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一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二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三
师:×12到底得多少哪?请同学们开动动脑想办法,看谁能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或手中的学具,最先争夺智慧星――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师:会动脑筋,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你们觉得这个方法行不行?
师:错,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你们认为呢?
师: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师:说说看!
师:真巧妙。
师:可以吗?算算看。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四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比较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指导,还要相信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找到适合的化简方法,充分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五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改写成0.1、0.01。
小数分数。
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二、小数化成分数。
例1把0.7、0.009、1.25、0.375化成小数。
0.7表示十分之七,所以。
0.7=7/10。
0.009表示百分之九,所以。
0.009=9/100。
1.25表示一又百分之二十五,所以。
251。
1.25=1----=1--。
1004。
0.375表示千分之三百二十五,所以。
0.375=375/1000=3/8。
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再约分。
反过来,分数也可以化成小数。
15371。
例2把------、------、3-----化成小数。
101001000。
: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要化成小数,可以直接把分数写成小数。
三、巩固练习第94页第1题至第4题。
四、
五、布置作业。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六
1、课件演示:(情境图)8个小朋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踏青寻找春天来了。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猫妈妈带着小熊猫挖竹笋,小熊猫请小朋友到家做客。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个。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七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八
1、能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能从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4、让学生受到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九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请同学们打开学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点?
生:各种梯形,每种两个,每种梯形颜色一样。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十
2、出示整存整取,国债年利率。(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二、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出示例题:
(1)估算。
师:先请同学们猜一猜,买哪一种收益大呢?为什么?
(2)论证。
师: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究竟是哪种收益大?
(3)交流。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种收益大?大多少?
整存整取50002.54%380%=302.4(元)。
国债50002.54%3=2348(元)。
348-302.4=45.6(元)。
(4)讨论。
师:相对来说,国债的利益比较大,请同学们说说国债和整存整取各自有什么优点?
2、出示情境题。
王刚的爸爸说:我在国外辛辛苦苦地挣到了20250元,现在这笔钱该用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们四人一组帮五刚的爸爸设计一个方案。
(1)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2)小组交流,共同探讨。
师:小组内选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帮王刚的爸爸设计了什么方案?
(3)选择方案,说明理由。
师:如果你作为王刚的爸爸,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议一议。
(1)联系实际,说出想法。
(2)小结:我们实际存钱时,不一定看收益,哪一种适合就选哪种,即标准不同,选择也不同。
2、问一问。
(1)联系实际,提出质疑。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你知道怎么办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总结本课。
师: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十一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分苹果吧?咱们按小组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分苹果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分苹果:课件再现学生分苹果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1+9=109+1=10。
10-1=9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10-8=()10-1=()10-2=()。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298091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十二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十三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故事引入新课:森林中的长颈鹿和小鸟是好朋友,
小鸟来长颈鹿家做客,每群4只,先后来了5群,问: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鸟?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
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
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
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篇十四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对前面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学习梯形的面积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思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