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领导走访慰问简报 走访慰问简报(通用11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一
春节将至,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年味,1月22日,为了响应琼海市委市政府号召,让我局帮扶的贫困户过一个热热热闹闹的春节,根据我局《海南省地方税务局第四稽查局20xx年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实施方案》,我局符和德局长带领领导班子及各帮扶责任人前往塔洋镇红花村走访慰问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并致以新春祝福。
此次走访慰问,共慰问了琼海市塔洋镇红花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堆二村小组、官一村小组、上一村小组、红花村小组、加炉村小组)6户我局扶贫的贫困家庭,慰问品的标准为每户600元,共计3600元。
开展走访慰问的同志真诚与困难群众开展情感交流,亲切问候,真心实意关心困难群众生活与生产中的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传导感恩理念,提升正能量,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们相信今年他们一定能过个好年,也相信他们的脱贫之路会越走越顺!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二
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的简短、灵活、快捷的书面形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走访慰问简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1月16日上午,环山社区书记邵振华与街道驻村领导张维丰二人一同来到河口村两名困难群众家中,给他们送去冬日的关怀与温暖。
他们首先来到河口村困难群众黄建国的家中。在得知黄建国于20xx年8月份患高血压中风后丧失了劳动能力,无力支付自己长期的药费并两个子女的读书费用后,社区书记邵振华深表同情,对其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鼓励话语,之后,驻村领导也送上了慰问金,并再三嘱咐:“生活再难再苦都不要失去信心,有困难,我们党与政府都会尽力提供帮助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离别之际,黄建国眼中饱含热泪。
接着来到退伍军人黄瑞珍的家中,他属于肢体残疾,双腿行走不便,无固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也相当贫困。经过一番交谈后,张维丰给他送去了慰问金,送去了党与政府对他的关怀!
天气虽冷,但走访慰问温暖了困难群众的心,给他们送去了希望。
6月18日上午,瑞龙医院及相关社区支部负责人到辖区部分老党员、困难党员家中进行慰问,为老党员、困难党员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每到一处他们都与老党员促膝谈心,嘘寒问暖,提前祝老人节日快乐。瑞龙医院医务人员深入老党员家中为老党员义诊,并送上免费体检卡。在吉家砦村84岁老党员李子萍家中,当得知李子萍老人血压偏高时,瑞龙医院李院长亲自把脉问诊,详细了解身体状况,并嘱咐家人一定要陪同老人到医院进一步诊断,如果有困难医院可以派车接送老人进行治疗。瑞龙医院的善举赢得了老党员、困难党员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当日上午,在社区阳光服务中心慰问品发放现场,京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培荣还亲自为老党员、困难党员集中发放慰问品进行慰问。自此,京城路街道社区阳光服务中心“迎七一”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荥阳市卫生局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
为了健全党代表工作室活动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创先争优、联系沟通广大党员群众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日前,场桥办事处组织市、镇党代表开展党代表集体活动,结合“七一”来临之际,对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慰问,为他们带去党组织的关怀。
6月28日下午,办事处党委书记郑光春一行等20余人,自行出资购买慰问品,先后来到24名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家里,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每到一处,他们亲切询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并且为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
李银畴是西岙村老党员,家庭困难,丧失劳动能力。党代表们详细地询问了他现在的家庭生活情况,并鼓励老党员及其家人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遇到困难向党和政府反映,党和政府会帮助有困难的人群的。李银畴非常感激地说:党和政府这样关心和照顾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会牢记党的宗旨。
昨日,区人武部政委严立栋率慰问组到仙村镇看望和慰问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仙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慰问。
慰问组一行首先到上境村看望困难老党员陈水波,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和家庭生活状况。严立栋表示,老党员为党工作了一辈子,做出了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叮嘱陈水波要保重身体,安享晚年,有困难找村委、镇政府帮助解决。
随后,慰问组一行到沙头村慰问困难党员何满华。何满华20xx年被确诊为鼻咽癌和脑中风,进行了手术、化疗,但仍未痊愈,需定期进行治疗和服药控制病情,现丧失了劳动能力。严立栋表示,希望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战胜疾病、养好身体。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三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武部部长郑国良、政委王志伟分别带领慰问组深入辖区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积极为辖区重点优抚对象、困难老兵及军烈属做好事、送温暖,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并向这些曾经戍边卫国的退伍老兵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据了解,目前,共计走访慰问辖区重点优抚对象7户,困难老兵5人,现役军属13户,发放了米、面、油等价值5000元的慰问品。通过此次走访慰问,更深入了解了退伍老兵及军属的生活情况,不仅增进了军民鱼水情,更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四
1月9日下午,晋江经济开发区“心系人才暖心慰问”春节走访关怀人才活动拉开序幕。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经济开发区将陆续为辖区企业的优秀人才、新引进硕博人才等送去新春的问候,传递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人才的.关心关爱。
新春大礼包、感谢信、人才政策宣传……昨日下午,开发区领导带队先后走进金石能源、华清电子、胜科纳米、信泰科技、万物智联等企业,与优秀人才、硕博人才沟通交流,倾听人才对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营和人才工作生活情况等。
“在春节前收到这份大礼包,挺惊喜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开发区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让我们更有认同感、归属感。”信泰科技公司“90后”硕士人才陈鑫海笑着说,晋江市、开发区两级经常组织各类人才活动,不仅有助于人才之间的交流成长,也让大家的工作更有动力和冲劲。
晋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走访慰问,活动期间开发区还将了解、关注各类人才的困难需求,积极为人才纾难解困,同时,密切与企业人才联络员的联系,及时跟进人才问题的解决等。
人才是第一资源。2025年,晋江经济开发区持续提升人才“引育留用”力度,开展留晋人才慰问、硕博人才交流会、企业职工子女暑托班等形式多样的人才暖心活动,新增各类人才335人,引进博士40名、硕士77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创园及11家企业分别被授予“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人才工作先进平台”“人才工作先进企业”称号。
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还将持续营造尊才爱才文化氛围、探索建设职业技能提升中心、深化校地企合作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推动人才融入产业发展等,不断集聚优质人才力量,助力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五
正值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落实长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文件精神,让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感受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受长春新冠疫情影响及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非必要不离长的要求,2月2日,在接到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主任易贵平的委托后,中心派驻德惠市郭家镇郭家村驻村第一朱晓平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代表中心帮扶责任人逐户慰问看望包保困难群众,为11户脱贫边缘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及口罩等防疫物品,送去了新春的慰问和祝福,让困难群众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每到一户,驻村工作队都向困难群众转达中心易贵平主任的慰问信,向他们转达中心帮扶责任人的关怀和问候,并详细询问疫情期间家庭生活状况,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克服疫情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依托各项帮扶政策,努力实现家庭不断增收,改善生活条件,并告知遇到难事可以向工作队反映。同时驻村工作队为他们送上大米、白面、大豆油、饺子粉等节日礼品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困难群众纷纷表示,感谢中心中心帮扶责任人的亲切关怀和帮助,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目前的困暖,改变生活现状,把日子越过越好。
瑟瑟寒风,挡不住浓浓暖意,刺骨寒冬,抵不住爱心行动。此次节前走访慰问,不仅带去中心对困难群众的问候和关心,也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需求,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年。
文档为doc格式。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六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让每一个计生特扶家庭都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9月16日,博昌街道计生协会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月饼、大米、油等慰问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走访中,工作人员与特扶家庭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及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困难和诉求,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叮嘱他们生活中遇到困难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博昌街道高度重视计生特扶家庭帮扶,结合党史的学习教育,做实做细做好帮扶工作,着力解决好他们心中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七
春节将至,岁寒情深。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心关怀困难群众生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1月20日,市地震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彭阳县古城镇田庄村,调研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慰问困难群众和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人员。
慰问组一行先来到田庄村疫情防控卡点,详细了解设卡检查、登记核查、村民出入、物资储备、防疫宣传和个人防护等情况,并慰问了坚守在防疫一线的‘村干部,送去了方便面、牛奶、口罩等慰问品。市地震局负责同志对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村干部、志愿者表示感谢,叮嘱他们调整休息,做好自我防护。就协助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坚持紧绷思想不放松、认真落实不应付、宣传引导不敷衍,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配合做好春节前后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随后,慰问组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工作,与村“两委”进行了座谈,并强调,要认真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预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要把握春节前后人员流动量大的特点,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严格排查森林防火隐患,强化重点时段巡查工作,切实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最后,慰问组走访了部分低保户、困难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医疗教育、家庭收入、身体状况等情况,交流明年种植养殖及务工计划,畅谈今后增收打算,并送上节日慰问品和新年祝福,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争取更美好幸福的生活。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八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近日,平台镇开展“中秋慰问送真情”走访慰问活动,平台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双百社工对分散和集中供养特困户进行走访慰问,将中秋月饼和节日问候送到他们的家中。
走访中,工作人员与困难家庭成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及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困难和诉求,热心地为他们提出意见建议和解决办法,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并送上慰问品,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与祝福。
“因防疫防控要求,我们不能外出。幸好有你们来探望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特困老人关伯感激地说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特困人员度过一个幸福温暖的中秋节,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社会的温暖。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九
严寒送温暖、真情暖警心。在2025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泾源县公安局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国炜与党委班子成员上门走访慰问了因公牺牲民警遗属,大病困难党员民警、退休民警和基层所队,向他们送去局党委的殷切关怀与新春问候。
在因公牺牲民警家中,局领导向因公牺牲民警表达了敬意和缅怀,感谢他们对泾源公安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详细询问了家属们的家庭生活、身体状况,特意叮嘱因公牺牲民警家属一定要保重身体、乐观生活,并表示县局党委会一如既往地给予家属关心和帮助、尽最大努力解决生活困难。
在大病困难民警家中,局领导详细询问了大家的工作情况及身体状况,并向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新年祝福,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保持乐观心态,祝愿他们早日康复,并叮嘱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要及时向组织反映,县局党委将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在慰问离退休老干部过程中,局领导们亲切的.与老干部们拉起了家常,悉心询问了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向他们介绍了近期泾源公安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认真听取了老干部们对泾源公安工作发展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对老同志们为公安事业的辛勤付出和长期关注表示感谢,叮嘱老干部们注意保重身体、安享幸福晚年。
在基层所队,局领导与所队民辅警进行了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所队民辅警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生活情况,并对民辅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全体民辅警持续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战的精神,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站好新年第一岗,迈实新年第一步。
一声问候、一句关爱、一份理解,都传递着局党委的关爱之情。通过开展春节前慰问活动,泾源县公安局“走”出了感情、“访”出了实情、“慰”出了真情、“暖”热了人心。受到慰问的民辅警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局党委的关心和厚爱,将组织的关怀转化为更强的工作动力,立足本职,勤勉工作,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泾源公安事业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十
春节将至,岁寒情深。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做好新春走访慰问帮扶活动,近日来,中山南街街道党工委勤谋广筹、全盘托底,整合党群各类组织及辖区企业力量,为老党员、老年人、未成年人、生活困难户等“六类”人群送去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慰问。
情系老党员。街道党工委班子对1名建国前老党员、21名困难党员户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并送上慰问金及米面等慰问品,让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温暖老人心。声声祝福传递深情厚谊,浓浓关爱最是抚慰人心。富强社区开展“特别的祝福送给特别的你”迎新春主题,邀请“剪爱”服务队志愿者免费为辖区老人进行爱心义剪服务,并送出春联100余幅,福字、春字80余张,录制新春祝福视频,将党组织对大家新年美好的祝福传到辖区千家万户居民心中。
圆梦未成年。街道团工委在兴庆区团委指导下开展了“圆梦微心愿”活动,从辖区困境青少年中征集了10条微心愿,为他们分别送上了文具、书包、棉衣等物品,圆了他们节日里的小心愿。
心连各民族。新宁社区、清和社区结合春节慰问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联合辖区单位慰问了14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户,为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情与暖意。
真情助残弱。结合辖区困难群体所缺所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慰问。慰问高龄老人93人,困难残疾人家庭11人,为78户低保户发放慰问金46800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关怀特殊户。入户走访慰问抗美援朝军人、军转干部、困难优抚对象等6类共计64人,贫困单亲母亲6人,特需关爱贫困青少年4人、空巢老人10人,企退人员30人,计生特殊家庭46人,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和党的关怀。
新春慰问活动发挥了各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党的温暖慰送到慰问对象的“心坎”,使走访慰问活动成为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
领导走访慰问简报篇十一
根据江源区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在全区开展帮扶社区(村)基层党组织、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活动的通知》精神,8月25日上午,我校领导班子在森工社区陆永华书记的陪同下先后到森工社区、江源区新安老年护理中心,看望了4户困难群众家庭和敬老院五保户老人,为他们送去了米、面、衣物和慰问金。
李校长每到一户困难群众家中都详细地询问家庭情况、身体状况。
李利校长一行首先来到了困难群众徐晶家里,27岁的徐晶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父母离异,她的生活起居都得靠她母亲照料。
李利校长安慰徐晶的母亲要有信心,日子会好起来的。
随后,校领导又来到87岁的王龙珍老人家里,王龙珍老人丧偶多年,因患脑血栓,瘫痪在床,日常生活靠女儿照料,女儿也已年近六十,也患有多种疾病。
在三道弯养老院,李利校长一行关切地询问五保户程桂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程桂珍老人激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啊!” 受帮扶群众田勇深受感动:“尽管我们一家人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今后要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校领导到高位截瘫女孩徐晶家中走访、慰问
校长李利慰问高位截瘫女孩徐晶
校长李利看望87岁生病卧床老人王龙珍
校领导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衣物等慰问品
校领导到江源区新安老年护理中心慰问五保户程桂珍老人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们发改委认真组织了走访贫困户活动。
12月5日,在委领导的带领下分三路走访了涧口乡的明珠村、西玉村和上玉村,我所在的这一组走访的是西玉村。
刚到村口,我看到的是与公路相连的水泥路和路边经过硬化了的水渠,走在干净的水泥路上感觉很舒服,这一景况与我印象中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农村面貌有了差别,为我们领路的乡干部说:“这就是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给群众带来实在”,由此我想西玉村的两委班子一定很团结务实,有为群众办事的思想和能力。
入村后,我们先找到了村支部书记范三虎,带队的张治国副主任说:“先看贫困户再听汇报吧”,他的想法我能理解。
我们从车上卸下一袋子大米、一袋面粉和一壶油来到范发辰家里。
没有围墙的院子里一位老人正在拴牲口,范支书说这就是范发辰。
张主任说:“范大叔,听村里反映你们家很困难,县里很重视特意安排我们来看看你,顺便给你带了点东西”。
老人迎过来,一只手接过东西,一只手拉信张主任把我们往屋里让,说:“我一个没用的老头子还有这么多人惦记,这让我说什么好,领导们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我环视了一圈,三间起脊房,屋里除了一屯粮食外再也看不见一样值钱的东西了。
老人介绍说:“我今年都六十多了,跟上门女婿一块生活,全家5口人,一个外孙和个外孙女还小,总共种了3亩地,粮食还够吃,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女婿在外打零工补贴家用,他也没啥技术,只能到建筑队干个死活,挣不几个钱,一年到头啥也落不住,家里总是急”。
张主任说:“象你这种家庭我们和村里一定会想办法,帮你们找出路,贫穷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信心、肯吃苦,大家一定帮你致富”。
我们向老人道别,他坚持送到路上,看着老人含泪的双眼,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村里围了一群人在看热闹,范支书喊道:“孟委子快过来,把东西提回去”,一个穿着破烂的青年走了过来,我们来到一破窑院里,说是破窑院一点也不过,院墙已坍塌,院内杂草丛生,一条踏出的`小道通向窑洞,推开窑门一股异味扑鼻,窑屋里又脏又乱,除了一张破床和两条破被子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几件脏衣服放在杂草堆上,连一件象样的炊具也没有。
对我们的到来没有什么反映,范支书说:“委子今年31岁了,属虎,人太木呐,有8分地,自己也种不了,租给别人退耕还林了,换个零花钱,平时全靠给别人干点出力活混口饭吃,年年救济总有他的份”。
出了委子家张主任对范支书说:“象委子这种人村里不能不管他,一方面有救济时多虑他,另外是村里有几会就给他多安排点活,从这方面多接济他”。
第三户是范崇海家,崇海不在家,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把我们迎进了院里,老人说:“崇海精神不正常,媳妇害了多年病,欠了一身债,最后也死了,撇下8岁的女儿,我们老两口今年都七十五了还得照顾他们父女俩,仅有的2亩地我们还得种,真是出了这力了”。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很难过,也感到很无奈,向老人说了些暖心话告了别。
在支书范三虎家里,我们听了他对全村情况的介绍:西玉村现有1430口人,240户,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740亩耕地,人均耕地5分左右,人均纯收入不足1800元,贫困家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
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3人,支部34名党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多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村集体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的80亩竹园承包了出去,所得收入了了无几。
我任支部书记2年多,20xx年村两委抓住了国家实施村村通计划的几会,筑水渠2025余米,硬化道路2.27公里,两项工程开支30余万元,除国家政策资金外,西玉村背伏债务10多万元。
接着他讲出了村里的打算:根据西玉村村穷、民穷、土地紧张、资源困乏的情况,村两委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定了一些计划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20xx年争取资金解决一个组的吃水难问题;二是争取上级同意,在西玉村开展整村推进工作,改善村子面貌,改变群众的生活方式,为今后的发展树好形象典定基础;三是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农闲时节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四是培植一些象竹木器编织加工等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不大产业,为留守人员提供致富门路;五是发动党员开展帮带活动,让大家都能行动起来消灭贫困。
最后张主任说:“你们的想法很不错,我们今天看望的这三家贫困户很有代表性,送给他们一点东西不是长远办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要解决有劳力家庭的贫困问题,还要照顾象孟委子、范崇海这样的家庭,因此村两委的担子很重,在今后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要及时向我们反映,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只要是为群众办的事一定都能办成,我们会时时关注村里的情况”。
走访结束后,在返城的路上我想,把党的温暖送给贫困人家不仅仅是一点物质的给予,用张主任的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而且很不容易,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