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耳日教案小班(通用1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至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
据介绍,本次“爱耳日”将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全国“爱耳日”活动期间,中国残联、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有关单位将联合在京举办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各地也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将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员国开展“国际爱耳日”主题宣传活动。
编辑:巩盼东。
为大力宣传儿童听力健康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理念,促进融合教育,推动我市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xx市第17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二、市级活动内容。
(一)听力健康进农村活动。3月1日上午,xx市残联联合卫生计生部门组成“听力健康服务小组”,赴奉化市裘村镇会同当地残联和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主题宣教活动。在乡镇中心街区设置耳科义诊、听力检测、耳防宣传、听力康复、政策咨询及便民服务台,悬挂宣传横幅,分发《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宣传手册等。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奉化市残疾人联合会奉化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二)听障医教融合分享活动。2月28日上午,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多功能厅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康复中心在训的120余名听障儿童和家长及部分普通小学学生参加主题活动。活动中听障儿童康复明星和家长将介绍听障康复经验和融合教育成果,听障儿童与健康儿童进行才艺表演。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三)听力免费检查周活动。“爱耳日”期间,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将开展为期一周的免费听力检查和助听器知识咨询义诊活动。组织有关听力学专家为有听力康复需求的市民进行免费听力测听、助听器调试和耳科保健指导服务。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三、各地活动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要立足实际,围绕活动主题,协调卫计、教育、环保、民政等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专业人员,着力面向农村、山区、海岛等重点区域,着力面向儿童及儿童家长、年轻夫妇等重点人群,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及听力康复家长培训,提供耳科保健咨询,开展听力健康宣传及听力筛查服务等形式普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个人参与贫困听障儿童的康复救助,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力求与便民惠民服务相结合,整合推动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
(二)创新宣传形式。要积极协调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平台等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信息,宣传普及安全用耳知识,教育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保障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共同建设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环境。
(三)做好需求调查。要以“爱耳日”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七彩梦行动计划”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及阳光品质康复工程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处理器升级、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项目的需求调查摸底工作,为残疾人阳光品质康复工程“助听”项目的实施摸清底数,打好基础;扎实做好新发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落实和政策保障工作,建立疑似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跟踪长效机制,加强康复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理念,力争使有康复适应指征的听力障碍者尤其是0-6周岁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得到满足,为“十三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各县(市)区残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协调残康办成员单位,围绕第17次“爱耳日”活动主题,以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为目标,制订活动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爱耳日”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活动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四、宣传口号。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切实保障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积极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听力语言康复三原则。
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二
2025年3月3日是全国第十八个“爱耳日”。滨海新区残联为了大力宣传防控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致听力残疾工作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爱耳护耳意识,自3月3日在滨海新区各街、镇开展了以“防聋治聋,精准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预防系列活动。
2月27日-3月3日,滨海新区各基层残联在区残联统一部署下,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报刊、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同时结合社区医院开展专题培训、讲座、义诊及深入学校、社区通过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咨询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期间,全区共组织义诊7场次,参加活动医疗单位4家,为患者提供医疗义诊服务300余人次。开办讲座2次、知识竞赛2次,发放宣传单和资料5000余份,发布海报1600余份,在微信、微博发布信息200余条,板报、宣传栏42期,悬挂横幅33条。
今年的“爱耳日”宣传活动,一方面帮助公众了解爱耳护耳知识,以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唤起了全社会对听障人士的关注、理解和帮助,提高了全社会对爱耳、护耳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了广大群众养成健康用耳的习惯。
2025年3月3日是第18次全国“爱耳日”。3月2日晚,2025年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举行。中国残联、教育部、工信部、民政部、人社部、环保部、文化部、卫计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等13个全国“爱耳日”主办部委领导同志,全国“爱耳日”部分政协提案委员以及首都社会各界人士近2025人出席了音乐会。音乐会由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承办。
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已历经17年,极大地普及了听力健康科学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对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设立“世界听力日”,促进全球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确定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旨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力残疾人的关注,有效预防和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提高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化服务水平,实现“到2025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的目标,确保听力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为扩大全国“爱耳日”活动影响,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向全国印发“爱耳日”科普宣传折页;联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人口报、北京电视台、华尔街日报、新浪公益、腾讯公益等多家新闻媒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国“爱耳日”宣传,普及爱耳护耳知识。
北京、上海、乌鲁木齐等地同期举办了公益音乐会,深圳举办了“爱耳日”公益晚会。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三
2025年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为推进我省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现就吉林省开展2025年“爱耳日”相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二、时间安排。
2025年3月3日。有条件的地区可酌情安排活动时间。
三、活动内容。
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爱耳日”宣传活动和义诊活动。
一是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咨询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大力宣传防控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及伤害致听力残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广泛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帮助群众掌握科学用耳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用耳习惯,增强人民爱耳护耳意识。
二是组织医疗机构开展“爱耳日”义诊活动,要深入城市社区、农村开展义诊活动,为贫困人群、患有耳疾的患者提供诊疗和保健服务,重点治疗在“一人一策”方案中,因耳疾原因致贫的患者,为其提供及时治疗。
三是省卫生计生委组织部分医疗机构医务科长、耳鼻喉科负责人、耳科学带头人(名单见附件)于3月3日上午9:00,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8号楼一楼大厅(仙台大街126号)召开“爱耳日”活动启动仪式。并于“爱耳日”当天活动后,陆续开展相关耳科医师培训,加强基层耳科医师力量,全面提升我省耳科治疗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爱耳日”活动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确定专人负责,做好组织实施,可与当地残联、民政等部门做好交流沟通,互相配合,确保义诊宣传等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社会关注听力健康的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
(三)整合推进相关工作。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以“爱耳日”活动为契机,加大防聋治聋工作力度,推动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管理模式,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患有耳疾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形成早期干预,提供全面教育,普及康复知识,提出治疗方案,加大治疗力度的治疗模式。
(四)及时做好活动总结。请参加“爱耳日”启动仪式的单位于3月1日(星期三)下班前将回执报委医政医管处。各地区要认真做好“爱耳日”活动的总结,及时收集整理辖区内宣传教育活动和义诊情况,将活动总结、信息宣传稿件及活动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于2025年3月10日前报到委医政医管处。
五、宣传口号。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健康聆听,幸福一生。
——普及爱耳意识,延缓听力减退。
——防聋重在科普,治聋重在科学。
——重视儿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四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听声音,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关于耳朵为什么能听音的科学视频;
2、耳朵的结构图;
3、各种声音的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板画“3(反着)3”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图,像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
2、师:你们知道吗,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来上一节班会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的耳朵。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讨论交流:(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听声音。
b:耳朵是用来听话的。
c:耳朵可以听故事。
d:耳朵可以听音乐。
e:眼镜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们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2、认识耳朵的结构。
师:同学们,耳朵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播放关于耳朵的科学视频)
师:谁听明白了?(让学生复述)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师: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们听故事、听声音......
说明我们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耳朵呢?
(2)讨论交流:
a:不能对着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
c:洗澡时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听到很响的声音要捂住耳朵……
(3)师生共同小结:
不随便挖耳朵;
不随便往耳朵里塞东西;
不对着耳朵大声喊叫或说话;
听到很响的声音人要走开或张大嘴巴;
当有水进入耳朵时,请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净;如果左耳进水就抬起右腿,把头偏向左侧,用手拍右耳,使水从左耳流出来。
(4)师:如果不保护耳朵,耳朵会怎么样呢?
a:耳朵会受伤
b:耳朵会听不见声音
c:耳朵会聋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补充介绍:如果不保护耳朵就可能会使耳朵的内部一些部位受伤,耳膜如果破了就会听不见声音。
5、游戏“看谁耳朵灵”
(1)师:“小朋友们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护耳朵。现在老师想试一试你们的耳朵灵不灵!”
师:“灵!”
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看谁耳朵灵’”
(2)游戏。(播放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1、交流收获:通过今天的班会课,你有哪些收获?(生回答)
2、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的耳朵。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今天是3月3日,也是“全国爱耳日”。从20xx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了,今年的主题是:“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数据,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达20xx万人,其中耳聋儿童可达100多万,因此青少年听力健康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都知道耳朵是我们重要的身体器官,如果听力受到了损害,那么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不能听到爸爸妈妈说的话,不能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秘密,不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歌曲,也不能听到老师讲课,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所以,拥有健康的听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小耳朵呢?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蔬菜,切忌暴饮暴食。
3.远离噪音。听音乐或耳机的时间不能过长,音量不能过高。
4.经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背、捏捏耳垂等。
5.不要随便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小耳朵,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六
根据县卫生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我院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宣传咨询活动。活动开展深入扎实,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特制订工作总结如下:
此次爱耳日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相关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保证了此次活动在整个辖区内全面深入开展;认真制定活动方案,保证了此次活动主题鲜明,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宣传到位。
本次活动,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我们把村卫生室作为宣传的主阵地,还特别选择青西村为活动中心,会场设1个咨询台,悬挂横幅1条,摆放展板2块,大力进行宣传,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围观。为了扩大宣传的范围,我院抽调人员深入到沣京工业园区、石油大学等人口密集区域,集中宣传,本次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800余张,其中爱耳类资料230余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使此次活动办的更好,我院特抽调了中医科董利民大夫为群众讲解怎样预防耳聋和保护听力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提高了群众对爱耳护耳的认识。活动期间还为部分新出生的儿童做了听力筛查,达到对听障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早报告、早治疗的目的。
通过爱耳日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和普及了保护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加强了广大群众爱耳护耳的意识;推动了防聋治聋工作的开展;同时呼吁全社会关心听障残疾人群,推动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于构建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七
“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历经xx年,对推进我县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杭州市残联印发的《关于开展第xx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第xx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20xx年3月3日县残联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街道)可自行安排活动时间。
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xx—20xx年)》,大力宣传防控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及伤害致听力残疾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大力宣传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的重大意义,推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落实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的要求;大力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爱耳护耳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氛围。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残联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和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咨询、义诊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要深入学校、村(社区),组织好听力健康宣传工作;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举办“爱耳日”公益活会,加大防聋治聋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活动。
(三)及时做好活动总结。各乡镇(街道)残联要认真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及时收集整理本乡镇(街道)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活动总结及活动的相关图片等资料的电子稿于20xx年3月10日前发送至县残联康复部。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
——全面实施融合教育,帮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全社会共同关注听力残疾人。
——普及爱耳意识,延缓听力减退。
——精准的听力康复,聋人的天籁福音。
——防聋重在科普,治聋重在科学。
——防聋先行,治聋精准。
——防聋治聋,贵在精准。
——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健康聆听,幸福一生。
——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八
活动主题:
珍惜听力,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日
活动地点:
二年级(3)教室
活动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
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活动过程: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耳朵)
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被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振动波通过听小骨增大振动力量,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洗澡时,用棉花球轻轻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时不要老吸鼻涕。
3.有听力的同学,听到巨响,要迅速张开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随便掏耳朵。
5.经常捏耳垂,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助听器只是一种辅助装置,它能帮助人们听到声音,从而有力的帮助人们学习语言,但不能代替人们学习掌握语言。助听器的作用是让我们“听到”声音,而“听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听得清楚)声音则是由大脑的语言识别中枢系统来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初步带助听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先在家里这样安静的环境下带,一天带两三个小时,每天佩带的时间逐步增加,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带。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杂的地方佩带就没有问题了,佩带助听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带,一方面解决您的听觉困难,言语分辨不清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残余听力,免受过大声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长时间刺激大脑神经,恢复大脑对某些频率声音的记忆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无害!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九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会发声音的小乐器、课件《机灵的耳朵》。
一、感知声音。
1、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
2、听一听有些什么声音?
3、你是怎么听到的?
二、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1、师播放课件《机灵的耳朵》,幼儿倾听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喇叭声、歌声、铃铛声、说话声等。
2、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游戏:谁的耳朵灵。
1、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老师在他们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请他们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
2、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四、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请幼儿捂住耳朵,老师轻声说话,体验听不见的不方便。
2、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3、小结: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乱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听到很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耳朵,让它变的更机灵好吗!”
为了让大家重视耳朵,我国自2025年确立全国“爱耳日”,大家要记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爱耳日”。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用处,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
2、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奇妙的声音》磁带,录有风声、雨声、雷声、小动物的叫声等。
2、故事录音《聪聪的耳朵》。
3、木偶:猴子、狗熊、河马、小男孩。
活动过程:
2、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说起话来听得见,隔座高山不见面。
1、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引导幼儿听“奇妙的.声音”,然后让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比一比谁的耳朵灵敏,听得最准确。
2、“传话”接力赛。
幼儿分成四组,教师对每组的第一位幼儿说一句悄悄话,请幼儿依次传给本组的其他幼儿,最后一名幼儿大声说出听到的话。这一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仔细地听。
3、小结:耳朵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听声音的。
1、听故事《聪聪的耳朵》录音,看木偶表演。
3、引导幼儿做五官点数的游戏。
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让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一
1、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听声音,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1、关于耳朵为什么能听音的科学视频;
2、耳朵的结构图;
3、各种声音的课件。
一、导入。
1、教师板画“3(反着)3”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图,像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
2、师:你们知道吗,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来上一节班会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的耳朵。
二、活动。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讨论交流:
(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听声音。
b:耳朵是用来听话的。
c:耳朵可以听故事。
d:耳朵可以听音乐。
e:眼镜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们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2、认识耳朵的结构。
师:同学们,耳朵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播放关于耳朵的科学视频)。
师:谁听明白了?(让学生复述)。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师: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们听故事、听声音。
说明我们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耳朵呢?
(2)讨论交流:
a:不能对着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
c:洗澡时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听到很响的声音要捂住耳朵……。
(3)师生共同小结:
不随便挖耳朵;
不随便往耳朵里塞东西;
不对着耳朵大声喊叫或说话;
听到很响的声音人要走开或张大嘴巴;
当有水进入耳朵时,请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净;如果左耳进水就抬起右腿,把头偏向左侧,用手拍右耳,使水从左耳流出来。
(4)师:如果不保护耳朵,耳朵会怎么样呢?
a:耳朵会受伤。
b:耳朵会听不见声音。
c:耳朵会聋。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补充介绍:如果不保护耳朵就可能会使耳朵的内部一些部位受伤,耳膜如果破了就会听不见声音。
5、游戏“看谁耳朵灵”
(1)师:“小朋友们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护耳朵。现在老师想试一试你们的耳朵灵不灵!”
师:“灵!”
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看谁耳朵灵’”
(2)游戏。(播放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三、总结。
1、交流收获:通过今天的班会课,你有哪些收获?(生回答)。
2、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的耳朵。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二
1、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
2、会区分噪音及保护耳朵的方法。
3、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
耳朵的构造图片。
了解耳朵的作用。
游戏导入:谁的耳朵灵。
请一个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老师在他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请他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
小结: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耳朵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呢就是用来听声音。另一个就是用来感受位置的变化。我们有些小朋友乘坐汽车的时候难受就是由于耳朵里的小零件引起的。
观察耳朵的结构。接下来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小小的耳朵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们先互相看一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教师出示图片,观察耳朵的构造图。
二、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减少噪音)及用耳卫生。
说说我们的身边有什么噪声?
答:噪声就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比如汽车很响的的喇叭声、造房子、装修的时候的噪音、还有街上很大声的音乐、安静的环境下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等。
噪声有什么坏处?
答:影响睡觉,伤害我们的耳朵,让我们的耳朵变得不好。有的噪声还会让我们头痛,记不住东西。
当我们听到噪声是应该怎么办呢?
答:当我们觉得噪声很大的时候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来保护耳朵。或者告诉爸爸妈妈你觉得不舒服,让爸爸妈妈带你去安静的地方。
保护耳朵的小知识。
(1)不要经常掏耳朵,掏耳朵很容易把耳朵里面弄破,还会引起感染,只有耳朵里垃圾很多的时候才可以让爸爸妈妈帮你们用小棉签轻轻的打扫一下哦。
(2)洗头、洗澡游泳的时候要防止水流入耳朵内。大家知道水进去我们的耳朵了该怎么办吗?答:嗯,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好,最好的办法是耳朵一进水就让进水的耳朵向下,用同侧的脚单脚原地连跳几次,同时用手拉扯耳朵,把耳道拉直,让水顺势流出,就像这样,然后让妈妈用棉签,轻轻地伸到进水的耳朵里吸干就好了。
(3)耳朵外面受伤、或者冬天长冻疮时一定要去看医生,严格防止感染。
(4)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例如放爆竹的时候就要走远点或者用手指把耳朵堵起来。
(5)不要让自己的头部、耳朵被打到,被打了也很容易打坏耳朵哦。
(6)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该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鼻子里面和耳朵是连在一起的,两个鼻孔同时捏住会把鼻涕弄到耳朵里去。
(7)最好还要定期去检测听力,当你感觉耳朵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带你去医院看看啊。
四、记住每年的3月3日是爱耳日。
为了让大家重视耳朵,我国自2025年确立全国“爱耳日”,大家要记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爱耳日”。今年2025年的主题是:爱耳护耳,健康听力。我们小朋友都要保护好耳朵哦。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三
为有效开展聋儿预防工作,减少耳聋发生,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唤起学生的防聋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查找历次我国爱耳日的主题内容及了解相关的爱耳知识资料。
一、导入激情。
(播放音乐,令学生陶醉在悠扬的乐声中)。
主持人: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是啊,悠扬的乐声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聪了,那又会是怎样呢?(指名回答)。
二、珍爱听力知识抢答。
主持人:耳朵是语言交际、音乐欣赏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2025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国爱耳日,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25万、言语残疾人127万,这是一个数量众多、困难突出的社会群体,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发育与成长。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问题1:“爱耳日”为几月几日?(3月3日)。
问题2:我国爱耳日活动从哪一年开始?(2025年)。
问题3:为什么要设立爱耳日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问题4:今年3月3日为第几个“爱耳日”?
三、珍爱听力知识园。
1、耳不妄听不同的声音或语言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因此,不听对健康不利的东西,且音量要适宜。听广播也要有选择地听。
2、耳勿久听如久听噪音可发生噪音性耳聋。强烈的声音对听力损害更大,可闭口掩耳避免之。听时间久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力疲劳,如有时开长会,中间不休息,效果就会降低。
3、叩鸣天鼓静坐闭目养神,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五指贴耳后脑部,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叩后脑部24次,然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强志、聪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双手按、揉摩两耳廓,再牵拉两耳廓,以其发热发红为度,反复进行多次。可在鸣天鼓后进行。
5、防药损耳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药物性耳聋,尽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话说:“耳不掏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痒用火柴棒、头发夹和毛线针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损伤发炎化脓,应当禁止。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必要时可就医耳科检查处理。
1、避免长时间待在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演艺酒吧。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p3等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时间别太长。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时要用防水耳塞。
四、班主任老师总结发言。
(提出希望:让我们“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五、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四
为有效开展聋儿预防工作,减少耳聋发生,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唤起学生的防聋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查找历次我国爱耳日的主题内容及了解相关的爱耳知识资料。
(播放音乐,令学生陶醉在悠扬的乐声中)
主持人: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是啊,悠扬的乐声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聪了,那又会是怎样呢?(指名回答)
主持人:耳朵是语言交际、音乐欣赏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20xx年3月3日是第x次全国爱耳日,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25万、言语残疾人127万,这是一个数量众多、困难突出的社会群体,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发育与成长。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问题1:“爱耳日”为几月几日?(3月3日)
问题2:我国爱耳日活动从哪一年开始?(2025年)
问题3:为什么要设立爱耳日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问题4:今年3月3日为第几个“爱耳日”?
1、耳不妄听不同的声音或语言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因此,不听对健康不利的东西,且音量要适宜。听广播也要有选择地听。
2、耳勿久听如久听噪音可发生噪音性耳聋。强烈的声音对听力损害更大,可闭口掩耳避免之。听时间久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力疲劳,如有时开长会,中间不休息,效果就会降低。
3、叩鸣天鼓静坐闭目养神,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五指贴耳后脑部,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叩后脑部24次,然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强志、聪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双手按、揉摩两耳廓,再牵拉两耳廓,以其发热发红为度,反复进行多次。可在鸣天鼓后进行。
5、防药损耳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药物性耳聋,尽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话说:“耳不掏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痒用火柴棒、头发夹和毛线针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损伤发炎化脓,应当禁止。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必要时可就医耳科检查处理。
1、避免长时间待在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演艺酒吧。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p3等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时间别太长。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时要用防水耳塞。
主持人:珍爱听力,快乐成长。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五
耳朵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我们通过耳朵的听,可以辨别出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分辨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悦音还是噪音。因此耳朵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很好奇,很容易做一些危险的尝试,比如说把一些小的东西放进自己的耳朵或是鼻孔里,导致受到伤害。如果小朋友们不爱惜自己的耳朵,让他生了病或是受到伤害,那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在本节活动中只要是让幼儿知道耳朵的功能以及对人的重要性,简单的了解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1、了解耳朵的功能。
2、了解哪些行为会危害耳朵的健康。
3、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
重点:知道耳朵的功能及对人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难点:
1、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用汉语表达出三种以上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常见的打击乐器、录音机、音乐磁带、噪音录音、课件等。
2、课前幼儿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有关耳朵的小知识。
教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李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现在我要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脑筋转的`最快,能第一个猜出来。
出示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中间隔山看不见。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耳朵。
1、看一看耳朵的样子
2、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
(1)你知道我们耳朵的基本构造吗?请说一说。
(2)播放ppt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3、发现耳朵的作用
(1)游戏:“小耳朵真有用”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了?
教师将准备好的录音机、打击乐器、噪音,使它们发出声音,让幼儿说一说都听到什么声音,初步了解耳朵的用处。
教师:
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用手把耳朵捂住,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咦,奇怪,你们不是把眼睛都闭上了吗,怎么知道的?(听声)
继续把闭眼睛,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
哇,你们又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辨声)
(2)教师小结:我们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还可以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耳朵的两大基本作用)。有了小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很多的声音。那小朋友想想我们的耳朵喜欢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小朋友自由回答)
(3)出示《小耳朵》儿歌,一起说儿歌
小耳朵
两只小耳朵,最爱听什么。
小鸟来唱歌,美妙音乐多。
两只小耳朵,最怕听什么?
燥音若太多,掩耳躲一躲。
教师:小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你的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小耳朵最怕听什么声音?
3、如何保护耳朵
幼儿说一说,教师利用课件系统总结。
规则:请一名幼儿上来用布蒙住眼睛,其他人围成一个圆圈,边听音乐边走,当音乐停之后就不许再动,让蒙眼睛的幼儿来摸,被摸到的小朋友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被蒙眼睛的幼儿要说出该幼儿的名字。
活动自然结束。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六
在周五时我就邀请了几位医生家长,请他们到周一时,给孩子们来讲一讲“爱耳日”的来历,及保护耳朵的方法,他们都说:“到时再说吧!”
结果到周一时,这些家长要不是下夜班很疲劳了,要不就是周一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干。请不到家长志愿者,就意味着今天的活动有点事倍功半的感觉,但是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不容易,不但要上夜班,而且平日的工作就很忙碌和繁琐,而且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没有请到家长志愿者,但是活动照样要进行,所以我就把准备好的材料,简单的告诉了孩子们,告诉孩子们一些保护耳朵的小知识。如:
1、避免噪声侵蚀耳朵。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小朋友不要学着用耳机听,因为耳朵等的器官还没有完善发育,时间长了会损伤耳朵。
2、尽量不要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3、不要过力揪打。我们的耳朵是很脆弱的,对于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有些人认为揪耳朵不会影响大脑,其实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
4、不随意掏耳朵。有些人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对于小儿保护耳朵,这一点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小儿的耳骨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
5、耳朵痛。如果感觉耳朵痛或不舒服应马上去医院检查。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
6、不要对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喊大叫,以防震破小朋友的耳膜而引起耳聋。
7、平日要小声讲话,不要制造噪音,那样对小朋友们的耳朵会造成损害,听力会减弱的。
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着,我希望孩子们都能把这些健康知识记住,对他们保护自己的耳朵,都有很大的好处。
爱耳日教案小班篇十七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它长在头的两边,知道可以听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说,培养幼儿的注意能力。
耳朵模具图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老师:叮铃铃,叮铃铃,刚刚是什么在响呢?
(幼儿回答)老师:真棒,我们是用耳朵听出来的呢!
二、基本部分。
(观察了解耳朵)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机灵的小耳朵,小耳朵在哪里?有几只?
我们的耳朵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用手摸一摸,捏捏自己的小耳朵和旁边的小朋友的耳朵。
三、小动物的耳朵
老师:小朋友都有机灵的耳朵,而且我们的耳朵是那么漂亮,那小动物有没有漂亮又机灵的耳朵呢?我们一起来喊小兔、小猫。大家跟小动物打招呼吧!
老师我们都知道每种动物的耳朵长得都不太一样,它们的耳朵也很灵的呢!
四、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幼儿回答)老师:人和动物都有两只机灵的小耳朵,耳朵可以让我们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唱歌声、说话声等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不随便挖耳朵。声音大时,人要走开或张开嘴等,让我们的耳朵更灵。