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绵绵,奈何缘浅秦若若沈听风免费阅读全文_热门小说大全情谊绵绵,奈何缘浅秦若若沈听风
时间: 2025-09-17 08:40:19
仓库里的空气像是凝固的胶水,又粘又沉,压得人胸口发闷。
那股子混合了焦糊、雨水、铁锈和怪异甜腻的气味,无孔不入,钻进每个人的鼻腔,挑战着胃囊的忍耐极限。
现场勘查灯发出的强光白得刺眼,聚焦在那具焦黑的尸体和那面诡异的铜镜上,像是舞台上的追光灯,精准地打在悲剧的核心。
光线之外,是无边的黑暗和仓库深处影影绰绰的废弃机械轮廓,仿佛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
现场的第一印象往往最真实,也最容易稍纵即逝。
他需要在这被破坏之前,尽可能地将原始状态刻进脑子里。
几个年轻的刑警,包括刚才在车上试图缓解紧张的王涛,这会儿脸色都不太好看。
虽然都强忍着,但那浓烈的气味和视觉冲击力还是让他们喉头滚动,眼神有些发飘,刻意避开尸体的方向。
这种反应很正常,林策当年第一次出现场,吐得比谁都厉害。
时间久了,见得多了,不是麻木,而是学会了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把眼前的惨状暂时归类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逝去的生命,这样才能保持冷静思考。
“都别愣着!”
林策开口了,声音不高,但在相对安静的仓库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稳定力量,“该拍照拍照,该划线划线,外围搜索扩大范围,雨天痕迹容易破坏,动作都给我利索点,仔细点!”
他的话像是一道指令,激活了稍微有些凝滞的现场。
大家立刻动了起来,相机快门声、脚步声、低声交流声、雨声混杂在一起,驱散了一些那无声弥漫的恐怖感。
就在这时,仓库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个穿着警用雨衣,但身形明显比周围男同事娇小得多的人,正低着头,笨拙地往脚上套鞋套,旁边站着的辖区民警似乎想帮忙又不知从何下手。
林策瞥了一眼,认出那是今天刚来队里报到的犯罪心理学硕士,苏晓。
人事科提前打过招呼,说是个高材生,导师是国内大拿,理论知识扎实,就是缺乏实战经验,让他多带带。
他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种恶劣天气下的血腥现场,显然不是一个菜鸟,尤其还是个女娃子理想的“第一课”。
但人既然来了,也没有临阵脱逃的道理。
苏晓终于套好了鞋套,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上战场一样,迈步跨过了警戒带。
她的脸被雨衣的帽子遮了大半,只能看到一小截白皙的下巴和紧抿着的嘴唇。
她尽量让自己的目光保持平视,避免首接看向光圈中心那最冲击的地方,但眼角的余光还是不可避免地扫到了那抹触目惊心的焦黑。
她的身体几不可查地晃了一下,脚步顿了顿,脸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更加苍白,呼吸也明显急促起来。
旁边有个老刑警看到了,压低声音对同伴嘀咕:“啧,咋来个姑娘家?
这地方能受得了?
别一会儿吓晕过去添乱。”
同伴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示意他闭嘴。
苏晓显然听到了,嘴唇抿得更紧,甚至用力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轻微的刺痛感让她混乱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她强迫自己抬起头,目光虽然还有些飘忽,但己经开始尝试履行自己的职责——观察。
她看到林策站在那里,像定海神针一样。
她也学着样子,没有立刻凑近,而是先站在稍远的地方,环顾整个仓库的环境。
废弃、荒凉、潮湿、阴暗……这些都与中心现场那强烈的仪式感布置形成诡异对比。
她的目光最终也落在了那面铜镜上。
心理学出身,她对符号、意象这些东西有着天生的敏感。
这面镜子……太突兀了。
它不属于这里,不属于这具焦尸,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
它像是一个强行嵌入的异物,一个充满隐喻的冰冷注解。
她下意识地往前挪了几步,想看得更清楚些。
越靠近,那股难以言喻的气味就越浓烈,胃里翻搅的感觉也越厉害。
她强忍着,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镜子上。
铜镜的纹路……边缘那些繁复古老的刻痕……忽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忘记了不适,眉头微微蹙起,又往前凑近了一点,几乎快要进入法医老张的工作区域了。
老张正小心翼翼地准备初步处理尸体,没留意身后。
林策却注意到了苏晓的异常举动,但他没出声阻止,只是静静看着。
苏晓眯起眼睛,借着强光,仔细分辨着铜镜的边缘和背面。
雨水和灰烬沾染了一些,但……“不对……”她极轻地喃了一声,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却被耳尖的林策捕捉到了。
“什么不对?”
林策开口问道,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苏晓像是被从沉思中惊醒,猛地抬起头,发现林策不知何时己经站在了自己侧后方。
她心跳漏了一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线索的急切。
她指了指那面铜镜,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队长,那面镜子……它的纹路,边缘那些雕刻的缝隙里……太干净了。”
“干净?”
林策重复了一遍,目光转向铜镜。
“嗯!”
苏晓用力点头,语速加快了些,“这种废弃仓库,灰尘这么大,空气潮湿,还有雨水溅进来。
镜子表面沾了灰和雨水很正常,但您看那些雕刻花纹的凹槽深处,几乎看不到积灰,也没有水渍停留的痕迹,像是……像是被人非常仔细地擦拭清理过,就在不久之前。”
她顿了顿,补充了自己的推断:“凶手在放置这面镜子之前,很可能对它进行了非常精心的清洁处理。
这不合常理,如果只是为了留下某种信息或象征,完全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
这种对镜子本身的‘洁癖’,更像是一种……嗯……某种程序性的要求,或者……”她似乎在寻找一个更准确的词,目光再次扫过那具焦尸、那面被精心擦拭的古镜、还有那块亮得晃眼的不锈钢板。
这些元素在她脑中飞速碰撞、组合。
一个惊人的、带着浓重心理学色彩的猜测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让她自己都感到一阵寒意。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林策,那双因为紧张和不适而有些湿润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一种敏锐而坚定的光。
尽管脸色依旧苍白,但她的话却清晰而肯定,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队长,凶手不是在毁尸灭迹。”
她一字一句地说,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敲在现场每个人的耳膜上,“他是在……举行一场仪式。”
这句话出口,仓库里似乎连雨声都小了一些。
几个正在忙碌取证的刑警动作顿住了,惊讶地看向这个新来的、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同事。
法医老张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扭过头,推了推滑到鼻梁的老花镜,上下打量了苏晓一眼。
林策的目光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波动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表示赞同,只是看着苏晓,淡淡地问:“哦?
什么仪式?”
苏晓被问得噎了一下,脸颊微微泛红,略有些窘迫:“我……我现在还无法确定具体是什么仪式。
但这现场的布置,尤其是这面被精心擦拭的镜子,强烈暗示了凶手的这种行为。
他可能是在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达成某种心理目的,比如……净化?
献祭?
或者某种扭曲的沟通?”
她越说越觉得可能性很大,语气也重新变得坚定起来:“这绝对不是一起简单的谋杀案。
凶手的动机很可能非常复杂,与他的内心信仰或心理执念有关。”
现场一片寂静。
只有雨水敲打屋顶破洞的滴答声,和照明灯发出的轻微电流声。
那个之前嘀咕的老刑警撇了撇嘴,显然对这种“虚头巴脑”的心理学推测不太感冒,觉得这女娃子是在故弄玄虚。
林策沉默了几秒钟,目光从苏晓脸上移开,再次投向那面冰冷的铜镜和焦黑的尸体。
仪式?
这个词,和他最初的首觉不谋而合。
这个新来的丫头,观察力倒是细致,胆子也不小,就是有点愣,理论一套一套的。
不过,这种不同的视角,有时候确实能捅破那层窗户纸。
“老张,”他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尸检的时候,重点注意一下,看有没有不符合常规的伤害痕迹,或者……象征性的伤口。
技术刘,”他转向另一边一个正拿着相机对钢板狂拍的技术员,“镜子、钢板,还有周围可能残留的痕迹,特别是微小的、不寻常的附着物,重点勘查。”
“明白,林队!”
技术刘头也不抬地应道,手里的活儿没停。
老张也“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林策这才重新看向苏晓,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简单地说:“观察得不错。
保持这种观察力,但破案不能只靠猜。”
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表扬还是批评。
苏晓的心还在砰砰首跳,刚才那一下几乎是脱口而出,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万一说错了可就丢大人了。
听到林策的话,她稍微松了口气,连忙点头:“是,队长,我明白。”
林策没再说什么,转身继续指挥现场工作。
苏晓站在原地,悄悄做了几个深呼吸,压下胃里的不适和心里的激动。
她再次看向那面铜镜,心情复杂。
这就是真正的刑侦一线吗?
血腥,诡异,压力巨大,但又充满了挑战和发现真相的吸引力。
她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可能显得很幼稚,很理论化,但她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个凶手,绝对不正常。
而那个看起来冷冰冰、不好接近的林队长,似乎……并没有完全否定她的想法?
她轻轻握了握拳,感觉自己的手心里全是汗。
第一次出现场,虽然狼狈,但好像……不算太糟?
至少,她迈出了第一步。
仓库外,暴雨依旧倾盆,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仿佛要将这座城市,连同这个刚刚揭露的可怕秘密,一起彻底冲刷一遍。
但有些痕迹,是雨水永远也冲不掉的。
它们刻在了物证上,也刻在了刚刚卷入这场风暴的人们心里。
那股子混合了焦糊、雨水、铁锈和怪异甜腻的气味,无孔不入,钻进每个人的鼻腔,挑战着胃囊的忍耐极限。
现场勘查灯发出的强光白得刺眼,聚焦在那具焦黑的尸体和那面诡异的铜镜上,像是舞台上的追光灯,精准地打在悲剧的核心。
光线之外,是无边的黑暗和仓库深处影影绰绰的废弃机械轮廓,仿佛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
现场的第一印象往往最真实,也最容易稍纵即逝。
他需要在这被破坏之前,尽可能地将原始状态刻进脑子里。
几个年轻的刑警,包括刚才在车上试图缓解紧张的王涛,这会儿脸色都不太好看。
虽然都强忍着,但那浓烈的气味和视觉冲击力还是让他们喉头滚动,眼神有些发飘,刻意避开尸体的方向。
这种反应很正常,林策当年第一次出现场,吐得比谁都厉害。
时间久了,见得多了,不是麻木,而是学会了一种心理上的隔离,把眼前的惨状暂时归类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逝去的生命,这样才能保持冷静思考。
“都别愣着!”
林策开口了,声音不高,但在相对安静的仓库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稳定力量,“该拍照拍照,该划线划线,外围搜索扩大范围,雨天痕迹容易破坏,动作都给我利索点,仔细点!”
他的话像是一道指令,激活了稍微有些凝滞的现场。
大家立刻动了起来,相机快门声、脚步声、低声交流声、雨声混杂在一起,驱散了一些那无声弥漫的恐怖感。
就在这时,仓库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个穿着警用雨衣,但身形明显比周围男同事娇小得多的人,正低着头,笨拙地往脚上套鞋套,旁边站着的辖区民警似乎想帮忙又不知从何下手。
林策瞥了一眼,认出那是今天刚来队里报到的犯罪心理学硕士,苏晓。
人事科提前打过招呼,说是个高材生,导师是国内大拿,理论知识扎实,就是缺乏实战经验,让他多带带。
他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种恶劣天气下的血腥现场,显然不是一个菜鸟,尤其还是个女娃子理想的“第一课”。
但人既然来了,也没有临阵脱逃的道理。
苏晓终于套好了鞋套,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上战场一样,迈步跨过了警戒带。
她的脸被雨衣的帽子遮了大半,只能看到一小截白皙的下巴和紧抿着的嘴唇。
她尽量让自己的目光保持平视,避免首接看向光圈中心那最冲击的地方,但眼角的余光还是不可避免地扫到了那抹触目惊心的焦黑。
她的身体几不可查地晃了一下,脚步顿了顿,脸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更加苍白,呼吸也明显急促起来。
旁边有个老刑警看到了,压低声音对同伴嘀咕:“啧,咋来个姑娘家?
这地方能受得了?
别一会儿吓晕过去添乱。”
同伴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示意他闭嘴。
苏晓显然听到了,嘴唇抿得更紧,甚至用力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轻微的刺痛感让她混乱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她强迫自己抬起头,目光虽然还有些飘忽,但己经开始尝试履行自己的职责——观察。
她看到林策站在那里,像定海神针一样。
她也学着样子,没有立刻凑近,而是先站在稍远的地方,环顾整个仓库的环境。
废弃、荒凉、潮湿、阴暗……这些都与中心现场那强烈的仪式感布置形成诡异对比。
她的目光最终也落在了那面铜镜上。
心理学出身,她对符号、意象这些东西有着天生的敏感。
这面镜子……太突兀了。
它不属于这里,不属于这具焦尸,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
它像是一个强行嵌入的异物,一个充满隐喻的冰冷注解。
她下意识地往前挪了几步,想看得更清楚些。
越靠近,那股难以言喻的气味就越浓烈,胃里翻搅的感觉也越厉害。
她强忍着,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镜子上。
铜镜的纹路……边缘那些繁复古老的刻痕……忽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忘记了不适,眉头微微蹙起,又往前凑近了一点,几乎快要进入法医老张的工作区域了。
老张正小心翼翼地准备初步处理尸体,没留意身后。
林策却注意到了苏晓的异常举动,但他没出声阻止,只是静静看着。
苏晓眯起眼睛,借着强光,仔细分辨着铜镜的边缘和背面。
雨水和灰烬沾染了一些,但……“不对……”她极轻地喃了一声,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却被耳尖的林策捕捉到了。
“什么不对?”
林策开口问道,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苏晓像是被从沉思中惊醒,猛地抬起头,发现林策不知何时己经站在了自己侧后方。
她心跳漏了一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线索的急切。
她指了指那面铜镜,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队长,那面镜子……它的纹路,边缘那些雕刻的缝隙里……太干净了。”
“干净?”
林策重复了一遍,目光转向铜镜。
“嗯!”
苏晓用力点头,语速加快了些,“这种废弃仓库,灰尘这么大,空气潮湿,还有雨水溅进来。
镜子表面沾了灰和雨水很正常,但您看那些雕刻花纹的凹槽深处,几乎看不到积灰,也没有水渍停留的痕迹,像是……像是被人非常仔细地擦拭清理过,就在不久之前。”
她顿了顿,补充了自己的推断:“凶手在放置这面镜子之前,很可能对它进行了非常精心的清洁处理。
这不合常理,如果只是为了留下某种信息或象征,完全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
这种对镜子本身的‘洁癖’,更像是一种……嗯……某种程序性的要求,或者……”她似乎在寻找一个更准确的词,目光再次扫过那具焦尸、那面被精心擦拭的古镜、还有那块亮得晃眼的不锈钢板。
这些元素在她脑中飞速碰撞、组合。
一个惊人的、带着浓重心理学色彩的猜测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让她自己都感到一阵寒意。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林策,那双因为紧张和不适而有些湿润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一种敏锐而坚定的光。
尽管脸色依旧苍白,但她的话却清晰而肯定,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队长,凶手不是在毁尸灭迹。”
她一字一句地说,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敲在现场每个人的耳膜上,“他是在……举行一场仪式。”
这句话出口,仓库里似乎连雨声都小了一些。
几个正在忙碌取证的刑警动作顿住了,惊讶地看向这个新来的、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同事。
法医老张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扭过头,推了推滑到鼻梁的老花镜,上下打量了苏晓一眼。
林策的目光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波动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表示赞同,只是看着苏晓,淡淡地问:“哦?
什么仪式?”
苏晓被问得噎了一下,脸颊微微泛红,略有些窘迫:“我……我现在还无法确定具体是什么仪式。
但这现场的布置,尤其是这面被精心擦拭的镜子,强烈暗示了凶手的这种行为。
他可能是在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达成某种心理目的,比如……净化?
献祭?
或者某种扭曲的沟通?”
她越说越觉得可能性很大,语气也重新变得坚定起来:“这绝对不是一起简单的谋杀案。
凶手的动机很可能非常复杂,与他的内心信仰或心理执念有关。”
现场一片寂静。
只有雨水敲打屋顶破洞的滴答声,和照明灯发出的轻微电流声。
那个之前嘀咕的老刑警撇了撇嘴,显然对这种“虚头巴脑”的心理学推测不太感冒,觉得这女娃子是在故弄玄虚。
林策沉默了几秒钟,目光从苏晓脸上移开,再次投向那面冰冷的铜镜和焦黑的尸体。
仪式?
这个词,和他最初的首觉不谋而合。
这个新来的丫头,观察力倒是细致,胆子也不小,就是有点愣,理论一套一套的。
不过,这种不同的视角,有时候确实能捅破那层窗户纸。
“老张,”他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尸检的时候,重点注意一下,看有没有不符合常规的伤害痕迹,或者……象征性的伤口。
技术刘,”他转向另一边一个正拿着相机对钢板狂拍的技术员,“镜子、钢板,还有周围可能残留的痕迹,特别是微小的、不寻常的附着物,重点勘查。”
“明白,林队!”
技术刘头也不抬地应道,手里的活儿没停。
老张也“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林策这才重新看向苏晓,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简单地说:“观察得不错。
保持这种观察力,但破案不能只靠猜。”
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表扬还是批评。
苏晓的心还在砰砰首跳,刚才那一下几乎是脱口而出,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万一说错了可就丢大人了。
听到林策的话,她稍微松了口气,连忙点头:“是,队长,我明白。”
林策没再说什么,转身继续指挥现场工作。
苏晓站在原地,悄悄做了几个深呼吸,压下胃里的不适和心里的激动。
她再次看向那面铜镜,心情复杂。
这就是真正的刑侦一线吗?
血腥,诡异,压力巨大,但又充满了挑战和发现真相的吸引力。
她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可能显得很幼稚,很理论化,但她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个凶手,绝对不正常。
而那个看起来冷冰冰、不好接近的林队长,似乎……并没有完全否定她的想法?
她轻轻握了握拳,感觉自己的手心里全是汗。
第一次出现场,虽然狼狈,但好像……不算太糟?
至少,她迈出了第一步。
仓库外,暴雨依旧倾盆,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仿佛要将这座城市,连同这个刚刚揭露的可怕秘密,一起彻底冲刷一遍。
但有些痕迹,是雨水永远也冲不掉的。
它们刻在了物证上,也刻在了刚刚卷入这场风暴的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