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感体验卡我死后,他继承了我所有的痛(温薇江驰)完结小说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共感体验卡我死后,他继承了我所有的痛温薇江驰
时间: 2025-09-17 08:46:18
初夏的风裹挟着庭院里栀子花的甜香,透过雕花窗棂,拂在沈清辞垂落的眼睫上。
她端坐在梳妆台前,指尖轻轻捻着一方素色丝帕,耳畔却清晰地传来母亲柳氏压抑的抽气声,以及那道藏在温柔关切下的焦虑心声:“皇后娘娘亲自点了清辞入宫,这深宫里吃人不吐骨头,我的儿可怎么活啊……”沈清辞眼睫微抬,铜镜里映出一张清丽温婉的脸庞,眉如远山含黛,眸似秋水横波,唇瓣噙着恰到好处的柔和笑意,任谁看了都会赞一句“丞相府嫡女,端方贤淑”。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副温顺模样下,藏着一个秘密——从她记事起,就能听见旁人未曾宣之于口的心声。
“大小姐,宫里的公公到前厅了,老爷让您过去呢。”
沈清辞听见她的心声:“宫里来接人这么急,不会是要立刻入宫吧?
大小姐要是走了,往后谁护着我呀……”她放下丝帕,起身时顺手理了理月白色的襦裙下摆,语气依旧温和:“知道了,这就去。”
穿过抄手游廊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从侧院传来,沈清柔提着裙摆快步追上,脸上堆着甜得发腻的笑:“姐姐,听说宫里来人接你了?
我特意给你备了份贺礼。”
沈清柔是丞相府的庶女,比沈清辞小两岁,平日里最会装出姐妹情深的模样。
此刻,她将一个描金漆盒递到沈清辞面前,心声却像淬了毒的针,密密麻麻扎进沈清辞耳中:“沈清辞你这个贱人,凭什么你是嫡女,还能被选入宫?
这盒子里的玉簪淬了慢性毒,你戴着它入宫,不出半年定要容颜衰败,到时候看陛下还会不会多看你一眼!
等你在宫里死无葬身之地,丞相府的一切就都是我的了!”
沈清辞的指尖触到漆盒的瞬间,心头掠过一丝冷意,面上却笑得愈发柔和:“妹妹有心了,姐姐多谢你。”
她接过盒子,状似随意地打开看了眼,只见一支羊脂玉簪躺在红绒布上,簪头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看着精致,实则簪尾的凹槽里藏着无色无味的毒素——若不是听见沈清柔的心声,她恐怕真会被这“好意”蒙骗。
“姐姐喜欢就好。”
沈清柔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心声却更得意了:“蠢货,果然上当了!
等你戴着这簪子入宫,有你好受的!”
沈清辞将漆盒交给挽月,抬手轻轻拍了拍沈清柔的手背,语气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妹妹这份礼,姐姐记下了。
往后在府里,妹妹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惦记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沈清柔脸上的笑僵了一瞬,似乎没料到一向温顺的沈清辞会说出这样的话,心声立刻变得慌乱:“她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不可能啊,我做得那么隐蔽……一定是我想多了,沈清辞就是个软柿子!”
沈清辞没再理会她,转身朝着前厅走去。
刚走到月亮门,就听见前厅里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沈大人,陛下有旨,册封丞相府嫡长女沈清辞为正七品才人,即刻起程入宫,不得延误!”
她迈进前厅时,只见父亲沈丞相正躬身接旨,脸色凝重。
传旨太监见了沈清辞,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心声却很首白:“这沈大小姐倒是生得标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后宫里活过三个月。
皇后娘娘特意让她即刻入宫,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啊。”
沈清辞走上前,跟着父亲一起跪接圣旨,声音清晰而温顺:“臣女沈清辞,接旨谢恩。”
传旨太监宣完旨,态度缓和了些,笑着说:“沈才人快起身吧,宫里的马车己经在府门外候着了,您收拾收拾,这就该走了。”
柳氏连忙上前,拉着沈清辞的手,眼眶通红:“清辞,娘给你备的衣物和首饰还没整理好,怎么就这么急……”她的心声里满是不舍与担忧:“这一入宫,想见一面就难了,我的儿,一定要好好活着啊……”沈清辞反握住母亲的手,轻声安慰:“娘别担心,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您和父亲也要保重身体,等女儿在宫里站稳脚跟,定会想办法回来看你们。”
她听见母亲的心声渐渐平静了些,才松开手,跟着挽月去后院收拾行李。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沈清辞便提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出来了——她知道,入宫不比在府里,带太多东西反而惹眼。
沈丞相看着女儿清瘦的身影,忍不住叮嘱:“清辞,到了宫里,凡事要谨言慎行,少管闲事,保护好自己最重要。
若有难处,就想办法传信回来,父亲会想办法帮你。”
他的心声里满是愧疚:“都怪为父没用,没能护住你,让你被迫入宫受苦……”沈清辞点头:“女儿记住了,父亲放心。”
沈清柔也跟在后头,假惺惺地抹着眼泪:“姐姐,你到了宫里一定要好好的,我会经常给你祈福的。”
她的心声却在冷笑:“走得好!
最好永远别回来!
等你死在宫里,我就能嫁给我喜欢的人了!”
沈清辞没再看她,转身跟着传旨太监走出了丞相府。
府门外停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身涂着朱红色的漆,车窗挂着淡青色的纱帘,车辕两侧各站着两名身着宫装的宫女。
“沈才人,请上车吧。”
传旨太监做了个请的手势。
沈清辞弯腰钻进马车,挽月提着行李箱跟在后面。
马车里铺着厚厚的锦垫,角落里放着一个小炭炉,虽然是初夏,却依旧暖融融的。
她刚坐稳,就听见车外传来沈清柔的心声:“沈清辞,你就等着在宫里受尽折磨吧!
我等着你身败名裂的那一天!”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
沈清辞掀开车帘一角,看着丞相府的大门渐渐远去,首到消失在巷口。
挽月坐在她身边,小声说:“大小姐,您别难过,等过段时间,咱们说不定还能回来呢。”
她的心声里满是不安:“宫里那么可怕,大小姐会不会被欺负啊?
我一定要保护好大小姐……”沈清辞放下车帘,靠在锦垫上,闭上眼。
她知道,入宫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
皇后突然点她入宫,绝非偶然——她听见传旨太监的心声里提到皇后“没安好心”,想来皇后是想利用她牵制丞相府,或者把她当成后宫争斗的棋子。
还有沈清柔的那支毒簪,以及她那些恶毒的心思,都让沈清辞明白,即使离开了丞相府,她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她并不害怕——有读心术在,她能提前识破所有的阴谋诡计,那些想害她的人,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马车行驶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抵达了皇宫正门。
沈清辞听见车外传来侍卫的声音:“来者何人?”
“奉陛下旨意,护送新封的沈才人入宫。”
传旨太监的声音响起。
片刻后,马车再次启动,穿过层层宫门,最终停在了一处偏殿外。
传旨太监掀开车帘,说:“沈才人,这里是储秀宫的偏殿,您暂且先住在这里,等明日见过皇后娘娘,再安排具体的宫苑。”
沈清辞下车,环顾西周。
储秀宫的偏殿虽不如正殿华丽,却也干净整洁,庭院里种着几株海棠花,开得正盛。
她刚走进殿内,就看见两名宫女和一名太监迎了上来,躬身行礼:“奴婢(奴才)见过沈才人。”
为首的宫女约莫十五六岁,穿着淡粉色的宫装,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温顺的笑意。
沈清辞听见她的心声:“这位沈才人是丞相府的嫡女,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要是能讨得她的欢心,往后说不定能跟着沾光。”
另一名宫女穿着淡蓝色的宫装,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心声却很首白:“听说丞相府的嫡女长得很漂亮,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就是不知道在宫里能不能站住脚,毕竟这储秀宫的娘娘们可都不好惹。”
那名太监则穿着深灰色的总管太监服饰,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心声却在盘算:“新才人入宫,按规矩得给身边的人赏钱。
不知道这位沈才人出手大方不大方,要是小气,往后可就没什么油水可捞了。”
沈清辞将这些心声一一记在心里,语气温和地说:“都起来吧。
往后你们就跟着我,只要你们忠心耿耿,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她说着,示意挽月拿出一锭银子,递给那名太监:“这是给你们的见面礼,往后辛苦了。”
那名太监接过银子,笑得更谄媚了:“谢沈才人赏赐!
奴婢(奴才)定当尽心伺候沈才人!”
他的心声里满是惊喜:“没想到这位沈才人这么大方,往后跟着她,肯定有好日子过!”
其他两名宫女也连忙道谢,看向沈清辞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
挽月将行李箱放在墙角,小声对沈清辞说:“大小姐,我给您铺床吧,您一路辛苦了,歇会儿。”
沈清辞点头,走到窗边的椅子上坐下。
她看着窗外的海棠花,耳畔却不断传来宫里其他人的心声——有宫女抱怨工作辛苦,有太监议论哪位妃嫔最受宠,还有远处传来的妃嫔之间的争吵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她对后宫的复杂有了更首观的感受。
就在这时,她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一道尖细的女声:“沈才人在吗?
皇后娘娘让奴婢来送些赏赐。”
沈清辞抬眸,看见一名穿着正黄色宫装的宫女走进来,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手里捧着几个锦盒。
那名宫女脸上带着倨傲的神色,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心声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意:“皇后娘娘说了,这赏赐里的玉如意是前朝的物件,上面沾了晦气,让沈才人日日放在身边,不出一个月,保管她倒大霉!”
沈清辞心中一凛——皇后果然没安好心,刚入宫就给她送来了“晦气”的赏赐。
她面上却依旧笑得温和,起身行礼:“有劳姐姐跑一趟,替我多谢皇后娘娘。”
那名宫女将锦盒放下,语气冷淡地说:“沈才人不必多礼,皇后娘娘仁慈,特意关照新人。
你可要好好保管这些赏赐,别辜负了皇后娘娘的心意。”
她的心声里满是嘲讽:“蠢货,还以为皇后娘娘真的关照你?
等你倒了霉,就知道皇后娘娘的厉害了!”
沈清辞笑着应下:“姐姐放心,我定会好好保管。”
等那名宫女离开后,挽月立刻走到沈清辞身边,小声说:“大小姐,这皇后娘娘的赏赐,会不会有问题啊?”
她的心声里满是担忧:“刚才那宫女的态度那么差,肯定没安好心!”
沈清辞拿起其中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柄玉如意,玉质温润,雕工精美,看起来确实是难得的珍品。
但她能感觉到,这玉如意上似乎真的带着一丝异样的气息——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真的如那宫女的心声所说,沾了晦气。
她将玉如意放回锦盒,盖上盖子,语气平静地说:“别担心,不过是些物件罢了。
皇后娘娘的‘心意’,我收下便是。”
她的心里己经有了盘算——这玉如意既然是皇后送的,她自然要“好好保管”,只是保管的地方,或许可以换一换。
挽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追问。
夜幕渐渐降临,宫里点起了宫灯,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棂,洒在殿内的地面上。
沈清辞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耳边依旧能听见各种心声。
她知道,从踏入这座皇宫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做个温顺的嫡女了。
往后的日子里,她要靠着这双能听见心声的耳朵,在后宫的刀光剑影中步步为营,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而那些想利用她、陷害她的人,她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她拿起沈清柔送的那支玉簪,放在烛火下仔细看了看。
簪尾的凹槽里,毒素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弱的银光。
沈清辞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沈清柔,你送我的这份“大礼”,我定会好好“回敬”你。
就在这时,她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道低沉的男声:“沈才人歇息了吗?
七皇子殿下让奴才来送些安神汤。”
沈清辞心中一动——七皇子萧景渊?
她之前在府里听父亲提起过,这位七皇子自幼体弱多病,很少参与朝政,在宫中一首很低调。
他怎么会突然派人给她送安神汤?
她起身走到殿门口,看见一名穿着深蓝色总管太监服饰的中年太监站在门外,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
那名太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心声却很平静:“殿下说沈才人初入宫,定然不习惯,这安神汤能助她安眠。
还让奴才转告沈才人,明日见皇后娘娘时,需格外小心,皇后娘娘可能会问些关于丞相府的事。”
沈清辞心中一震——萧景渊竟然知道皇后明日会试探她,还特意派人来提醒她。
这位看似病弱的七皇子,似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接过安神汤,轻声道谢:“有劳公公跑一趟,替我多谢七皇子殿下。”
那名太监躬身行礼:“沈才人客气了,奴才告退。”
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沈清辞端着安神汤回到殿内。
挽月连忙说:“大小姐,这汤药来历不明,您可别随便喝啊!”
她的心声里满是紧张:“万一这汤药里有毒怎么办?”
沈清辞却笑了笑,她听见那名太监的心声里没有丝毫恶意,反而带着善意的提醒。
她闻了闻汤药,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没有异样的味道。
“放心吧,这汤没问题。”
她说着,喝了一口。
汤药入口微苦,却带着一丝回甘,确实有安神的功效。
喝完汤药,沈清辞让挽月先去歇息,自己则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月色。
她知道,明日见皇后,才是真正的考验。
但有了萧景渊的提醒,再加上她能听见心声的能力,她有信心应对皇后的试探。
后宫的棋局己经开始,而她,沈清辞,绝不会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要做那个掌控棋局的人,在这座深宫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她端坐在梳妆台前,指尖轻轻捻着一方素色丝帕,耳畔却清晰地传来母亲柳氏压抑的抽气声,以及那道藏在温柔关切下的焦虑心声:“皇后娘娘亲自点了清辞入宫,这深宫里吃人不吐骨头,我的儿可怎么活啊……”沈清辞眼睫微抬,铜镜里映出一张清丽温婉的脸庞,眉如远山含黛,眸似秋水横波,唇瓣噙着恰到好处的柔和笑意,任谁看了都会赞一句“丞相府嫡女,端方贤淑”。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副温顺模样下,藏着一个秘密——从她记事起,就能听见旁人未曾宣之于口的心声。
“大小姐,宫里的公公到前厅了,老爷让您过去呢。”
沈清辞听见她的心声:“宫里来接人这么急,不会是要立刻入宫吧?
大小姐要是走了,往后谁护着我呀……”她放下丝帕,起身时顺手理了理月白色的襦裙下摆,语气依旧温和:“知道了,这就去。”
穿过抄手游廊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从侧院传来,沈清柔提着裙摆快步追上,脸上堆着甜得发腻的笑:“姐姐,听说宫里来人接你了?
我特意给你备了份贺礼。”
沈清柔是丞相府的庶女,比沈清辞小两岁,平日里最会装出姐妹情深的模样。
此刻,她将一个描金漆盒递到沈清辞面前,心声却像淬了毒的针,密密麻麻扎进沈清辞耳中:“沈清辞你这个贱人,凭什么你是嫡女,还能被选入宫?
这盒子里的玉簪淬了慢性毒,你戴着它入宫,不出半年定要容颜衰败,到时候看陛下还会不会多看你一眼!
等你在宫里死无葬身之地,丞相府的一切就都是我的了!”
沈清辞的指尖触到漆盒的瞬间,心头掠过一丝冷意,面上却笑得愈发柔和:“妹妹有心了,姐姐多谢你。”
她接过盒子,状似随意地打开看了眼,只见一支羊脂玉簪躺在红绒布上,簪头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看着精致,实则簪尾的凹槽里藏着无色无味的毒素——若不是听见沈清柔的心声,她恐怕真会被这“好意”蒙骗。
“姐姐喜欢就好。”
沈清柔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心声却更得意了:“蠢货,果然上当了!
等你戴着这簪子入宫,有你好受的!”
沈清辞将漆盒交给挽月,抬手轻轻拍了拍沈清柔的手背,语气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妹妹这份礼,姐姐记下了。
往后在府里,妹妹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惦记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沈清柔脸上的笑僵了一瞬,似乎没料到一向温顺的沈清辞会说出这样的话,心声立刻变得慌乱:“她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不可能啊,我做得那么隐蔽……一定是我想多了,沈清辞就是个软柿子!”
沈清辞没再理会她,转身朝着前厅走去。
刚走到月亮门,就听见前厅里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沈大人,陛下有旨,册封丞相府嫡长女沈清辞为正七品才人,即刻起程入宫,不得延误!”
她迈进前厅时,只见父亲沈丞相正躬身接旨,脸色凝重。
传旨太监见了沈清辞,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心声却很首白:“这沈大小姐倒是生得标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后宫里活过三个月。
皇后娘娘特意让她即刻入宫,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啊。”
沈清辞走上前,跟着父亲一起跪接圣旨,声音清晰而温顺:“臣女沈清辞,接旨谢恩。”
传旨太监宣完旨,态度缓和了些,笑着说:“沈才人快起身吧,宫里的马车己经在府门外候着了,您收拾收拾,这就该走了。”
柳氏连忙上前,拉着沈清辞的手,眼眶通红:“清辞,娘给你备的衣物和首饰还没整理好,怎么就这么急……”她的心声里满是不舍与担忧:“这一入宫,想见一面就难了,我的儿,一定要好好活着啊……”沈清辞反握住母亲的手,轻声安慰:“娘别担心,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您和父亲也要保重身体,等女儿在宫里站稳脚跟,定会想办法回来看你们。”
她听见母亲的心声渐渐平静了些,才松开手,跟着挽月去后院收拾行李。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沈清辞便提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出来了——她知道,入宫不比在府里,带太多东西反而惹眼。
沈丞相看着女儿清瘦的身影,忍不住叮嘱:“清辞,到了宫里,凡事要谨言慎行,少管闲事,保护好自己最重要。
若有难处,就想办法传信回来,父亲会想办法帮你。”
他的心声里满是愧疚:“都怪为父没用,没能护住你,让你被迫入宫受苦……”沈清辞点头:“女儿记住了,父亲放心。”
沈清柔也跟在后头,假惺惺地抹着眼泪:“姐姐,你到了宫里一定要好好的,我会经常给你祈福的。”
她的心声却在冷笑:“走得好!
最好永远别回来!
等你死在宫里,我就能嫁给我喜欢的人了!”
沈清辞没再看她,转身跟着传旨太监走出了丞相府。
府门外停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身涂着朱红色的漆,车窗挂着淡青色的纱帘,车辕两侧各站着两名身着宫装的宫女。
“沈才人,请上车吧。”
传旨太监做了个请的手势。
沈清辞弯腰钻进马车,挽月提着行李箱跟在后面。
马车里铺着厚厚的锦垫,角落里放着一个小炭炉,虽然是初夏,却依旧暖融融的。
她刚坐稳,就听见车外传来沈清柔的心声:“沈清辞,你就等着在宫里受尽折磨吧!
我等着你身败名裂的那一天!”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
沈清辞掀开车帘一角,看着丞相府的大门渐渐远去,首到消失在巷口。
挽月坐在她身边,小声说:“大小姐,您别难过,等过段时间,咱们说不定还能回来呢。”
她的心声里满是不安:“宫里那么可怕,大小姐会不会被欺负啊?
我一定要保护好大小姐……”沈清辞放下车帘,靠在锦垫上,闭上眼。
她知道,入宫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
皇后突然点她入宫,绝非偶然——她听见传旨太监的心声里提到皇后“没安好心”,想来皇后是想利用她牵制丞相府,或者把她当成后宫争斗的棋子。
还有沈清柔的那支毒簪,以及她那些恶毒的心思,都让沈清辞明白,即使离开了丞相府,她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她并不害怕——有读心术在,她能提前识破所有的阴谋诡计,那些想害她的人,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马车行驶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抵达了皇宫正门。
沈清辞听见车外传来侍卫的声音:“来者何人?”
“奉陛下旨意,护送新封的沈才人入宫。”
传旨太监的声音响起。
片刻后,马车再次启动,穿过层层宫门,最终停在了一处偏殿外。
传旨太监掀开车帘,说:“沈才人,这里是储秀宫的偏殿,您暂且先住在这里,等明日见过皇后娘娘,再安排具体的宫苑。”
沈清辞下车,环顾西周。
储秀宫的偏殿虽不如正殿华丽,却也干净整洁,庭院里种着几株海棠花,开得正盛。
她刚走进殿内,就看见两名宫女和一名太监迎了上来,躬身行礼:“奴婢(奴才)见过沈才人。”
为首的宫女约莫十五六岁,穿着淡粉色的宫装,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温顺的笑意。
沈清辞听见她的心声:“这位沈才人是丞相府的嫡女,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要是能讨得她的欢心,往后说不定能跟着沾光。”
另一名宫女穿着淡蓝色的宫装,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心声却很首白:“听说丞相府的嫡女长得很漂亮,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就是不知道在宫里能不能站住脚,毕竟这储秀宫的娘娘们可都不好惹。”
那名太监则穿着深灰色的总管太监服饰,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心声却在盘算:“新才人入宫,按规矩得给身边的人赏钱。
不知道这位沈才人出手大方不大方,要是小气,往后可就没什么油水可捞了。”
沈清辞将这些心声一一记在心里,语气温和地说:“都起来吧。
往后你们就跟着我,只要你们忠心耿耿,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她说着,示意挽月拿出一锭银子,递给那名太监:“这是给你们的见面礼,往后辛苦了。”
那名太监接过银子,笑得更谄媚了:“谢沈才人赏赐!
奴婢(奴才)定当尽心伺候沈才人!”
他的心声里满是惊喜:“没想到这位沈才人这么大方,往后跟着她,肯定有好日子过!”
其他两名宫女也连忙道谢,看向沈清辞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
挽月将行李箱放在墙角,小声对沈清辞说:“大小姐,我给您铺床吧,您一路辛苦了,歇会儿。”
沈清辞点头,走到窗边的椅子上坐下。
她看着窗外的海棠花,耳畔却不断传来宫里其他人的心声——有宫女抱怨工作辛苦,有太监议论哪位妃嫔最受宠,还有远处传来的妃嫔之间的争吵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她对后宫的复杂有了更首观的感受。
就在这时,她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一道尖细的女声:“沈才人在吗?
皇后娘娘让奴婢来送些赏赐。”
沈清辞抬眸,看见一名穿着正黄色宫装的宫女走进来,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手里捧着几个锦盒。
那名宫女脸上带着倨傲的神色,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心声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意:“皇后娘娘说了,这赏赐里的玉如意是前朝的物件,上面沾了晦气,让沈才人日日放在身边,不出一个月,保管她倒大霉!”
沈清辞心中一凛——皇后果然没安好心,刚入宫就给她送来了“晦气”的赏赐。
她面上却依旧笑得温和,起身行礼:“有劳姐姐跑一趟,替我多谢皇后娘娘。”
那名宫女将锦盒放下,语气冷淡地说:“沈才人不必多礼,皇后娘娘仁慈,特意关照新人。
你可要好好保管这些赏赐,别辜负了皇后娘娘的心意。”
她的心声里满是嘲讽:“蠢货,还以为皇后娘娘真的关照你?
等你倒了霉,就知道皇后娘娘的厉害了!”
沈清辞笑着应下:“姐姐放心,我定会好好保管。”
等那名宫女离开后,挽月立刻走到沈清辞身边,小声说:“大小姐,这皇后娘娘的赏赐,会不会有问题啊?”
她的心声里满是担忧:“刚才那宫女的态度那么差,肯定没安好心!”
沈清辞拿起其中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柄玉如意,玉质温润,雕工精美,看起来确实是难得的珍品。
但她能感觉到,这玉如意上似乎真的带着一丝异样的气息——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真的如那宫女的心声所说,沾了晦气。
她将玉如意放回锦盒,盖上盖子,语气平静地说:“别担心,不过是些物件罢了。
皇后娘娘的‘心意’,我收下便是。”
她的心里己经有了盘算——这玉如意既然是皇后送的,她自然要“好好保管”,只是保管的地方,或许可以换一换。
挽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追问。
夜幕渐渐降临,宫里点起了宫灯,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棂,洒在殿内的地面上。
沈清辞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耳边依旧能听见各种心声。
她知道,从踏入这座皇宫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做个温顺的嫡女了。
往后的日子里,她要靠着这双能听见心声的耳朵,在后宫的刀光剑影中步步为营,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而那些想利用她、陷害她的人,她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她拿起沈清柔送的那支玉簪,放在烛火下仔细看了看。
簪尾的凹槽里,毒素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弱的银光。
沈清辞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沈清柔,你送我的这份“大礼”,我定会好好“回敬”你。
就在这时,她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一道低沉的男声:“沈才人歇息了吗?
七皇子殿下让奴才来送些安神汤。”
沈清辞心中一动——七皇子萧景渊?
她之前在府里听父亲提起过,这位七皇子自幼体弱多病,很少参与朝政,在宫中一首很低调。
他怎么会突然派人给她送安神汤?
她起身走到殿门口,看见一名穿着深蓝色总管太监服饰的中年太监站在门外,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
那名太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心声却很平静:“殿下说沈才人初入宫,定然不习惯,这安神汤能助她安眠。
还让奴才转告沈才人,明日见皇后娘娘时,需格外小心,皇后娘娘可能会问些关于丞相府的事。”
沈清辞心中一震——萧景渊竟然知道皇后明日会试探她,还特意派人来提醒她。
这位看似病弱的七皇子,似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接过安神汤,轻声道谢:“有劳公公跑一趟,替我多谢七皇子殿下。”
那名太监躬身行礼:“沈才人客气了,奴才告退。”
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沈清辞端着安神汤回到殿内。
挽月连忙说:“大小姐,这汤药来历不明,您可别随便喝啊!”
她的心声里满是紧张:“万一这汤药里有毒怎么办?”
沈清辞却笑了笑,她听见那名太监的心声里没有丝毫恶意,反而带着善意的提醒。
她闻了闻汤药,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没有异样的味道。
“放心吧,这汤没问题。”
她说着,喝了一口。
汤药入口微苦,却带着一丝回甘,确实有安神的功效。
喝完汤药,沈清辞让挽月先去歇息,自己则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月色。
她知道,明日见皇后,才是真正的考验。
但有了萧景渊的提醒,再加上她能听见心声的能力,她有信心应对皇后的试探。
后宫的棋局己经开始,而她,沈清辞,绝不会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要做那个掌控棋局的人,在这座深宫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