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与火(小舟陆岩)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磐石与火小舟陆岩
第一幕:立骨 · 锋芒场景:一九九零年代末,中国南方一个阴雨连绵的傍晚。
地点:“陆记锔瓷”作坊。一间老旧的临街铺面,木门板泛着深色水渍,门口幌子上的字迹已有些模糊。屋内,一盏高瓦数的白炽灯是唯一光源,驱散着雨天的晦暗,将两个埋头工作的身影投在墙上。(开场)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敲打着青石板,发出单调而寂寞的声响。作坊里却异常安静,只有极轻微的“沙沙”声。镜头推近,聚焦在一双手上。这双手指节粗大,布满老茧和细微的烫伤疤痕,却异常稳定。
手指正捏着一根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金刚钻,在一个天青釉茶盏的碎片边缘,精准地钻出一个小孔。他的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情人的皮肤,每一次呼吸都控制在钻孔的间隙,生怕一丝颤动惊扰了这脆弱的珍宝。他就是陆岩,四十五岁,正处于一个匠人技艺、体力和眼力的巅峰时期。他眉头微锁,眼神是一种近乎纯粹的专注,外界的一切——雨声、时间、困窘的生活——都被隔绝在那道专注的目光之外。“师父,歇会儿吧,喝口茶。”徒弟小舟端来一个搪瓷缸,里面是泡得浓酽的粗茶。小舟二十出头,聪明,有灵性,是陆岩从乡下老家带出来的远房侄子,也是他唯一的传人。陆岩没抬头,直到完成最后一个孔的最后一钻,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接过茶缸,目光仍黏在那几片瓷片上。“你看这釉色,”陆岩开口,声音低沉略带沙哑,“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北宋的梦,就碎在这儿了。咱们的手,不是把它修好,是把那个梦给它续上。”小舟点点头,眼里有光,那是学徒对师父和手艺纯粹的崇拜:“嗯!
师父,您这‘弓钻’的功夫,我练了三个月,还是没您稳。”“手稳,不如心稳。
”陆岩抿了口浓茶,“心乱了,手上千斤力也是虚的。”(时代的寒意)这时,隔壁开电器行的胖老板揣着兜,晃悠进来,雨水打湿了他的塑料拖鞋。“老陆,还捣鼓这些破碗片呢?”他嗓门洪亮,带着一种市井的熟络和不解,“我说你这手艺,修一个破碗的工夫,我都能卖两台电视了。现在谁还补碗啊?破了就扔,买新的呗!
便宜又光鲜!”陆岩没应声,只是小心翼翼地将瓷片归拢。小舟脸上有点挂不住,笑着打圆场:“张老板,您不懂,这是艺术,是老祖宗的智慧。”“智慧能当饭吃?
”张老板嗤笑一声,“你看看这整条街,还有几家你这样的老铺子?老李头的铁匠铺,上月改卖五金了。刘师傅的篾匠摊,现在专编宠物笼子,说那玩意赚得还多些。就你,死脑筋!”正说着,一个老太太抱着一个磕掉了茬的粗瓷大碗进来,“陆师傅,麻烦给箍一下,用了半辈子了,顺手。”陆岩接过,看了看:“给您镶个铜钉,三块钱。
”老太太絮叨着:“现在三块钱都能买俩新的了……但就是舍不得哇。
”张老板在一旁直摇头:“看吧,都是这舍不得的老人家,你这生意啊,做到头喽!”说完,晃着身子回自己店里去了,店里传来《潇洒走一回》的流行歌声。作坊里重归寂静,但一种无形的压力,比窗外的雨更沉重地压了下来。小舟看着师父沉默的侧脸,欲言又止。
(第一次“不低头”)傍晚,雨停了。
一个穿着皮夹克、手指戴着金戒指的男人周老板找上门来,手里拎着一个锦盒。
“哪位是陆岩师傅?久仰大名!”他说话带着一种夸张的热情。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件清代官窑的粉彩盖碗,可惜裂成了五六片。“朋友介绍的,说您是这行里的这个,”他翘起大拇指,“务必请您出手,钱不是问题。”陆岩拿起碎片仔细查看,眼神锐利起来。
片刻,他放下碎片,语气平淡:“这活儿,我接不了。”周老板一愣:“为什么?嫌钱少?
您开个价!”“不是钱的事。”陆岩指着裂缝,“你这碗,是炸窑时受的内伤,胎骨里有暗裂。我强用锔钉,受力不均,反而会彻底崩开。修不了。”周老板急了:“哎哟,陆师傅!您想想办法!我知道您有绝活。它不用真能盛水,摆着好看就行!我老板指明要它,我可是拍了胸脯的!您随便弄弄,糊弄过去就得,我给您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意思是三百,在当时是巨款。小舟在一旁看得心跳加速,三百块,够他们师徒俩生活好几个月了。陆岩的脸色沉了下来:“‘随便弄弄’?‘糊弄’?
”他拿起自己的锔瓷弓钻,“我这东西,叫‘金刚钻’,干的是‘瓷器活’。挣的是手艺钱,不是骗人钱。这东西,我说修不了,就是修不了。请回吧。”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瓷器一样硬,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周老板脸色由红转青,悻悻地收起盒子,丢下一句:“嗬!真是名不虚传的倔!有你求着活儿的时候!”摔门而去。
作坊里死一样的寂静。小舟看着师父,又是敬佩,忍不住惋惜:“师父……三百块呢……说不定……说不定想想办法也能修……”陆岩转过身,看着徒弟,眼神复杂:“小舟,你记住。咱们这行,的手艺是‘补天’的手艺,但心不能‘漏’。心漏了,手就脏了,这辈子就再也干不了‘瓷器活’了。
”他指着窗外霓虹初上的街道:“外面的世界,可以变。人心,可以变。但有些东西,不能变。变了,我就不是陆岩了。”小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陆岩不再说话,重新坐回灯下,拿起那枚天青釉的瓷片,继续他漫长、精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工作。
白炽灯将他的身影拉得悠长而孤独,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岩。窗外,城市的喧嚣和流行音乐的节拍隐隐传来,预示着一個不可阻挡的新时代。而窗内,时间仿佛凝固,只有金刚钻接触瓷器时发出的、细微到几乎听不见的“沙沙”声,那是傲骨在寂静中发出的、最初的铮鸣。
第一幕 终第二幕:淬炼 · 断离时间:两年后,一个闷热难耐的梅雨季节。
雨季漫长,空气里能拧出水来。
“陆记锔瓷”的作坊里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和金属锈蚀的气息。
街对面的电器行招牌换成了更炫目的霓虹灯,流行歌曲变成了任贤齐的《心太软》,歌声透过雨幕,模糊地传来,像是对这个固执角落的又一次嘲讽。作坊更显破败,角落里堆着些无人问津的旧活计,显出生意的极度清冷。(生活的重压)雨,没完没了地下。
小舟坐在门口的小凳上,心不在焉地打磨着一套锔钉。
他的眼神不时瞟向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崭新的摩托车,年轻人的世界里充满了速度和诱惑,而这里,只有近乎凝滞的缓慢和沉闷。他叹了口气,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陆岩在里间,就着天光在看一封信。信纸很薄,字迹潦草,是从老家寄来的。他的眉头越锁越紧,脸上的皱纹像被刀刻深了几分。信上说,小舟的母亲也是陆岩的堂姐旧疾复发,诊断结果很不好,县医院治不了,必须尽快送到省城大医院手术,押金就要先交五千块。
五千块。一个天文数字。陆岩默默把信折好,塞回信封。他环顾四周,作坊里值钱的东西,除了这些工具,就是一些他自己收藏的、舍不得卖的古瓷片。工具是饭碗,不能动。
那些瓷片,在懂行的人眼里是宝,在急着用钱的时候,却难以迅速变现。他走到外间,看着徒弟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知道小舟和母亲感情极深。这份愁苦,他得先自己扛起来。(诱惑与陷阱)几天后,雨暂歇。
一个穿着考究、眼神精明的中年男人吴老板,古董贩子找到了作坊。
他不同于两年前的周老板,显得更沉稳,也更懂行。“陆师傅,久仰。敝姓吴,专做古玩生意。”他递上名片,开门见山,“听说您手上有几片宋汝窑的碎片?可否割爱?
价格好商量。”陆岩心中一动,但立刻压下。那些瓷片是他的命根子,是学习的范本,是非卖品。他摇摇头。吴老板也不强求,眼光在作坊里一扫,笑了笑:“理解,匠人的心血。
其实,我这次来,主要是有件棘手的活儿,非您出手不可。
”他让随从小心翼翼地捧上一个紫檀木盒。打开层层软布,里面是几块青白色的瓷片,釉面温润,开片如蝉翼。“永乐甜白釉梅瓶,摔了。”吴老板语气痛惜,“卖家是我一位大客户,指定要修复。要求很高,必须用‘镶金’的暗钉工艺,做到天衣无缝,上手都摸不出来。”陆岩拿起碎片,只看了一眼,心就沉了下去。
这瓶子的伤是新的,断裂面锋利,绝非意外,倒像是故意摔碎。所谓“修复”,实则是要将其伪装成完美无瑕的极品,去骗取巨额的金钱。“这活儿,我做不了。
”陆岩的声音干涩,比拒绝周老板时多了几分疲惫。“陆师傅,”吴老板凑近一步,声音压低,却带着巨大的诱惑,“您先别急着拒绝。我知道您的规矩。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笔佣金,这个数。”他伸出手掌,五指张开。五千块。不多不少,正好是手术费的数目。陆岩的手指猛地一颤。空气仿佛凝固了,窗外的雨声和歌声似乎瞬间被抽空,只剩下他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声。他感到一阵眩晕,那五千块钱像一座山,压得他脊椎嘎吱作响,要逼他弯腰。小舟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眼睛瞬间瞪大了,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傲骨与亲情的撕裂)“陆师傅,”吴老板察言观色,慢条斯理地加码,“听说您家里……最近有点难处?这钱,能救急。手艺嘛,不就是为人服务的?您让它完美重生,价值倍增,物尽其用,也是功德一件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锤子,敲打在陆岩坚守了一生的原则上。“师父!
”小舟忍不住冲过来,声音带着哭腔和哀求,“妈她……等不了啊!
县医院都说……说是最后的机会了!求求您了师父!就这一次!就破这一次例!
”陆岩看着徒弟通红焦急的双眼,又看看那堆冰冷的、即将用于欺诈的瓷片。
他一生从未感到如此艰难。一边是视若亲子的徒弟和他垂危的母亲,是人命关天;另一边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是他作为匠人的魂。他闭上眼,眼前闪过父亲将弓钻交给他时的嘱托:“岩仔,这行当,修的是物,凭的是心。心不正,东西就邪了。”又闪过堂姐慈祥的脸和小舟绝望的眼神。沉默。漫长的沉默。
只有屋檐滴水的声音,滴答,滴答,像命运的倒计时。突然,陆岩猛地睁开眼,一把抓过那只紫檀木盒,塞回吴老板怀里!动作之大,几乎是用砸的。“滚!”他嘶吼道,声音因极度压抑而扭曲破裂,额上青筋暴起,“拿着你的脏钱和脏东西,给我滚!
我陆岩就是饿死,就是被人戳断脊梁骨,也绝不干这造孽的营生!
”吴老板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吓了一跳,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冷哼一声:“好!好你个陆岩!
真有你的!你就抱着你的臭规矩等死吧!我看你的骨头能有多硬!”说罢,抱起盒子,愤然离去。(决裂:代价)作坊里死寂。小舟脸上的希望、哀求,瞬间凝固,然后碎裂成巨大的失望和难以置信。“为什么?!为什么?!”小舟崩溃了,眼泪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