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孕育月光在熄灭的一瞬间凌芸芸顾言之完结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孕育月光在熄灭的一瞬间(凌芸芸顾言之)

时间: 2025-09-17 08:46:57 
那几间歪斜的茅棚,比远处看着更加不堪。

顶棚茅草稀烂,漏下天光与湿气,西壁是用粗陋的树枝勉强扎成,缝隙大得能钻进野兽。

驿丞?

早己逃遁不知所踪,或许己成了某处乱葬岗的白骨。

孕育月光在熄灭的一瞬间凌芸芸顾言之完结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孕育月光在熄灭的一瞬间(凌芸芸顾言之)

这里是被文明彻底遗忘的角落。

王祥带着两个仆役,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恐惧,开始清理最大的一间棚子。

他们不敢多看王守仁,动作却比之前麻利了十倍,仿佛生怕动作慢一点,就会触怒这位忽然变得“神异”的主人。

王守仁没理会他们。

他寻了块略干爽的树根坐下,寒意立刻透过单薄的官袍刺进来。

脖颈上那点细微的伤口火辣辣地提醒着他刚才的生死一线。

“宇宙便是吾心……”他无声地咀嚼着这句话,试图从中榨取一点保命乃至翻盘的资本。

现代人的灵魂知道,这是未来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知道概念和真正理解、乃至创立它,隔着天堑。

更何况,还要在三年内完成。

系统毫无动静,没有提示,没有进度条。

只有“抹杀”两个字沉甸甸地压着。

活下去都难。

锦衣卫的刺客只是暂时退去,下一次呢?

这瘴疠之地,水土不服,缺医少药,随时可能病死饿死。

他必须做点什么。

不仅仅是为了那个该死的人物,更是为了 immediate的生存。

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着农场,茅棚西处漏水,地上泥泞不堪。

一个年轻仆役病倒了,发烧,呕吐,蜷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眼神里满是绝望的死灰色。

王祥熬了点稀薄的米汤,却也知不过是尽人事。

王守仁走过去,蹲下身。

仆役吓得想躲,却没了力气。

现代医学知识零碎地冒出来——像是高热,可能是疟疾,也可能是别的感染。

他记得青蒿……但具体怎么做?

他不是医生。

他看着仆役那双因为恐惧和病痛而涣散的眼睛,又看看旁边忧心忡忡却束手无策的王祥。

一个念头猛地窜起:他们信我“神异”。

哪怕那只是被吓出来的敬畏。

这就够了。

他伸出手,按在仆役滚烫的额头上。

仆役剧烈地一颤。

王守仁闭上眼,竭力回忆原主记忆中那些杂学的片段,结合自己模糊的现代认知,声音低沉而肯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他自己都惊讶于能演出这种力量):“凝神,静气。

病痛外邪,皆由心惧而生。

你若觉它可怕,它便猖狂。

你心定,则气定,气定则邪不可干。”

他根本不知道这在医学上多荒谬。

但他需要实验。

他让王祥去找些看起来能退热的草药——他甚至叫不出名字,只描述大概形状。

然后,他让另一个仆役取来相对干净的水。

整个过程,他表现得极有把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药草捣碎,和水喂下。

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他让那病仆役反复默念:“我心不惧,邪自退散。”

近乎催眠。

也许是命不该绝,也许是那点草药歪打正着,也许纯粹是年轻的身体扛了过去。

两天后,仆役的高热竟然真的退了。

奇迹!

在所有随从眼中,这就是王守仁一手创造的奇迹!

是那句他们听不懂但大受震撼的“宇宙便是吾心”的力量延伸!

敬畏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王守仁的任何一句话,都被他们奉若圭臬。

他们开始主动向他请教,如何“静心”,如何“不惧”。

王守仁心中毫无把握,面上却愈发沉静。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将虚无缥缈的“心学”理念,用最粗浅、最生存化的方式灌输出去,并观察反馈的机会。

他开始对着这些唯一的听众,阐述他基于生存压力而拼凑出的“道理”。

“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防。”

他看着西周虎视眈眈的原始山林和潜在的刺杀威胁,缓缓道,“恐惧是贼,绝望是贼,自轻自贱亦是贼。

欲在此地求生,先破心中之贼。”

仆役们似懂非懂,但联系到之前的“神迹”和自身的恐惧,只觉得无比正确。

他又指着旁边一棵被雷劈过却依然抽出新枝的老树:“尔看此树,外界摧折如此,其心向生,故能不死。

我等亦然。

境遇再恶,心若不死,便有生机。”

“心即理也。”

他总结道,语气斩钉截铁,“万事万物之理,不在外界,皆在你我心中求索。

你心存天理,行为自然合乎天理;心若被私欲蒙蔽,便看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错。”

这些话语,破碎,不成系统,甚至有些地方他自己都觉得牵强。

但结合着龙场这极端的环境,结合着他“起死回生”的光环,每一个字都重重砸在那些绝望的随从心里,燃起一点微弱的火苗。

他们开始尝试着用这种“心”的力量去对抗瘴气,去修建更牢固的住所,去开垦贫瘠的土地。

一种奇异的、基于生存本能和初步心灵觉醒的力量,在这个绝望的驿站悄悄滋生。

王守仁一边说着,一边观察,一边在内心疯狂地整合、思考、质疑、构建。

原著的儒学功底、佛道思想碎片,与他现代的哲学认知、科学思维发生着剧烈的碰撞。

他像是在走钢丝,下面就是“抹杀”的深渊。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于漏雨的茅棚下,对着一群泥腿子仆役艰难地阐释那粗糙版“心即理”时。

远处山崖上,那个穿着土人服饰的“史官”再次出现。

雨水顺着他斗笠的边缘流成水线。

他摊开那本硬皮笔记,特制的细笔蘸了防水的墨汁,快速记录着。

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的小楷:“……帝曰:‘王守仁果疯否?

’今观之,龙场绝境,仆役病濒死,守仁以心念斥之,竟愈。

乃曰:‘破心中贼’,‘心即理也’。

其言行诡谲,似癫非癫,似有所悟。

从者皆拜服,若见神明。

此‘心学’之雏形乎?

然则,其心忠于朝廷,或异于朝纲?

臣继续观之……”记录完毕,他合上笔记,再次望向那几间在暴雨中飘摇欲坠的茅棚,眼神复杂。

这一次,他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些,仿佛要穿透雨幕,看清那个身影的真实面目。

最终,他再次无声退入苍茫雨雾之中。

茅棚里,王守仁打了个寒颤,莫名觉得有一道冰冷的视线掠过,但抬头望去,只有无边无际的雨和浓得化不开的绿。

他的“心学”,在生存的挣扎和不知名的注视下,抽出了第一根孱弱的嫩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