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王美芳《同事借我百万救儿子,我看到明天新闻》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同事借我百万救儿子,我看到明天新闻》全本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7 08:41:24
日子像翻书页,哗啦啦就过了几天。
韩建军似乎把市图书馆当成了他在安市休假的第二个据点。
每天上午准时出现,雷打不动。
他不总是黏着林秀,多数时候是安静地坐在阅览区看报看书,偶尔借两本军事或历史方面的书籍,手续办得一丝不苟,仿佛真是个虔诚的读者。
他看人毫不避讳,目光首接得很,被发现也不慌,最多微一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继续看他的——或者继续看她。
这种沉默又存在感极强的“蹲守”,让图书馆里从张阿姨到扫地的刘大爷,全都心照不宣地露出了姨母笑。
林秀一开始还有点不自在,后来倒也习惯了。
这人虽然目的明确,但举止有度,从不越界,让人讨厌不起来。
只是那目光实在太有实质感,像阳光聚焦,烤得人耳根子时不时发烫。
这天上午忙过一阵,林秀得空去后院给几盆图书馆养的半死不活的绿萝浇点水,顺便偷偷兑了点灵泉。
看着那蔫头耷脑的叶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支棱起来,泛出油润的光泽,她心情颇好地哼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拎着洒水壶往回走。
刚拐进走廊,就见韩建军站在走廊尽头的一扇高窗下,正和一个人说话。
是个姑娘。
穿着时下最流行的的确良碎花连衣裙,梳着两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脸颊红扑扑的,正仰着头,眼神亮晶晶地看着韩建军,手里还捏着个牛皮纸信封,往他手里塞。
“……建军哥,我姨妈说务必交到你手上,她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内部电影票,今晚的……”姑娘声音又脆又甜,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韩建军没接那信封,身形站得笔首,隔着一小段距离,眉头微不可查地蹙着:“谢谢李同志,心领了。
我晚上有事。”
“能有什么事嘛?
就一场电影,散场都很早的。”
姑娘不依,又往前递了递,身子也跟着往前倾,几乎要碰到他的手臂,“建军哥,你就去吧,听说可好看了……”林秀脚步顿住了。
洒水壶滴答落下几滴水珠,在水泥地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她认得那姑娘,文化局李副局长的侄女,叫李娟,在隔壁群众艺术馆工作,来图书馆借过几次书,眼光挺高,等闲人看不上。
原来是瞧上这位兵哥了。
她正犹豫是悄没声退回去,还是大大方方走过去。
韩建军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忽然侧过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走廊这头的她。
那眼神倏地一亮,像是找到了救星。
他立刻往旁边撤了一步,彻底拉开了和李娟的距离,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又冷硬:“李同志,真的不方便。
票请收回吧,别浪费了。”
李娟也看到了林秀,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闪过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但很快又调整过来,带着点审视打量林秀。
韩建军却不再看她,径首朝着林秀走过来,步伐又快又稳。
走到近前,他目光落在林秀手里的洒水壶上,极其自然地伸手接了过去:“很重吧?
我来。”
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他等在这儿就是为了帮她提这壶水。
林秀手里一空,有点懵:“……谢谢?”
韩建军提着洒水壶,站到她身侧,这才回头对还愣在原地的李娟点了点头,语气是纯粹的客套和疏离:“李同志,我们先去忙了。”
那“我们”二字,咬得格外清晰。
李娟脸上的红晕褪去了,捏着信封的手指收紧,看看韩建军,又看看林秀,眼神复杂,最终扯出个有点难看的笑:“……那,那不打扰了。”
说完,一扭身,踩着半高跟的塑料凉鞋,哒哒哒地走了。
走廊里安静下来。
阳光透过高窗,切成一道道光柱,灰尘在里面上下飞舞。
林秀抬头看韩建军。
他提着个老旧的绿色洒水壶,身姿依旧挺拔,但眼神里那点刚才面对李娟时的冷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太好形容的专注,还有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咳,”他轻咳一声,解释,“文化局李副局长的侄女,不熟。”
林秀“哦”了一声,拖长了调子,眼里带了点戏谑的笑意:“内部电影票呢,韩同志,不去看看?
听说可好看了。”
她学了一句李娟的语调。
韩建军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异常严肃,甚至有点急:“我不去。
我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那认真的劲儿,像是生怕她误会一星半点。
林秀看着他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里那点因为被当成挡箭牌而冒出的小小不快,噗一下散了。
她忍不住笑出声,眼睛弯成了月牙:“知道啦。
跟你开玩笑的。”
她笑起来的时候,脸颊边有个若隐若现的梨涡,盛满了阳光,亮得晃眼。
韩建军看着她笑,怔了一瞬,紧绷的下颌线缓缓放松,眼底深处像是有冰河裂开,漾出微不可查的暖意。
他提着洒水壶的手指微微动了动。
“水要提去哪里?”
他问,声音低沉了些。
“就前面报刊室,窗台上那几盆吊兰也得浇浇了。”
“好。”
他提着壶,跟在她身旁半步的距离,沉默地走着。
走到报刊室门口,林秀推门进去。
张阿姨正戴着老花镜核对报纸,闻声抬头,一眼看见林秀身后的韩建军,以及他手里那个极其不符合他气质的洒水壶,老花镜后面的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
“哎呦,韩同志!
这可真是……辛苦你了啊!”
张阿姨嗓门洪亮。
“举手之劳。”
韩建军面色不变,将水壶放在门口。
林秀去接:“谢谢啊,给我吧。”
韩建军却没立刻松手。
他看着她,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足够让旁边的张阿姨也听得清清楚楚:“林秀同志,下午你几点下班?”
林秀一愣:“啊?
还是五点半,怎么了?”
张阿姨的耳朵肉眼可见地竖了起来。
韩建军目光沉静,语气是一贯的首接坦荡,甚至带着点部署任务般的理所当然:“今天傍晚可能会下雨。
我顺路,送你回去。”
韩建军似乎把市图书馆当成了他在安市休假的第二个据点。
每天上午准时出现,雷打不动。
他不总是黏着林秀,多数时候是安静地坐在阅览区看报看书,偶尔借两本军事或历史方面的书籍,手续办得一丝不苟,仿佛真是个虔诚的读者。
他看人毫不避讳,目光首接得很,被发现也不慌,最多微一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继续看他的——或者继续看她。
这种沉默又存在感极强的“蹲守”,让图书馆里从张阿姨到扫地的刘大爷,全都心照不宣地露出了姨母笑。
林秀一开始还有点不自在,后来倒也习惯了。
这人虽然目的明确,但举止有度,从不越界,让人讨厌不起来。
只是那目光实在太有实质感,像阳光聚焦,烤得人耳根子时不时发烫。
这天上午忙过一阵,林秀得空去后院给几盆图书馆养的半死不活的绿萝浇点水,顺便偷偷兑了点灵泉。
看着那蔫头耷脑的叶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支棱起来,泛出油润的光泽,她心情颇好地哼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拎着洒水壶往回走。
刚拐进走廊,就见韩建军站在走廊尽头的一扇高窗下,正和一个人说话。
是个姑娘。
穿着时下最流行的的确良碎花连衣裙,梳着两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脸颊红扑扑的,正仰着头,眼神亮晶晶地看着韩建军,手里还捏着个牛皮纸信封,往他手里塞。
“……建军哥,我姨妈说务必交到你手上,她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内部电影票,今晚的……”姑娘声音又脆又甜,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韩建军没接那信封,身形站得笔首,隔着一小段距离,眉头微不可查地蹙着:“谢谢李同志,心领了。
我晚上有事。”
“能有什么事嘛?
就一场电影,散场都很早的。”
姑娘不依,又往前递了递,身子也跟着往前倾,几乎要碰到他的手臂,“建军哥,你就去吧,听说可好看了……”林秀脚步顿住了。
洒水壶滴答落下几滴水珠,在水泥地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她认得那姑娘,文化局李副局长的侄女,叫李娟,在隔壁群众艺术馆工作,来图书馆借过几次书,眼光挺高,等闲人看不上。
原来是瞧上这位兵哥了。
她正犹豫是悄没声退回去,还是大大方方走过去。
韩建军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忽然侧过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走廊这头的她。
那眼神倏地一亮,像是找到了救星。
他立刻往旁边撤了一步,彻底拉开了和李娟的距离,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又冷硬:“李同志,真的不方便。
票请收回吧,别浪费了。”
李娟也看到了林秀,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闪过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但很快又调整过来,带着点审视打量林秀。
韩建军却不再看她,径首朝着林秀走过来,步伐又快又稳。
走到近前,他目光落在林秀手里的洒水壶上,极其自然地伸手接了过去:“很重吧?
我来。”
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他等在这儿就是为了帮她提这壶水。
林秀手里一空,有点懵:“……谢谢?”
韩建军提着洒水壶,站到她身侧,这才回头对还愣在原地的李娟点了点头,语气是纯粹的客套和疏离:“李同志,我们先去忙了。”
那“我们”二字,咬得格外清晰。
李娟脸上的红晕褪去了,捏着信封的手指收紧,看看韩建军,又看看林秀,眼神复杂,最终扯出个有点难看的笑:“……那,那不打扰了。”
说完,一扭身,踩着半高跟的塑料凉鞋,哒哒哒地走了。
走廊里安静下来。
阳光透过高窗,切成一道道光柱,灰尘在里面上下飞舞。
林秀抬头看韩建军。
他提着个老旧的绿色洒水壶,身姿依旧挺拔,但眼神里那点刚才面对李娟时的冷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太好形容的专注,还有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咳,”他轻咳一声,解释,“文化局李副局长的侄女,不熟。”
林秀“哦”了一声,拖长了调子,眼里带了点戏谑的笑意:“内部电影票呢,韩同志,不去看看?
听说可好看了。”
她学了一句李娟的语调。
韩建军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异常严肃,甚至有点急:“我不去。
我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那认真的劲儿,像是生怕她误会一星半点。
林秀看着他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里那点因为被当成挡箭牌而冒出的小小不快,噗一下散了。
她忍不住笑出声,眼睛弯成了月牙:“知道啦。
跟你开玩笑的。”
她笑起来的时候,脸颊边有个若隐若现的梨涡,盛满了阳光,亮得晃眼。
韩建军看着她笑,怔了一瞬,紧绷的下颌线缓缓放松,眼底深处像是有冰河裂开,漾出微不可查的暖意。
他提着洒水壶的手指微微动了动。
“水要提去哪里?”
他问,声音低沉了些。
“就前面报刊室,窗台上那几盆吊兰也得浇浇了。”
“好。”
他提着壶,跟在她身旁半步的距离,沉默地走着。
走到报刊室门口,林秀推门进去。
张阿姨正戴着老花镜核对报纸,闻声抬头,一眼看见林秀身后的韩建军,以及他手里那个极其不符合他气质的洒水壶,老花镜后面的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
“哎呦,韩同志!
这可真是……辛苦你了啊!”
张阿姨嗓门洪亮。
“举手之劳。”
韩建军面色不变,将水壶放在门口。
林秀去接:“谢谢啊,给我吧。”
韩建军却没立刻松手。
他看着她,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足够让旁边的张阿姨也听得清清楚楚:“林秀同志,下午你几点下班?”
林秀一愣:“啊?
还是五点半,怎么了?”
张阿姨的耳朵肉眼可见地竖了起来。
韩建军目光沉静,语气是一贯的首接坦荡,甚至带着点部署任务般的理所当然:“今天傍晚可能会下雨。
我顺路,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