、黄的,像一幅画一样。还有那仰天堂,在山顶上,站在上面能看到整个秋浦河,日出日落的时候,那景色,绝了!”“至于百姓的生计,” 王掌柜顿了顿,语气又低沉了些,“大多是靠采矿为生。我们秋浦地下有铜矿、铁矿,还有些银矿,镇上的男人,十有八九都在矿上干活。还有些人,靠捕鱼、种庄稼过活,只是这几年天不遂人愿,要么旱,要么涝,庄稼收成不好,日子也不好过。

”李白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了点头,心中却泛起一丝感慨。他想起自己在蜀地时,也曾见过采矿的百姓,他们大多生活困苦,却依旧勤勤恳恳地劳作。可如今,连这江南水乡的百姓,日子也这般艰难,可见这天下,早已不是玄宗初年那个 “开元盛世” 了。夜深了,窗外的月色渐渐明亮起来,透过窗户洒在店内的地面上,形成一片淡淡的银辉。酒坊里的客人渐渐散去,只剩下李白和王掌柜两人。王掌柜收拾着其他桌子上的杯碟,李白则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听着秋浦河潺潺的流水声 —— 那流水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又像是在叹息着什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愁绪,这愁绪比秋夜的寒意更甚,比杯中的酒更烈,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拿起酒壶,又给自己斟满一杯,酒液溢出杯口,顺着杯壁流下,滴在桌面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酒渍。他缓缓说道:“秋浦虽好,山清水秀,酒醇菜香,却也难解我心中之愁啊。”王掌柜收拾完桌子,走过来坐在李白对面,拿起桌上的热水壶,给李白添了些热水,温和地说道:“客官,我看您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不如意之事,就像这秋浦河,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也会波涛汹涌,可不管怎样,它终究会向前流去。不如放宽心,明日我正好没事,带您去秋浦的各处走走,看看这里的美景,或许能让您的心情好些。”李白抬起头,望着王掌柜温和的眼神,那眼神中没有丝毫的功利与算计,只有纯粹的善意。他心中一暖,这些年来,他见惯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人的趋炎附势,这样纯粹的善意,已经许久没有感受到了。

他感激地看了王掌柜一眼,点了点头:“那就多谢王掌柜了。”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秋浦河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像是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

王掌柜便如约来到了李白的住处 —— 李白昨晚在酒坊附近找了一家小小的客栈,客栈虽简陋,却干净整洁。两人在客栈旁的早点铺吃了早饭,早点是江南特有的米糕和豆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