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实用18篇)

时间: 2025-02-28 19:41:29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心尽力。注意选择合适的总结方式,可以是一篇文章、图表或简短的摘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接下来是一些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本预案。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防患意识。

1.结合发生在有关学校的楼梯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案例,对学生开展全校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要根据各学生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在楼道、楼梯要靠右行,不追逐打闹,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安全防范职责。

总务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道路、楼梯设备设施进行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对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梯层的照明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务处要从实际出发,一是在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二是在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亲自到所带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三是学生参加升旗仪式、两操等各种活动时,要安排和规划好各班学生下楼梯的路线。

政教处要利用集体广播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在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当,前后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切记靠右行。当日值班领导和值周老师要求准时到岗,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正副班主任带队按照规定线路行走;放学时,前后门由护校队护送学生出校门。并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或放学前的安全指导、管理、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三、做好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

1.学校一旦发生学生的拥挤踩踏事件,第一当事人应立即向当日行政值班领导汇报,马上开展处理措施,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学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负责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2.事故发生后,班主任、年级组长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小组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值日领导和教师、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人必须马上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力抢救,有效地维护师生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根据情况,向相关的急救部门(巡警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交警122)求救。

3.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全体师生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二

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校园火灾突发应急预案,欢迎查看!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彻底消除校园内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1、普及校园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建立二级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工作。

组长:焦月华。

组员:各处室主任、校医。

2、各处室主任、班主任为本部门及本班安全工作负责人,

各专业实验室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健康的伤害,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依靠科学,措施果断的原则。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校园值周领导、各处室人员、实验员及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在向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安全消防组织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略)。

(5)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1、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涉及班级班主任及政教处干事。

2、报警程序:

(1)所属班级班主任。

(2)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

(4)校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5)如需报告公安机关,须报请领导同意。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值周领导、班主任、保卫干事等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校园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领导报告。

(3)各部门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校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校医室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入值班室,其余人员驱散。

(6)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7)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须立即拨打公安“110”,并将闹事人员扣留。

4、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的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1、处置事件的组织:值周领导、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校分管校长。

2、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班主任、保卫部门领导报告。

(2)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

(3)根据案情报告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4)经校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安抚工作,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1、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有关人员、校分管领导、及校主要领导。

2、报告程序:

(1)学生要报告班主任。

(2)总务处领导及有关人员。

(3)校分管领导。

(4)校主要领导。

(5)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防疫部门。

3、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校区卫生所或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

(3)由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学生骨干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各学院领导安排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防疫部门报告。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骨干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主要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三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 李立峰

成员:王云峰、李锦玲、杜继让、摆金虎及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事故处理组 :年级组长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主要职责是: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山坡、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在镇、教育局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局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学校校长是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四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县教育局相关通知的精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

组长:高庆梅。

副组长:张绪昂张易才。

成员:蔡尚喜、汤洁、刘开旭、罗良友、汤正业、蔡磊、高旭组成。

1、发生学校紧急情况时,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到现场指挥,并确定现场指挥最高负责人;

3、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负责对情况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

及时作出处置决断;

5、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6、组织做好善后工作,组织或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写出有关书面材料。

1、现场指挥部职责:

(2)迅速抢救伤病人员,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

(3)与各专业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处置工作;

(4)负责现场处置所需装备器材和人力的统一调配使用;

2、各工作小组职责:

(1)抢险救护组:

组长:张易才、

成员:曹虎、杨滔、周燕、汤正业、黄开荣、雷欣、雷璇、蔡尚喜、安莎、漆梅、陈从敏、汤洁、李艳(小)、丁燕、王崇智)。

职责:凭借自身知识和能力迅速查明险情,在确保抢救人员人身安全、确保不会再发生险情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先期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伤病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险情防止损失扩大;在专业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做好现场抢险和伤病人员救护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长:刘开旭。

成员:聂洪丘、王祥梦、周艳、蔡磊、杨方爱、李艳(大)、漆铃、高旭、文瑶、龙光俊、黄泽金、罗良友、成员:史开林、汤政道、罗荟月)。

职责:负责调集提供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人员器材,安排好抢险救援人员和伤病员救护工作。

本预案的要点是: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1、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行政值周领导和校长报告。

2、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可用广播或手提喇叭等):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救护人员应当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并打120求援。

4、应当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5、后勤保障小组应当及时联系准备救护车辆。

6、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

7、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8、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学校紧急情况的新闻发布由局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未经局领导小组授权同意,学校和参与情况处置的人员不得擅自对外发布。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五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彻底消除校园内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1、普及校园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建立二级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工作。

组长:焦月华。

组员:各处室主任、校医。

2、各处室主任、班主任为本部门及本班安全工作负责人,

各专业实验室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健康的伤害,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依靠科学,措施果断的原则。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校园值周领导、各处室人员、实验员及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在向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安全消防组织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略)。

(5)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六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县教育局相关通知的精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

二、机构与职责。

(一)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高庆梅。

副组长:张绪昂张易才。

成员:蔡尚喜、汤洁、刘开旭、罗良友、汤正业、蔡磊、高旭组成。

(二)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1、发生学校紧急情况时,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到现场指挥,并确定现场指挥最高负责人;

3、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负责对情况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

及时作出处置决断;

5、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6、组织做好善后工作,组织或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写出有关书面材料。

(三)现场处置机构(紧级情况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1、现场指挥部职责:

(2)迅速抢救伤病人员,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

(3)与各专业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处置工作;

(4)负责现场处置所需装备器材和人力的统一调配使用;

2、各工作小组职责:

(1)抢险救护组:

组长:张易才、

成员:曹虎、杨滔、周燕、汤正业、黄开荣、雷欣、雷璇、蔡尚喜、安莎、漆梅、陈从敏、汤洁、李艳(小)、丁燕、王崇智)。

职责:凭借自身知识和能力迅速查明险情,在确保抢救人员人身安全、确保不会再发生险情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先期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伤病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险情防止损失扩大;在专业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做好现场抢险和伤病人员救护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长:刘开旭。

成员:聂洪丘、王祥梦、周艳、蔡磊、杨方爱、李艳(大)、漆铃、高旭、文瑶、龙光俊、黄泽金、罗良友、成员:史开林、汤政道、罗荟月)。

职责:负责调集提供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人员器材,安排好抢险救援人员和伤病员救护工作。

三、处置程序。

本预案的要点是: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1、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行政值周领导和校长报告。

2、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可用广播或手提喇叭等):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救护人员应当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并打120求援。

4、应当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5、后勤保障小组应当及时联系准备救护车辆。

6、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

7、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8、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四、情况通报及调查处理。

学校紧急情况的新闻发布由局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未经局领导小组授权同意,学校和参与情况处置的人员不得擅自对外发布。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行政班子。

二、消防安全工作成员的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副组长负责各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领导组各组员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全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下设通讯组、灭火组、抢救组、紧急疏散组,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织救火、抢救伤员、疏散师生等工作。

(一)通讯组:组长:(火险发生时,负责立即电话报告校消防安全工作组和上级相关部门,以快速得到指示,视火情拨打119,广播告知全体学生,报险救灾)。

(二)灭火组:组长:(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等地的用电、用火安全;火险发生,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

(三)抢救组:组长:(校医)(负责做好及时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负责火险发生时受伤师生及救火人员伤痛的紧急处理和救护)。

(四)紧急疏散组:组长: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各班逃生途径与办法指导,负责所在年级组、所管班级学生紧急疏散中的安全);图书室__(负责图书馆各处的消防安全与紧急情况下的学生疏散与逃生)。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室有凌均梅负责消防安全。

1、发现火情,在场人员要立即引导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内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争取消灭于火灾初级阶段。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在场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组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救火。

4、领导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火情现场,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1、火情发生后,按照灭火预案,管理人员及各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组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如发生重大火情,同时向“119”报警,并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逐个区域通知人员撤离。

2、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引导撤离师生奔向疏散通道,并将正确的逃生方法告知负责同志,其余人员按照既定位置,统一使用灭火器灭火,并进行伤员抢救等工作。

3、为更好地应付紧急情况,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一切听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

出自 3xiaoniao.com

4、紧急疏散的负责同志必须接受基本灭火技术的培训,正确掌握必要的方法,切实保证逃生师生的安全撤离。特殊位置,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必须特殊管理与培训。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八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本预案。

1.结合发生在有关学校的楼梯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案例,对学生开展全校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要根据各学生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在楼道、楼梯要靠右行,不追逐打闹,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1.明确安全防范职责。

总务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道路、楼梯设备设施进行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对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梯层的照明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务处要从实际出发,一是在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二是在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亲自到所带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三是学生参加升旗仪式、两操等各种活动时,要安排和规划好各班学生下楼梯的路线。

政教处要利用集体广播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在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当,前后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切记靠右行。当日值班领导和值周老师要求准时到岗,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正副班主任带队按照规定线路行走;放学时,前后门由护校队护送学生出校门。并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或放学前的安全指导、管理、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1.学校一旦发生学生的拥挤踩踏事件,第一当事人应立即向当日行政值班领导汇报,马上开展处理措施,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学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负责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2.事故发生后,班主任、年级组长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小组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值日领导和教师、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人必须马上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力抢救,有效地维护师生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根据情况,向相关的急救部门(巡警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交警122)求救。

3.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全体师生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九

组长:王晓华(电话:)。

副组长:王相荣(电话:1)。

校长室: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119),报告内容为:“下各镇下各小学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地址:仙居县下各镇下各山头湖下各小学校舍”。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学校领导在向县教育局、镇中心小学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并组织教职工救助人员、扑灭火灾。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2、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3、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4、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等。

5、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6、如果可能,要迅速启用广播系统,学校领导用广播指挥师生疏散或灭火。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严禁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

1、普及校园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组织机构。

1、建立二级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工作。

组长:

组员:各处室主任、校医。

2、各处室主任、班主任为本部门及本班安全工作负责人,

各专业实验室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三、任务与要求。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健康的伤害,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依靠科学,措施果断的原则。

四、类型及措施。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校园值周领导、各处室人员、实验员及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在向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安全消防组织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略)。

(5)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二)群体性的事件或个体重大突发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涉及班级班主任及政教处干事。

2、报警程序:

(1)所属班级班主任。

(2)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

(4)校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5)如需报告公安机关,须报请领导同意。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值周领导、班主任、保卫干事等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校园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领导报告。

(3)各部门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校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校医室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入值班室,其余人员驱散。

(6)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7)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须立即拨打公安“110”,并将闹事人员扣留。

4、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的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三)被盗案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值周领导、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校分管校长。

2、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班主任、保卫部门领导报告。

(2)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

(3)根据案情报告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4)经校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安抚工作,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四)食物中毒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有关人员、校分管领导、及校主要领导。

2、报告程序:

(1)学生要报告班主任。

(2)总务处领导及有关人员。

(3)校分管领导。

(4)校主要领导。

(5)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防疫部门。

3、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校区卫生所或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

(3)由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学生骨干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各学院领导安排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防疫部门报告。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骨干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主要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一

消防安全工作系达依乡中心小学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预防和减少学校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及《学校消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韩仕尧。

副组长:徐松。

成员:燕绍松李本春姚杰文墨。

2、学校成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必须由学校第一责任人负责现场指挥,包括: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人员救护组、物品管理组、后勤保障组。要求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

1、分析可能引起事故的原因电线电化、乱拉乱接临时线、违章使用电炉和其他电器设备、液化煤气和煤炉共用、实验操作不当、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小孩玩火等是可能相起学校火灾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措施。

(1)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2)制定并完善学校火灾事故处置预案,制定防火计划,绘制逃生指示图,确保师生知晓率为100%。

(3)经常性对地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逃生演练,普及基本消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的自觉性。

(4)按照《贵州省学校消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配置学校消防设施设备,坚持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保持通道畅通,不堆物。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由学校行牵头组织学校消防安全应急分队、教导处、班主任等参与的现场指挥部,指导和帮助学校共同处理。

2、启动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以;保护师生人身安全;为第一原则,迅速按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学生,并将师生安置到安全场所。

3、如有伤者要及时就近送往乡级以上医院救治;如有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4、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由学校灭火行动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扑救。

1、解除应急状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成或现场危险状态消除和得到控制后,学校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开展善后工作。

2、实施救济救助。调查统计突发事故影响和损失程度,做好安抚工作,清理现场。

综合情况书面材料,向教管中心和派出所汇报,并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举一反三的教育工作。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二

所办公大楼、变电站和生产场所、员工宿舍人员密紧,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2.1指挥机构:

本局成立电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所长。

副组长:安全专职营销专职。

成员:线路班班长表计班班长材料管理员收费员。

2.2指挥机构职责。

2.2.2领导小组: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医院、县消防队发出救援申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2.3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2.2.3.2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具体工作;。

2.2.3.6营销专职负责参与负责电气火灾事故后的理赔工作;。

2.2.3.9各班组兼职消防专责:负责本单位消防的日常工作;。

2.2.3.10现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及时汇报,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采取紧急救火措施,服从指挥安排疏散;如实汇报火灾目击状况。

所办公大楼、各生产班组的办公场所、各变电站、员工宿舍、、配电室以及变电站内电缆夹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

3.1迅速报警(报警电话:119),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灾灭火。并要汇报最高管理者、经济保卫部、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卫生所或向事故现场就近的医院和120报告,请求支援。

3.2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向119报警,同时报告单位领导、安全监察部、经济保卫部,现场人员要积极投入现场进行救灾灭火;经济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不出现人员伤亡、拥挤或事故扩大,敦促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及时通知物业管理公司关闭电梯,防止人员从电梯疏散。

3.3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4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3.5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6一般情况下起火的10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

3.7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8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3.9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3.9.1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3.9.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3.9.3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3.10预防措施。

3.10.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火灾警报系统、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3.10.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3.10.3安全专职负责组织消防知识教育、消防反事故学习,确保各级人员熟悉消防知识,加强员工消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文档为doc格式。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三

一、火警通报顺序:

一旦发现火警,要立即打电话报119和学校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及时通知各有关人员。

二、全体人员注意事项:

2、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4、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三、各组成员注意事项:

1、灭火行动组:

(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了解电铺设的线路;

(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

(4)、清楚学校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

(5)、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

(6)、了解火的走势;

(7)、清楚逃生路线。

2、警戒组:

(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以便疏导他人逃生;

(3)、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3、安全救护组:

(1)、应接受紧急救护的工作;

(2)、应配备急救箱;

(3)、应了解一般药物的使用;

(4)、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

4、疏散引导组:

(1)、了解学校报警设施和广播所在地;

(2)、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

(5)、了解火的走势;

(6)、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

四、火灾原因调查:

火灾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属人为的火灾事故,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没有查清不过,事故责任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四

  (一)疏散:警戒保卫组负责按预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撤离火场到达安全地带(地点:学校大操场),各班教师清点人数,上报校应急领导小组。

  (二)自救:校园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预案组织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指令各工作小组按职责分工立即到位投入抢险。

  1.灭火救灾组立即组织学校消防员和老师携带灭火器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医疗救护组赶赴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同时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根据学生受伤情况,通知学生家长。

  3.警戒保卫组组织学生及无关人员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保安员在指定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4.物资保障组准备车辆和有关用品,协助抢救受伤学生。

  (三)灭火:

  1.保安员引导消防车到达学校火灾现场。

  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向消防队指挥员说明情况。

  3.应急工作小组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四)保护现场:大火扑灭后,警戒保卫组拉警戒线,保护现场。

  (五)善后处理:按照预案善后处理组进行受伤学生及家属的安抚及善后处理工作。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五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为公(全面负责)

副组长:田康(主要负责安全教育和检查) 李车凌(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和医疗救护)

组 员:全体教师

3)监督检查:由田康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4)医疗救护:当发生安全事故(2人以下的轻微伤)由班主任和当时任课老师负责,医务室负责治疗。当发生较严重安全事故时(重伤),行政值周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2、领导机构职责:

全面领导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

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

统一指挥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定期组织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全体教职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楼梯口值班教师、文明监督员、值周教师、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有学生受伤,打电话、口头向学校行政值周报告,再由行政值周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事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情况,彻查事故原因,并建立相关名册。

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问题的.解决。

5、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相关措施:

1、在上操、集合等需要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应以安

全和有序为第一,由体育教师和值周教师负责。行政值周进行检查。楼梯口值班教师及班主任老师负责护送学生上、下楼。听从指挥分年级、分班逐次下楼。结束时分年级分班上楼。

2、后勤组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3、班主任为班级安全的责任人,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要认真填写好安全记录。

《预防校园发生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六

第一责任人:校长。

总指挥:总务主任。

医务负责人:校医。

成员:中层干部、团委书记、班主任。

(一)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处置情况。

(二)警戒保卫组:负责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劝退围观人员。

(三)灭火救灾组:负责人员、财产抢救、现场灭火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

(五)物资保障组:负责及时提供灭火器材、救灾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六)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进行或配合进行事故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报警程序:

(一)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立即拉响警报(电铃长鸣,如遇停电则吹哨)并马上组织学生疏散。其他教师听到警报后相继拉响警报,并马上组织学生疏散。

(二)发现火灾第一人立即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报警内容为:地点、火情、着火物质、详细地址、联系人及电话。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水电工立即切断火灾现场电源。

(三)责任人迅速报告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并组织学生有序疏散。

(四)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向区教育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三、应急处置:

(一)疏散:警戒保卫组负责按预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撤离火场到达安全地带(地点:学校大操场),各班教师清点人数,上报校应急领导小组。

(二)自救:校园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预案组织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指令各工作小组按职责分工立即到位投入抢险。

1、灭火救灾组立即组织学校消防员和老师携带灭火器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医疗救护组赶赴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同时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根据学生受伤情况,通知学生家长。

3、警戒保卫组组织学生及无关人员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保安员在指定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4、物资保障组准备车辆和有关用品,协助抢救受伤学生。

(三)灭火:

1、保安员引导消防车到达学校火灾现场。

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向消防队指挥员说明情况。

3、应急工作小组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四)保护现场:大火扑灭后,警戒保卫组拉警戒线,保护现场。

(五)善后处理:按照预案善后处理组进行受伤学生及家属的安抚及善后处理工作。

四、注意事项: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再救物”。

(二)火灾发生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在消防车到来之前,组织学校教师职工使用灭火器、水桶等进行扑救。

(三)在火灾发生第一时间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四)严禁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五)有条件的要迅速启动广播系统,学校领导用广播指挥疏散或灭火。

(六)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市、区有关消防安全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师生的生命及国家的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1、学校电路老化或乱拉乱接临时线;

2、违章或不当使用电器;

3、食堂人员操作不当;

4、实验操作不当或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及管理不当;

5、违章点燃明火;

6、乱扔烟蒂、小孩玩火等等。

1、校长为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消防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3、加强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组织消防演练,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

4、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栓及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立即拨打119、110报警外,并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即刻指挥各组行动,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并立即拨打119、110报警电话,并火速报告学校领导。

2、校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即刻向区教育局领导汇报。

校领导接警后,在报警的同时应立即组织灭火行动组灭火;初起火点的教职员工要就地取材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起火点有学生时,发现者和听到报警者(教职员工),应迅速打开通道,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如火势已蔓延,要稳定学生情绪等待救援。

2、疏散引导小组立即到达各指定位置(楼梯口、转弯口等),引领学生快速到达疏散集中地,尽量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

3、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有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1、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

2、通信联络组接警后,应速到达现场,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联系引导110到达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3、安全救护组要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并迅速送伤员到医院救治。

1、火灾后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2、火灾发生,领导要到一线指挥,人、财、物要及时到位,迅速传递有关信息,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1、组织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工作小组:

总指挥:x。

副指挥:xx。

(1)疏散引导组:(东)x(南)x(西)x以及所有有关的第一第二班主任;

(2)安全救护组:(东)x(南)x(西)x以及各校区卫生指导师;

(3)灭火行动组:(东)x(南)x(西)x组织所有在场的无其他任务的教职员工;

(4)通信联络组:x。

校园踩踏火灾应急预案篇十八

消防安全工作系达依乡中心小学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预防和减少学校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及《学校消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韩仕尧。

副组长:徐松。

成员:

2、学校成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必须由学校第一责任人负责现场指挥,包括: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人员救护组、物品管理组、后勤保障组。要求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

1、分析可能引起事故的原因电线电化、乱拉乱接临时线、违章使用电炉和其他电器设备、液化煤气和煤炉共用、实验操作不当、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小孩玩火等是可能相起学校火灾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措施。

(1)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2)制定并完善学校火灾事故处置预案,制定防火计划,绘制逃生指示图,确保师生知晓率为100%。

(3)经常性对地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逃生演练,普及基本消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的自觉性。

(4)按照《贵州省学校消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配置学校消防设施设备,坚持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保持通道畅通,不堆物。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由学校行牵头组织学校消防安全应急分队、教导处、班主任等参与的现场指挥部,指导和帮助学校共同处理。

2、启动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以“保护师生人身安全”为第一原则,迅速按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学生,并将师生安置到安全场所。

3、如有伤者要及时就近送往乡级以上医院救治;如有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4、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由学校灭火行动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扑救。

1、解除应急状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成或现场危险状态消除和得到控制后,学校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开展善后工作。

2、实施救济救助。调查统计突发事故影响和损失程度,做好安抚工作,清理现场。

3、调查总结。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分析原因,责任单位写出应急处置。

4、综合情况书面材料,向教管中心和派出所汇报,并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举一反三的教育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