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骆驼祥子有感(精选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一
骆驼祥子这本书讲述了老北京当时的社会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人情的冷漠。将一个本来阳光积极地祥子最后仍摧残成穷困潦倒,得过且过的小混混。对人生已没有了希望。
它展示出一副旧中国的真是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并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成亲,不久虎妞难产而死。拉车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却对祥子产生感情,可是因穷困潦倒却不能他们结合。
当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死。好强的祥子最终也被吃人的社会吞没。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
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
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二
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小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充饥,又倾注着对于苦难的伙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同情。这些段落,用朴实无华的笔墨,描写了祥子好的品质。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孙侦探抢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而不是什么“乱党”。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这个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
”但这个“好鬼”在人世间却最终没能成为一个“好人”。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为了几个钱出卖人命。拉车曾经是他唯一的指望,后来却憎恨拉车,厌倦拉车。
连他的外貌,也变得肮脏了。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混混,走上了自我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小说结束时他已经沦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我不由地为祥子的命运所感叹。祥子一开始是那样老实善良,正直勤劳,可是在生活一连串的打击下,他变了,变得不求上进,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他变得奸诈,甚至可以说是无耻。
为了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读到这些内容,我感到悲伤、愤怒。我对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伤,也对他后来可耻的所作所为而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
祥子生活的社会是黑暗的,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面目也是丑恶的。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仇恨。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环境下,祥子一类的下层市民被压迫,祥子在接受了几番打击后终于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祥子变得堕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浅、狭隘自私,更多的则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
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如果没有目标有理想,轻易放弃,永远报着消极的心态,不去闯,不去拼,最终只能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堕落。所以,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立足于社会。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三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勤劳淳朴的祥子为了梦寐以求的生活,三次买车,却又三次失去的过程,描绘了旧社会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
祥子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努力过,挣扎过。可最终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在简单的物质生活坠入无望的深渊后,祥子也完成了他自己一生的悲剧。
书中的两段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方式,刻画出祥子对生活态度的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这里是写祥子买到车之后的激动心情,一个奋进的青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憧憬美好的生活。
二,“他强打精神,揣着手,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里还叼着半根烟卷”。这里的祥子情绪低落,已经变成了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社会垃圾。
一方面,是旧社会的黑暗制度。另一方面,如果祥子对生活坚守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许他的人生就不会那样悲惨。
联想到我们自己,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清代的郑燮说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面对各种挫折,要有积极面对的心态,在生活的磨练中不断成长,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才。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四
提到《骆驼祥子》,我们就必须先提提老舍先生,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而正是这一炮让原本与我们一样以教书为正业的他改变了前进的道路。而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画面自幼就活跃在他的脑中,因此对于创作《骆驼祥子》他有了更多的灵感和生活背景。《骆驼祥子》就是一部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交织着北京穷苦社会世俗风情的作品。
《骆驼祥子》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它摆脱了以一个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观察和道德评价的写作角度,它不再仅仅是对一些下层劳动者给予同情或赞美,而是深入到一个车夫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内心中来。描写的是车夫的每一次遭遇,传达的确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那么现在让我们认真地了解一下这位让你难以忘怀的祥子吧。他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最初在他聘人家的车的时候,他就像人家抽车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固执,他的眼没有花,心没有乱,想的只是可以让他自由,让他独立的一辆车。想法是那么的简单,信念却是如此的坚定,这也是我们想从他身上找到一些我们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那点点坚持与奋斗。从风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也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水才挣来的一辆车,然而在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下依旧拍脱不了厄运。然而哪时的祥子是让人敬佩和尊重的,他依旧倔强地从头开始,要知道艰辛后的些许收获都会让人感觉让喜悦冲昏了脑,而随之的灾难也会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加倍了刺激的强度,更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甚至说大多说人都应该崩毁。然而祥子确实有点像一棵有着百年历史的参天大树:坚强.沉默,而又有生气。虽然当时的他不过是一个二十来岁脸上身上都还带着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小人。那时的他更是着了魔般地勤快拉车,然而恶魔却更快地降临了,还没等他再买上车,还没来得及将心中的激愤与不满发泄玩时,所有的积蓄再一次残忍地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了,读后感《骆驼祥子》有感》。无奈,仰天感叹,这就是那个无法让人生存的社会,让人连仅有的呼吸权利都几乎得不到维持了,更不用说祥子买车的梦想了,只能再次像看着自己吹出的泡泡一样啊,美丽却要无奈地看着它离去,泡影是这样让人痛得毫无办法,又怎能用简单的无奈来概括祥子心中的无尽的失落呢!
终于我们看到了祥子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我们却模糊了,因为我们也说不清这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了,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实现了较“自由的洋车夫”即高等车夫称号的生活。然而这种车夫在我们眼里是如此的虚幻,因为自由的洋车夫不仅拥有自己的车,还应有自己的生活。而在我看来祥子只不过是有着车却失去灵魂的假车夫而已吧。在当时的环境下,社会又能容纳下还有着自己灵魂的自由身吗!祥子再次没有了自己,虽然还是因为车,却总让人感觉有橘子发酸的味道,失去了原味后的东西才让人想去珍惜。然而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简单的学会珍惜就可以改变的,之前的伤害也许在他人看来如一场过于猛烈的大雨,下过就结束了。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知道,有一种影响的劣根性是永远挥之不去的。而社会对祥子的压迫更是一种最严重的伤害,这也正是社会造就了一代人啊。之后的祥子又经历着人才两空的惨境,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段畸形的婚姻,此刻不夭折,很快也必将枯萎。
连遭生活摧残的祥子也终于会有倒下的时候,他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再想以前那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农民的朴实与固执就这样被一点点磨去。生活捉弄了他,他最终也放弃了反抗的权利,过上了吃喝嫖赌的生活。不仅抹杀着自己,更让人心痛的是失去道德准则后的他竟然出卖他人来换取钱财,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而我感觉他不就像我们身边肆意飞扬的垃圾嘛,毁灭他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这个社会,更直接点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啊。就像我们常说,生活本来就没有垃圾,只不过是放错了位子,而社会对祥子的不公就是制造社会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吧。
祥子留给我们的反思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哀,还有着那个时代之痛。而正是《骆驼祥子》这样一个悲剧作品让我们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现缺陷并为之深深反思与改正。就让我们深深记住这样一位无奈的社会分子吧,社会需要的不是悲剧发生后的怜悯与后悔,而是不断刷新错误的新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五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最让我难以释怀的一本书。每当我阅读的时候,那一幕幕悲催的场面总会跳到我的眼帘前,那三起三落的悲愁总让我情不自禁的身临其境。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底层人物——祥子,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如同坚韧的骆驼一般。他满怀着生活的梦想,来到了城里,在北京城,他忍受着风吹日晒。三年的时间中他省吃俭用,三次的如愿以偿,三次的被肮脏不堪的现实打击!攒了好长时间才买上的车,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掠走;扬起生活的风帆,再一次开始存钱,钱却被孙侦探硬生生的给敲诈了去;被虎妞骗娶后,有了一辆车,但最后还是卖了车安葬虎妞。最后祥子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堕入了无尽深渊,那个黑暗的社会成了压垮了他的最后一根的救命稻草,也熄灭了他心中的一盏盏明灯。穷愁潦倒;自暴自弃;吃喝嫖赌的常客这就是后来的那个祥子。
初来乍到北京时的祥子,是多么的年轻,有干劲,为了生活的希望而生活。多少次在风雨中奔波,多少次忍受病痛的折磨,多少次盼望着买车的那一天到来。就像作者文中描述的那样“头不很大,圆脸,肉鼻子”他就是这么的可爱。可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相当残忍,和祥子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这是一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经历过了三起三落,我看到的那个祥子就好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身躯,为了生存而生活,那简直就是黑暗的社会的奴隶啊!祥子那忙忙碌碌的身影让我始终无法和那个自暴自弃的身影重叠在一起,那就像磁铁的两极——互相排斥。
祥子就像是黑暗社会下底层人民的缩影——自暴自弃而可怜的人啊!每当我看到后面时,心里总觉得像针扎的一样痛,那种痛的几乎能让我窒息,也就因如此我也感悟到了不少:
在错的时间中(那个黑暗的社会),一个对的人(怀揣着生活的希望的祥子)终究是没有出路的,因为那本身就是错的。但是我现在生活在对的时间中,因为这是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我更应该确信我的梦想,坚持我的梦想,追逐我的梦想,甚至实现我的梦想。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对的时间中做一个对的人,做一个完成了梦想的人,做一个一生无憾的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应该发奋图志,为了梦想而缓缓升起。都说高中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我作为一名初中生就是六七点钟的太阳,我的光辉刚刚照到了大地上,我要。
励志。
照的更亮,更远,当升到天空中时,我会骄傲地说“骄阳似我,光耀大地,日不落”!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六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令人辛酸的故事,作者老舍透过描写旧中国的一位老北京人力车夫的曲折生活,在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同时,也痛斥了当时的社会对贫民百姓的压迫,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
祥子是值得学习的,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让他失去获取洋车的愿望;祥子是令人可悲的,他想要凭自己的坚持和勤劳来打败命运,痛苦中的一次次挣扎却使身心一次又一次地伤痕累累;祥子是让人可气的,在受到打击后,他自甘堕落,对社会充满敌意,并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报复身边的所有人;祥子是令人可耻的,他不求上进,变得奸诈,为了钱,他什么都可以做得出。祥子的坚强与上进最终被黑暗所扭曲,他所被剥夺掉的,不仅仅是车子、积蓄,还有身为一个劳动者的品质和美德,以及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应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拼搏,勇往直前!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七
不得不说,老舍先生的这部作品,无疑是说出了那个年代大多数劳苦人民的心声:就是这个吃人的社会,让许多人从有心变得没心。
初读这篇文章,是在我初二的时候。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它是国家规定必读的12本书的其中一本,因此,我也是随便读读的心态来读的。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似乎觉得,这些个所谓的名著,其实也挺好看的。在《骆驼祥子》的影响下,我又继而看了《简爱》、《红楼梦》等书籍。
《骆驼祥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对天气的描写了。随着祥子内心的改变,天气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这种写作手法无疑是十分高超的。例如这段“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弛,像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的乱卷,像不知怎样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再看这个主人公祥子,故事开头的他是一个毅力十分强悍的男人,纵然他知道社会的险恶,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困难重重,但是他仍然一个人奋力拼搏;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他的敢于担当依然令人敬佩!
故事中间,祥子虽然遭到了两次打击,但是他凭着坚定的信念,重新站了起来,毅然决然踏上了追寻梦想的路。
终于,在经受了第三次打击后,他的精神彻底垮了。他也终于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与其说是祥子变了,不如说是这个社会变了,变得越来越黑暗。
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人生并不因为他的要强而多给予了他什么,大兵、骆驼、曹宅、孙探长、虎妞、小福子……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让他逃脱车夫的最终命运。
本文还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由此可见人真是比禽兽还“野蛮”的生物。
读骆驼祥子有感篇八
暑假我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理想,祥子也不例外,他的理想是: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上天就是要磨炼他,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