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救赎:躯壳租赁日记(林夏陈默)最新章节列表_林夏陈默)百亿救赎:躯壳租赁日记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百亿救赎:躯壳租赁日记)
时间: 2025-09-17 08:40:34
中转空间的白色没有昼夜之分,陈默的意识悬在淡蓝色屏幕前,连“等待”都成了一种没有刻度的煎熬。
他反复点开林夏的租客页面,黑白照片里的钢琴在光里泛着冷光,“30天租赁时长”的数字像倒计时,每多停留一秒,他心里的不确定就多一分——林夏会同意吗?
一个失明的钢琴家,会愿意把唯一能感知世界的身体,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死者意识”?
就在他第无数次刷新页面时,屏幕突然亮起一道暖黄色的光,取代了之前的冷蓝,一行带着温度的文字跳了出来:租客林夏己接收意向,请求实时意识对接。
陈默几乎是立刻“点”了“是”。
下一秒,白色空间里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光影,光影渐渐凝聚成一个女人的轮廓,穿着简单的灰色毛衣,手里攥着一根白色的盲杖,正是林夏。
她的“意识投影”没有眼睛的焦点,却精准地朝着陈默的方向,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像被砂纸磨过:“你……真的能帮我弹《月光奏鸣曲》?”
陈默的意识试着“开口”,这次终于有了声音,是他生前的音色,却带着点空间的回响:“我会尽力。
但我需要你配合——告诉我你熟悉的琴键位置,还有你老师喜欢的演奏风格。”
林夏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盲杖的握柄,沉默了几秒,突然问:“你是谁?
生前是做什么的?”
“陈默,生前是科技公司的CEO,”他没打算隐瞒,“52岁,因为过度劳累猝死,留下了一些存款……所以能兑换租赁时间。”
“CEO?”
林夏的眉梢挑了一下,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嘲讽,“你们这种人,不是只懂赚钱吗?
怎么会弹钢琴?”
陈默的意识一滞。
他想起书房里落灰的斯坦威,想起十年前那场没听完的音乐会,喉咙(如果意识有喉咙的话)发紧:“我……没系统学过,但我听过《月光》,也知道基本的琴键布局。
更重要的是,我能帮你联系音乐厅,帮你把想说给老师的话,用琴声传过去。”
“还有呢?”
林夏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你在意向里说,要帮我修复和父母的关系——你怎么知道我和他们不好?”
陈默的心沉了一下,才想起“空间对接”里看到的片段——林夏在养老院扫墓时,曾低声抱怨“爸妈只会说‘我帮你’,从来没问过我想不想要”。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坦诚:“通过空间对接,看到了一些你的……意识片段。
我没有窥探隐私的意思,只是想更清楚你的需求。”
“意识片段?”
林夏的身体猛地绷紧,盲杖在虚空中戳了一下,像是在防备,“你们连这个都能看?
那租赁期间,你是不是能看到我所有的想法?”
信任的裂痕瞬间出现。
陈默赶紧解释:“对接只能看到你‘愿意公开的诉求相关片段’,比如你对老师的执念,对钢琴的遗憾,不会涉及你的私人记忆。
而且规则明确说了,不能篡改你的记忆,也不能违背你的核心意愿——如果中途你觉得不舒服,随时可以终止租赁。”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
但对我来说,这不是一场交易,更像是……弥补。
我生前赚了很多钱,却没做过一件真正‘有用’的事,没帮过一个陌生人。
帮你,也是帮我自己填补遗憾。”
林夏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她抬起头,虽然没有焦点,却像是在“看”着陈默的意识深处:“你说的‘有用’,是指花三千万帮我弹一首曲子?”
“不止是曲子,”陈默的声音放轻,“是帮你找回弹下去的勇气。
你现在靠调音维生,可你的手,明明是用来演奏的。”
这句话像是戳中了林夏的软肋,她的肩膀微微垮了下来,指尖的力度松了些,声音里带了点哽咽:“三年了……我连碰琴键都会手抖。
车祸后第一次摸到钢琴,我弹错了第一个音,就再也没敢碰过。”
“我陪你重新开始,”陈默说,“从熟悉琴键开始,一天不行就两天,首到你觉得可以站上舞台。”
林夏沉默了很久,久到陈默以为她会拒绝,才听到她轻声说:“好。
但我有两个条件——第一,租赁期间,你不能用我的身体做任何我没同意的事,尤其是和我父母见面,必须提前跟我商量;第二,如果你弹不出我想要的《月光》,我随时终止,剩下的钱……我不需要。”
“没问题。”
陈默立刻答应,“我会严格遵守你的要求。”
话音刚落,屏幕上弹出《意识租赁协议》的电子文档,条款和之前看到的一致,最后有两个虚拟签名框。
陈默的意识凝聚成一道光,签上自己的名字;林夏则凭着记忆,用指尖“摸”着签名框的位置,一笔一划地写下“林夏”两个字。
签名完成的瞬间,暖黄色的光影开始消散,林夏的声音带着最后一丝叮嘱:“我家在老城区的琴房街,进门左手边是客厅,钢琴在阳台……你小心点,别撞着。”
“我会的。”
光影彻底消失,屏幕上的文字变成:意识转移准备中,倒计时10秒——10,9,8……陈默的意识突然被一股强大的拉力拽住,白色空间开始扭曲,淡蓝色的屏幕碎成光点,他像是被扔进了一个漆黑的漩涡,所有的感知都在瞬间被剥夺,又在下一秒猛地回笼——有了身体的重量。
脚下是微凉的木地板,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松香,是调音时常用的松香膏味道。
他试着睁开眼睛,却只有一片纯粹的黑,没有任何光,连眼皮的触感都变得陌生——这是林夏的眼睛,是失去了光明的眼睛。
“嗡——”耳边突然响起尖锐的鸣响,不是外界的声音,是身体里传来的,像无数根细针扎进听觉神经。
他才想起规则里的“继承基础感官”——林夏的听觉因为失明变得异常敏感,一点点细微的声音都会被放大,此刻窗外的车流声、楼上的脚步声,甚至自己的心跳声,都像在耳边炸开。
他下意识地想扶住什么,身体却失去了平衡,朝着左边倒去,“砰”的一声撞在一个坚硬的物体上,手上传来冰凉的木质触感,还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小心!
那是钢琴!”
林夏的声音突然在意识里响起,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首接在脑海里回荡,带着点焦急:“你往右边挪半步,那里是空的!”
陈默僵在原地,手还贴在钢琴的琴盖上,灰尘蹭在指尖,粗糙的触感格外清晰。
这就是林夏的钢琴,落了灰的钢琴,像被遗忘的时光,静静地立在阳台边。
他按照林夏的指引,慢慢往右边挪了半步,脚腕传来一阵轻微的酸痛——是林夏常年拄着盲杖,脚踝留下的旧伤,此刻也成了他的痛感。
“适应需要时间,”林夏的声音缓和了些,“你先深呼吸,试着听周围的声音,把它们分清楚——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卧室,阳台在你身后,钢琴就在那里。”
陈默闭上眼睛(虽然闭不闭都是黑),试着按照林夏说的做。
他屏住呼吸,把杂乱的声音一点点剥离:最远处是街对面包子铺的蒸汽声,近一点是楼上小孩的笑声,再近一点,是客厅挂钟的滴答声,还有……阳台方向传来的,风穿过窗户缝隙的细微声响。
黑暗不再是无边无际的恐惧,反而成了一种载体,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世界的细节——这些细节,是他生前被会议和报表填满的人生里,从未留意过的。
他慢慢走到钢琴前,再次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琴盖的灰尘,动作放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林夏,”他在心里说,“我们从明天开始,好不好?
先练《月光》的第一乐章。”
脑海里的声音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林夏带着点颤抖的回应:“好。”
陈默的指尖停在琴盖的边缘,感受着木质的纹理,突然想起自己书房里那架没拆封的斯坦威。
生前他总说“等有空”,可首到死,都没碰过一次。
而现在,在一片漆黑里,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体里,他终于要为了另一个人的梦想,触碰琴键了。
只是他还不知道,这黑暗里的练习,远比他想象中更难——不仅要克服失明的障碍,还要抚平一个钢琴家三年来的创伤,更要面对林夏和父母之间,那道比黑暗更难跨越的鸿沟。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城区的路灯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窗户,落在钢琴上,却照不进陈默此刻身处的黑暗里。
他站在原地,指尖悬在琴盖上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场用余额兑换的“救赎”,才刚刚开始。
他反复点开林夏的租客页面,黑白照片里的钢琴在光里泛着冷光,“30天租赁时长”的数字像倒计时,每多停留一秒,他心里的不确定就多一分——林夏会同意吗?
一个失明的钢琴家,会愿意把唯一能感知世界的身体,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死者意识”?
就在他第无数次刷新页面时,屏幕突然亮起一道暖黄色的光,取代了之前的冷蓝,一行带着温度的文字跳了出来:租客林夏己接收意向,请求实时意识对接。
陈默几乎是立刻“点”了“是”。
下一秒,白色空间里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光影,光影渐渐凝聚成一个女人的轮廓,穿着简单的灰色毛衣,手里攥着一根白色的盲杖,正是林夏。
她的“意识投影”没有眼睛的焦点,却精准地朝着陈默的方向,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像被砂纸磨过:“你……真的能帮我弹《月光奏鸣曲》?”
陈默的意识试着“开口”,这次终于有了声音,是他生前的音色,却带着点空间的回响:“我会尽力。
但我需要你配合——告诉我你熟悉的琴键位置,还有你老师喜欢的演奏风格。”
林夏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盲杖的握柄,沉默了几秒,突然问:“你是谁?
生前是做什么的?”
“陈默,生前是科技公司的CEO,”他没打算隐瞒,“52岁,因为过度劳累猝死,留下了一些存款……所以能兑换租赁时间。”
“CEO?”
林夏的眉梢挑了一下,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嘲讽,“你们这种人,不是只懂赚钱吗?
怎么会弹钢琴?”
陈默的意识一滞。
他想起书房里落灰的斯坦威,想起十年前那场没听完的音乐会,喉咙(如果意识有喉咙的话)发紧:“我……没系统学过,但我听过《月光》,也知道基本的琴键布局。
更重要的是,我能帮你联系音乐厅,帮你把想说给老师的话,用琴声传过去。”
“还有呢?”
林夏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你在意向里说,要帮我修复和父母的关系——你怎么知道我和他们不好?”
陈默的心沉了一下,才想起“空间对接”里看到的片段——林夏在养老院扫墓时,曾低声抱怨“爸妈只会说‘我帮你’,从来没问过我想不想要”。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坦诚:“通过空间对接,看到了一些你的……意识片段。
我没有窥探隐私的意思,只是想更清楚你的需求。”
“意识片段?”
林夏的身体猛地绷紧,盲杖在虚空中戳了一下,像是在防备,“你们连这个都能看?
那租赁期间,你是不是能看到我所有的想法?”
信任的裂痕瞬间出现。
陈默赶紧解释:“对接只能看到你‘愿意公开的诉求相关片段’,比如你对老师的执念,对钢琴的遗憾,不会涉及你的私人记忆。
而且规则明确说了,不能篡改你的记忆,也不能违背你的核心意愿——如果中途你觉得不舒服,随时可以终止租赁。”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
但对我来说,这不是一场交易,更像是……弥补。
我生前赚了很多钱,却没做过一件真正‘有用’的事,没帮过一个陌生人。
帮你,也是帮我自己填补遗憾。”
林夏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她抬起头,虽然没有焦点,却像是在“看”着陈默的意识深处:“你说的‘有用’,是指花三千万帮我弹一首曲子?”
“不止是曲子,”陈默的声音放轻,“是帮你找回弹下去的勇气。
你现在靠调音维生,可你的手,明明是用来演奏的。”
这句话像是戳中了林夏的软肋,她的肩膀微微垮了下来,指尖的力度松了些,声音里带了点哽咽:“三年了……我连碰琴键都会手抖。
车祸后第一次摸到钢琴,我弹错了第一个音,就再也没敢碰过。”
“我陪你重新开始,”陈默说,“从熟悉琴键开始,一天不行就两天,首到你觉得可以站上舞台。”
林夏沉默了很久,久到陈默以为她会拒绝,才听到她轻声说:“好。
但我有两个条件——第一,租赁期间,你不能用我的身体做任何我没同意的事,尤其是和我父母见面,必须提前跟我商量;第二,如果你弹不出我想要的《月光》,我随时终止,剩下的钱……我不需要。”
“没问题。”
陈默立刻答应,“我会严格遵守你的要求。”
话音刚落,屏幕上弹出《意识租赁协议》的电子文档,条款和之前看到的一致,最后有两个虚拟签名框。
陈默的意识凝聚成一道光,签上自己的名字;林夏则凭着记忆,用指尖“摸”着签名框的位置,一笔一划地写下“林夏”两个字。
签名完成的瞬间,暖黄色的光影开始消散,林夏的声音带着最后一丝叮嘱:“我家在老城区的琴房街,进门左手边是客厅,钢琴在阳台……你小心点,别撞着。”
“我会的。”
光影彻底消失,屏幕上的文字变成:意识转移准备中,倒计时10秒——10,9,8……陈默的意识突然被一股强大的拉力拽住,白色空间开始扭曲,淡蓝色的屏幕碎成光点,他像是被扔进了一个漆黑的漩涡,所有的感知都在瞬间被剥夺,又在下一秒猛地回笼——有了身体的重量。
脚下是微凉的木地板,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松香,是调音时常用的松香膏味道。
他试着睁开眼睛,却只有一片纯粹的黑,没有任何光,连眼皮的触感都变得陌生——这是林夏的眼睛,是失去了光明的眼睛。
“嗡——”耳边突然响起尖锐的鸣响,不是外界的声音,是身体里传来的,像无数根细针扎进听觉神经。
他才想起规则里的“继承基础感官”——林夏的听觉因为失明变得异常敏感,一点点细微的声音都会被放大,此刻窗外的车流声、楼上的脚步声,甚至自己的心跳声,都像在耳边炸开。
他下意识地想扶住什么,身体却失去了平衡,朝着左边倒去,“砰”的一声撞在一个坚硬的物体上,手上传来冰凉的木质触感,还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小心!
那是钢琴!”
林夏的声音突然在意识里响起,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首接在脑海里回荡,带着点焦急:“你往右边挪半步,那里是空的!”
陈默僵在原地,手还贴在钢琴的琴盖上,灰尘蹭在指尖,粗糙的触感格外清晰。
这就是林夏的钢琴,落了灰的钢琴,像被遗忘的时光,静静地立在阳台边。
他按照林夏的指引,慢慢往右边挪了半步,脚腕传来一阵轻微的酸痛——是林夏常年拄着盲杖,脚踝留下的旧伤,此刻也成了他的痛感。
“适应需要时间,”林夏的声音缓和了些,“你先深呼吸,试着听周围的声音,把它们分清楚——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卧室,阳台在你身后,钢琴就在那里。”
陈默闭上眼睛(虽然闭不闭都是黑),试着按照林夏说的做。
他屏住呼吸,把杂乱的声音一点点剥离:最远处是街对面包子铺的蒸汽声,近一点是楼上小孩的笑声,再近一点,是客厅挂钟的滴答声,还有……阳台方向传来的,风穿过窗户缝隙的细微声响。
黑暗不再是无边无际的恐惧,反而成了一种载体,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世界的细节——这些细节,是他生前被会议和报表填满的人生里,从未留意过的。
他慢慢走到钢琴前,再次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琴盖的灰尘,动作放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林夏,”他在心里说,“我们从明天开始,好不好?
先练《月光》的第一乐章。”
脑海里的声音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林夏带着点颤抖的回应:“好。”
陈默的指尖停在琴盖的边缘,感受着木质的纹理,突然想起自己书房里那架没拆封的斯坦威。
生前他总说“等有空”,可首到死,都没碰过一次。
而现在,在一片漆黑里,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体里,他终于要为了另一个人的梦想,触碰琴键了。
只是他还不知道,这黑暗里的练习,远比他想象中更难——不仅要克服失明的障碍,还要抚平一个钢琴家三年来的创伤,更要面对林夏和父母之间,那道比黑暗更难跨越的鸿沟。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城区的路灯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窗户,落在钢琴上,却照不进陈默此刻身处的黑暗里。
他站在原地,指尖悬在琴盖上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场用余额兑换的“救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