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名言警句格言(优秀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一
6、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7、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0、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2、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7、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8、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2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22、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2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26、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27、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28、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29、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30、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31、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32、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3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36、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3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39、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40、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4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3、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4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50、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53、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55、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57、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60、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63、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64、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65、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66、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67、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68、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69、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71、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72、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76、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79、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8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82、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84、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85、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86、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87、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8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90、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91、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92、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93、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95、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96、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97、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98、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99、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100、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二
2)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3)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5)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6)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7)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8)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9)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10)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11)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12)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13)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14)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5)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16)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17)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8)民不举官不究。
19)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20)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三
3)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4)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5)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8)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9)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0)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11)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12)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3)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4)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5)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1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8)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9)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0)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四
2、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3、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5、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6、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8、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9、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0、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1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3、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14、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15、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6、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7、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18、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19、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20、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1、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3、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6、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27、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28、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30、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31、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32、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33、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3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3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36、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37、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3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39、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40、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44、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
45、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的法制有关。
47、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48、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49、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5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51、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53、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述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
54、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56、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58、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59、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61、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62、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
63、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67、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68、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69、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70、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71、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7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73、系统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识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产物,譬如作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为希望达到政治实体内在社会统一的各阶级、集团之间妥协的结果。
74、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76、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77、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79、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8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81、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82、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83、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8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85、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86、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87、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
89、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90、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91、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94、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95、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9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99、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100、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101、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10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03、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105、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106、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107、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109、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10、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112、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13、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116、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117、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五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2)深入宣传宪法,进一步树立宪法权威!
3)守法,法有情有义;违法,法铁面无私。
4)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
5)学习宣传宪法,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
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9)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10)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1)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处纷争。
12)一言一行遵纪守法,一生一世清正做人!
13)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
14)法律是灯,照亮征程;法治是桨,迈向希望。
15)违法,法如一把利剑;守法,法似一盏明灯。
16)依法行政,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7)依法治校,全面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18)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19)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
20)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六
1)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2)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3)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4)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5)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6)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抓紧抓好!
7)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8)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9)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0)坚持不懈地做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1)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学校、家庭责无旁贷。
12)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13)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14)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5)有事想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6)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17)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18)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
19)遵守法纪,从我做起!
20)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七
2)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3)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4)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5)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7)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8)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9)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11)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3)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14)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5)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6)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17)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8)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法制名言警句格言篇八
1、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2、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3、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5、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7、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8、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9、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10、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13、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14、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15、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7、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8、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19、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20、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1、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