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的读后感 斑羚飞渡读后感(汇总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一
人类一直是自恃甚高,凌驾于万物之上,认为自己是最高等的动物,然而事实却不尽然。《斑羚飞渡》的中老斑羚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有幸拜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我羞愧,我愤慨。为什么呢?请你随我一起去见识一下我们人类:
“狩猎队的队长高兴得手舞足蹈:‘阿罗,我们要发财了!嘿,这个冬天就算其他猎物一只也打不着,光这群斑羚就够我们一年的酒钱啦!’每位猎人都红光满面,脸笑成了一朵花。”
以上文字你看清了人类的模样了吗?这足以暴露了我们人性中的贪婪、冷酷、凶残。
“有七八只中年公斑羚跟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每一次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老年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牺牲自我,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人。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自觉自愿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老羚羊那样舍己为人。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像大鸟一样护住了学生却牺牲了自己;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撑住了一方生存的空间,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让我们向那些可敬的动物与可敬的人类致敬!同时,我想:如果人类不捕杀动物,而是和动物做好朋友,那么世界该多么美好!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二
看到了《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便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斑羚要飞渡?它们怎么能飞渡?······带着这些疑问,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看了起来。
这篇故事很短,但却令人感动。一群被逼到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让老斑羚先跳,然后年轻的斑羚用老斑羚做跳板的方法跳过伤心崖。最终老斑羚摔得粉身碎骨,但它们挽救了自己的种群。
很多群居的动物都有首领。这些首领往往具有健壮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和威严的气势,它能够带领群族体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它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挺身而起保护整个群体。镰刀头羊就是这样的一位首领,当灰黑色母羊正被彩虹吸引而走向危崖时,它只发出吼叫,就让它清醒了。它还让斑羚群分成两队,快速而有序地完成了一场悲壮地飞渡。头羊沉稳,果断,临危不乱,这样的品德使斑羚群对它无比顺从,让种群的一半选择死,这要多大的勇气啊!但它做到了。它自己也让别的斑羚踏上自己的背做“桥墩”,这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啊!
这种为了别人的生存,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让我想到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在20xx年的7月,杭州闻涛社区,一个2岁的小女孩妞妞身体悬空即将从10楼坠落的生死瞬间时,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母爱的奇迹。她甩掉脚上的高跟鞋,跑到更接近孩子垂直位置的楼下,伸出了双臂,稳稳地站立着。啪!一声响声,孩子妞妞幸运地落到了她的肩膀上,她的手臂一下子承受了300多公斤的重量,是一个人手臂担负的6倍多!她以手臂粉碎性骨折的代价为妞妞的生命带来了希望。此刻吴菊萍的身影像一座女神雕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果她让开,那妞妞就会失去她那幼小的生命,但她没有,她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挽救了妞妞。
我合上了书,闭上了眼,想:为什么连那些斑羚都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人类只有一部分能够做到呢?想完,只听见窗外萧萧细细的雨滴声,那一幕情景依然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泪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丝细雨,滋润着那片曾经茂盛欢腾的草原。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三
我读了沈石溪写的《斑羚飞渡》。
一群斑羚被猎人追赶到伤心崖。“往后退,是咆哮的狗群和十几支会喷火闪电的枪;往前走,是几十丈深的绝壁。”
伤心崖距离对面的山峰六米,一只斑羚最多只能跳五米远。怎么办呢?我真为它们担心。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连着对面那座山峰。
突然,领头羊公斑羚好像受到了启发,让一只老斑羚跳了下去,紧接着,又让一只小斑羚跳到老斑羚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再向对面的山峰跳去。它成功了!接下来,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没有一只老斑羚有怨言。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年轻的孩子开通生存的道路。”这时,我想:老斑羚是那样的无私,是那样的伟大。
“伤心崖上,只剩下最后一只公斑羚,它就是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场斑羚群集体飞渡的领头羊。”
“砰,砰砰,枪打响了,我看见,领头羊宽阔的胸部冒出好几朵血花,它摇晃了一下,但没倒下去,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看完了这本书,我被斑羚那无私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想:人类为什么要杀害这些动物呢?只是为了拿它们的皮做东西挣钱,拿它们的肉换来一瓶瓶酒喝了吗?人类多么残忍啊!要是人类不这样,还会有这惊人的一幕吗?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要伤害无辜的它们呀!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四
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狩猎队将斑羚逼到伤心崖上,镰刀头羊想出了牺牲一半救一半的方法,最后完成了悲壮的飞渡。在这次飞渡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镰刀头羊的三次“咩——”的叫声。
当斑羚群被狩猎队逼到伤心崖时,镰刀头羊悲伤地咩了数声。斑羚群战在崖边,前有猎人相对,后有万丈悬崖。所有的斑羚都把目光投向镰刀头羊,希望它能想出解救种群的方法。镰刀头羊环视四周,发现无路可走。它走到崖边,伸头往下探了探,深不可测;它又往前看了看,根本无法跳跃。最后“咩——咩——”地叫了几声,里面带着绝望和叹息。领导者往往是一个群体中佼佼者。他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当危险来临时,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他并没有享受特权,反而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亦如镰刀头羊一般。
当母斑羚即将踏入深渊时,镰刀头羊“咩——”发出一声吼叫,母斑羚听了如梦初醒。这声吼叫虽然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听到这声吼叫,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年老斑羚一拨,年轻斑羚一拨。年老斑羚虽然知道自己要去赴死,但却没有丝毫犹豫,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当镰刀头羊发现两拨队伍数量不平衡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那一声轻咩诉说对生命的留念和以死成全年少斑羚的决心。有七八只中年公斑羚是否听懂了那声“咩”,自动也跟着镰刀头羊去赴死。
这三声“咩”既有领导者无奈绝望又有智慧果敢,还有大是大非前敢于牺牲自我成全别人的品质,“咩——咩——咩——”像一道彩虹桥不仅立在两座悬崖之间,还立在动物与人类之间。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五
最近,我带着敬佩的心情看完了一本名叫《斑羚飞渡》的书。当你看完这一个故事后,你也一定会对书中的人物敬佩万分的。
这个动物小说主要写了一群斑羚被猎人们逼到了一个离对面山头足有七米远的山崖上。最后在头羊的带领之下,老斑羚们牺牲了自己十分宝贵的生命,为年轻斑羚们搭建起了一座通往生命之门的彩虹桥。
人有感情、有思想,原来动物也有,甚至有比人类更强烈、更睿智的思想。镰刀头羊,他在危急关头镇定自若,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命换一命的方法让年轻斑羚存活下来。当它看到老斑羚的人数太少时,并没有命令其他斑羚去老斑羚那一队,自己留在年轻斑羚的队伍里。恰恰相反,它带头走向了死亡的队伍,从而放弃了生存的机会。这时,几只中年斑羚在头羊的带领下也毫不犹豫地从生存的队伍向死亡的队伍走去了。那些老斑羚真值得我们敬佩,它们分明可以在头羊不注意时偷偷地跑向生存的队伍,可是它们却愿意为自己的子孙留出一条活路,而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出去。世界上谁不怕死呢?我们人类也同样怕死,更何况是斑羚呢?它们这种壮举深深打动了我,震撼了我。
当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无私奉献,为了让别人存活而牺牲自己的人,他们是伟大的,他们虽死犹生,精神千秋。比如谭千秋老师,当四川汶川大地震来临之时,他正在讲课,突然房子摇动了,他让学生赶紧出去,在房子快要坍塌之时,还有四位学生无法逃出去。他立刻将四名学生拉到桌子底下,然后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们。当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四位学生活了下来,而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人世。他为了自己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生,这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呀!
其实我们也可以呀!可以从小事做起,默默地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在公交车上给一些老人、孕妇或一些残疾人让座;在学校里看到垃圾要将它们捡起来,让学校变得干干净净;过马路时帮助一些老人……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无处不在,只要你有能力就一定要尽力去帮助别人,为他人奉献一片爱心。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中国人。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六
翻开《斑羚飞渡》,领头羊胸口那抹鲜红灿烂的血花越来越鲜艳,伤心崖上那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出现在我的面前;那如折断翅膀的鸟儿般坠落深谷的老斑羚,那如凤凰涅般消失在伤心崖的镰刀头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的眼前消失……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想问一问猎人:面对这群无辜的生命,你于心何忍啊?动物们也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你们几声枪响,便破坏了它们的幸福安宁,让它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的家人……你看到它们绝望的眼神了吗?它们的痛苦你们能体会到吗?人们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啊!
读到猎人牵着咆哮的狗群,手持会喷闪电的枪,十几个猎人把七八十头羚羊逼到了伤心崖上……我仿佛听到了它们撕心裂肺的叫声;“砰砰砰”几声枪响好像就在我的耳边,我闭上眼泪珠滚落;平复心情捂着一只眼继续往下读,只见机智的镰刀头羊却临危不乱,迅速的把这些斑羚分成了两部分,年老的一队,年轻的一队,由这些老羚羊帮这些年轻斑羚飞渡到对岸。可是……可是一只斑羚飞过去,意味着一只斑羚死去,那些老斑羚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保护好年轻羚羊,可年老的斑羚为数不多,不能够将全部的年轻斑羚全部救下,那只镰刀头羊英勇选择自己作为年老一队的也牺牲了。最终,斑羚羊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老斑羚羊用死亡做桥墩在山涧上空架起来一座生命桥!你们于心何忍啊?我擦拭着不断落下来的眼泪,对于猎人的行为我感到心痛,但我更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合上《斑羚飞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伤心崖上的斑羚已离去,但是我好像还能听到斑羚倾诉的声音,那一幕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这一飞渡的壮举谱写了它们生命的乐章,也带给我们深深的自责与愧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灭绝被推脱于生物进化的必然选择。在地球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物种走向没落,濒临灭绝,这已经不能仅用物竞天择来解释了。人类从最开始的图谋其毛皮、食肉、爪牙和为了享乐所进行的针对性的猎杀……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直接导致物种灭绝速度越来越快。
物竞天择变成了“物竞人择”,在进化中,人类让动物被迫“放弃”了牙齿、甲壳、皮毛、肉身……它们被披在了身上,挂在了肩上,踩在了脚下,吃在了肚里……这些都是稀有的时尚,昂贵的时尚,但更是残忍的时尚。高晓松曾说:“人类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物种。但当生存唾手可得时,我们便忘记了自己也只是这万千物种中的一员。”物竞天择仍请心存善念,一个善念,将改写一个世界,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赴未来!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七
在2025年的寒假里,我读了皇甫老师赠的《斑羚飞渡》这本书。这本书仿佛让我走进了动物的童话王国,感受到了动物们的思想和行动。在这本书的17个故事里,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每个情节描写的那么传神,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狼的狡猾与智慧,也看到斑羚羊的‘善良与甘愿牺牲自己成就种族命运的高贵精神。斑羚羊的每一次飞渡,都是他们一次精神上的升华。
动物们有自己的思想,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希望。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绚丽的彩虹”,这段描写让我记忆犹新。那彩虹就是斑羚羊的希望与梦想。那,我们祖国的希望与梦想是什么呢?噢,我想起来了,是我们的“中国梦”!。那就是让我们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八
故事中的猎人们将斑羚逼到了悬崖绝壁,唯一的出路是跳到对面的山峰,可是有6米的距离,成年的斑羚只能跳5米,小斑羚4米,斑羚陷入了绝境,没想到斑羚们想出了办法,那就是一头老斑羚和一头小斑羚配对跳跃,在小斑羚跳不过往下坠时候,老斑羚成了踏脚石,小斑羚得到了助力,再一使劲,成功的跃到了对面山峰,而老斑羚坠落深渊……斑羚们如此配对,除了一对失败外,最后只余下了一只头羊,猎人们射出了子弹,但是头羊坚持着,没有倒下去,自己走向了心中最美的地方。
书中有一个故事《老马威尼》最让我感动,在云南,交通不便。运送货物全靠牲畜,曼广弄寨村里的召光甩家里养了一匹杰出的马,威尼。在一次运输东西时,威尼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当起了领头马,一只虎窜入马群,眼看着马群乱作一团,货物也即将丢失,主人召光甩焦急万分,于是走进威尼的身边抚摸了它,在它的耳边小声的说:“只有靠你把虎引开了,威尼。”没想到威尼听懂了主人的话,独自向前奔去,狼也朝着威尼奔跑的方向追去。整个马群又恢复了平静,驮着货物继续往前走。不一会,远处的山谷里传来了阵阵虎的啸叫,马的悲鸣。
看到了这里,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结出了3点:
1、威尼虽然是一匹上了年纪的老马,可是它却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能起到带领马群的作用。
2、威尼对自己的主人是忠心耿耿,一旦主人遇到了危险,它总是冲在第一个,帮主人化险为夷。
3、威尼非常的勇敢,当同伴有危险,它能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同伴,所以我真的很佩服威尼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佩服它的勇气。
斑羚飞渡的读后感篇九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斑羚飞渡》,看后我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斑羚被猎人们逼到绝境,为了使种群延续下去,他们就用一半挽救另一半斑羚的生命。
在大自然中,动物都这么有素质,人类也要多学学斑羚有集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