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昨夜烟雨(婉琳贺婉琳)全本免费小说_新热门小说昨夜烟雨婉琳贺婉琳

时间: 2025-09-17 08:37:45 
李建国,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就像他这个人。

56岁,来自河南乡下,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辗转了大半辈子,靠着一把子力气和从不偷懒的本分,给家里盖了房,供儿子读完了大学。

他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那是常年握钢筋、搬砖留下的印记。

背有点驼,是岁月和重负压出来的弧度。

昨夜烟雨(婉琳贺婉琳)全本免费小说_新热门小说昨夜烟雨婉琳贺婉琳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再干两年,攒够养老钱,就回村里,种种菜,逗逗孙子,安安稳稳地过几天清闲日子。

这天,工地赶工期,老李和工友们顶着三伏天的烈日,在脚手架上忙碌。

汗水像断线的珠子,模糊了视线。

突然,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袭来,伴随着一阵奇异的狂风和刺目的白光,老李觉得自己像一片叶子一样飘了起来,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唔……”头痛欲裂,浑身酸痛。

老李挣扎着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不是熟悉的工地,也不是医院的白色天花板。

是灰蒙蒙的天空,低矮的茅草,还有……远处隐约可见的、插着奇怪旗帜的土坡?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气味,有泥土的腥气,有牲畜的粪便味,还有一种淡淡的、类似铁锈的血腥气。

“这……这是哪儿?

拍电影呢?”

老李嘟囔着,想撑起身,却发现自己身上的工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粗糙、破烂,勉强能蔽体的麻布“衣服”,脚下是一双破烂的草鞋。

他环顾西周,彻底懵了。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轰鸣,只有稀疏的、造型古怪的土坯房,几个穿着类似麻布衣服、面黄肌瘦的人,用一种惊恐又麻木的眼神看着他这个“异类”。

他们的发髻很高,身上带着刀剑,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漠视生命的冷酷。

“老乡……问一下,这是哪个影视基地啊?

我咋到这儿了?”

老李操着一口河南普通话问道。

那些人茫然地看着他,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口音古怪,老李一个字也听不懂。

恐惧,像冰冷的蛇,缠住了老李的心脏。

他不是在做梦,也不是拍电影。

他,李建国,一个56岁的农民工,好像……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是老李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他被一群自称“赵人”的士兵抓住,因为他那身“奇装异服”(虽然醒来时己被换掉,但他最初的穿着可能引起了注意)和“怪异口音”,差点被当成奸细杀掉。

多亏了一个稍微懂点“雅言”(当时的通用语,类似普通话,但老李依然听不太懂,只能连蒙带猜)的老兵觉得他“看起来傻,不像奸细,还有把子力气”,才保住了一条命,被编入了一支运送粮草的队伍,成了一个最低等的“徒卒”。

老李彻底绝望了。

他明白了,自己是“穿越”了,穿到了一个他只在电视上看过的、叫做“春秋战国”的时代。

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干净的水,更没有他熟悉的一切。

这里,人命如草芥。

他的“优势”——在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建筑技能、对机械的粗浅了解——在这里一文不值。

他会用的钢筋水泥,这里没有;他会开的拖拉机挖掘机,这里更是天方夜谭。

他唯一的“价值”,就是他这身还算硬朗的骨头。

他成了一个奴隶般的存在,每天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搬运沉重的粮草,挖掘壕沟,修理破损的战车。

吃的是难以下咽的粗粮,有时甚至只有野菜汤,还常常吃不饱。

住的是西面漏风的茅草棚,晚上冻得瑟瑟发抖。

他试图用他的“经验”改善生活,比如建议用更省力的方法捆扎粮草,或者挖个简易的厕所改善卫生,但换来的往往是监工的鞭子和呵斥。

没人听得懂他的“道理”,在这个时代,强权和蛮力才是真理。

他想念家人,想念老婆做的热汤面,想念儿子视频里的笑脸,想念村里的那口老井。

多少次,夜深人静,他躺在冰冷的泥地上,望着天上和现代一样的月亮,无声地流泪。

他想回去,哪怕回去继续搬砖,也比在这里强一万倍!

可他怎么回去?

那阵狂风和白光,再也没有出现过。

老李的身体,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和营养不良中迅速垮掉。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气,咳嗽开始频繁,腰也更驼了。

他开始理解那些和他一样的徒卒眼中的麻木——那是对命运的无力反抗,是对生存的最低渴望。

他也曾试图逃跑过一次。

趁着一次混乱,他钻进了旁边的山林。

他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开荒种地,像个野人一样活下去,也许能等到回去的机会。

但他失败了。

没有现代工具,他连最基本的狩猎和采集都做不好,几天下来饿得头晕眼花,最终还是被搜山的士兵抓住。

等待他的是残酷的惩罚。

一顿毒打,让他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差点没挺过来。

从那以后,他彻底放弃了挣扎。

他知道,自己可能永远也回不去了,他的结局,或许就是像路边的野草一样,默默地枯萎、死去。

战争,终于还是来了。

赵国和魏国打了起来。

老李所在的这支队伍,被推向了前线。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仗,为谁而战。

他只知道,震天的喊杀声,刀光剑影,鲜血染红了大地。

他被推搡着,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戈,跟在队列后面。

他害怕极了,双腿发软。

他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有的被箭射中,有的被刀劈开。

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受苦的“同伴”,此刻也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为了活下去,为了抢夺一点战利品,互相残杀。

混乱中,老李被一股力量推倒在地。

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感到胸口一阵剧痛。

他低头一看,一支断裂的矛尖,刺穿了他的胸膛,鲜血汩汩地涌出,染红了他破烂的麻布衣服,也染红了身下这片陌生的土地。

意识渐渐模糊,老李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工地的场景,阳光刺眼,工友们在说笑,远处传来了老婆喊他回家吃饭的声音……“回家……回家……”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喃喃地吐出这两个字,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哼。

他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没有人会记得他。

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后、名叫李建国的农民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在了战国的战场上。

他的尸体,和其他无数无名士兵一样,或许会被草草掩埋,或许就曝尸荒野,成为野狗秃鹫的食粮。

他的悲剧,不在于他做错了什么,而仅仅在于他生错了时代,或者说,是来到了一个不属于他的、野蛮而残酷的时代。

他所有的现代知识和经验,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的勤劳、本分、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些在现代社会值得称道的品质,最终却没能让他在这个古老的时代多活哪怕一天。

他就像一颗被狂风卷离了大树的、苍老的叶子,飘落到了一个错误的时空,然后,静静地腐烂,化作了历史尘埃中,一粒无人知晓的微尘。

这,就是李建国,一个普通农民工,在春秋战国的悲剧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