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诡语(方远方远)全章节在线阅读_方远方远全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7 08:30:43
镜子里那个诡异的笑容,如同冰冷的蛇信,瞬间卷住了方远的心脏。
他猛地后退半步,眼镜下的双眼死死盯着镜面,呼吸变得急促。
镜子里的“方远”依然站在那里,表情己经恢复了平静,与他此刻的惊恐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方远知道,那不是幻觉,那股源自镜子的“异常气息”在刚才那一瞬达到了顶峰,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恶意。
方远强压下心头的恐惧,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重新审视这面镜子,木框边缘雕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花纹,似乎是某种古老的图腾,但因为年代久远,己经分辨不出具体的形状。
镜面本身没有裂痕,但却蒙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蒙蒙,即便擦拭,也无法完全清除。
他再次闭上眼睛,尝试用自己的独特感知去触碰那股从镜子里散发出来的气息。
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仅仅是寒意和恶意,还有一种混杂着悲伤、绝望以及某种深沉渴望的情绪。
这股情绪复杂而混乱,仿佛是无数个被困灵魂的低语,被压缩在镜子深处,等待着某种契机。
“王阿姨的消失,恐怕和这面镜子脱不了关系。”
方远在心中暗忖。
他决定不再停留,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切,并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眼角的余光再次捕捉到镜面的一丝异样。
这一次,镜子里的景象没有扭曲,但镜面深处,一个极其微弱的光点一闪而过。
那光点很小,若不是方远敏锐的观察力,根本无法察觉。
它像是某种信号,在黑暗中短暂地亮起,又迅速熄灭。
方远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餐桌旁,仔细检查了王阿姨的遗物。
桌上的早餐己经发硬,显然王阿姨是在吃早餐时突然消失的。
茶几上放着一副老花镜和一份半开的报纸,报纸的日期是昨天。
他注意到,报纸夹缝里,露出一张小小的照片。
方远拿起照片,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全家福,背景是迷雾巷的老宅,王阿姨年轻时依偎在丈夫身边,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照片的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迷雾巷二十三号,老王家,1985年冬。”
方远眉头微蹙,这个地址他并不陌生。
迷雾巷的门牌号是按顺序排列的,二十三号,正是巷子深处一栋废弃己久的老宅,据说那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情,后来就一首空置着,无人敢住。
为什么王阿姨的照片背面会写着那个地址?
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
方远感到一股无形的线索正在被他慢慢抽丝剥茧。
他没有再动王阿姨家里的其他东西,只是将那张照片小心地收进口袋。
他知道,在警察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他不能留下任何自己来过的痕迹。
离开王阿姨家,方远锁好门,尽量不引起邻居的注意。
夜色下的迷雾巷显得更加幽深,路灯的光线被浓密的树影切割得支离破碎。
回到书店,方远打开了店里的老式台灯,昏黄的光线驱散了一部分黑暗,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他坐在柜台后,将那张照片放在桌上,再次审视。
照片上的王阿姨笑得很幸福,但方远总觉得,那笑容深处,似乎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而那个背景中的老宅,迷雾巷二十三号,更是让他心生警惕。
那栋老宅,在迷雾巷的传说中,扮演着一个不怎么光彩的角色。
据说,几十年前,那里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灭门惨案,一家人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屋子和墙上诡异的血手印。
后来,那房子就成了迷雾巷居民口中的禁忌之地。
方远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王阿姨家那面诡异的镜子,以及镜子里“自己”那个冰冷的笑容。
他能感受到,那股“异常气息”此刻正随着夜色的加深,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浓郁。
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无声息地笼罩着整个迷雾巷。
“迷雾巷最近……有点不对劲。”
老李婆婆的话再次在他耳边响起。
他拿起手机,想搜索一下迷雾巷二十三号当年的旧闻,但很快便放弃了。
这类陈年旧案,在互联网上很难找到详细的资料,更何况是这种被刻意遗忘在城市角落里的老旧小区。
他知道,如果想知道真相,他必须亲自去探究。
午夜时分,书店里陷入一片死寂。
方远依然坐在柜台后,他没有开灯,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将书店内的书架和书本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他手边放着那张照片,以及一本他从自己的藏书里翻出来的,关于本地都市传说的旧册子。
册子里的内容大多是些民间野史,真假难辨。
但方远知道,很多时候,最离奇的真相,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中。
他翻阅着,希望能找到与王阿姨事件相关的线索。
突然,一阵极其细微的“沙沙”声传入方远耳中。
那声音很轻,像是指甲刮过粗糙的墙面,又像是某种柔软的物体在地上拖动。
声音很近,仿佛就在书店的某个角落。
方远猛地抬起头,瞳孔微缩。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浓郁的“异常气息”,正从书店的深处,也就是他身后那扇通往家族老宅内院的门后,缓缓渗透出来。
那扇门,他平时很少打开,那里是家族长辈们曾经居住的地方,堆满了各种老旧的家具和杂物,也包括一些他从未仔细整理过的家族遗物。
“沙沙”声越来越清晰,伴随着一股冰冷的、带着腐朽气息的寒意,逐渐弥漫开来。
方远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这股气息与王阿姨家镜子里散发出来的气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更加醇厚,更加古老,仿佛沉睡了许久,此刻正被某种力量唤醒。
他缓缓地,小心翼翼地,从柜台后站了起来。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扇门,门缝里,似乎有淡淡的,如同雾气般的白色气体在缓慢地渗透出来。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
那是一种极其轻微的、断断续续的低语声。
声音模糊不清,像是无数个细小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又像是从遥远的深渊中传来,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魔力。
他听不清具体的内容,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是无尽的诱惑与深沉的恶意。
“午夜的低语……”方远喃喃自语,他知道,这正是老李婆婆所听到的那种声音。
他没有退缩,反而被那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所驱使。
他知道,这股“异常气息”的源头,就在那扇门后,就在他家族的老宅深处。
他缓缓走向那扇门,每一步都踏得极轻,生怕惊动了门后未知的存在。
当他走到门前时,那股寒意己经浓烈到让他全身发颤。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伸出手,握住了冰冷的门把手。
门把手上传来的触感,不是金属的冰冷,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粘腻感,仿佛他握住的不是门把手,而是某种活物的皮肤。
他猛地一拉。
门开了。
门后是一片漆黑,只有老宅特有的霉味和尘土气息扑面而来。
但方远能清晰地看到,在那片黑暗深处,一个模糊的轮廓一闪而逝,伴随着“沙沙”声的突然停止。
他立刻打开了手机手电筒,光束射入黑暗。
手电筒的光芒所到之处,照亮了堆满杂物的走廊,以及尽头处,一面巨大的、被白布覆盖的物体。
那白布下,隐约能看出是一个高大的轮廓,像是一面巨大的画框,又或者……是一面镜子。
方远的心脏猛地一沉。
他知道,自己家族的老宅深处,也藏着一面镜子。
一面,比王阿姨家那面更加古老,更加庞大的镜子。
而那股“异常气息”最浓郁的地方,正是那面被白布覆盖的镜子。
他猛地后退半步,眼镜下的双眼死死盯着镜面,呼吸变得急促。
镜子里的“方远”依然站在那里,表情己经恢复了平静,与他此刻的惊恐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方远知道,那不是幻觉,那股源自镜子的“异常气息”在刚才那一瞬达到了顶峰,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恶意。
方远强压下心头的恐惧,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重新审视这面镜子,木框边缘雕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花纹,似乎是某种古老的图腾,但因为年代久远,己经分辨不出具体的形状。
镜面本身没有裂痕,但却蒙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蒙蒙,即便擦拭,也无法完全清除。
他再次闭上眼睛,尝试用自己的独特感知去触碰那股从镜子里散发出来的气息。
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仅仅是寒意和恶意,还有一种混杂着悲伤、绝望以及某种深沉渴望的情绪。
这股情绪复杂而混乱,仿佛是无数个被困灵魂的低语,被压缩在镜子深处,等待着某种契机。
“王阿姨的消失,恐怕和这面镜子脱不了关系。”
方远在心中暗忖。
他决定不再停留,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切,并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眼角的余光再次捕捉到镜面的一丝异样。
这一次,镜子里的景象没有扭曲,但镜面深处,一个极其微弱的光点一闪而过。
那光点很小,若不是方远敏锐的观察力,根本无法察觉。
它像是某种信号,在黑暗中短暂地亮起,又迅速熄灭。
方远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餐桌旁,仔细检查了王阿姨的遗物。
桌上的早餐己经发硬,显然王阿姨是在吃早餐时突然消失的。
茶几上放着一副老花镜和一份半开的报纸,报纸的日期是昨天。
他注意到,报纸夹缝里,露出一张小小的照片。
方远拿起照片,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全家福,背景是迷雾巷的老宅,王阿姨年轻时依偎在丈夫身边,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照片的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迷雾巷二十三号,老王家,1985年冬。”
方远眉头微蹙,这个地址他并不陌生。
迷雾巷的门牌号是按顺序排列的,二十三号,正是巷子深处一栋废弃己久的老宅,据说那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情,后来就一首空置着,无人敢住。
为什么王阿姨的照片背面会写着那个地址?
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
方远感到一股无形的线索正在被他慢慢抽丝剥茧。
他没有再动王阿姨家里的其他东西,只是将那张照片小心地收进口袋。
他知道,在警察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他不能留下任何自己来过的痕迹。
离开王阿姨家,方远锁好门,尽量不引起邻居的注意。
夜色下的迷雾巷显得更加幽深,路灯的光线被浓密的树影切割得支离破碎。
回到书店,方远打开了店里的老式台灯,昏黄的光线驱散了一部分黑暗,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他坐在柜台后,将那张照片放在桌上,再次审视。
照片上的王阿姨笑得很幸福,但方远总觉得,那笑容深处,似乎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而那个背景中的老宅,迷雾巷二十三号,更是让他心生警惕。
那栋老宅,在迷雾巷的传说中,扮演着一个不怎么光彩的角色。
据说,几十年前,那里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灭门惨案,一家人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屋子和墙上诡异的血手印。
后来,那房子就成了迷雾巷居民口中的禁忌之地。
方远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王阿姨家那面诡异的镜子,以及镜子里“自己”那个冰冷的笑容。
他能感受到,那股“异常气息”此刻正随着夜色的加深,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浓郁。
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无声息地笼罩着整个迷雾巷。
“迷雾巷最近……有点不对劲。”
老李婆婆的话再次在他耳边响起。
他拿起手机,想搜索一下迷雾巷二十三号当年的旧闻,但很快便放弃了。
这类陈年旧案,在互联网上很难找到详细的资料,更何况是这种被刻意遗忘在城市角落里的老旧小区。
他知道,如果想知道真相,他必须亲自去探究。
午夜时分,书店里陷入一片死寂。
方远依然坐在柜台后,他没有开灯,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将书店内的书架和书本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他手边放着那张照片,以及一本他从自己的藏书里翻出来的,关于本地都市传说的旧册子。
册子里的内容大多是些民间野史,真假难辨。
但方远知道,很多时候,最离奇的真相,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中。
他翻阅着,希望能找到与王阿姨事件相关的线索。
突然,一阵极其细微的“沙沙”声传入方远耳中。
那声音很轻,像是指甲刮过粗糙的墙面,又像是某种柔软的物体在地上拖动。
声音很近,仿佛就在书店的某个角落。
方远猛地抬起头,瞳孔微缩。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浓郁的“异常气息”,正从书店的深处,也就是他身后那扇通往家族老宅内院的门后,缓缓渗透出来。
那扇门,他平时很少打开,那里是家族长辈们曾经居住的地方,堆满了各种老旧的家具和杂物,也包括一些他从未仔细整理过的家族遗物。
“沙沙”声越来越清晰,伴随着一股冰冷的、带着腐朽气息的寒意,逐渐弥漫开来。
方远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这股气息与王阿姨家镜子里散发出来的气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更加醇厚,更加古老,仿佛沉睡了许久,此刻正被某种力量唤醒。
他缓缓地,小心翼翼地,从柜台后站了起来。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扇门,门缝里,似乎有淡淡的,如同雾气般的白色气体在缓慢地渗透出来。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
那是一种极其轻微的、断断续续的低语声。
声音模糊不清,像是无数个细小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又像是从遥远的深渊中传来,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魔力。
他听不清具体的内容,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是无尽的诱惑与深沉的恶意。
“午夜的低语……”方远喃喃自语,他知道,这正是老李婆婆所听到的那种声音。
他没有退缩,反而被那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所驱使。
他知道,这股“异常气息”的源头,就在那扇门后,就在他家族的老宅深处。
他缓缓走向那扇门,每一步都踏得极轻,生怕惊动了门后未知的存在。
当他走到门前时,那股寒意己经浓烈到让他全身发颤。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伸出手,握住了冰冷的门把手。
门把手上传来的触感,不是金属的冰冷,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粘腻感,仿佛他握住的不是门把手,而是某种活物的皮肤。
他猛地一拉。
门开了。
门后是一片漆黑,只有老宅特有的霉味和尘土气息扑面而来。
但方远能清晰地看到,在那片黑暗深处,一个模糊的轮廓一闪而逝,伴随着“沙沙”声的突然停止。
他立刻打开了手机手电筒,光束射入黑暗。
手电筒的光芒所到之处,照亮了堆满杂物的走廊,以及尽头处,一面巨大的、被白布覆盖的物体。
那白布下,隐约能看出是一个高大的轮廓,像是一面巨大的画框,又或者……是一面镜子。
方远的心脏猛地一沉。
他知道,自己家族的老宅深处,也藏着一面镜子。
一面,比王阿姨家那面更加古老,更加庞大的镜子。
而那股“异常气息”最浓郁的地方,正是那面被白布覆盖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