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掌管财政大权后,送全家上西天(手镯土豆)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婆婆掌管财政大权后,送全家上西天手镯土豆
时间: 2025-09-17 08:26:13
我人生中学会辨认的第一种毒药,是一种花。
在我家花园那个背光的角落,母亲种了一小片特殊的观赏罂粟。
它们的花瓣是深邃的、接近黑色的天鹅绒质感,花心却浸着一种浓重到化不开的紫红色。
那种美,带着一种不安的侵略性,沉甸甸的花头总是低垂着,像凝固的血滴,也像一句不肯说出口的、暗紫色的叹息。
她精准地剪下饱满的蒴果时,会用那种平静无波的语调对我说,“最迷人的东西,往往最危险。
但也最有用,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如何提炼,以及,精确地控制剂量。”
那是我童年里,关于“危险”和“利用”的启蒙教育。
无声无息,却像植物的根系一样,渗透进生活的土壤里。
就像父亲书房里雪茄和旧书混合的气味,代表着一种沉稳的、坚实的力量;就像母亲在电脑屏幕前,看着股市起伏的K线图,眉头微蹙又最终舒展时,脸上那抹转瞬即逝的、一切尽在掌握的满足感。
我的家庭提供给我和哥哥苏睿的,是一种无需对外张扬的底气。
它意味着选择的权利和犯错的空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托举——正如我的名字,苏润。
他们期望我温和、有内涵,也有自己的力量。
时间倏忽而过。
2023年秋天,我十八岁,独自站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
空气里弥漫着陌生香氛的味道。
我拒绝了父亲让分公司同事来接机的安排,自己叫了车。
两个巨大的、磨砂钛灰色的Rimowa行李箱跟在我身后。
这是母亲送的毕业礼物,品牌经典,质量上乘,但款式低调,不过分惹眼。
它们安静地滑过光洁的地面,像两匹被驯服了的、沉默的怪兽。
车行驶在通往帕洛阿尔托的高速公路上。
司机是个热情的华裔大叔,试图和我聊天。
我微笑着简短应和,大部分时间看着窗外。
加州的阳光猛烈而首接,晒得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远处的山丘呈现出一种干燥的金黄色。
这一切,与北京夏末那种温润的、被精心规划过的绿意,与我家里那个总是湿度恰到好处的花园,截然不同。
我申请的专业是艺术史,辅修设计。
对珠宝的兴趣源于对那些微小而永恒的光芒的喜爱。
但母亲很早之前就说过:“了解宝石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权力流转,比学会切割镶嵌更重要。
知识,是最好的杠杆。”
她总是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用最实际的方式表达出来。
公寓是单人间,大约十五平米,简单,干净。
最大的优点是窗外有一棵高大的蓝花楹,羽状的叶子层层叠叠,正在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期。
我打开行李箱,最先拿出来的不是衣服,而是一个小小的密封玻璃罐。
里面是母亲帮我晒干的薰衣草和迷迭香,来自我家花园。
我把罐子放在床头,然后才开始井井有条地整理衣物、书籍和素描本。
让一切物品待在它应该在的位置,这几乎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母亲从我学会自己收拾玩具起,就强调“物归其位,心才有序”。
傍晚时分,我骑着刚收的二手自行车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转。
夕阳把胡佛塔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枚巨大的时针。
几个学生坐在草地上聊天、大笑,他们的声音被风吹过来,断断续续,听得并不真切。
一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像一件湿冷的衣服,悄无声息地贴上了我的皮肤。
我停下车,给陈默发消息:”到了,都安顿好了。
你那边怎么样?
“他几乎秒回:”刚下课,正准备去机车社看看。
一切都好?
“后面跟了个小狗探头的表情包。
”都好。
“我微笑打字,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就是有点想你。
“ ”我也是。
“他回得很快,”等你回来。
“陈默,我的男朋友。
我们在一次高中生科创比赛上认识,他是对方学校的队长,带着他的组员,用最基础的元件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做出了一个让评委都惊讶的智能循迹模型。
他讲解方案的时候,眼神专注得发亮,手指尖还沾着一点没洗干净的焊锡,却灵活地在电路板之间指点跳跃。
那一刻,他身上有种纯粹而热烈的光亮,清晰地吸引了我。
他家境普通,父母都是西北某小城的中学老师。
我知道母亲得知后,那双善于计算和评估的眼睛里,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易察觉的考量。
但她最终什么也没多说,只是后来某次家庭晚餐时,状似无意地提起:“润润,人生很长,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最重要。”
父亲的态度更首接些,他见过陈默一次,后来对我说:“小伙子眼神清亮,有股韧劲,是块好材料。
不错。”
异地恋是我们一开始就心知肚明的结局。
他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攻读他喜欢的车辆工程。
而我来了这里。
离别的那个晚上,我们在我家小区外那条栽满了银杏树的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很久。
他最后用力地抱了抱我,下巴抵在我头顶,声音有点发哽:“润润,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别……别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给打跑了。”
我当时笑出了声,心里却酸涩得厉害。
“才不会。
你也是,别光顾着搞你的发明,忘了吃饭。”
此刻,隔着整个太平洋和十五个小时的时差,那点熟悉的酸涩又隐隐约约地泛了上来。
我深吸了一口加州傍晚干燥的空气,把这点情绪按了下去。
情绪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行动可以。
我开始盘算着这个周末就去市区转转,给他挑一份合适的礼物寄回去。
第二天,我去系里报到,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买了些日用品。
利用下午的空隙,我独自去了一趟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站在一幅巨大的马克·罗斯科的色域画前,那些朦胧而巨大、边界模糊的色块仿佛拥有某种吸力,要将观者的心神整个攫取进去。
我忽然毫无预兆地想起母亲培育的那些深色罂粟,它们同样是以强烈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对人施加着一种精神上的影响。
下午回到宿舍,邮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封新邮件。
是母亲发来的。
她转发了一个迪扬博物馆特展的邀请函链接,展览的主题是“权力与装饰:中世纪徽章与珠宝”。
她的附言一如既往地简洁:”策展人是你父亲一位朋友的女儿,若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电子门票附在下面。
注意安全。
“我总是能适时地收到这类信息。
恰到好处,从不强迫,永远为我预留充足的选择空间。
我回复:”谢谢妈妈,我会去看看的。
“回复完邮件,我拆开刚刚在楼下取的一个扁平的包裹。
寄件人一栏写着我哥哥的名字,苏睿。
拆开来看,里面是一本精装的《斯坦福校园建筑导览》和一盒包装精美的黑巧克力。
卡片上是他那手龙飞凤舞的字迹:”小润,熟悉地形是战略第一步。
记住,建筑是凝固的权力。
享受加州的阳光。
另:巧克力记得分给邻居,是快速破冰的有效工具。
——哥“我拿起那本建筑导览,随手翻了几页。
哥哥说话做事总是带着这种风格,一半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另一半则像是某种不经意的、隐晦的提示。
他把在伦敦政经学院学到的那种思维模式,不自觉地带到了日常生活里。
傍晚,我拆开那盒巧克力,挑了几块不同口味的,放在一个小碟子里,准备给隔壁房间的同学送过去。
打开门时,却意外地看到一个有点眼熟的身影正站在走廊尽头的窗户边打电话。
是昨天在校园里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男生,我记得他似乎叫凯文。
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棉质T恤和卡其色长裤,侧身对着我,眉头微微蹙着,正用流利的英语对着手机说着什么:“……结构荷载计算没有问题,但地基土壤的原始承重数据必须重新核对一次……对,不能有任何误差……”他似乎敏锐地察觉到我的目光,说着话的同时转过头来。
看到我端着碟子站在门口,他顿了一下,对着电话那头快速说了句“稍等”,然后用手捂住了话筒,朝我这边点了点头,嘴角牵起一个礼貌的、略带询问意味的微笑。
我举了举手里的巧克力碟子。
他眼睛弯了一下,指了指自己的手机,用口型无声地说:“谢谢。
等下?”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端着碟子又退回了房间。
一次非常短暂的接触,但他身上有种沉静而专注的气质,与周围那些还带着点儿新生躁动氛围的同学们不太一样。
那种气质,我在父亲公司里某些最得力、最受重用的叔叔阿姨身上看到过——那是那种对自己专业领域拥有绝对掌控力和信心后,所流露出的从容。
晚上和陈默视频通话。
他那边正是中午,背景音里是学校食堂特有的嘈杂人声。
他把摄像头对准自己的餐盘,抱怨食堂的土豆炖牛肉里“名副其实,只有一块牛肉,绝无虚假”。
我笑着把摄像头转向窗外,给他看那棵蓝花楹,现在己经零星开放了几串花朵,在夜色和宿舍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忧郁而神秘的蓝紫色。
“真好看,”他说,然后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背景的嘈杂仿佛也瞬间远去,“就是……离你太远了。”
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像是被轻轻戳了一下,刚想再说点什么,屏幕那端突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有人在喊他:“默哥!
社长找你!
好像是之前谈的那个拉赞助的事儿有戏了!”
陈默应了一声,匆忙把脸转回屏幕前,语速加快:“润润,我先去忙一下,晚点再跟你说啊!”
视频通话被突兀地挂断。
我看着屏幕上骤然消失的画面和自己小小的倒影,那句己经到了嘴边的、温柔的话,慢慢地沉淀了下去,化成一种微妙的、空落落的感觉。
我拿起桌上的素描本和铅笔,坐到窗前,开始画窗外那棵蓝花楹。
铅笔尖在纸面上沙沙地移动,勾勒着羽状复叶的轮廓和那些成串的、铃铛似的花朵。
我画得很仔细,很投入。
画着画着,我的笔尖忽然毫无征兆地顿住了。
下午收到的那本建筑导览……哥哥在卡片上写的“建筑是凝固的权力”…… 母亲邮件里那个关于“权力与装饰”的珠宝特展…… 我床头柜上那个来自家里花园、散发着镇静安神气息的干花香料罐…… 很多很多年前,母亲指着那些黑色罂粟,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语调对我说的话。”
最迷人的东西,往往最危险。
但也最有用,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如何提炼,以及,精确地控制剂量。
“铅笔的笔尖无意识地在画纸的角落重重地点了一下,留下一个深深的、小小的黑色印记。
像一颗被无意中埋下的、沉睡的、却蕴含着未知危险的种子。
我并不知道它未来会生长出什么。
但我隐约有一种感觉,这片看似优渥、平静、充满阳光的土壤,或许早己在不知不觉中,为它的萌发准备好了所需要的一切。
在我家花园那个背光的角落,母亲种了一小片特殊的观赏罂粟。
它们的花瓣是深邃的、接近黑色的天鹅绒质感,花心却浸着一种浓重到化不开的紫红色。
那种美,带着一种不安的侵略性,沉甸甸的花头总是低垂着,像凝固的血滴,也像一句不肯说出口的、暗紫色的叹息。
她精准地剪下饱满的蒴果时,会用那种平静无波的语调对我说,“最迷人的东西,往往最危险。
但也最有用,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如何提炼,以及,精确地控制剂量。”
那是我童年里,关于“危险”和“利用”的启蒙教育。
无声无息,却像植物的根系一样,渗透进生活的土壤里。
就像父亲书房里雪茄和旧书混合的气味,代表着一种沉稳的、坚实的力量;就像母亲在电脑屏幕前,看着股市起伏的K线图,眉头微蹙又最终舒展时,脸上那抹转瞬即逝的、一切尽在掌握的满足感。
我的家庭提供给我和哥哥苏睿的,是一种无需对外张扬的底气。
它意味着选择的权利和犯错的空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托举——正如我的名字,苏润。
他们期望我温和、有内涵,也有自己的力量。
时间倏忽而过。
2023年秋天,我十八岁,独自站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
空气里弥漫着陌生香氛的味道。
我拒绝了父亲让分公司同事来接机的安排,自己叫了车。
两个巨大的、磨砂钛灰色的Rimowa行李箱跟在我身后。
这是母亲送的毕业礼物,品牌经典,质量上乘,但款式低调,不过分惹眼。
它们安静地滑过光洁的地面,像两匹被驯服了的、沉默的怪兽。
车行驶在通往帕洛阿尔托的高速公路上。
司机是个热情的华裔大叔,试图和我聊天。
我微笑着简短应和,大部分时间看着窗外。
加州的阳光猛烈而首接,晒得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远处的山丘呈现出一种干燥的金黄色。
这一切,与北京夏末那种温润的、被精心规划过的绿意,与我家里那个总是湿度恰到好处的花园,截然不同。
我申请的专业是艺术史,辅修设计。
对珠宝的兴趣源于对那些微小而永恒的光芒的喜爱。
但母亲很早之前就说过:“了解宝石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权力流转,比学会切割镶嵌更重要。
知识,是最好的杠杆。”
她总是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用最实际的方式表达出来。
公寓是单人间,大约十五平米,简单,干净。
最大的优点是窗外有一棵高大的蓝花楹,羽状的叶子层层叠叠,正在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期。
我打开行李箱,最先拿出来的不是衣服,而是一个小小的密封玻璃罐。
里面是母亲帮我晒干的薰衣草和迷迭香,来自我家花园。
我把罐子放在床头,然后才开始井井有条地整理衣物、书籍和素描本。
让一切物品待在它应该在的位置,这几乎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母亲从我学会自己收拾玩具起,就强调“物归其位,心才有序”。
傍晚时分,我骑着刚收的二手自行车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转。
夕阳把胡佛塔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枚巨大的时针。
几个学生坐在草地上聊天、大笑,他们的声音被风吹过来,断断续续,听得并不真切。
一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像一件湿冷的衣服,悄无声息地贴上了我的皮肤。
我停下车,给陈默发消息:”到了,都安顿好了。
你那边怎么样?
“他几乎秒回:”刚下课,正准备去机车社看看。
一切都好?
“后面跟了个小狗探头的表情包。
”都好。
“我微笑打字,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就是有点想你。
“ ”我也是。
“他回得很快,”等你回来。
“陈默,我的男朋友。
我们在一次高中生科创比赛上认识,他是对方学校的队长,带着他的组员,用最基础的元件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做出了一个让评委都惊讶的智能循迹模型。
他讲解方案的时候,眼神专注得发亮,手指尖还沾着一点没洗干净的焊锡,却灵活地在电路板之间指点跳跃。
那一刻,他身上有种纯粹而热烈的光亮,清晰地吸引了我。
他家境普通,父母都是西北某小城的中学老师。
我知道母亲得知后,那双善于计算和评估的眼睛里,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易察觉的考量。
但她最终什么也没多说,只是后来某次家庭晚餐时,状似无意地提起:“润润,人生很长,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最重要。”
父亲的态度更首接些,他见过陈默一次,后来对我说:“小伙子眼神清亮,有股韧劲,是块好材料。
不错。”
异地恋是我们一开始就心知肚明的结局。
他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攻读他喜欢的车辆工程。
而我来了这里。
离别的那个晚上,我们在我家小区外那条栽满了银杏树的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很久。
他最后用力地抱了抱我,下巴抵在我头顶,声音有点发哽:“润润,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别……别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给打跑了。”
我当时笑出了声,心里却酸涩得厉害。
“才不会。
你也是,别光顾着搞你的发明,忘了吃饭。”
此刻,隔着整个太平洋和十五个小时的时差,那点熟悉的酸涩又隐隐约约地泛了上来。
我深吸了一口加州傍晚干燥的空气,把这点情绪按了下去。
情绪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行动可以。
我开始盘算着这个周末就去市区转转,给他挑一份合适的礼物寄回去。
第二天,我去系里报到,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买了些日用品。
利用下午的空隙,我独自去了一趟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站在一幅巨大的马克·罗斯科的色域画前,那些朦胧而巨大、边界模糊的色块仿佛拥有某种吸力,要将观者的心神整个攫取进去。
我忽然毫无预兆地想起母亲培育的那些深色罂粟,它们同样是以强烈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对人施加着一种精神上的影响。
下午回到宿舍,邮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封新邮件。
是母亲发来的。
她转发了一个迪扬博物馆特展的邀请函链接,展览的主题是“权力与装饰:中世纪徽章与珠宝”。
她的附言一如既往地简洁:”策展人是你父亲一位朋友的女儿,若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电子门票附在下面。
注意安全。
“我总是能适时地收到这类信息。
恰到好处,从不强迫,永远为我预留充足的选择空间。
我回复:”谢谢妈妈,我会去看看的。
“回复完邮件,我拆开刚刚在楼下取的一个扁平的包裹。
寄件人一栏写着我哥哥的名字,苏睿。
拆开来看,里面是一本精装的《斯坦福校园建筑导览》和一盒包装精美的黑巧克力。
卡片上是他那手龙飞凤舞的字迹:”小润,熟悉地形是战略第一步。
记住,建筑是凝固的权力。
享受加州的阳光。
另:巧克力记得分给邻居,是快速破冰的有效工具。
——哥“我拿起那本建筑导览,随手翻了几页。
哥哥说话做事总是带着这种风格,一半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另一半则像是某种不经意的、隐晦的提示。
他把在伦敦政经学院学到的那种思维模式,不自觉地带到了日常生活里。
傍晚,我拆开那盒巧克力,挑了几块不同口味的,放在一个小碟子里,准备给隔壁房间的同学送过去。
打开门时,却意外地看到一个有点眼熟的身影正站在走廊尽头的窗户边打电话。
是昨天在校园里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男生,我记得他似乎叫凯文。
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棉质T恤和卡其色长裤,侧身对着我,眉头微微蹙着,正用流利的英语对着手机说着什么:“……结构荷载计算没有问题,但地基土壤的原始承重数据必须重新核对一次……对,不能有任何误差……”他似乎敏锐地察觉到我的目光,说着话的同时转过头来。
看到我端着碟子站在门口,他顿了一下,对着电话那头快速说了句“稍等”,然后用手捂住了话筒,朝我这边点了点头,嘴角牵起一个礼貌的、略带询问意味的微笑。
我举了举手里的巧克力碟子。
他眼睛弯了一下,指了指自己的手机,用口型无声地说:“谢谢。
等下?”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端着碟子又退回了房间。
一次非常短暂的接触,但他身上有种沉静而专注的气质,与周围那些还带着点儿新生躁动氛围的同学们不太一样。
那种气质,我在父亲公司里某些最得力、最受重用的叔叔阿姨身上看到过——那是那种对自己专业领域拥有绝对掌控力和信心后,所流露出的从容。
晚上和陈默视频通话。
他那边正是中午,背景音里是学校食堂特有的嘈杂人声。
他把摄像头对准自己的餐盘,抱怨食堂的土豆炖牛肉里“名副其实,只有一块牛肉,绝无虚假”。
我笑着把摄像头转向窗外,给他看那棵蓝花楹,现在己经零星开放了几串花朵,在夜色和宿舍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忧郁而神秘的蓝紫色。
“真好看,”他说,然后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背景的嘈杂仿佛也瞬间远去,“就是……离你太远了。”
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像是被轻轻戳了一下,刚想再说点什么,屏幕那端突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有人在喊他:“默哥!
社长找你!
好像是之前谈的那个拉赞助的事儿有戏了!”
陈默应了一声,匆忙把脸转回屏幕前,语速加快:“润润,我先去忙一下,晚点再跟你说啊!”
视频通话被突兀地挂断。
我看着屏幕上骤然消失的画面和自己小小的倒影,那句己经到了嘴边的、温柔的话,慢慢地沉淀了下去,化成一种微妙的、空落落的感觉。
我拿起桌上的素描本和铅笔,坐到窗前,开始画窗外那棵蓝花楹。
铅笔尖在纸面上沙沙地移动,勾勒着羽状复叶的轮廓和那些成串的、铃铛似的花朵。
我画得很仔细,很投入。
画着画着,我的笔尖忽然毫无征兆地顿住了。
下午收到的那本建筑导览……哥哥在卡片上写的“建筑是凝固的权力”…… 母亲邮件里那个关于“权力与装饰”的珠宝特展…… 我床头柜上那个来自家里花园、散发着镇静安神气息的干花香料罐…… 很多很多年前,母亲指着那些黑色罂粟,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语调对我说的话。”
最迷人的东西,往往最危险。
但也最有用,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如何提炼,以及,精确地控制剂量。
“铅笔的笔尖无意识地在画纸的角落重重地点了一下,留下一个深深的、小小的黑色印记。
像一颗被无意中埋下的、沉睡的、却蕴含着未知危险的种子。
我并不知道它未来会生长出什么。
但我隐约有一种感觉,这片看似优渥、平静、充满阳光的土壤,或许早己在不知不觉中,为它的萌发准备好了所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