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全家劝我原谅出轨的老公江辰顾惟完本热门小说_小说完结版重生后,全家劝我原谅出轨的老公(江辰顾惟)
第一章 月球残骸里的重生信号“滴——生命体征恢复17%…39%…量子意识锚定成功。
”冰冷的机械音在耳边打转时,林野的眼皮像粘了铅。她猛地睁开眼,白色的应急灯在天花板上明灭,空气中飘着淡蓝色的冷却剂雾气——这是月球科研站“广寒号”的B区医疗舱,她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左手腕的个人终端亮着,日期显示:2247年7月15日。
林野的心脏骤然缩紧。她记得这个日子。上一次,就是这一天的14点03分,地球传来第一声“碎裂”的信号——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爆炸,而是从地核开始的“量子解构”:先是太平洋沿岸的重力场突然紊乱,海水倒灌进城市;接着是大气中的氧气分子开始解离,卫星画面里,地球像被一层透明的雾慢慢啃噬;最后,在7月21日的凌晨,所有信号中断,只剩下月球基站屏幕上一片死寂的雪花点。她是“广寒号”唯一的幸存者。上一次,她在医疗舱里昏迷了三天,醒来时地球已经变成了宇宙里的尘埃,她守着空荡荡的科研站,直到氧气耗尽的前一秒,启动了“量子记忆回溯”实验——那是她和导师陈砚未完成的项目,本想用于宇宙航行的时间校准,却成了她孤注一掷的赌。“林研究员,你醒了?
”医疗舱门滑开,穿着蓝色制服的实习生苏晓跑进来,手里攥着平板电脑,“刚才你在实验室突然晕倒,陈教授让我盯着你…对了,地球刚发来了新的补给清单,你要不要过目?”林野盯着苏晓鲜活的脸,喉咙发紧。上一次,苏晓是第一个发现地球异常的人,她在通讯室里哭着给家人打电话,直到信号中断的最后一刻,还在喊“妈妈,别出门”。“苏晓,”林野抓住她的手腕,声音发颤却异常坚定,“14点03分前,必须让地球联合航天局启动‘地核量子监测’,告诉他们——”她顿了顿,把“量子解构”这四个字咽下去,换成更具体的警告,“告诉他们,太平洋板块下方的重力异常会在今天下午爆发,让沿海城市立刻疏散!
”苏晓愣住了,眼神里满是困惑:“林姐,你是不是晕糊涂了?昨天航天局刚发过报告,说地核活动一切正常啊…而且‘地核量子监测’是最高级别的预警,没有确凿证据,他们不会启动的。”林野松开手,指尖冰凉。她知道,空口无凭的警告只会被当成科研人员的臆想。上一次,她就是因为没有证据,错过了最佳的预警时间。个人终端的时钟跳到了13点45分。还有18分钟。
她掀开被子下床,医疗舱的地板贴着脚底,传来熟悉的冰凉触感。“带我去实验室,”林野抓起搭在椅背上的白大褂,“我要做实时重力模拟,现在就去。”苏晓还在犹豫,林野已经快步走向舱门。
她的脑海里闪过上一次地球消失时的画面——那些卫星传回的最后影像,那些绝望的通讯声,还有陈砚导师临终前说的话:“小林,要是能早点发现…要是能回溯时间…”这一次,她回来了。她不能让悲剧重演。第二章 18分钟的重力预警“广寒号”的实验室在A区,距离医疗舱有500米的走廊。林野走得飞快,白色的大褂下摆扫过地面,应急灯的光在她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苏晓跟在后面,一边跑一边小声嘀咕:“林姐,实验室的重力模拟器昨天还在检修,陈教授说要等明天才能用…而且没有审批,我们不能擅自启动设备啊!”“来不及等审批了。”林野推开通往实验室的金属门,指纹识别器“滴”了一声,显示“权限通过”——她是重力物理组的核心研究员,拥有实验室的最高操作权限。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通风系统的低鸣。
中央的重力模拟器是一个直径三米的透明球体,里面悬浮着淡紫色的量子尘埃,此刻正处于休眠状态。林野快步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调出后台程序。
“苏晓,帮我接地球联合航天局的紧急通讯线,直接连‘地核监测中心’,找张启元主任。
”林野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的代码,额角渗出细汗。苏晓不敢再犹豫,跑到旁边的通讯台,手指有些发抖地输入号码。“接通了,林姐,张主任在那边。”林野拿起麦克风,声音因为急促的呼吸有些不稳,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张主任,我是月球‘广寒号’的林野。
现在是2247年7月15日13点52分,我以重力物理研究员的身份警告你,在接下来的11分钟里,太平洋北纬30度、东经120度的下方,会出现一次剧烈的重力场异常,强度达到0.8个重力单位,会引发海啸和地壳震动——立刻疏散沿海城市!”麦克风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传来张启元不耐烦的声音:“林研究员,我知道你和陈教授一直在研究地核重力,但昨天的监测数据显示一切正常。你仅凭什么判断会有异常?没有实证的预警,我们无法启动疏散程序,那会造成社会恐慌。”“我有实证!”林野指着控制台的屏幕,上面的重力模拟器已经启动,淡紫色的量子尘埃开始旋转,“我正在用‘广寒号’的重力模拟器做实时推演,基于上一次…基于我最新的地核模型,推演结果显示,14点03分,异常一定会爆发!”她差点说漏“上一次”,赶紧改口。
张启元显然不相信,语气更冷:“林研究员,科学需要严谨,不是靠‘模型推演’就能发紧急预警的。如果14点03分没有异常,你知道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吗?”通讯线被挂断的“嘟嘟”声传来,林野握着麦克风的手微微发抖。苏晓站在旁边,小声说:“林姐,张主任说得也有道理…我们是不是太冲动了?”林野没有回答,只是盯着重力模拟器的屏幕。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屏幕上的量子尘埃旋转得越来越快,颜色从淡紫色变成了深紫色——这是重力场异常的征兆。14点00分。突然,实验室的通讯器“滴”地响了一声,是地球传来的紧急信号。苏晓赶紧接起,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林姐!是…是太平洋监测站!他们说刚才重力仪突然爆表,强度0.78个重力单位,沿海已经出现小规模海啸了!”林野猛地抬头,看向个人终端的时钟——14点02分。比她记忆里的时间晚了1分钟,或许是因为她启动了模拟器,轻微改变了量子轨迹?“再给张主任打电话,”林野的声音稳了下来,“告诉他,异常已经爆发,现在疏散还来得及。”这一次,通讯线很快接通。张启元的声音带着慌乱:“林研究员!监测站传来数据了,和你说的一模一样!我已经上报联合航天局,启动沿海城市的紧急疏散程序…谢谢你,你立了大功!”林野松了口气,靠在控制台上,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上一次,地球的量子解构不是一次性的爆发,而是持续的、渐进的——第一次重力异常只是预警,真正的危机,在7天之后。“苏晓,”林野转头看向她,“我们需要找到陈教授,现在就去他的办公室。”她记得,陈砚导师在地球毁灭前,一直在研究一种“量子稳定剂”,据说能中和地核的解构反应。
上一次,她没能找到导师留下的研究数据,这一次,她必须拿到它。
第三章 消失的研究数据陈砚的办公室在“广寒号”的C区,靠近核心控制室。
林野和苏晓走在走廊上,迎面遇到了几个穿着灰色制服的人——他们是地球联合航天局派来的“技术督查组”,上一次,他们在7月16日抵达月球,说是来协助研究,实际上是来监督“广寒号”的科研进度。林野下意识地放慢脚步,避开他们的视线。她记得,这个督查组的组长叫赵诚,为人刻板,而且在上一次的危机中,他曾试图销毁陈砚的研究数据,理由是“数据存在安全隐患”。“林研究员,苏实习生,”赵诚却主动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刚才地球传来消息,说你们提前预警了重力异常,陈教授呢?我们需要和他确认一下相关的研究数据。
”林野心里一紧,面上却装作平静:“陈教授应该在办公室,我们正要去找他。
”赵诚点点头,目光在林野脸上停留了几秒,像是在审视:“那就一起吧,我们正好有工作要和他对接。”林野没办法拒绝,只能和赵诚一行人一起走向陈砚的办公室。
苏晓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问:“林姐,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不是说督查组明天才到吗?
”林野摇摇头,没有说话。她知道,因为她的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